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中考】中考生物试题分类汇编 生物的起源进化.doc_第1页
【五年中考】中考生物试题分类汇编 生物的起源进化.doc_第2页
【五年中考】中考生物试题分类汇编 生物的起源进化.doc_第3页
【五年中考】中考生物试题分类汇编 生物的起源进化.doc_第4页
【五年中考】中考生物试题分类汇编 生物的起源进化.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09中考生物试题分类汇编 生物的起源进化1(2009淮安中考)“生物进化树”可以简明地表示出生物进化的规律,下列不符合生物进化规律的是 ( )a由简单到复杂 b由低等到高等 c由水生到陆生 d由胎生到卵生【解析】选d。此题考查的是生物进化的规律。一般情况下生物进化的规律是:从单细胞到多细胞、从水生到陆生、从低等到高等、从简单到复杂。生殖上一般情况下是从卵生向胎生进化。故d是错误的。2(2009江门学业考)“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的实验说明 ( )a.鲜艳的颜色有利于动物的生存 b.具有暗淡颜色的动物容易生存c.有漂亮肤色的动物容易生存 d.具有保护色的动物容易生存【解析】选d。本题考查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动物的保护色和周围环境颜色相似,不易被天敌发现,就容易寻找食物,逃避敌害,容易生存。3(2009广东中考)用达尔文进化学说的观点来判断下列叙述,其中正确的是 ( )a长颈鹿经常努力伸长颈和前肢去吃树上的叶子,因此颈和前肢都变得很长b北极熊生活在冰天雪地的环境里,它们的身体就产生了定向的白色变异c野兔的保护色和鹰锐利的目光,是它们长期相互选择的结果d在农药的长期作用下,农田害虫产生了抗药性【解析】选c。野兔为了逃避鹰的捕食,具有保护色,有利于自身生存,野兔保护色的存在,使得鹰为了捕食的需要,其视觉更发达。因此,野兔的保护色和鹰的视觉发达时它们相互选择的结果。4(2009沈阳结业考)某种农药对杀灭蚊、蝇有独特的效果,随着使用年限的增长,防治效果越来越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这种农药的质量越来越差b这种农药使蚊、蝇发生了抵抗农药的变异c这种农药选择了蚊、蝇中能抵抗农药的变异 d蚊、蝇等能自然产生并巩固抵抗这种农药的变异【解析】选c。此题考查的是利用自然选择学说解释生物抗药性的产生过程。蚊、蝇的个体间存在着抗药性差异,农药对他它们起了定向的选择作用。抗药性强的个体生存下来并能繁殖后代,抗药性这种变异通过遗传在后代中逐代的积累和加强,从而使后代的抗药性逐代增强。5(2009德州中考)在下列有关生物进化总趋势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从体积小到体积大 b由简单到复杂21世纪教育网c由低等到高等 d由水生到陆生21世纪教育网【解析】选a。此题考查了对生物进化总趋势的理解,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分析:基本知识点分析:生物进化的总趋势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由单细胞到多细胞。选项分析:体积大小的变化不是生物进化趋势,如沙鱼体积比家免大的多,家免属于哺乳动物、沙鱼属于鱼类,在进化上家免比沙鱼高等。易错点:误认为体积大的动物比体积小的动物高等,从而得出生物体积大小是也生物进化的总趋势之一。6.(2009株洲中考)某一化石采集队,在甲、乙、丙三个不同地层内挖掘到许多化石。记录清单如下:甲地层(恐龙蛋、始祖鸟、龟);乙地层(马、象牙、犀牛);丙地层(三叶虫、乌贼、珊瑚)。这些地层按地质年代由远到近排列应是 ( )a.丙、甲、乙 b.乙、甲、丙 c.甲、乙、丙 d.乙、丙、甲【解析】选a。本题考查动物进化的历程。动物化石是动物进化非常重要的证据,越古老的地层中,成为动物化石的生物结构越简单、越低等,水生动物越多,越新近的地层中,动物化石结构越复杂、越高等,陆生生物化石越多。对比甲、乙、丙三个不同地层中的生物化石看,丙地层的动物最简单、最低等,乙地层中的最复杂、最高等,甲地层中的生物界于二者之间,由此推测,上述地质年代由远到近的排列顺序为丙、甲、乙。7(2009甘肃中考)表中所列哪种鸟将得到更多的进化优势? ( )鸟数目产卵孵出繁殖后代a982b333c993d751【解析】选b。 a、c、d的共同点在于产卵率和孵出率较高而存活率较低,说明上述物种的个体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不强,这些物种只能依赖其高繁殖能力来保证种族延续。b的产卵率最低,但孵出率和存活率均达100%,说明该物种的个体对环境适应能力很强,具有最大的进化优势。2010中考生物试题分类汇编 生物的起源进化1. (2010南京中考)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化石为生物进化提供了惟一证据b“始祖鸟”化石是爬行类进化成鸟类的典型证据c科学家发现,越简单、越低等的化石总是出现在越新近的地层里d生物进化遵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规律【解析】选b。化石是生物进化非常重要的证据,越古老的地层中,成为动物化石的生物结构越简单、越低等,水生动物越多,越晚近的地层中,动物化石结构越复杂、越高等,陆生生物化石越多;始祖鸟是介于爬行动物和鸟类之间的过渡类型,它既具有爬行动物的特征,同时又具备鸟类的一些主要特征,说明古代的鸟类由古代的爬行动物进化而来;生物进化的总趋势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化石不是生物进化唯一的证据,除此以外还有解剖学证据、分子生物学证据等,因此b项正确。