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课题复习第六单元、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编号 备课日期二次备课日期课型复习课教学目标教学重点 1认识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及它们之间的关系。2理解基因的多样性。3归纳能力、推理能力的培养;生态意识、环保意识的强化。教学难点1、生物的多样性三个层次之间的关系。 2、理解基因的多样性教材分析及教法设想本节从认识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上看: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很直观,是知识的切入点;基因的多样性是关键,是知识的深化;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强化了知识的联系。在教学活动中,采用简洁、愉快的方式,启发性的语言,由感性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如:“你知道哪些生物的名称?”用这样的问题引入新课,然后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环环相扣,利用旧知与身边资料引导、点拨学生去思考问题,整理出所需要的知识,在归纳知识的同时,了解国情,完成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采用典型事例激发学生广阔思考与探究,让他们在合作探究中去体验劳而获的自信与快乐。抓住“多样性的意义”这个必须掌握的常识,而且最容易引起学生共鸣的知识点,去贯穿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并在这个过程中,实现对三个层次及其关系的理解与把握。总之,按照“引导点拨自得(自己获得知识)应用”的步骤,让学生在轻松中步入知识的殿堂,在好奇心和表现欲的作用下,加上民主的气氛,让他们自己感到知识的匮乏,产生获取知识的渴望,从而以主人的身份去获取知识,积极动脑、动手,主动去合作,自主去探究,大胆拓展实践,实现知识掌握的螺旋上升式循环,即:“感性理性感性”。在这个过程中,不仅使学生拥有获取知识的科学方法,而且增强认识客观事物的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本节课涉及到的信息多,容量大,所以,在课前组织好学生做好充分准备工作是相当必要的,如收集相关的背景资料、处理信息、小组分工、让角色扮演者写好发言提纲等。通过教师精心设计的层层环节,制造悬念,引导学生对所扮演角色进行充分理解,课上通过角色扮演活动,联系实际,在辩论和协商过程中,形成保护白头叶猴的方案,并形成书面协议,使学生认识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包括:不同生长环境的生物图片。与生物多样性有关的典型事例的视频资料。破坏与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的图片。2给学生们编号、分组。教学环节导学过程学习过程备注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一)、概括导入 确认目标在生活中我们有些同学常常会感到孤单与寂寞,感叹自己没有知心朋友,羡慕那些有伙伴的同学。在这里我想对忍受寂寞的人和享受快乐的人说,在你们的身边还有着不计其数的生命个体,正在默默地为你存在着,为你甘愿牺牲自己的一切。你饿了,它们高兴的成为了你的腹中美餐;你累了,它们变成温暖的床,支撑你疲惫的身躯;你冷了,它们成了你御寒的被子,身上的棉衣;你想打扮一下自己,它们成了五颜六色的粉彩和靓丽的时装;你生病了,它们变成药物毅然决然地肩负起与疾病斗争的光荣使命,为你的健康保驾护航;它们在你渴望知识时,又粉身碎骨,历经煎熬,化成一张张洁白的纸,让人类的文明延续。同学们,你知道它们是谁?(二)、梳理知识 落实双基引导学生整理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尝试独立完成知识结构图,小组展示,其他组同学补充、纠正。1、生物多样性的概念:2、生物多样性主要包括哪些方面及多样性之间的关系?3、对生物多样性最直观、最基本的认识就是物种多样性。4、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显而易见。间接价值也很巨大。潜在价值更是不可估量。对此,你有怎样的认识 ?5、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主要表现在物种灭绝速度的加快。(要求可用资料、或是事例说明)6、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原因有哪些方面?7、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包括哪些方面?请你谈谈。(三)、展示交流 拓展新知教师根据学生归纳、展示的情况进行补偿教学、重点讲析。教师根据学生出现的情况补偿教学。