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南昌市第三中学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_第1页
江西省南昌市第三中学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_第2页
江西省南昌市第三中学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_第3页
江西省南昌市第三中学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_第4页
江西省南昌市第三中学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南昌三中20152016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二语文试卷1、 基础题(15分)1、 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踯躅(ch) 畴昔(chu) 栖隐(q) 无依无怙(h) b、迤逦(y) 创伤(chung ) 盛饭(chng) 锱铢必较(zh) c、筵席( yn) 少顷(sho) 衰鬓(bn) 垣墙周庭(yun) d、舟楫(j) 省亲(xng) 喟然(ku ) 直栏横槛(jin)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战粟 逆旅 雕栏玉砌 所向披糜 b、萃取 妙曼 列缺霹雳 天寒地坼 c、夭殁 麾下 流殇曲水 妃嫔媵嫱 d、皓腕 剡溪 娟弃前嫌 鼎铛玉石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这种全方位的恶性竞争,只可能产生彻底的赢家和输家。而那些赢家也可能因为谙熟各种潜规则而变成蝇营狗苟的功利主义者。b、随着4g时代的到来,国产智能手机纷纷登堂入室,截至今年第一季度,联想、华为、中兴和小米等品牌手机在全球市场已占有三分之一的份额。c、有段时间,沪深股市指数波动非常大,有时一天上涨几百点,有时一天下跌几百点,涨跌幅度之大令人叹为观止。d、最近,浙江手机上网资费全面下调,广大用户对此弹冠相庆。专家预测,未来通过手机收看体育赛事或许会成为一种潮流。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该书通过大量的研究事例,展示了质的研究的过程和方法,并揭示了教师深入教育情景是实现“教师即研究者”的最佳途径之一的事实。 b、在印度、日本等国纷纷表示将力争增强本国文化的国际地位之后,如何进一步提高中国文化的影响力成了中国学者研讨的中心问题。 c、国人热议的“例外”服饰在借“第一夫人效应”拓展市场后,国货品牌自身应向高品质方向发展,其当务之急是要树立自身形象。 d、人口老龄化为养老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但是也带来了劳动力不断减少,养老保障支出不断扩大,给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挑战。5、 把下列几个句子组成上下衔接、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中国民间年画艺术和世界各地的许多民间艺术一样 。 。 , 。在长期的文化积淀中, ,如“门神”“牛郎织女”“天官赐福”等, ,充实人类的生活。这个审美理想来自民族的基本追求并将这些民间年画融入到各种民俗事务活动中中国民间也逐渐形成了一系列的艺术意象符号它作为原始民俗文化中的元素,紧紧依附在当地的民俗活动中在年画的意象符号中,有着强烈的“生命繁荣旺盛”的审美理想都是对原始文化的继承a、 b、 c、 d、2、 古代诗文阅读(47分)(1) 课内文言文阅读(6分)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亦遂增胜。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家有老妪, 尝居于此。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 余泣,妪亦泣。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轩东,故尝为厨,人往,从轩前过。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 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其后二年,余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然自后余多在外,不常居。