2. (2010恩施学业考)恩施州某地有一个大型的石灰厂,其白色的粉尘使周围的植物都变成了灰白色。如果该厂长期生产,请你推测,该厂周围环境中不同颜色的蛾类最可能的变化结果是图3中的( )图3答案:d3(2010潍坊学业考)人们在寿光大棚蔬菜种植过程中发现,如果在大棚内长期使用某种农药,害虫对这种农药的抗药性会越来越强。下列解释错误的是()a害虫抗药性的增强是农药对害虫不断选择的结果b害虫存在遗传和变异现象为其抗药性的增强提供了前提条件c对害虫来说抗药性变异是有利变异 d害虫的抗药性是在农药的作用下产生的【解析】选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而自然选择是定向的害虫群体中本身存在着抗药性的变异,农药对害虫起到了选择作用,对害虫而言,能抗药的有利变异在施用药物后能够生存下来,并代代积累,使害虫的抗药性逐渐增强4. (2010威海学业考)(6分)下图为表示生物进化大致历程的进化树,请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1)在生理上,动物类群1的繁殖方式最主要的特征是 ;植物类群3在繁殖方式上比植物类群4高等的主要表现是 。(2)在分类上,该进化树的两大主干代表的分类等级是 。2是最高级的植物类群,对2中的各种植物进行分类,往往把 作为最重要的依据。(3)在进化上,与单细胞动物亲缘关系最近的生物类群是 ,从图中可以看出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 答案:(1)胎生哺乳 用种子繁殖(2)界 花、果实和种子(3)腔肠动物 简单到复杂、低等到高等、水生到陆生2011中考生物试题分类汇编 生物的起源进化1.(2011菏泽)13枯叶蝶的体色和体形酷似枯叶,对其形成原因的正确解释是 a.只发生有利变异的结果 b.过度繁殖的结果 c.人工选择的结果 d.自然选择的结果答案:d2. (2011苏州)26近年来,在我国的台湾出现的“超级细菌”,让包括青霉素在内的许多抗生素对其失去作用。由“超级细菌”引发的感染和导致的死亡急剧上升。该类事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a抗生素的生产质量急剧下降 b抗生素引发人体的过敏反应c“超级细菌”已经变异成为病毒 d滥用抗生素导致细菌抗药性不断增强答案:d3.(2011苏州)28右图所示的进化树,简要表示了几种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从进化树我们可以推测aa、b、c、d四种生物的共同祖先是eb在地层中出现最早的生物是ec较a和e而言,a、b间的亲缘关系更近da一定比c高等答案:c4.(2011台州)16科学家通过比较如图与马相似动物的骨骼化石,以及它们的生存时期,认为它们是现代马的祖先。科学家不能直接从图中获得的演化证据是a腿骨结构大部分相同 b足趾个数逐渐减步c中足趾逐渐变得发达 d.遗传物质基本相近答案:d5.(2011济宁)5、农业科学家在蔬菜种植过程中发现,如果在大棚内长期使用某种农药,害虫对这种农药的抗药性会越来越强。下列解释错误的是a害虫抗药性的增强是农药对害虫不断选择的结果b害虫的抗药性是在农药的作用下产生的c害虫存在遗传和变异现象为其抗药性的增强提供了前提条件d害虫的抗药性变强是有利变异答案:b6.(2011台湾) 9.将苍蝇养在甲、乙两瓶中,甲瓶内有放捕蝇纸,乙瓶内没放捕蝇纸,其余实验条件皆相同(培养基、有翅和和无翅的苍蝇皆等量、两瓶皆以棉花塞住等)。8天后,甲瓶内仅无翅的苍蝇存活,捕蝇纸上皆是有翅的死苍蝇,但乙瓶内有翅和无翅的苍蝇皆存活,如图(三)所示。下列对此实验的解释或推论,何者最合理?a.甲瓶的环境较不利于有翅的苍蝇生存b.乙瓶内有翅的苍蝇能存活是因为发生突变c.无翅的苍蝇比有翅的苍蝇更适合生存于乙瓶d.此实验可推论出若苍蝇不常使用翅则翅会退化答案:a7.(2011临沂)24.现代长颈鹿的脖子很长,按照达尔文的进化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生物的变异都是有利于生物生存的 b.因为经常吃高处的树叶而形成c.为吃到高处树叶而形成 d.环境对不同个体的选择作用答案:d8.(2011南安)342005年8月,“国际黑猩猩基因测序与分析联盟”宣布,黑猩猩与人类在基因上的相似程度达到96以上。这个事例可以说明a人类和黑猩猩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b人类是由黑猩猩经过漫长的年代进化而来的c人类和黑猩猩有较近的亲缘关系d生物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答案:c9.(2011湘潭)20.现代长颈鹿长颈的形成是下列哪项的结果a人工选择 b过度繁殖 c遗传变异 d自然选择答案:d10.(2011巢湖)9. 化石记录显示,在越古老的地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是a. 越简单、低等,水生的越多 b. 越复杂、高等,水生的越多c. 越简单、低等,陆生的越多 d. 越复杂、高等,陆生的越多答案:a11.(2011郴州)33据科学推测,原始大气中没有下列哪种气体物质a水蒸气 b氢气 c.二氧化碳 d氧气答案:d12.(2011潍坊)21.美国科学家米勒等人所做的化学进化模拟实验,支持了生命起源过程的a无机物有机小分子阶段 b有机小分子有机大分子阶段c有机大分子独立体系阶段 d独立体系原始生命阶段答案:a13.(2011南京)19.下列关于长颈鹿性状形成原因的描述,符合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是a.为吃到高处的树叶不断伸长脖子的形成的 b.上帝创造的 c.自然选择的结果 d.是变异的结果,与遗传无关答案:c14.