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古代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 以人性理论为基础对人的全面认识也是中国古代思想家的一个显著特点。孔子、孟子、荀子、老子、庄子和韩非等思想家,都对人的本质有不同的认识,对现今的人力资源管理时间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一)“性相近,习相远”的人性说 孔子没有直接提到人之性善或性恶,只是指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美国汉学家黄仁宇先生认为,孔子倾向于性恶论。但是,孔子在“畏于匡”时,曾说过“天生德于予,匡人其如予何!”神圣的上天给予他的德,当然不可能是不良之德。这种“天生之德”是不是近于善呢?还有孔子一贯主张“忠恕”之道,“忠”为尽己尽人之谓;“恕”为推己及人,将心比心之谓。实行“忠恕”之道的前提,必须是主张本身的心情要端正,否则,只能导致邪恶而不可能导致善,孔子提倡恕道,说明对人心的善良是有信心的。另外,孔子强调德治的基本前提是以人性近善为出发点的,这也是中国儒家思想的基本出发点。孔子没有直接说出人生本善本恶,但他非常强调后天的“习”。正式探讨孔子人性假说,其重点在于“习”,它对人力资源管理来说有重要借鉴作用。 孔子所说的“习”是指后天的成长环境和道德实践。不同的“习”会塑造不同的人。关于怎样“成人”的问题,孔子认为“若藏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成人矣”。孔子是针对不同的人的成长环境和道德实践来说的。 对于人力资源管理来说,不同“习”即企业管理环境会造就不同素质的员工。一般来说,管理原则都是建立在对人性的基本假设上的。每个公司制定规章、程序、工作进度、安全标准和职务说明书,所有这些都隐含着假定人的本质或善或恶。人力资源模式对人性假设是近善的,即对工作不是天生就厌恶的,人们要求对自己参加拟定的目标作出贡献,绝大多数人能运用更多的创造力、责任、自我指导和自我控制,超过了他们现在所任工作的要求。因此,管理者的基本任务是设法利用为开发的人力资源,必须创造出一种环境,使在其中工作的每一位成员都能竭力作出最大的贡献。(二)“性善论”人性说 “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只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孟子,公孙丑上) 人的善端是先天的,不是外铄的。孟子认为,人的四个善端,即道德心理并不是后天所具有的,而是与生俱来的。他在告子上又强调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善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善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矣。故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或相倍而不算者,不能尽其才者也。” 孟子认为人性为善这是共同本性,人性是平等的,道德也是平等的,这种人性的假设应该是有积极意义的。激励,发展潜力,承担责任的能力,为组织目标而奉献的愿望的意愿,所有这些都现存于人们的身上,而不是管理部门赋予的。管理部门的责任在于使人们有可能认识到并自己去发展人的这些特征。在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中,对自我能力或潜力的开发,是一个连续的开发过程,在这个开发过程中,关键在于开发一个自强不息的为善素质。(三)“性伪之分”的人性说 荀子主张“性恶”,其基本出发点就是“性伪之分”。“性”,荀子认为,“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性之和所生,精和感应,不是而自然谓之性。”(正名)“伪”,荀子说:“可学而成,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性恶)这是说,经过学习、思想、积习发挥人的能动作用而形成的,叫做人为,即“伪”。 荀子在“性伪之分”的基础上指出人性“好利恶害”;荀子的性恶论及其“隆礼”思想由来的见解,对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有一定的可借鉴价值。在用人的过程中,是可以借鉴的:人是社会的人,不同层次的员工会有不同的欲望,如何满足这些欲望,调动其主动性,这里有个“度”的问题,也就是有一个等级的满足程度问题;人都又对权利的欲望和渴求,这是人之天性。上级对下级合理授权,是成功的用好人的内容之一;授权应该有个限度,可以把权利与责任联系起来,也可以在授权于下属,既能满足人对权力的欲望,又能调动人对工作的热情和责任心。(四)“见素抱朴”的人性说 在人性问题上,老子主张复归于璞,这是与他崇尚的“自然”、“无为”的逻辑相吻合。老子的“见素抱朴”(十九章)的人性论是“明自然之道”和“守自然之德”两个相互联系的观点构成。 什么是“朴”呢?老子认为人的自然本性“朴”有三个特点。其一,内心无利害则外物不伤害;其二,柔弱道之用;其三,心气平和则精气充足。 老子的人性论的主要特点是人性自然,人性无善恶之规定,人性没有先天的道德属性。人性随着人的社会化过程中的或善或恶,都是叛逆了人的自然本性,是人自然本性的异化。正是在这自然人性论的基础上,他提出“绝圣弃智”、“绝仁弃义”、“绝巧弃利”,从而返璞归真的成长之道。在人力资源管理中,“见素抱朴”具有方法论意义。在实际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中,不少企业家也正是从这里汲取养料的。人的本性是纯净的,童无邪,璞无瑕,作为企业如同人一样,企业存在于世上的价值追求是什么,一方面企业作为经济实体,必须树立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和效益意识;另一方面企业作为社会的一个部分,就又有一个为社会效益的问题。这里就涉及“见素抱朴”的价值追求。(五)朴素自然的人性说 庄子思想渊源于老子的自然主义。庄子推崇人类的自然本性,是对儒墨提供的的仁义道德否定。庄子以彻底否定的眼光来审视社会人生,他所能观察到的主要是人性的自然状态被破坏,而没有看到这种破坏中也有人性的提高和发展的内涵。庄子崇尚朴素的人性,并不是主张返回到愚昧蛮荒未开化的远古时代,而是在理性的基础上返璞归真。庄子的自然朴素之人,基本上是形体健全、精神健全的人。庄子反对礼乐仁义对朴素人性的浸染和戕害,表明他尊重人性,希望每个人都得到自由全面的发展。尊重员工,充分发挥每个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这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一条规律。尤其在非规范化和标准化、崇尚个体创作的企业(后公司),管理者要有意识的培养自由宽松的文化氛围,尊重每个人的个性和特长,形成个个有绝活,整体有实力的组织。(六)“安利恶害”的自然人性说 面对战国末年的动荡残酷的社会现实,韩非吸收法家前辈的思想,以法家冷峻的眼光,审视人性的问题,把法、术、势三者融为一体,揭示出人性的自为自利的天性。韩非明确点出“非舆人仁而匠人贼”(备内),证明其主张的好利恶害的人性根本无善恶。 韩非主张人性自然论,对于人性,他认为,因人之情,不仅是对人性的正确态度,而且是治国治天下的出发点。人人都有趋利好利之心,韩非主张用名利来诱导民众,满足其欲望。人人都有恶害避害之心,他就主张严刑峻法,威慑民众,惩罚犯禁者,实现社会的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水文统计考试题及答案
- picc专科护士考试试题及答案
- 中信长沙分行面试题及答案
- 教师副业面试题及答案
- 戒毒遴选面试题及答案
- 阅读危机面试题及答案
- 二建离谱试题及答案
- 2025年贵州成黔矿产品贸易有限公司员工招聘考试试题(含答案)
- 2025年广东省桥式起重机Q2证考试练习题库(含答案)
- 2024年陕西省西安市《考评员》专业技能鉴定考试题库与答案大全
- 普惠金融业务讲座
- 水电站安全生产应急预案
- 2025年采购人员考试题库及答案
- 造林更新工职业技能等级评价理论知识考试测试题含答案(F卷)
- 2025年低压电工证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 派出所户籍人口管理课件
- 省政府顾问管理办法
- 巡检员质量培训
- JJG 693-2011可燃气体检测报警器
- 消防水池监理规划样本
- 施工工艺做法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