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指导】高考历史总复习 课时作业14 人教版 .doc_第1页
【优化指导】高考历史总复习 课时作业14 人教版 .doc_第2页
【优化指导】高考历史总复习 课时作业14 人教版 .doc_第3页
【优化指导】高考历史总复习 课时作业14 人教版 .doc_第4页
【优化指导】高考历史总复习 课时作业14 人教版 .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优化指导】2013高考历史总复习 课时作业14 人教版 对应学生用书p257一、选择题119世纪30年代,一位来华传教士撰文说,如果不透彻了解中国历史,要解决其长期存在的政治和其他问题将是徒劳的;如果这个民族与世隔绝的“秘密”不被发掘出来,那么,“将他们与世界其他民族相分隔的万里长城就不能连根铲除”。上述言论从本质上适应了当时西方国家要求()a用廉价商品打开中国市场b在中国进行资本原始积累c在中国进行大规模的投资设厂d利用宗教进行思想渗透解析:西方列强对外扩张的主要目标在工场手工业时期是进行资本原始积累,在工业革命时期以商品输出为主,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以资本输出为主。19世纪30年代西方处于工业革命时期,故当时西方国家对外扩张的要求是用廉价商品打开中国市场。答案:a2英国历史学家马士认为:“当中国人实行一种激烈的禁烟运动而使危机加剧的时候,战争果然就来到了;可是它并不是为了维持鸦片贸易而进行的斗争,它不过是一个持续了二十年,并且要决定东方和西方之间应有的国际和商务关系的斗争的开端。”英国对中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a英国决心用武力维护中英之间的正当贸易b清政府的闭关政策影响了东西方贸易关系c英国要用武力打开中国市场以倾销商品d林则徐禁烟措施过激损害了英国的商业利益解析:英国发动战争的主要目的是维护非法的鸦片贸易,a项不正确;b项对英国发动战争来说是客观原因,故排除;鸦片战争的实质是英国对中国主权的干涉,是对中国的掠夺,c项正确;林则徐禁烟对英国来说是外在因素,d项不正确。答案:c3(2012抚州质检)有学者指出在鸦片战争中,英国海军封锁中国沿海,“企图以此扼制中国经济的喉管”,但最后他们也放弃了。英国人这种做法“未收到期望的效果”的原因是()a清政府腐朽无能,采取坚守封海政策b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c封锁沿海对英国商人造成的损失巨大d英国的做法遭到其他西方国家的抵制解析:抓住关键信息“企图以此扼制中国经济的喉管”,结果却“未收到期望的效果”,这主要是因为当时中国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答案:b4美国历史学家写道:“想象一下,哥伦比亚麦德林可卡因垄断集团成功发动一起对美国的军事袭击,迫使其允许可卡因合法化,还须支付巨额战争赔款这幅场景当然荒谬绝伦,但类似的事件在19世纪的中国确曾发生过。”“类似的事件”是指()a八国联军侵华战争b甲午战争c日本全面侵华战争d鸦片战争解析:题干材料反映的信息是“为实现毒品贸易合法化而发动战争并要求战争赔款”的现象在中国发生过。这一现象与19世纪中期在中国爆发的鸦片战争类似。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甲午战争、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均与毒品无关,可排除。答案:d5“广州是传统的外贸口岸;福州靠近盛产红茶的武夷山;上海地处长江入海口附近。”这是英国人在南京条约中把上述地区作为通商口岸的理由。这反映了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目的是()向中国走私鸦片 掠夺中国原料 打开中国市场 向中国输出资本abcd解析:材料信息不能反映列强向中国走私鸦片和向中国输出资本,故错误。答案:c6陈旭麓指出:“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这场战争给中国带来的影响不包括()a中国被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自然经济完全解体b冲击了传统的“夷夏”观念,萌发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c中国的领土和主权完整遭到破坏,独立发展道路被迫中断d中国的历史进程发生了重大转变解析:首先要理解材料,根据材料中的“一块界碑”“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判断这场战争是指鸦片战争,本题实际上是考查鸦片战争的影响。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成为西方列强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在外国商品倾销的冲击下,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但还没有达到完全解体的程度。答案:a7一个侵略者曾经在日记中写道:“庄严华贵之区,且曾为高贵朝觐之殿,经此吞灭一切的火焰,都化为云烟了园门和那些小屋,也一个不留我们已经完成这项工作,便再回到北京去所有年深日久,精美绝伦的建筑和物品,都一齐牺牲了。”据此分析,他参加的侵华战争应该是()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解析:从所给的材料可知,侵略者火烧的是圆明园,因此,他参加的侵华战争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答案:b8拿破仑三世时期,法国修建了枫丹白露博物馆中的中国馆,其中收藏的文物大多是从中国掠夺的。