(2011泉港区)31、下列有关人类起源和进货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森林古猿就是类人猿b、人类进化是一个自然选择的过程c、人类的祖先是森林古猿d、现代类人猿与人类有共同祖先答案:a15.(2011益阳)10.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青少年的胸围差与经常体育锻炼有关b细胞的呼吸作用都是在线粒体内进行c哺乳类化石在地层中出现较爬行类晚 d.最常用的人工呼吸方法是口对口吹气法答案:c16.(2011益阳)18.下列有关生命起源的陈述中属于观点的是a.1953年,米勒通过模拟实验合成了多种氨基酸b.1969年,人们发现坠落在澳大利亚启逊镇的陨石中含有并非来自地球的氨基酸c.天文学家在星际间发现了数十种有机物d.科学家推测:原始地球上尽管不能形成生命,但能形成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答案:d17.(2011荆州)7.在植物进化过程中,从原始藻类植物进化到原始种子植物,体现出生物进化的趋势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自养到异养由水生到陆生a.b.c.d.答案;c59.(2012年东营)进化树又称“系统树”、“系谱树”,简明地表示了生物的进化历程和亲缘关系。此树从树根到树梢代表地质时间的延伸,主干代表各级共同祖先,大小分枝代表相互关联的各个生物类群的进化线索。请据图14分析回答:(1)树根处a代表原始生命,它生活在原始海洋中。(2) a由于营养方式(或能否制造有机物)不同,进化成代表不同生物类群的两大主干。进化树的两大主干代表的分类单位是界。(3)鸟类和哺乳类都是由共同的原始祖先爬行类进化来的。(4)c与蕨类植物的区别是c用种子繁殖,蕨类植物用孢子繁殖。(5)从进化树中可以看出,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由简单到复杂、由水生到陆生、由低等到高等。二、资料分析题1.(2011郴州)52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是_ 。分类单位越小,所包含的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 ,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 。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由简单到复杂低等到 ,水生到 。答案:种 越大 越近 高等 陆生 2.(2011荆州)10.蕨类植物只能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其主要原因是 离不开水。用达尔文进化观点解释,青蛙等动物的体色常与环境极为相似的原因是 的结果。答案;受精作用 自然选择2012中考生物试题分类汇编 生物的起源进化7.(2012年福州)“自然选择学说”可以解释生物进化的原因,它的提出者是(a)a.达尔文 b.弗莱明 c.列文虎克 d.巴斯德12.(2012年菏泽市)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c)a原始大气中有氢、甲烷等气体,不含有氧气b.始祖鸟可以证明鸟类与爬行类之间存在一定的亲缘关系c.现代人类是由黑猩猩经过长期自然选择进化而来的d.生物进化的总趋势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15.(2012年连云港)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问题吸引了许多科学家探究的目光。下列关于生物起源和生物进化的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c)a.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已经完全被实验证实b.人工选择比自然选择在生物进化中作用更大c.进化的总趋势为简单到复杂、低等到高等、水生到陆生d.胚胎学和解剖学的研究为生物进化提供了直接证据17.(2012年株洲)以下哪项不属于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a)a.由小到大 b.由简单到复杂c.由水生到陆生 d.由低等到高等18.(2012年株洲)恐龙曾经作为地球上的“霸主”达一亿多年,却在距今约六千万多年前神奇地灭绝了。有科学家认为,恐龙是逐渐灭亡的,绝灭的原因是不能适应当时的环境变化,以下所列证据中支持上述观点的是(c)a.科学研究表明,恐龙大量绝灭的时间相对较短b.恐龙化石常常是集中发现,表明它们可能是同时大批地死亡的c.恐龙数量减少的同一时期,气候变得干燥而寒冷,植物种类和数量减少d.在墨西哥,人们发现了一个大坑,它是由六千多万年前一颗直径近10千米的小行星撞击地球造成的,大的行星和陨石撞击地球会造成地球尘埃飞扬,导致生物大量死亡29.(2012年聊城)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d)a.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最直接的证据b.生物细胞色素c的差异,是研究生物亲缘关系的依据c生物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不断进化d.始祖鸟化石证明了爬行类动物是由鸟类进化来的36.(2012年泰安)右图表示几类植物的进化关系。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d)a.最先出现的植物类群是甲 b.乙和丙都是由甲进化来的c.丁的结构比丙复杂d.戊最有可能是水生的37.