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双语词典与英语单语词典用户语言需求与信息检索的.doc_第1页
英汉双语词典与英语单语词典用户语言需求与信息检索的.doc_第2页
英汉双语词典与英语单语词典用户语言需求与信息检索的.doc_第3页
英汉双语词典与英语单语词典用户语言需求与信息检索的.doc_第4页
英汉双语词典与英语单语词典用户语言需求与信息检索的.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英汉双语词典与英语单语词典用户语言需求与信息检索的比较提要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对英汉双语词典用户的语言需求和检索技巧进行分析,从词典使用频率、词典信息检索、释义架构、词目与信息选择、词典形象等方面与夸克和格林鲍姆关于单语词典用户的研究结果进行比较,揭示英语单语词典和英汉双语词典用户在语言需求和信息检索上的共同性和差异性以及这些特征对词典设计、决策、编纂和使用的影响。关键词词典用户语言需求检索技巧有关用户在词典编纂过程中的角色以及用户头脑中的词典形象的研究,直到20世纪60年代才引起词典学家的兴趣。这方面的开拓性工作最早始于伯恩哈特(Barnhart)关于普通词典的研究。其后,更具有针对性的研究由伦道夫夸克(Quirk)在英国展开,其他学者如贝茹安(Bejoint)、格林鲍姆(Greenbaum)也相继开展了这方面的工作。他们主要对本族语或非本族语用户使用英语单语词典的情况进行了考察。有些学者,如巴斯特(Baxter)和史纳尔霍恩比(Snell-Hornby),则对学外语,尤其是将英语作为外语的学生使用双语词典的情况进行了探讨。这些研究或许既不广泛也不深入,其研究成果的可靠性和真实性还有待进一步验证,但它们将词典用户引进词典理论研究领域,使词典学家开始关注用户123在词典编纂和使用中的角色,使词典编者重视用户在词典选择和决策上的影响。词典编纂正变得越来越为用户着想,越来越以用户为中心。这一转变无疑标志着词典理论研究在内容和方法上的突破和革新。我们曾在华南高校对195名双语词典用户就语言需求和检索技巧进行问卷调查。本文将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从使用词典的原因、词典使用频率、词典信息检索、释义架构、词目与信息选择、语法标注、词典形象等方面与夸克和格林鲍姆关于单语词典用户的研究结果进行比较,揭示英语单语词典和双语词典用户在语言需求和信息检索上的多样性、共同性和差异性,探究这些特征如何影响词典的选择、决策、编纂和使用。为了在最大程度上保证比较的有效性,我们的调查在问卷的内容设计、调查范围、调查对象等方面,基本上与夸克和格林鲍姆的调查一致。1.拥有词典的数量参加问卷的词典用户都是高校英语专业学生,收回问卷总数为195份。其中44人是大学一年级学生,46人为大学二年级学生,51人为大学三年级学生,54人为大学四年级学生。他们以语言学习为主要特征,是比较典型的单语词典和英汉双语词典用户,因而对他们的调查研究具有一定的普遍性、针对性和可借鉴性。调查结果显示,被访者都拥有词典。其中,68%声称拥有3本以上的词典,16%拥有3本,13%拥有2本,3%拥有1本。在拥有词典的类型上,94%声称拥有英汉词典,73%拥有汉英词典,71%拥有英英词典,68%拥有汉语词典。(由于被访者可以视/情况作出一种或多种选择,所以上述数据有重叠之处。下同,不另加注。)关于英语单语词典,被访者中有72%声称拥有1本,21%有2本,4%有3本,仅3%的人有3本以上。关于英汉和汉英双语词典,有20%声称拥有1本,32%有2本,25%有3本,23%有3本124以上。这些统计数据表明,被访者明显表现出对双语词典的偏好,因为有80%的被访者有2本或更多的英汉和汉英词典,仅28%有2本或更多的英英词典。被访者拥有的词典数量和类型是由使用频率决定的,这一点符合夸克的研究发现。在195名被访者中,有65%每天使用英汉词典,8%每周使用12次,21%每月使用2次以上,仅4%每月只使用1次或2次。