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6、 对下列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 往往:到处。b、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 逾庖:越过厨房。c、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 抚:安抚。d、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殆:大概。7、 下列各项中,句式特点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轩凡四遭火,得不焚。a、 臣之所好者,道也。 b、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 c、智勇多困于所溺。 d、四方之人,持缣素而请者。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24分)东坡先生墓志铭苏辙 予兄子瞻,谪居海南。四年春正月,今天子即位,推恩海内,泽及鸟兽。夏六月,公被命渡海北归。明年,舟至淮、浙。秋七月,被病,卒于毗陵。吴越之民,相与哭于市,其君子相吊于家,讣闻四方,无贤愚皆咨嗟出涕。太学之士数百人,相率饭僧慧林佛舍。呜呼!斯文坠矣,后生安所复仰?公始病,以书属辙曰:“即死,葬我嵩山下,子为我铭。”辙执书哭曰:“小子忍铭吾兄!” 公生十年,而先君宦学四方,太夫人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公亦奋厉有当世志。太夫人喜曰:“吾有子矣。”比冠,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嘉祐二年,欧阳文忠公考试礼部进士,疾时文之诡异,思有以救之。梅圣俞时与其事,得公论刑赏,以示文忠。文忠惊喜,以为异人,欲以冠多士。 通判杭州。公于其间,常因法以便民,民赖以少安。高丽入贡使者凌蔑州郡,押伴使臣皆乘势骄横,至与钤辖亢礼。公使人谓之曰:“远夷慕化而来,理必恭顺。今乃尔暴恣,非汝导之,不至是也。不悛,当奏之。”押伴者惧,为之小戢。吏民畏爱,及罢去,犹谓之学士,而不言姓。 自密徙徐。是时河决曹村,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公曰:“富民若出,民心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驱使复入。公履屦杖策,亲入武卫营,呼其卒长,谓之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宜为我尽力。”卒长呼曰:“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效命之秋也。”执梃入火伍中,率其徒短衣徒跣持畚锸以出。筑东南长堤,首起戏马台,尾属于城。堤成,水至堤下,害不及城,民心乃安。然雨日夜不止,河势益暴,城不沉者三板。公庐于城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而守,卒完城以闻。复请调来岁夫,增筑故城,以虞水之再至。朝廷从之。讫事,诏褒之,徐人至今思焉。 其于人,见善称之如恐不及,见不善斥之如恐不尽,见义勇于敢为,而不顾其害。用此数困于世,然终不以为恨。孔子谓伯夷、叔齐古之贤人,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公实有焉。 (节选自栾城集,略有删节)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以书属辙曰 属:嘱咐 b以虞水之再至 虞:料想c至与钤辖亢礼 亢:匹敌 d然终不以为恨 恨:遗憾9、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苏轼深受爱戴的一组是(3分) 太学之士数百人,相率饭僧慧林佛舍 斯文坠矣,后生安所复仰 常因法以便民,民赖以少安 及罢去,犹谓之学士,而不言姓 使官吏分堵而守,卒完城以闻 讫事,诏褒之,徐人至今思焉 a b c d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苏轼才华出众。少时对古今成败之事总能说清其要害。参加科举考试,所撰文章论述国家刑赏之事,深受欧阳修、梅圣俞赞赏。 