(2012年泰安)古代长颈鹿有颈长的和颈短的,我们现在看到的长颈鹿都是颈长的,按照达尔文的观点是由于(d)a.新陈代谢的结果 b.过度生长的结果 c.人工选择的结果 d.自然选择的结果40.(2012年潍坊)下列哪一过程是原始生命诞生的标志(d)a.无机物有机小分子物质b.有机小分子物质有机大分子物质c.有机大分子物质相对独立的体系d.相对独立体系具有原始新陈代谢和个体繁殖功能41.(2012年潍坊)在某草原生态系统中野兔奔跑的速度越来越快,雄鹰的视觉也用越来越敏锐,该现象说明(d)a.生存是生物进化的根本原因b.自然选择在野兔和鹰的进化中没发挥作用c.一种生物的进化与周围生物没有关系d.野兔和鹰在生存斗争中相互选择共同进化42.(2012年潍坊)科学家以“脊椎动物心脏结构”为材料研究生物进化,该材料属于(b)a.化石证据 b.解剖学证据c.分子生物学证据 d.胚胎学证据5.(2012年枣庄)小明家一直用某种杀虫剂消灭蚊子,开始效果不错,但长期使用后效果越来越差。对此,下列解正确的是(d)a.蚊子是活化石,适应能力特别强b.这种杀虫剂使蚊子产生了抗药性的变异c.这种杀虫剂的性能不稳定d.蚊子抗药性的增强是杀虫剂对蚊子不断选择的结果2013中考生物试题分类汇编 生物的起源进化13、(2013四川内江)下面是小勇同学学习了生命起源与进化后总结的观点,小旭同学说其中有一项是错误的,你认为错误的一项是a生命进化的最直接证据是同源器官的发现b原始生命诞生的标志是原始新陈代谢和个体增殖c地层中不同地质年代的化石揭示了生物进化的顺序d米勒的实验可以说明原始地球能形成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10(1分)(2013淄博)下列关于生物进化总趋势的叙述,不合理的是()a由水生生物到陆生生物b由体型较小的生物到体型较大的生物c由结构简单的生物到结构复杂的生物d由低等生物到高等生物考点: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分析:此题考查的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的知识,在研究生物的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重要的证据,据此作答解答:解:由分析可知,在研究生物的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重要的证据,越古老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简单、低等、水生生物较多越晚近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复杂、高等、陆生生物较多,因此证明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可见b的说法错误,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的知识在考试中经常出现,要注意熟练掌握和应用16(1分)(2013德州)科学研究中经常用模拟实验来解决不能或不便用直接实验法解决的问题,便于提高效率、获取证据依据如图对米勒模拟实验的解释错误的是()a内模拟了原始大气及闪电b内模拟了原始大气中的水蒸气凝结降雨的过程c内模拟了原始海洋d内产生了多种蛋白质考点:地球上生命的起源分析:关生命起源的学说有很多,其中化学起源说是被广大学者普遍接受的生命起源假说此题主要考查的是米勒的实验及其结论,据此解答解答:解:米勒的实验如上图,将水注入左下方的烧瓶内,先将玻璃仪器中的空气抽去然后打开左方的活塞,泵入甲烷、氨和氢气的混合气体(模拟原始大气)再将烧瓶内的水煮沸,使水蒸汽和混合气体同在密闭的玻璃管道内不断循环,并在另一容量为5升的大烧瓶中,经受内的火花放电(模拟雷鸣闪电)一周,最后生成的有机物,经过冷凝器的冷却后(模拟了原始大气中的水蒸气凝结降雨的过程),积聚在仪器底部的溶液(模拟原始大气中生成的有机物被雨水冲淋到原始海洋中)此实验结果生成了多种氨基酸,米勒的实验试图向人们证实,生命起源的第一步,即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是完全可能实现的米勒的实验仅能证明无机小分子物质可以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氨基酸,而不是蛋白质,可见d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米勒的实验及结论的内容在考试中经常考到,要注意理解和掌握可结合米勒的实验装置图,来帮助理解和记忆24(2分)(2013临沂)美国学者米勒模拟原始地球条件和大气成分的实验,得出的结论是()a原始生命诞生于原始海洋b原始地球能形成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c原始生命起源于原始大气d原始大气中没有氧气考点:生物学史分析:关生命起源的学说有很多,其中化学起源说是被广大学者普遍接受的生命起源假说此题主要考查的是米勒的实验及其结论,据此解答解答:解:米勒的实验装置如下图 生命起源的学说有很多,其中化学起源说是被广大学者普遍接受的生命起源假说这一假说认为,地球上的生命是在地球温度逐步下降以后,在极其漫长的时间内,由非生命物质经过极其复杂的化学过程,一步一步地演变而成的化学起源说将生命的起源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无机小分子生成有机小分子的阶段;第二个阶段,从有机小分子物质生成生物大分子物质;第三个阶段,从生物大分子物质组成多分子体系;第四个阶段,有机多分子体系演变为原始生命米勒通过实验验证了化学起源学说的第一阶段 