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0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06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复习大纲401物理化学复习大纲第一章 气体(8分)掌握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及其应用(分压定律、分体积定律);掌握理想气体的微观模型;掌握实际气体的压缩因子、液化、临界参数、饱和蒸气压的概念;理解对应状态原理、了解普遍化压缩因子图;理解范德华状态方程的两个参数的意义。第二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30分)熟练掌握系统、环境、状态、状态函数、过程、途径等热力学基本概念;理解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意义(能量守恒);熟练掌握理想气体各种过程的Q、W、U、H的计算;理解恒压热容、恒容热容的概念,理想气体Cp,m、Cv,m的关系;掌握凝聚态变温过程的H计算;掌握相变焓概念,掌握不可逆相变焓的计算;掌握标准摩尔生成焓与标准摩尔燃烧焓的概念,并会由此计算标准摩尔反应焓;掌握任意温度下化学反应焓的计算(基尔霍夫公式);掌握恒容反应热与恒压反应热的关系(rHm=rUm+B(g)RT);了解节流膨胀过程(H=0、p0、的意义0分别代表什么效应)。第三章热力学第二定律(22分)掌握自发过程的共同特征;理解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意义(第二定律要解决的问题);掌握熵概念、理解克劳修斯不等式;熟练掌握理想气体pVT变化的S的计算;熟练掌握相变(包括不可逆相变)过程S的计算;理解热力学第三定律;掌握亥姆霍兹函数与吉布斯函数作判据的条件;熟练掌握克拉佩龙方程与克-克方程;掌握热力学基本方程并掌握纯物质pVT变化的A、G的计算;掌握麦克斯韦关系式。第四章多组分系统热力学(22分)掌握偏摩尔量、化学势的概念;掌握理想气体化学势的表达;掌握拉乌尔定律与亨利定律;掌握理想液态混合物中任一组分的化学势的表达与理想液态混合物的混合性质;掌握稀溶液的依数性;理解逸度与活度的概念。第五章化学平衡(8分)掌握化学反应的等温方程(rGm=rGm + RTlnJp)掌握理想气体化学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熟练掌握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范特霍夫方程);掌握压力、惰性组分对化学平衡的影响;第六章相平衡(15分)掌握相律(F=C P+2);掌握单组分系统相图的一般形式;掌握二组分系统理想、真实液态混合物的气-液平衡相图(p-x与T-x图);了解精馏原理;掌握二组分液态部分互溶系统及完全不互溶系统的气-液平衡相图(温度-组成图);掌握杠杆原理;掌握二组分固态不互溶系统液-固平衡相图;了解二组分固态互溶系统液-固平衡相图;掌握生成化合物(稳定化合物与不稳定化合物)的二组分凝聚系统相图(温度-组成图);了解三组分相图。第七章电化学(15分)掌握法拉第定律;掌握离子迁移数的定义及测定方法(希托夫法);掌握电导、电导率、摩尔电导率的概念及相互关系,电导测定的应用;掌握德拜-休克尔极限公式;掌握可逆电池的概念及电动势的测定;熟练掌握原电池热力学(由电动势及其与温度的关系计算热力学函数的变化与Q、能斯特方程);了解液体接界电势;掌握电极的分类;掌握原电池的设计。第十章界面现象(15分)掌握液体的表面张力、表面功及表面吉布斯函数,了解影响液体表面张力的因数;掌握弯曲液面的附加压力及其后果(拉普拉斯方程、开尔文公式、亚稳状态及新相的生成);掌握固体表面的吸附(物理吸附、化学吸附);掌握朗谬尔单分子层吸附理论及吸附等温式;掌握接触角、杨氏方程及润湿现象;掌握溶液表面的吸附现象(吉布斯吸附等温式);了解表面活性物质。第十一章化学动力学(15分)掌握化学反应的反应速率定义及速率方程;掌握基元反应的速率方程(质量作用定律、反应分子数);掌握化学反应速率方程的一般形式,反应级数;了解理想气体组分的分压表示的速率方程;掌握各级(零、一、二、n级)反应的积分形式、及其特征(k的单位、直线关系、半衰期)掌握速率方程的确定(微分法、尝试法、半衰期法);掌握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活化能(阿伦尼乌斯方程);掌握典型复合反应及其近似处理的方法;了解链反应;了解反应理论(碰撞理论、过渡状态理论);了解溶液中的反应、多相反应;了解光化学 。