(四)、典题引导 点拨深化典型例题:例1 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实质是( )a 物种的多样性 b 基因的多样性c 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d 个体的多样性例2 我国多数野生生物濒临灭绝的原因是( )a 生存环境的改变和破坏 b 环境污染c 掠夺式的开发利用 d 外来物种的入侵(五)、检测反馈 巩固提升巩固练习:1下列哪一类植物资源在我国的物种种类分布数量上,是世界上最多的( )a 苔藓植物 b 蕨类植物 c 裸子植物 d 种子植物2、进入20世纪后,几乎每年至少有一种鸟类或哺乳动物从地球上消失,造成野生动物濒危或绝灭的主要原因是( )a自然灾害 b天敌过多 c生态环境被破坏 d动物瘟疫3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含义描述不正确的是( )a 生物圈中的生物种类是极其丰富的b 生物圈中控制生物的各种特征的基因极其丰富c 生物圈中的生态系统是多种多样的d 生物圈中的生物的运动方式是多种多样的4关于识别一个新物种的方法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可以根据生物的形态结构来辨认b 可以对生物的基因分析来辨认c 可以根据生物的生理特征来辨认d 可以根据它所处的生态系统来辨认5南方热带雨林生态系统与农田生态系统相比,南方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要强的多,你认为与此相关的原因是( )a 南方热带雨林生态系统所含的生物种类多,食物链和食物网更加复杂b 南方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雨水充足c 农田生态系统受到人们的破坏严重d 农田生态系统中一般只有植物,而南方热带雨林生态系统中还有动物6.下列有关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观念中,恰当的是( )a物种灭绝后,可以再生b生物多样性的消失对人类不会产生威胁c引入世界各地不同的生物,以增加我国的生物多样性d与人类没有直接利益关系的生物,也应该保留下来7. 植物种类和数量最多的生态系统类型是( ) a草原 b。热带雨林c荒漠 d。沼泽8如果人们大肆捕捉青蛙食物,其直接恶果是( )a植被被破坏 b 、食物链被破坏 c 、环境被破坏 d、害虫密度增加9 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 )a迁地保护 b。建立自然保护区 c。法制管理 d。科学研究10我国特有的淡水哺乳动物白鳍豚已濒临灭绝,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其适应环境的能力下降 b。环境污染使其出生率下降c乱捕滥杀且栖息环境受到严重污染 d。营养级别较高,食物不足10. 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的实质是 ( )a. 基因的多样性 b. 形态的多样性c. 生存环境的多样性 d. 适应性的多样性11. 我国科学家袁隆平院士利用野生水稻和普通水稻的多次杂交,培育出了高产的杂交水稻新品种,这是利用了生物多样性的哪一层次的价值 ( )a.生物种类的多样性b.基因的多样性 c.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d.农作物的多样性12. 关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叙述错误的是 ( )a. 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最有效的保护措施b. 保护生物多样性主要是指保护基因库的多样性c. 动物园中培育大熊猫属于迁出原地保护d. 建立濒危动物的种质库,以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13. 藏羚羊大面积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 )a. 生态系统遭到破坏b. 非法武装分子的疯狂捕杀c. 缺少食物造成d. 气候条件恶劣导致14. 下列哪项不是保护草原生态系统的措施 ( )a. 控制牲畜数量,防止超载放牧b. 营造草场防护林c. 新建草场水利d. 开垦草原变为粮田15. 目前造成野生动植物濒危和灭绝的主要原因是 ( )a. 物种退化 b. 食物链中弱肉强食 c. 人类对野生动植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d. 人类对野生动植物的过度狩猎或采伐,对栖息地环境的污染和改变16. 关于我国生物多样性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我国是生物种类最丰富的国家之一b. 我国是世界上裸子植物最丰富的国家,享有 “裸子植物故乡”的美誉c. 我国是世界上生物数量最多的国家d. 我国的鱼类、鸟类、哺乳类的种数都位于世界的前列17下列各项中正确的描述是( )a 一个物种就是一个生物 b 在标牌上给生物进行科学命名一般都是用英文c 在各个分类单位中,同种中的生物个体之间的亲缘关系最近d 抗锈病易倒伏小麦与易染锈病抗倒伏小麦是两个不同的物种18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在生物学里,果实的果皮是指种子外面的所有部分b 玉米种子的胚只有一片子叶,所以将玉米这样的植物称作单子叶植物c 裸子植物是植物界中最高等、最复杂的植物类群d 最原始、最低等、结构最简单的植物类群是藻类植物19下列动物中能在空中飞行的无脊椎动物是( ) a蝙蝠 b。大雁 c。大山雀 d。蝴蝶20我国特有的淡水哺乳动物白鳍豚已濒临灭绝,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其适应环境的能力下降 b。环境污染使其出生率下降c乱捕滥杀且栖息环境受到严重污染 d。营养级别较高,食物不足21下表是几种动物与人的细胞色素c中的氨基酸的差异比较:生物名称黑猩猩猕猴狗鸡响尾蛇金枪鱼氨基酸差别(单位:个)0111131421 从上表可判断出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动物是 ,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远的动物是 。 根据上表写出以上六种动物在进化历程中的地位由低级到高级的顺序: 。