b苏轼一心为民。大水将冲决徐州城,人手不足,他亲至武卫营请禁军出力抗洪。河水暴涨,情势危急,他坚守城头,公而忘私。 c苏轼依法治吏。接待高丽使者的官吏仗势横行,不守礼法,苏轼派人前去训斥,并将此事上奏朝廷。这些官吏因惧怕而有所收敛。 d苏轼德行高尚。他称颂善人善举,斥责恶人恶行,爱憎分明。遇见正义的事情就奋勇去做,不顾危害。苏辙称其有古代贤人的美德。1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5分)(1)讣闻四方,无贤愚皆咨嗟出涕。(2)今乃尔暴恣,非汝导之,不至是也。 (3)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 (三)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11分)都下送辛大之鄂孟浩然南国辛居士,言归旧竹林。未逢调鼎用,徒有济川心。予亦忘机者,田园在汉阴。因君故乡去,遥寄式微吟。【注】都下,京城长安。辛大,诗人的朋友。调鼎:烹调食物,比喻担任宰相治理国家,或喻为治理国家的才能。忘机:忘却了追求功名利禄、勾心斗角的心机。式微:衰微、没落。诗经邶风有一篇式微写流落在外的亡国之君。12、颔联“未逢调鼎用,徒有济川心”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5分) 13、首联中的“竹林”和颈联中的“田园”有什么内在联系?请简要分析。(6分) (四)名篇名句默写(6分)14、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酌酒以自宽, 。(拟行路难(其四)鲍照)(2) ,惟有幽人自来去。(夜归鹿门歌孟浩然) (3)杜牧阿房宫赋中“ , ”勾勒出阿房宫占地广阔、凌云蔽日的气势,给人留下雄伟壮观的印象。(4)李煜在虞美人中,因为美好的景色触发了他回顾过去,物是人非的伤感,衬托他囚居异邦之愁的句子是 ,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黄德鸿:“学者”的意义2015年5月12日,著名经济学家、暨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黄德鸿在广州去世,享年100岁,走完了自己七十余载的风雨学者之路。黄德鸿生前留下遗嘱:“当我离开这个世界时,我愿安安静静地上路,俗例全免,不发讣告,不开追悼会,不举行遗体告别仪式。”获悉黄老驾鹤仙逝,海内外的暨南校友纷纷以各种形式表示哀悼。 学者报国“成为一名学者”是黄德鸿青葱岁月时种下的一颗种子,后来成为其一生矢志不渝的追求。在广雅中学就读高中时,黄德鸿受国文老师梁同寅的影响颇深。梁同寅在讲解曹丕典论论文时说,一个人的生命有限,荣华富贵及身而止,但学术之成就,可以垂及久远,嘉惠后人。梁同寅强调做学问的好处。此番声情并茂的讲解深深感动了黄德鸿,他内心开始憧憬学术之光。 大学时代,黄德鸿便在求学志愿表上填上了“学者”二字,入读中山大学法学院社会学系,“以为社会学就是一门改造社会的科学,于是就报了社会学。”毕业后,他考上了当时的“重庆国民政府行政院社会部”,从事社会保险和社会福利的研究。新中国成立后,黄德鸿回到学校任教,先后于中山大学、中南财经学院、湖北大学担任副教授、教授,后任教于暨南大学。从社会学转到经济学研究,黄德鸿的说法是,“在当时一穷二白的条件下,对经济学的研究比社会保险更有意义。”鉴于当时国家正处于抗战的社会环境,面对着社会保障在中国真正实行非常困难的残酷现实,他认为所学的理论都是舶来品,还存在一个中国化的问题,理论层面上的研究并没有太多用武之地。1948年,黄德鸿还曾获得去联合国工作的机会,“我投考联合国社会福利机构,一百多名应试者中我的排名是第六名,年末我就接到联合国正式的任命通知。”而面对家国危难,满怀赤子之心的黄德鸿毅然放弃了去联合国就职的良机,“无论是从事业上,还是生活上,那都是我人生转折的好机会。但当时经济凋敝、民不聊生,我们还要建设国家,我希望我学到的东西能够用在这上面。”于是,黄德鸿放弃了高工资和优越的研究条件留在中国。把脉工业 20世纪60年代初期,黄德鸿就开始研究工业投资效果问题,提出了影响社会主义工业基本建设投资经济效果的四大因素。80年代初期,他又具体地提出了提高工业经济效益的六大基本途径,在充分肯定了广东改革开放以来工业成就的同时,明确提出了广东工业发展“大而不强”的整体判断,从技术、资源、体制、文化和发展模式上提出了促进广东工业发展由大到强战略构想和对策措施,首次明确提出要倡导“工业精神”。 20世纪40年代,黄德鸿主要从事社会保险的研究与教学;而从50年代起,他主要从事工业经济与企业管理的教学与研究。1976年,他参加了“汉字信息处理系统工程”(748工程)的汉语主题词表工业经济部分的编写。 