参考书:物理化学(上、下)(第四版)傅献彩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物理化学(上、下)(第三版)天津大学物理化学教研室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402 材料物理化学考试大纲考试的基本要求:1. 结晶学基础考试内容:晶体的基本概念与性质;晶体的宏观对称;晶体的对称分类;晶体的定向和结晶符号;晶体结构的基本特征;晶体化学的基本原理。考试要求:了解晶体的基本概念、晶体的基本性质、晶体宏观对称的概念、晶体的定向概念等,掌握晶体的对称要素、对称型、晶体的对称分类、整数定律和结晶符号;了解单位平行六面体的划分原则、晶体的微观对称要素、晶体化学的一些基本原理,掌握晶胞的概念、空间群的概念和球体紧密堆积原理。2. 晶体结构与晶体中的缺陷考试内容:典型的晶体结构类型;硅酸盐晶体结构;晶体结构缺陷。考试要求:掌握并理解各种典型晶体的结构,熟悉各种类型晶体结构中负离子的堆积方式、正离子的配位数、正离子占据的空隙位置;了解硅酸盐晶体结构的类型与分类方法、五种硅酸盐晶体结构的特点以及主要的代表性矿物;了解线缺陷的概念,掌握并理解点缺陷的概念与类型、固溶体的概念与分类、非化学计量化合物的概念与分类,熟悉并理解缺陷化学反应的表示法、热缺陷浓度的计算、形成连续置换型固溶体的条件、组份缺陷的形成原因、间隙型固溶体的形成规律、固溶体的研究方法等,能熟练书写缺陷化学反应方程式和相应的固溶式。3. 熔体和玻璃体考试内容:熔体的结构,熔体的性质,玻璃的通性,玻璃的形成,玻璃的结构,常见的玻璃类型。考试要求:了解熔体的形成与结构,掌握粘度的概念;掌握玻璃的四个通性,了解玻璃态物质的形成方法、玻璃的二个结构学说和硼酸盐玻璃的特点,掌握玻璃形成的热力学观点和动力学手段,熟悉并理解形成玻璃的结晶化学条件、硅酸盐玻璃的结构特征和玻璃结构参数的计算。4. 表面与界面考试内容:固体的表面,界面行为,晶界,粘土-水系统胶体化学。考试要求:了解表面力场、晶体的表面结构、表面能、弯曲表面效应、粘土的离子吸附与交换,掌握固体表面的双电层对表面能的影响、润湿与粘附的概念与特点、表面粗糙度对润湿的影响、晶界结构与分类、粘土的荷电性、粘土胶体的电动性质、粘土泥浆的流动性和稳定性、粘土泥浆发生触变性的条件、粘土具有可塑性的原因。5. 热力学应用考试内容:热力学在凝聚体系中应用的特点,热力学应用计算方法。考试要求:了解热力学在凝聚体系中应用的特点、经典计算法、函数法,掌握函数法的概念和特点。6. 相平衡考试内容:单元系统,二元系统,三元系统。考试要求:了解单元系统相图的特点和分析方法,掌握可逆与不可逆多晶转变的特点;了解具体二元相图的分析方法,掌握各种类型二元相图的特点和冷却析晶过程的分析;掌握三元相图的特点、杠杆规则、连线规则、切线规则、重心规则、三角形规则等,熟悉并理解各种三元相图类型和特点、冷却析晶过程的分析、在析晶过程中液相组成点和固相组成点的变化规律。7. 扩散与固相反应考试内容:晶体中扩散的基本特点与宏观动力学方程,扩散过程的推动力、微观机构和扩散系数,固体材料中的扩散及其影响因素,固相反应及其动力学特征,固相反应的动力学方程,影响固相反应的因素。考试要求:了解扩散的基本特点、固体材料中的扩散及其影响因素,掌握扩散动力学方程、扩散的布朗运动理论、扩散的推动力、质点迁移的微观机构和非化学计量化合物中的扩散,熟悉并理解扩散系数的一般热力学关系、各种迁移机构的扩散系数与特点;了解固相反应及其动力学特征、固相反应的一般动力学关系、化学反应动力学范围的动力学方程、影响固相反应的因素,掌握扩散动力学范围的动力学方程。8. 相变考试内容:相变的分类,液-固相变过程热力学,液-固相变过程动力学,液-液相变过程。考试要求:了解相变的分类方法和特点、相变过程的推动力、液相的不混溶现象,掌握相变的热力学分类方法、马氏体相变的主要特征、晶核的形成条件、均匀成核与非均匀成核、晶体生长过程动力学、总的结晶速率与析晶过程、分相的结晶化学观点。9. 烧结考试内容:概述,固态烧结,液相参与的烧结,晶粒生长与二次再结晶,影响烧结的因素。考试要求:了解烧结的定义、烧结的模型、影响烧结的因素,掌握与烧结相关的一些概念、烧结过程的推动力,熟悉并理解固态烧结中的蒸发-凝聚传质和扩散传质、液相烧结中的流动传质和溶解-沉淀传质、液相烧结的特点、各种传质过程特点与相应的公式、晶粒生长与晶粒长大的定律、二次再结晶的特征与产生的原因、采用晶界迁移抑制剂时晶粒生长的规律。