与此相关的战争是()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d第一次世界大战解析:拿破仑三世统治时间是18521870年,他统治期间先后发动了克里木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及普法战争。结合题中材料可知,b项为答案。答案:b9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美国的特命全权公使委派到世界的那一边(中国),站在树底下,手里拿着筐子,等着接他在树上的伙伴所摇撼下来的果子”。美国接到的从树上“摇撼下来的果子”有()a美国公使进驻北京b南京、苏州和杭州被开辟为通商口岸c允许美国产品在内地销售并免收内地税d美国军队驻守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的战略要地解析:从树上“摇撼下来的果子”指通过第二次鸦片战争,美国从中收渔利或通过片面最惠国待遇所取得的特权。只有a项是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签订的天津条约的规定;b、c两项是日本根据1895年马关条约取得的特权,后来美国根据片面最惠国待遇同样取得;d项是美国根据辛丑条约取得的。故排除b、c、d三项,正确答案为a项。答案:a10鸦片战争前,清朝统治者以“天朝上国”自居,中外交往以“理藩”和“朝贡”的方式进行。这一体制被打破始于()a南京条约b望厦条约c北京条约d天津条约解析:此题考查中国近代外交方式的变化。天津条约中“外国公使进驻北京”的规定使中外交往的方式发生了变化。答案:d11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到维新变法、追求民主共和、提倡民主和科学、接受马克思主义,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逐步深入、思想不断解放。其中“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是针对以下哪一幅图片所反映的社会现实而提出的()解析:鸦片战争以前,清朝统治者极力提倡程朱理学。鸦片战争中,英国侵略者利用坚船利炮打开中国大门,使林则徐、魏源等从“天朝上国”的迷梦中惊醒。他们开眼看世界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a项发生在19世纪末,c项出现于20世纪初,d项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故均可排除。答案:b12魏源曾说:“欲悉各国情形,必先谙其言语文字而中国迄今无熟悉外国语言文字之人,恐无以悉其底蕴。”为此清政府采取的关键措施是()a翻译外文书籍b创办新式学堂c派遣幼童赴美留学d派遣官员留洋考察解析:学习外国语言文字的关键是培养外文人才,而培养外文人才的关键在于创办新式学堂。答案:b二、非选择题13观察下列两幅图片,回答问题。(1)指出图一反映的历史事件出现的原因和影响。(2)从图二的事件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3)谈谈你从这两个事件中得到的启示。解析:本题为图片式材料解析题,通过设置新情境考查相关历史知识。此类材料题要注意图片和相关历史知识的联系。答案:(1)原因:19世纪中期英国完成工业革命,迫切需要打开中国市场;为了扭转贸易逆差,英国无耻地向中国走私鸦片,造成中国白银大量外流,给中国人民带来沉重的灾难,同时危及清政府统治;林则徐领导禁烟运动,主要措施为整顿海防、缉拿烟贩、收缴鸦片、虎门销烟。影响:虎门销烟是中国禁烟运动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国侵略的坚强决心。英国以禁烟运动为借口发动了蓄谋已久的鸦片战争。(2)由图片可以看出:毒品问题仍然是当今世界及中国面临的重要的社会问题;中国政府和人民重视毒品问题,掀起禁毒人民战争。(3)启示:毒品是人类的公敌,毒品泛滥给社会带来一系列严重的危害,要解决毒品问题,除了政府采取的有力措施以外,更要发动广大人民群众,加强国际合作等。作为青少年,要做到“珍爱生命,远离毒品”。14(创新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840年3月,英国对华棉织制出口商、曼彻斯特商会主席莫克维卡在致英国外相巴麦尊的信中说:“是他们自己陷入了错误的处境,逼得我们不得不走上为国家所受的侮辱,为个人所受的委屈要求补偿的地步。当前局势,可能提供机会,完成两国关系的改善,随着关系的改善,我们输出(棉制品)的扩张程度将是不可估量的。”英国资产阶级纺织利益集团与两次鸦片战争史料材料二近代以来,在西方列强的武力胁迫下,清政府被迫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开放了多处通商口岸,下图表示两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开放的通商口岸的分布。材料三今中国虽与欧洲各国立约通商,开埠互市,然只见彼邦商船源源而来。今日开海上某埠头,明日开内地某口岸。一国争,诸国蚁附;一国至,诸国蜂从。滨海七省,尽成洋商世界;沿江五省,又任洋舶纵横。郑观应盛世危言材料四上海在鸦片战争前是清朝1 300多个县中的一个普通县城,1843年被辟为通商口岸。据上海县续志记载,光绪年间,“上海介四通八达之交,海禁大开,轮轨辐辏,竟成中国第一繁盛商埠”。(1)根据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莫克维卡所说的“当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