2.使用词典的原因查阅词义是中国学生使用词典的最主要原因,这与夸克和格林鲍姆的发现一致。在195名被访者中,有77%使用英汉词典查阅词义,10%查阅发音,7%查阅拼写,6%查阅用法。这组数据与夸克和格林鲍姆的稍有不同。在他们的统计中,查拼写紧接在查词义之后,发音则又远列其后。这表明查阅词义、发音、拼写和用法是中国学生使用词典的主要原因。而在夸克和格林鲍姆的调查中,被访者并不觉得发音和用法是很难克服的困难,因为他们是本族语词典用户。除了了解词义、发音、拼写和用法之外,中国学生查阅词典还有其他原因。现将有关数据的百分比列表如下:查阅频率是有时很少否词类33% 42% 21% 4%词源6% 29% 41% 24%同/反义词11% 52% 29% 8%语言与文体变体13% 35% 34% 18%词语搭配56% 34% 7% 3%上述有关查阅词典的其他原因的反馈数据,与我们的某些预料是不谋而合的。在五类原因中,词语搭配应该是查阅最频繁的信息,一般认为它们是生成语篇的主要障碍之一,而词源则是最少125查阅的信息。令人惊讶的是,有些被访者甚至没有意识到英汉词典中包括有词源信息。使用词典寻找合适词语(如同义词),在夸克和格林鲍姆的调查中只占很小的比例,分别为8%和14%,用户都使用诸如同义词词林之类的工具书来解决这方面的疑难。然而,在我们的调查中,92%的被访者声称曾将上述词典用于此种目的,其中11%经常查阅,52%有时查阅,仅有8%的被访者从未将词典用于此种目的,24%则很少用于此种目的。令人不安的是,52%的被访者从未有过或很少查阅过有关“美国英语”或“正式用语”之类的语言或文体变体方面的信息。本族语词典用户可能对这类信息并不敏感,但双语词典提供这方面的信息,则可以从本质上提高和加强词典用户的语言和文化感悟能力。双语词典用户没有意识到其潜在的价值,没有充分利用这方面信息,这不能不说是一大遗憾。至于词类,在夸克的调查中,217名被访者中有27名认为他们有查阅词类信息的习惯,而在格林鲍姆的调查中,仅有25人(10%)经常使用词典查阅词类信息,105人(44%)偶尔查阅,46%的被访者认为“很少”或“从不”查阅。不过,在我们的调查中,这个比例要高得多,75%的被访者声称在英汉词典中查阅过词类信息,仅4%声称对此无甚兴趣,21%的被访者表示很少感兴趣。这与有些英语语词可以跨类使用这一常见语言现象有关。词语的跨类使用对学英语的外国人来说是一块绊脚石,但对讲英语的本族人来说就不是什么问题。对词典用户不充分利用词典信息的批评,是我们不时可听到的。批评者普遍认为,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是用户不阅读词典中的正文前和正文后信息。据我们的调查,有44%的被访者阅读正文前的“词典用法指南”,但超过一半的被访者(56%)“从未”或“很少”这么做。至于正文后信息,57%的被访者声称查阅过词典正文后的附录,43%承认“从未”或“很少”这么做。调查结果清楚表明:正文后信息中最频繁查阅的是人名和地名(64%),其次是126地理和历史信息(31%)、不规则动词表(24%)和度量衡表(11%)。笔者对一些双语词典正文后信息的调查表明,用户最需频繁查阅的信息却在所调查的词典中未有反映。此外,还有12%和1%的被/xingzhengws/访者认为在理解英汉词典中的标签和缩略语方面有困难或有很大困难。可见,敦促或指导词典用户阅读正文前和正文后的信息是很有必要的。同时,在这类信息中应该尽量避免使用专业术语,以免增加阅读难度。使用词典的最后一个原因与学生学习外语的语言活动紧密相关。英汉词典最常用于阅读(66%),为了此类活动,最有可能需查阅生词的词义和发音。词典用于翻译的频率(36%)比用于写作要高(29%)。从英语翻译成汉语自然要用英汉词典,而从汉语翻译成英语除了要用汉英词典外,仍然要查阅英汉或英英词典,以确保准确用词。由于“听”和“说”具有瞬间即逝的特点,仅有5%的被访者声称曾使用词典从事这些语言活动。3.词典使用频率在195名被访者中,有65%每天使用英汉词典,10%每周使用1到2次,21%每周2次以上,4%每月1至2次。很显然,96%的被访者每天或每周使用英汉词典。