注:在无机材料科学基础参考书的目录中,在标题的左上角有“*”的小节,在考试中不作要求。题型:是非题10-15%,选择题15-25%,填充题20-30%,名词解释15-20%,论述题25-35%,计算题10-20%,相图分析15-25%。参考书:无机材料科学基础,陆佩文主编,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405高分子化学与物理考试大纲一、 考试性质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是为招收硕士研究生而实施的具有选拔功能的水平考试,其指导思想是既要有利于国家对高层次人才的选拔,又要有利于促进高等学校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考试对象为从2006年起参加南京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考生。二、 考试的基本要求要求考生比较系统地理解高分子化学和高分子物理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三、 考试方法和考试时间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高分子化学与物理考试为笔试,考试时间为3小时。四、 考试科目、考试内容、考试要求和考试结构考试科目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试卷结构:共150分,其中高分子化学为75分,高分子物理为75分。高分子化学部分各章节(章节目录见参考教材)的分数分布约为:第一章10%,第二章20%,第三章20%,第四章7.5%,第五章7.5%,第六章7.5%,第七章20%,第八章7.5%。题型:名词解释,反应方程式,填空题,选择题,简答题,证明题,计算题等。高分子物理部分各章节(章节目录见参考教材)的分数分布约为:第一章10%,第二章10%,第三章15%,第四章7.5%,第五章15%,第六章7.5%,第七章15%,第八章10%,第九章10%。题型:名词解释(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问答题,计算题等。具体考试要求如下:高分子化学高分子化学是研究高分子化合物合成和反应的一门科学,是高分子材料及高分子化工专业学生必修的的专业基础课。它的任务是使学生较熟练地掌握高分子化合物的合成反应原理及控制方法,掌握高分子的基本概念和化学反应特征,培养初步具有控制聚合反应及选择聚合方法的能力。第一章 绪论考试内容1.1 高分子的基本概念1.2 聚合物的分类及命名1.3 聚合反应1.4 线型、支链型和体型大分子1.5 聚合物的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1.6 聚合物的结构1.7 聚合物的物理状态和主要性能1.8 聚合物材料和机械强度考试要求 要求考生重点掌握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概念、命名及分类,重要聚合物的聚合反应方程式的写法。理解连锁聚合和逐步聚合的特点,了解高分子的平均分子量,分子量分布及高分子的结构特性。第二章 自由基聚合反应考试内容2.1 连锁聚合的单体2.2 自由基聚合机理2.2.1 自由基聚合的基元反应2.2.2 自由基聚合反应的特点2.3 链引发反应2.3.1 引发剂和引发作用2.3.2 光引发聚合2.4 聚合速率2.4.1 聚合动力学研究方法2.4.2 自由基聚合微观动力学2.4.3 温度对聚合速率的影响2.4.4 自动加速现象2.4.5 聚合过程中速率变化的类型2.5 分子量和链转移反应2.5.1 无链转移时的分子量2.5.2 有链转移时的分子量2.6 阻聚和缓聚2.7 分子量分布2.8 聚合热力学考试要求本章是高分子化学的重点章之一。要求考生重点掌握单体对不同连锁聚合机理的选择性,主要热引发剂种类和引发剂分解动力学,自由基聚合反应动力学(聚合速率和聚合度)及温度对反应速率和聚合度的影响。熟悉并理解主要热引发剂的引发机理,自由基聚合反应机理及其特征,引发效率、稳态、自由基等活性理论、自动加速、动力学链长、聚合度、链转移、阻聚及缓聚等基本概念。了解光、辐射等其他引发作用和聚合上限温度。