米勒的实验如图,将水注入左下方的烧瓶内,先将玻璃仪器中的空气抽去,然后打开左方的活塞,泵入甲烷、氨和氢气的混合气体(模拟原始大气),再将烧瓶内的水煮沸,使水蒸汽和混合气体同在密闭的玻璃管道内不断循环,并在另一容量为5升的大烧瓶中,经受火花放电(模拟雷鸣闪电)一周,最后生成的有机物,经过冷却后,积聚在仪器底部的溶液(模拟原始大气中生成的有机物被雨水冲淋到原始海洋中)此实验结果共生成20种有机物,其中11种氨基酸中有4种(即甘氨酸、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是生物的蛋白质所含有的米勒的实验试图向人们证实,生命起源的第一步,即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是完全可能实现的可见b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米勒的实验及结论的内容在考试中经常考到,要注意理解和掌握可结合米勒的实验装置图,来帮助理解和记忆14(2分)(2013泰安)如图表示脊椎动物的进化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类和乙类都只生活在水中b丙类体温恒定,是两栖动物c丁类是由古代丙类进化来的d鸟类最高等,因为可以飞行考点:生物进化的历程分析:本题考查生物进化的历程地球上的动物是由无脊椎动物向脊椎动物进化的解答:解:生物进化的历程如图所示:可见,动物进化的历程是由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的而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原始鱼类原始两栖类原始爬行类原始的鸟类和原始的哺乳类,a、甲是原始鱼类终生生活在水中,乙是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发育为变态发育,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地上,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b、丙是爬行动物,体温不恒定c、原始的鸟类和丁原始的哺乳类都是古代丙爬行动物进化来的d、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由水生到陆生,从低等到高等哺乳动物不但处于进化的最高点,而且它的特征,如体表被毛、牙齿分化、体腔内有膈、心脏四腔、体温恒定、胎生哺乳等,使它的结构功能最完善,最适应环境,也说明它是脊椎动物中乃至整个动物界是最高等的所以脊椎动物中最高等的动物是哺乳动物故选:c点评:生物进化的趋势和历程,都是重要的考点29(1分)(2013威海)农民用某种杀虫剂消灭棉铃虫,开始使用时效果不错,但长期使用效果越来越差造成这种情况最可能的原因是()a该杀虫剂的药效不稳定b棉铃虫经过长期努力,适应了有该杀虫剂的环境c少数抗药性强的棉铃虫存活下来并大量繁殖d杀虫剂使棉铃虫的基因产生了抗药性变异考点:达尔文和自然选择学说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棉铃虫抗药性的形成解答时可以从自然选择和抗药性形成的过程方面来切入解答:解:达尔文把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做自然选择遗传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首先棉铃虫的抗药性存在着变异有的抗药性强,有的抗药性弱使用杀虫剂时,把抗药性弱的棉铃虫杀死,这叫不适者被淘汰;抗药性强的棉铃虫活下来,这叫适者生存活下来的抗药性强的棉铃虫,繁殖的后代有的抗药性强,有的抗药性弱,在使用杀虫剂时,又把抗药性弱的棉铃虫杀死,抗药性强的棉铃虫活下来这样经过若干代的反复选择最终活下来的棉铃虫是抗药性强的棉铃虫在使用同等剂量的农药时,就不能起到很好的杀虫作用,导致杀虫剂灭虫的效果越来越差故选:c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棉铃虫抗药性增强的原因3(1分)(2013淄博)下列植物中,最低等的是()a葫芦藓b海带c满江红d小麦考点:生物进化的历程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植物的进化历程,可以通过生物进化树来解答解答:解:如图生物进化树植物的进化历程:原始藻类植物(原始苔藓植物和原始蕨类植物)原始的种子植物(包括原始裸子植物和原始被子植物),而被子植物与裸子植物相比出现了花与果实,使其繁殖能力更强、后代的成活率更高,适应能力更强,也就更高级藻类植物无根、茎、叶的划分,生殖多为低等的孢子生殖,是最低等的植物a、葫芦藓属于苔藓植物,无根,起固着作用的是假根,有茎、叶的分化故不符合题意b、海带属于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藻类植物是最低等的一个类群故符合题意c、满江红属于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故不符合题意d、小麦属于被子植物,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被子植物是最高等的一个类群故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知植物的进化历程,是中考的热点17(1分)(2013德州)下列关于生物进化证据的说法正确的是()a同源器官外形的差异是长期适应不同环境的结果b通过细胞色素c的研究可以知道生物进化的历程c同源器官的存在,为生物进化提供了最直接的证据d越是晚期形成的地层里,形成化石的生物越简单越低等考点:生物进化的证据-化石分析:化石都是生物的遗体、遗物(如卵、粪便等)或生活痕迹(如动物的脚印、爬迹等),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而逐渐形成的;胚胎学是研究