这种词典使用的高频率表明,学英语的中国学生在解决英语学习问题时对词典有很大的依赖性。在格林鲍姆的调查中,235名被访者中有159名(约67%)声称每天或至少每周使用词典1次,63名(约26%)每月1次。夸克的调查表明,220名被访者中有74名(约34%)每周使用词典,82名每月使用词典,64名不经常使用。显然,母语学习者与外语学习者对同一种语言词典的依赖性是不同的。在被问及是否应该提高英汉词典的查阅频率时,被访者表现出对这类词典缺乏信心。仅有微弱的多数(57%)表示赞成,33%表示部分赞同,5%表示不同意,另有5%表示不清楚。从比较中可以发现,格林鲍姆的调查对象和中国学生一样缺乏信心,239名127被访者中仅有130名(54%)表示同意。在被问及表示同意的原因时,其中的主要原因包括查阅词义、核对拼写和扩大词汇量。尽管如此,我们的被访者仍对英汉词典抱有很高期望。有65%的人认为英汉双语词典比英英词典对英语学习的帮助更大。而另一方面,英语单语词典被认为在摆脱母语干扰(86%)和理解英语文化词(55%)方面更有帮助。很显然,学英语的中国学生使用英汉双语词典和英语单语词典是为了不同的目的。如果英汉双语词典编者能够细致地研究英语单语词典在帮助用户摆脱母语干扰和理解英语文化词方面的作用机制,切实地关注用户需求,改进词典词纂的内容和方法,双语词典用户一定会对英汉双语词典感到更加满意,更有信心。4.词典信息检索词典收录各种不同的词汇。查阅词条的频率会因词类和用户检索需求的不同而变化。根据我们的调查,最常查阅的词条是难词(67%),其次是俚语词和口语词(28%)、常用词(25%)、文化词(24%)以及介词和连词之类的结构词(20%)。专有名词是查阅频率最低的词。阅读理解是使用词典最重要的原因,词义则是查阅频率最高的信息。由此不难理解为什么难词的查阅频率最高,因为它们最有可能导致阅读障碍。结构词的查阅频率低得令人吃惊,与我们预期的情形相反。在被问及是否经常查阅结构词时,仅有2%的被访者作了肯定回答,49%表示有时这么做,27%表示很少这么做,5%表示从未这么做。这与被访者是否更频繁地从事编码或解码活动有关。编码活动比解码活动要求用户更频繁地查阅结构词,因为结构词在语义生成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如何打破所有词目铁板一块的传统做法,在积极型与消极型词典中对不同种类词项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以体现不同的侧重点,已经成为双语词典学必须解决的紧迫问题。5.释义架构128释义是词典信息的核心,例证和插图是释义的延伸。它们是词典中的辅助信息,起补充和强化词典功能的作用。词典编者撰写释义时,使用的词汇或是有限制的或是无限制的。用有限的简单词汇释义在英语学习词典中较为流行。专家学者们对这种释义方法的反对意见多于赞成意见。1但大多数学英语的中国学生对此表现出明显的偏好。76%赞成用简单词汇进行释义,认为它们更有助于理解英语词汇,24%则相信对使用词汇无限制的释义更有帮助。在回答英语词典应该仅提供释义/yyjingji/还是同时提供释义和例证的问题时,99%的被访者选择后者,仅有1%认为应该仅提供释义。很显然,例证有助于学生理解词义和学习用法。在夸克和格林鲍姆的研究中,释义缺陷是英美学生抱怨最多的问题之一,原因在于有时释义提供的信息比他们已经知道的还少。那么,英汉词典是否应该将每个词的释义都一一列出呢?在调查中,61%的被访者给予了肯定的回答,39%持否定的态度。多义现象是词典释义中比较复杂的问题之一,也是中国学生学英语的拦路虎之一。93%的被访者在学英语过程中觉得多义词不易掌握,仅有2%没有这样的经历,5%认为很少有这种经历。至于例证和插图的实用性,大多数被访者(94%赞成例证,80%赞成插图)认为它们很有帮助。这进一步证实了他们对英汉词典中“释义加例证”的偏好。6.词目与信息的选择词典中是否应该收录诸如water(水)、air(空气)和dog(狗)这样的常用词,这是一个一直引起争议的问题。对绝大多数词典编者来说,答案并不难发现:必须收录,因为它们代表了人类生活中最常见的事物,是词典宏观结构的基本组成部分,并且这些常用词往往伴有不寻常的意思和用法。