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生物分类的依据越来越科学、可靠和全面,确定以上六种动物相似程度的分类依据来源于( ) a 形态学 b 解剖学 c 细胞学 d 分子生物学22. 下面是几种植物、植物类群及类群的特征,请将各部分用线连接起来。a. 银杏 藻类植物 a. 无根茎叶b. 水绵 被子植物 b. 无花、种子裸露c. 桃树 苔藓植物 c. 具茎叶,根为假根d. 铁线蕨 裸子植物 d. 具根茎叶,孢子繁殖e. 葫芦藓 蕨类植物 e. 种子外有果皮包被23. 下图有许多不同的鸡,据图回答:鸡属于 (填“脊椎”或“无脊椎”)动物鸡适应 (填“陆生”或“水生”)生活。以下动物中,与鸡亲缘关系最近的是()a. 蝙蝠 b. 鸵鸟 c. 蝗虫 d. 青蛙此图显示了( )a. 基因的多样性 b. 生物种类的多样性c. 生态系统的多样性d. 地理环境及气候的多样性24. 2007年5月底,无锡太湖发生蓝藻大爆发, 导致水体发臭,无法饮用。另据报道,近年来太湖流域某些河道水葫芦(一种水生 植物)过度繁殖,泛滥成灾,后又腐烂,导致养殖的鱼类大量死亡。造成蓝藻爆发、水葫芦过度繁殖的主要原因是 。而养殖的鱼类大量死亡的直接原因是 。要防止此类事件的再次发生,除了在农田中施用适量的肥料并防止流失或人工打捞水葫芦外,还应采取的措施是。(举出一种即可)水葫芦中含有较多的有机物质,如何化害为利,加以利用,也是人们思考的问题。请举出利用水葫芦的方法 。以小组为单位归纳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完成知识结构图,小组代表展示,其他同学进行补充纠正并说明理由。1、生物多样性,简单地说,就是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多样性;确切地说,生物多样性包括包括地球上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及其所拥有的全部基因和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2、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其中基因多样性是基础,它决定生物种类的多样性,而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的不同决定了它们有不同的生态系统。6、是多方面的。人口的快速增长是破坏或改变野生生物栖息地和过度利用生物资源的主要原因,此外,环境污染也是造成生物多样性丧失的重要原因。7、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等,同时,还应重视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提高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其中就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拯救生物多样性的必要手段。自然保护区是生物多样性就地保护的主要场所。植物园、动物园、水族馆和基因库等的建设是实施迁地保护的主要手段。学生独立完成“同步学习”,两生板演,其他同学补充纠正。补偿练习:问题:“抗菌”肥皂控制细菌生长的功效如何?相关技能培养:观察、推理、归纳材料:闹钟、蜡笔2个、滴管、胶带、两种家用肥皂产品、3个装有无菌培养琼脂的塑料培养皿。实验步骤:1取3个装有无菌琼脂的培养皿,注意不要打开培养皿。用一枝蜡笔在培养皿上分别标上a、b、c。2将3个培养皿放在同一环境中,打开培养皿放置几分钟,然后盖上盖3用滴管将第一种肥皂溶液2滴滴入a培养皿中。4用滴管将第二种肥皂溶液2滴滴入b培养皿中。5a、b、c三个培养皿放在一个温暖的环境中5天,每天观察一次。实验记录通过观察你的得出了怎样的结论?根据本实验的结果,你会对家人在肥皂的使用方面提出什么建议?面对今天已遭受生态破坏的地球,面对仍在不断下降的生物种类,人类应该采取什么措施来挽救?请同学们课下积极想办法、找措施。进一步使学生知道在日常生活中如何把所学到的知识和方法与实践相结合,形成学生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参与意识和公民意识,并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美好情感。学探导学导引诱思展示交流质疑深化梳理知识归纳整合达标检测巩固提升板书设计一、 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工业安全实操培训的作用
- 工业安全培训模板课件
- 委外单位安全培训记录课件
- FHND5071-1H-生命科学试剂-MCE
- exo-α-1-2-Fucosidase-Bifidobacterium-bifidum-生命科学试剂-MCE
- 西安国医医院招聘笔试真题2024
- 平遥安全培训课件
- 农发行安康市紫阳县2025秋招半结构化面试15问及话术
- 农发行大连市沙河口区2025秋招笔试热点题型专练及答案
- 农发行邢台市沙河市2025秋招笔试综合模拟题库及答案
- 心肌梗死的急救护理课件
- 机场运行指挥员4级考试试题及答案
- 设备维护保养计划及执行记录模板
- 云南省建设厅安全b证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外科感染与无菌操作课件
- 内部审核检查记录表
- 2025年肾脏病学CKD患者透析并发症应对模拟考试答案及解析
- 【《航空发动机最小点火量的计算过程概述》1000字】
- 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教学计划(三篇)
- 八师兵团职工考试题库及答案
- 数据安全国家标准体系(2025 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