动植物的胚胎形成和发育过程的科学,为生物进化论也提供了重要的证据,如脊椎动物和人的胚胎发育早期都有鳃裂和尾;比较解剖学是对各类脊椎动物的器官和系统进行解剖和比较研究的科学,生物进化在比较解剖学上最重要的证据是同源器官解答:解:a、同源器官指不同生物的某些器官在基本结构、各部分和生物体的相互关系以及胚胎发育的过程彼此相同,但在外形上有时并不相似,功能上也有差别是因为这些动物在不同的环境中生活,向着不同的方向进化发展,适应于不同的环境和功能,因而产生了表面形态上的分歧b、通过细胞色素c的研究可以知道生物亲缘关系远近:亲缘关系越近的生物,其细胞色素c越相似或相同比如人和黑猩猩而如果在进化史上相去甚远,则其其细胞色素c也相差越远,比如人和酵母菌而不能得知生物进化的历程c、同源器官的动物在不同的环境中生活,向着不同的方向进化发展,适应于不同的环境和功能,因而产生了表面形态上的分歧具有同源器官的动物只能说明亲缘关系远近而不能得知生物进化的历程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重要的、比较全面的证据,为生物进化提供了最直接的证据是化石d、化石是由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等,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漫长的年代和复杂的变化而形成的并不是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就叫化石,研究发现,不同的地层中埋藏着不同类型的生物化石:埋藏于较浅地层中的化石与现代生物结构比较相似,埋藏于较深地层中的化石与现代生物结构差别较大,并且越是古老的地层中发掘的生物化石结构越简单、低等,水生生物的化石越多;越是晚期的地层中发掘的生物化石结构越复杂、高等,陆生生物化石越多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先后顺序,说明了生物的进化历程和进化趋势: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逐渐进化而来的故选:a点评:各类生物化石在地层中按照一定顺序出现的事实证明了生物进化的趋势18(2分)(2013东营)生活在非洲大草原的角马,繁殖季节雄性角马往往用尖锐的角作为争夺配偶的武器(如图)按照达尔文的观点,现代角马的角发达的原因是()a代代使用的结果b发生了定向的有利变异的结果c繁衍后代的结果d角发达的雄角马有机会繁衍后代而保留下来考点:达尔文和自然选择学说分析:此题考查了对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理解和运用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自然选择解答:解:达尔文把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做自然选择达尔文认为,自然选择是一个长期的、缓慢的、连续的过程由于生存斗争不断地进行,因而自然选择也是不断地进行,通过一代代的生存环境的选择作用,物种变异被定向地向着一个方向积累,于是性状逐渐和原来的祖先不同了,这样新的物种就形成了 雄角马的角由于经常在争夺配偶中作为武器,这样角发达的雄性角马一般都能找到配偶,其性状经过逐代积累,而形成现在角发达的雄性角马类型而角不发达的雄性角马由于得不到配偶,其性状得不到传递,而被淘汰故选:d点评:生物现有的性状:形态结构、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都是经达长期的自然选择后的结果,是对环境的适应10(1分)(2013菏泽)对下列观点或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a长颈鹿“长颈”的形成是其生活环境自然选择的结果b人们对“超级细菌”无可奈何是抗生素质量下降的缘故c害虫为了适应大量施用农药的环境,产生了抗药性变异d枯叶蝶的体色和体形酷似枯叶这是发生有利变异的结果考点:达尔文和自然选择学说分析:达尔文把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做自然选择解答:解:a、按照达尔文的观点,现代长颈鹿长颈的形成是这样的:古代的长颈鹿存在着颈长和颈短、四肢长和四肢短的变异,这些变异是可以遗传的,四肢和颈长的能够吃到高处的树叶,就容易生存下去,并且繁殖后代;四肢和颈短的个体,吃不到高处的树叶,当环境改变食物缺少时,就会因吃不到足够的树叶而导致营养不良,体质虚弱,本身活下来的可能性很小,留下后代的就会就更小,经过许多代以后,四肢和颈短的长颈鹿就被淘汰了,这样,长颈鹿一代代的进化下去,就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长颈鹿;因此现代长颈鹿长颈的形成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故故选项说法正确;b、滥用抗生素是出现“超级细菌”的原因在抗生素刚被使用的时候,能够杀死大多数类型的细菌,但少数细菌由于变异而具有抵抗青霉素的特性,不能被抗生素杀死而生存下来,并将这些特性遗传给下一代,因此,下一代就有更多的具有抗药性的个体,经过抗生素的长期选择,使得有的细菌已不再受其的影响了,就出现了现在所谓的“超级细菌”所以“超级细菌”的形成是滥用抗生素导致细菌抗药性不断增强的结果,故选项说法错误;c、遗传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首先害虫存在着变异有的抗药性强,有的抗药性弱使用农药时,把抗药性弱的害虫杀死,这叫不适者被淘汰;抗药性强的害虫活下来,这叫适者生存活下来的抗药性强的害虫,繁殖的后代有的抗药性强,有的抗药性弱,在使用农药时,又把抗药性弱的害虫杀死,抗药性强的害虫活下来这样经过若干代的反复选择最终活下来的害虫大多是抗药性强