1985年,黄德鸿担任中国企业管理百科全书编委兼分编计划管理与经营决策主委及条目撰写人,这是我国首部企业管理百科全书。1988年,他参加中国工业经济管理高校文科教材的编写,该书1991年获光明杯社科著作荣誉奖。 黄德鸿潜心研究华南经济区域,他认为,这是一个特殊的经济区域,他建议把这个特殊的区域称为“沿海地区经济长龙”,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认为,“经济长龙”的提法,不但有利于区域各成员扩大市场、增进贸易,也有利于加强区内分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教学育人 孟子曰:得天下英才而育之。这是黄德鸿一生的信条,也是他最大的快乐。 在暨南大学,黄德鸿一手建立了产业经济学博士点。他说:“没有这个点,广东的经济发展就会少很多精兵强将。”从事高教工作70余年,他培养了一届又一届产业经济学专业的高级专门人才。 从1992年起,黄德鸿开始享受国家特殊津贴。其弟子有的已是党政部门重要领导,有的成为商界巨子,有的则是高校学术带头人。虽然年事已高,但他仍坚持在教研第一线,经常带着研究生们挤公共汽车,顶着烈日暴雨跑工厂。 学术生涯七十余载,且漫且长,黄德鸿不仅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学术成就,而且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培养人才的系统思想与方法。他主张要先学做人,后学做学问。黄德鸿经常告诫学生,为人处事要谦虚,治学更要谦虚。他以身作则,甘当人梯。他常说:“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要树立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思想。 黄德鸿曾回顾自己一生,认为主要的成就在教学育人方面,“我的学生就是我的成果。”他说,自己的很多学术思想都是通过学生来反映的。 历经一个世纪的风雨沧桑,一生倾注学术研究的黄德鸿教授,为广东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他的思想像一本厚重的百科全书,读之使人明智;而他的品格宛如清澈见底的泉水,观之映照自我。(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a. 黄德鸿是我国著名经济学家、暨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他历经一个世纪的风雨沧桑,一生倾注学术研究。b. 因为社会学是一门改造社会的科学,立志报国的黄德鸿于是就读中山大学法学院社会学系,毕业后从事社会保险和社会福利的研究。c. 10世纪60年代初期,黄德鸿提出了影响社会主义工业基本建设投资经济效果的四大因素和提高工业经济效益的六大基本途径。d. 学术生涯七十余载,黄德鸿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学术成就,但他认为自己在教学育人方面的成就比学术成就要大得多。e. 传记通过三个小标题的形式,讲述了黄德鸿在求学、研究、教学三方面的经历和成就,展现了他高尚的品格,阐述了“学者”的意义。(2) 黄德鸿立志成为一名报国学者的原因是什么?表现在哪里?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6分)(3) 黄德鸿对我国工业建设的贡献有哪些?请简要回答。(6分)(4) 文中说的黄德鸿的“品格宛如清澈见底的泉水”,请结合材料说说他身上哪些品格可以“观之映照自我”。(8分)四、语言文字运用(3分)16、仿造下面的示例,任选话题,另写三个句子,要求蕴含一定哲理,句式与例句相近。(1)蜘蛛:能坐享其成,靠的就是那张关系网。(2)虾:大红之日,便是大悲之时。(3)天平:谁给得多一点,就偏向谁。仿写:(1) (2) (3) 六、写作(60分)17、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家广东的旅行社组织去泰山的三日游,在旅途中,坐前排的游客每天要向后移动五排,这样每位旅客在前、中、后的位置上都各坐上了一天。由于游客来自世界各地,导游每次介绍各地景点时,都用英语、粤语、普通话各介绍一次,但他一会儿先讲英语,一会儿先讲广东话,一会儿先讲普通话。 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不少于800字。不得套作,不得抄袭。高二语文期末考试参考答案1、ca踯躅 b锱铢必较 d舟楫2、ba战栗,所向披靡 c流觞曲水 d捐弃前嫌 3、a蝇营狗苟:比喻人不顾廉耻,到处钻营。