然而,用户的回答却表现出相当大的差异。78%的被访者赞成在英汉词典中收录这些词,22%反129对。在夸克的研究中,220名被访者中有53人赞成将这些“容易”的东西删除,而164人反对。实际上,真正重要的问题不在于是否收录它们,而在于除了概念意义之外,还应该为这些简单词项提供哪些信息,怎样才能有效地对这些信息进行处理和传递。此外,“简单词”有时在意义和用法上并不简单,尤其是当这些词汇出现在固定用语中时。对用法信息、俚语和禁忌语、百科词条和发音等项目,中国的被访者几乎意见完全一致。90%以上的被访者认为词典中应有用法说明、俚语和禁忌语以及不止一种的发音信息,85%赞成收录百科词条。这个比例要比格林鲍姆(63%)和夸克(43%)的比例高得多。在夸克的研究中,219名被访者中有123人反对在词典中插入百科词条。中国的被访者和英美被访者在这方面的差距,源自中国学生对英语语言文化的强烈兴趣和他们在获取信息时对百科词条的依赖,而英美被访者在这些方面表现出相反的倾向性。7.语法标注词典中的语法问题是引起中国英汉词典用户失望的主要原因之一。撇开语法信息不足的弊病不谈,语法标注的方式可能也是导致麻烦的原因之一。英语单语词典标注语法主要有四种方法:标签或注释、特别设计的代码、特别撰写的短文和浅显易懂的语言陈述。我们的调查表明,59%的被访者认为英汉词典应该采用标签或注释来说明词目的语法特点,19%更喜欢简单的语言陈述,17%更希望有特别撰写的短文,仅有5%认为采用特别设计的代码更好。标签和注释有醒目、简洁、易懂的特点,尽管有87%的被访者声称在理解英汉词典中的标签和代码时没有或几乎没有遇到过困难,仅1%认为有较大困难,但只有5%认为应该用特别设计的代码。现有英汉词典中的语法标注系统,并不像英语单语词典中的系统那么复杂,大多数英汉词典中甚至根本就不存在这样的系统。英汉词典中标签和代码数量十分有限,而且无过多信息包130含其中,所以英汉词典用户在理解标签和代码上没有很大困难。8.词典的总体形象在调查中,83%的被访者声称在使用双语词典时曾经历过失望,只有7%表示从未有过如此的经历,10%表示很少有过这种感受。引起失望的原因包括:令人不满意的用法说明(48%)、词目收录不周全(47%)、令人不满意的释义(26%)和难以理解词典中的代码或行文中的难词(26%)。可见,中国学生对语词用法和词汇覆盖面表现出的失望比对释义更加强烈。夸克的调查显而易见地说明绝大多数大学生在理解释义用语上遇到过困难。格林鲍姆的调查列出的96个缺陷中,最严重的缺陷/jingjiguanli/是释义上的不足和收词不周全,超过一半的学生至少曾经在理解释义上经历过困难。在夸克的调查中,这个数字上升到接近80%(220名被访者中有175人,尤其是学习理工专业的学生)。格林鲍姆的调查中不止一次地提到的其他缺陷,还包括找不到拼写和词源信息。对这种缺陷的抱怨在我们的调查中未出现。图书市场上,英汉双语词典可以说如汗牛充栋。为了了解用户购买英汉词典的倾向性,调查问卷中提供了四种选择:(1)充分处理语词与人类生活和知识中其他方面信息的词典;(2)仅充分处理语词信息的词典;(3)充分处理语词信息、扼要地处理人类生活和知识中其他方面信息的词典;(4)扼要地处理语词与人类生活和知识中其他方面信息的词典。在被访者中,有48%选择了(1),32%选择了(3),13%选择了(4),7%选择了(2)。可见,近一半的中国被访者希望词典能够全面地处理语词信息与人类生活和知识中其他方面的信息,至少应该充分处理语词信息。9.小结上述有关用户语言需求和信息检索的分析虽然有些粗浅,但对词典学家来说却有着较丰富的内涵和启迪,为如何提高词典编纂和使用的质量提供了量化分析。首先,词典学家,特别是双语词131典学家和外语教育工作者,应该对词典在语言学习活动中所发挥的作用更有信心。被访者在使用英语单语词典的同时,对双语词典表现出明显的偏好。这说明除了单语词典之外,双语词典也是学习外语不可缺少的工具,而不应该像有些人建议的那样将它们弃之一边。其次,双语词典必须改进。上述分析揭示了以往双语词典设计上的种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