的害虫在使用同等剂量的农药时,就不能起到很好的杀虫作用,导致农药的灭虫的效果越来越差所以害虫产生抗药性的原因是自然选择的结构,故选项说法错误;d、枯叶蝶的体色和体形酷似枯叶,这样利于枯叶蝶捕食和避敌,是一种拟态现象达尔文认为,这是枯叶蝶在长期的生存斗争过程中经过自然选择的结果;自然选择是自然界对生物的选择作用,使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因此,枯叶蝶的体色和体形酷似枯叶,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a点评:变异是指子代与亲代之间的差异,子代个体之间的差异的现象按照变异对生物是否有利分为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有利变异对生物生存是有利的,不利变异对生物生存是不利的16(1分)(2013菏泽)关于生命的起源与进化,下列说法不确切的是()a米勒实验说明原始地球条件下无机物形成有机物是可能的b地球上的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物质已经得到了实验证实c具有同源器官的生物祖先可能相同,环境的变化导致了差异d生物化石为生物的进化学说提供了最直接最有力的证据考点:地球上生命的起源分析:本题考查生命的起源和进化的知识可结合生命的起源化学进化论进行分析解答:解:a、生命起源的学说有很多,其中化学起源说是被广大学者普遍接受的生命起源假说这一假说认为,地球上的生命是在地球温度逐步下降以后,在极其漫长的时间内,由非生命物质经过极其复杂的化学过程,一步一步地演变而成的化学起源说将生命的起源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无机小分子生成有机小分子的阶段;第二个阶段,从有机小分子物质生成生物大分子物质;第三个阶段,从生物大分子物质组成多分子体系;第四个阶段,有机多分子体系演变为原始生命米勒通过实验验证了化学起源学说的第一阶段:在原始地球大气中,无机物可以形成有机物故不符合题意b、化学起源假说认为,地球上的生命是在地球温度逐步下降以后,在极其漫长的时间内,由非生命物质经过极其复杂的化学过程,一步一步地演变而成的化学起源说将生命的起源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无机小分子生成有机小分子的阶段;第二个阶段,从有机小分子物质生成生物大分子物质;第三个阶段,从生物大分子物质组成多分子体系;第四个阶段,有机多分子体系演变为原始生命米勒的实验试图向人们证实,生命起源的第一步,即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是完全可能实现的但地球上的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物质还没有得到准确的实验证实故符合题意c、生物在繁衍的过程中,会不断地产生变异,其中的许多变异是能够遗传的,这些不断发生的可遗传的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生物在生存过程中,既要与自然环境进行斗争,又要与其他生物进行斗争自然选择使不断变化的生物适应于不断变化的环境自然选择是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因此具有同源器官的生物祖先可能相同,环境的变化导致了差异故不符合题意d、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重要的、比较全面的证据,化石是由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等,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漫长的年代和复杂的变化而形成的并不是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就叫化石,研究发现,不同的地层中埋藏着不同类型的生物化石:埋藏于较浅地层中的化石与现代生物结构比较相似,埋藏于较深地层中的化石与现代生物结构差别较大,并且越是古老的地层中发掘的生物化石结构越简单、低等,水生生物的化石越多;越是晚期的地层中发掘的生物化石结构越复杂、高等,陆生生物化石越多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先后顺序,说明了生物的进化历程和进化趋势: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逐渐进化而来的,因此化石是研究进化的主要证据故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生命的起源和进化的知识,是考试的重点内容,要注意理解和掌握,注意灵活答题20(2分)(2013济宁)“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济宁市在荷花上大做文章,南有微山万亩荷花的壮丽景观,北有汶上莲花的争奇斗艳据不完全统计,仅济宁市内栽培荷花就有四十余种你认为品种繁多的主要原因是()a各县气候条件稍有差异的结果b用组织培养方法繁殖的结果c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d长期人工选择的结果考点:人工选择及其意义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人工选择及其意义人工选择是在不同的饲养条件下,原始祖先产生了许多变异,人们根据各自的爱好对不同的变异个体进行选择经过若干年的选择,使选择的性状积累加强,最后选育出不同的品种解答:解:首先人工选择的方向是人们的需求和喜好“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