登堂入室:登上厅堂,又进入内室。比喻学问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更高的水平。亦比喻学艺深得师传。叹为观止: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极点。弹冠相庆:弹冠,掸去帽子上的尘土,将要入仕做官。指一人当官或升官,其同伙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多用于贬义。4、ab搭配不当,提高地位,增强影响力.c主语不一致,例外服饰,国货品牌.d成分残缺,带来了问题.5、d逻辑顺序。“都是对原始文化的继承”承接上一句的“中国民间年画艺术和世界各地的多民间艺术”。“中国民间也逐渐形成了一系列的艺术意象符号”后接举例说明“如”。6、c抚:对待。7、c例句为被动句。a为判断句。b为状语后置。d为定语后置。8、b(防备)9、c(排除)10、c(“上奏朝廷”,是将要采取的措施)11、(1)死讯传到各地,无论贤者还是愚人,大家都叹息流泪。(讣:死讯;闻:使听闻,可译为传播;贤愚:形容词作名词;咨嗟:叹息。各1分,句意1分) (2)现在(高丽使者)竟然这样强横放纵,不是你们诱导,他们也不至于到这地步。(乃尔:竟然;暴恣:强横放纵;导:引诱,诱导;是:指示代词,如此这般。各1分,句意1分) (3)归:女子出嫁。时:经常。或:有时。凭:倚靠。各1分,句意1分。12、表达愤愤不平的思想感情。2分友人辛大具有宰相之才却得不到重用,空有施展远大抱负的心,却不得已而回归故乡,作者为此深感不平。3分13、二者都代指归隐生活,辛大要归隐山林,诗人早晚也要归隐田园。2分用自己的“田园”照应友人的“竹林”,勉励友人归隐家乡,(2)说明诗人和辛大有着共同的遭遇,都是官场上的失意者,回归故乡是他们共同的归宿。(2)14、(1)举杯断绝歌路难(2)岩扉松径长寂寥(3)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4)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15、(1)ae(e3分,a2分,d1分)解析:b中社会学是一门改造社会的科学是黄德鸿的观点,而非客观事实。c中六大基本途径是80年代初提出的。d中文中提到成就主要在教学育人,但没有比较哪方面成就更大。(2)原因:读高中时,受国文老师梁同寅的影响,强调做学问可以垂及久远,嘉惠后人,深深感动了黄德鸿,他内心开始憧憬学术之光。(2分)表现:大学时代,黄德鸿在求学志愿表上填上了“学者”二字,入读认为可以改造社会的社会学。新中国成立后,黄德鸿回校任教,意识到理论层面上的研究并没有太多用武之地,于是从社会学转到经济学研究。面对国家危难,放弃了去联合国就职的机会。(答出任意两点给4分)(3)研究并提出很多关于工业经济的新问题,首次明确提出要倡导“工业精神”,为广东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编辑了多部关于工业经济的论著,其中中国工业经济管理获光明杯社科著作荣誉奖。黄德鸿潜心研究华南经济区域,并建议把这个特殊的区域称为“沿海地区经济长龙”。在暨南大学,黄德鸿一手建立了产业经济学博士点,培养了众多产业经济学专业的高级专门人才。(每点2分,答出三点得6分)(4)一生矢志不渝地追求成为一名报国的学者,面对国家危难,依然满怀赤子之心。为人和治学谦虚,甘当人梯。他主张要先学做人,后学做学问。经常告诫学生不要骄傲自满,并以身作则。淡泊名利。他的学生有的已是重要领导、商界巨子、学术带头人,他年事已高,却仍坚持在教研一线。他生前留下遗嘱,死后一切俗例全免。像清澈见底的泉水般单纯、宁静,得天下英才而育之是他最大的快乐。(每点2分,共8分)16、如:瀑布,因居高零下,才口若悬河。钟表:可以回到起点,却已不是昨天。指南针:稳定东西,再好也不被诱惑。17、立意参考:1) 于细节处见公平。2)只有心中有人,以人为本,方能公平待人,公平处事。3)规则(“法律”)面前,人人平等。4)执行制度,“公”则生明,“平”则生威。5)捍卫公平,抵制特权。【附参考译文】 家兄苏子瞻,贬官海南岛,四年春正月,当今天子登基,施恩天下,恩泽遍及鸟兽。夏六月,家兄受命渡海北归,第二年,乘船至淮、浙。秋七月,因病在毗陵去世。吴越的百姓,在集市上相聚而哭,当地的君子在家祭奠。死讯传到各地,无论贤者还是愚人,大家都叹息流泪。几百个太学生,相继到慧林寺院施饭给僧人。呜呼!当世文豪殒没,年轻人还敬慕谁呢?家兄刚得病时,写信嘱咐我说:“如果我死了,把我葬在嵩山下,你替我写墓志铭。”我拿着信哭着说:“我哪忍心替我兄长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