济宁市在荷花上大做文章,南有微山万亩荷花的壮丽景观,北有汶上莲花的争奇斗艳据不完全统计,仅济宁市内栽培荷花就有四十余种荷花是经长期人工选择培育的名贵观赏花卉,所以是人们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需求进行选择的结果而不是自然选择的结果,由于荷花品种众多,有些并不一定适应自然环境,在自然界中难免被淘汰故选:d点评:自然选择是自然界对生物的选择作用使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而人工选择是根据人们的需求和喜好,进行选择24(2分)(2013东营)朱鹮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在野生环境中曾一度失踪了20多年,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人们才在陕西省洋县姚家沟重新发现了7只朱鹮濒临灭绝的主要原因是()a自然选择b外来物种入侵c自然灾害d栖息地破坏考点:威胁生物多样性的原因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威胁生物多样性的原因解答时可以从威胁生物多样性生存的原因所占的比例方面来切入解答:解:威胁生物生存的原因有栖息地被破坏、偷猎(滥捕乱杀)、外来物种入侵、环境污染、其他原因(自然灾害和动物疾病)等,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主要体现为物种灭绝的速度加快 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人口快速增长是破坏或改变野生动物栖息地和过度利用生物资源的最主要的原因,如乱砍滥伐、过度放牧、不合理开垦(围湖造田、垦荒、湿地开发等)、环境污染使环境不再适和生物生存等,使生物的栖息环境遭到破坏,使生物的生活环境越来越少,导致生物种类越来越少因此朱鹮栖息地的丧失是造成野生动物濒临灭绝的主要原因故选:d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威胁生物生存的原因25(2分)(2013滨州)下列关于某杀虫剂杀虫效果的叙述,不符合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一项是()a杀虫剂使用后害虫产生抗药性强的变异b杀虫剂使用之后抗药性弱的个体被淘汰c杀虫剂出现之前害虫存在过度繁殖的倾向d害虫通过生存斗争实现了自然选择考点:达尔文和自然选择学说3718684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害虫抗药性增强,杀虫效果减弱的原因解答时可以从自然选择和抗药性形成的过程方面来切入解答:解:达尔文把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做自然选择遗传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首先害虫的抗药性存在着变异有的抗药性强,有的抗药性弱使用杀虫剂时,把抗药性弱的害虫杀死,这叫不适者被淘汰;抗药性强的害虫活下来,这叫适者生存活下来的抗药性强的害虫,繁殖的后代有的抗药性强,有的抗药性弱,在使用杀虫剂时,又把抗药性弱的害虫杀死,抗药性强的害虫活下来这样经过若干代的反复选择最终活下来的害虫大多是抗药性强的害虫在使用同等剂量的杀虫剂时,就不能起到很好的杀虫作用,导致杀虫剂的灭虫的效果越来越差因此农业生产中长期使用某种杀虫剂后,害虫的抗药性增强,杀虫效果减弱的原因是杀虫剂对害虫有选择作用,使抗药性强的害虫被保留了下来故选:a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害虫抗药性增强的原因10(0.5分)(2013锦州)在英国曼彻斯特地区,100年间桦尺蠖体色变化的原因是()a环境变化的结果b自然选择的结果c人工选择的结果d过度繁殖的结果考点:达尔文和自然选择学说分析: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自然选择,据此答题解答:解:按照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桦尺娥的后代个体中,体色存在着深色和浅色的变异,其天敌小鸟对桦尺娥的体色起着选择作用;当桦尺娥的体色与环境颜色一致时,不易被天敌发现,能够生存下来并产生后代,当桦尺娥的体色与环境颜色不一致时,容易被天敌发现而被吃掉,失去了产生后代的机会,因此后代个体与环境颜色不一样的个体就会越来越少这是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因此在英国曼彻斯特地区,100年间桦尺蠖体色变化的原因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故选:b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自然选择是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13(1分)(2013江西)在某生态环境中有不同毛色的同种兔子,调查其数量如图甲,多年后再调查其数量如图乙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a兔子毛色的不同颜色是相对性状b最不利于在此环境中生存的是白色兔c浅色兔子为适应环境毛色发生深色变异d不同毛色兔子数量变化是自然选择结果考点:达尔文和自然选择学说;生物的性状和相对性状的概念;生物的变异119281 分析:分析图中的数据可知:甲图中浅色兔子更容易生存,而乙图中,深色兔子更容易生存;这说明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