第三章 自由基共聚合考试内容3.1 引言3.2 二元共聚物的组成3.2.1 共聚物组成方程3.2.2 共聚物组成曲线3.2.3 共聚物组成与转化率的关系3.3 单体和自由基的活性3.3.1 单体的相对活性3.3.2 自由基的活性3.3.3 取代基对单体活性和自由基活性的影响3.4 Q-e概念考试要求本章是高分子化学的重点章之一。要求考生重点掌握共聚物组成与单体组成的关系,竞聚率的意义,典型共聚物组成曲线。理解转化率与组成的关系,共聚物组成的控制方法。熟悉自由基及单体的活性与取代基的关系,Q-e概念,Q-e图。第四章 聚合方法考试内容4.1 引言4.2 本体聚合4.3 溶液聚合4.4 悬浮聚合4.5 乳液聚合4.5.1 一般介绍4.5.2 乳液聚合的主要成份及其作用4.5.3 乳液聚合机理4.5.4 乳液聚合动力学考试要求要求考生掌握各种聚合方法的特点,如配方、聚合场所,聚合机理,生产特征产物特征等。理解乳液聚合的机理。熟悉本体聚合减小自动加速效应的方法,溶液聚合中溶剂的影响。第五章 离子型聚合考试内容5.1 引言5.2 阳离子聚合5.2.1 阳离子聚合的单体5.2.2 阳离子聚合引发体系及引发作用5.2.3 阳离子聚合机理5.2.5 影响阳离子聚合的因素5.3 阴离子聚合5.3.1 阴离子聚合的单体5.3.2 阴离子聚合引发体系和引发5.3.3 阴离子聚合引发剂和单体的匹配5.3.4 无终止的阴离子聚合5.3.5 阴离子聚合中的立体规整性5.4 自由基聚合与离子聚合的比较考试要求要求考生掌握离子型聚合的单体与引发剂的匹配,活性种的形式及引发机理,熟悉离子型聚合反应机理及其特征,阴离子聚合动力学方程式,活性高分子及其应用,自由基聚合与离子聚合的特点。理解溶剂、反离子等对离子聚合的影响。第六章 配位聚合考试内容6.1 引言6.2聚合物的立构规整性6.3配位聚合6.4 Ziegler-Natta引发剂6.5 -烯烃的配位阴离子聚合考试要求要求考生掌握聚合物的立构规整性及等规度,配位聚合的基本概念。了解Ziegler-Natta催化体系。了解丙烯的配位聚合机理及定向机理。第七章 逐步聚合反应考试内容7.1 引言7.2 缩聚反应7.3 线型缩聚反应的机理7.3.1 线型缩聚与成环倾向7.3.2 线型缩聚机理逐步和平衡7.3.3 逐步聚合和连锁聚合的比较7.3.4 缩聚过程中的副反应7.4 线型缩聚动力学7.4.1 官能团等活性概念7.4.2 线型缩聚动力学7.5 影响线型缩聚物聚合度的因素和控制办法7.5.1 反应程度对聚合度的影响7.5.2 缩聚平衡对聚合度的影响7.5.3 线型缩聚物聚合度的控制7.6 分子量分布7.7 逐步聚合的方法7.8 重要的线型逐步聚合物7.9 体型缩聚7.9.1 无规预聚物7.9.2 结构预聚物7.10 凝胶化作用和凝胶点7.10.1 凝胶点的预测7.10.2 凝胶点的测定方法考试要求本章是高分子化学的重点章之一。要求考生重点掌握线型缩聚反应动力学,线型缩聚反应中影响聚合度的因素及控制聚合度的方法,体型缩聚反应中凝胶点的两种预测方法。熟悉反应程度、官能度、官能团等活性、凝胶现象、凝胶点、链交换反应等概念,熟悉重要的逐步聚合产物的反应方程式的写法。理解逐步聚合反应的机理。了解逐步聚合反应的实施方法。第八章 聚合物的化学反应考试内容8.1 引言8.2 聚合物的反应活性基影响因素8.3 聚合物的相似转变8.4 功能高分子8.5 聚合度变大的化学反应8.5 1 交联8.5.2 接枝8.5.3 嵌段8.5.4 扩链8.6 降解8.7 聚合物的老化和防老化考试要求要求考生了解聚合物的化学反应的特点;了解聚合物的相似转变、接枝、嵌段、扩链、交联反应、老化、降解等原理及重要产物。高分子物理高分子物理是研究高聚物结构和性能之间的关系一门科学,是高分子材料及高分子化工专业学生必修的的专业基础课。它的任务是使学生较熟练地掌握高分子物理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正确地理解和掌握高聚物结构和性能之间的关系,为分析和解决高分子材料的科研和生产中的问题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第一章 高分子链的结构考试内容 1.1组成和结构1.1.1结构单元的化学组成 1.1.2 高分子链的构型:旋光异构、几何异构、键接异构 1.1.3 分子构造 1.1.4共聚物的序列结构1.2构象 1.2.1高分子链的内旋转构象 1.2.2高分子链的柔顺性 1.2.3 高分子链的构象统计 1、均方末端距的几何计算法 2、均方末端距的统计计算法 3. 均方旋转半径考试要求 重点要求掌握构型、构象、均方末端距等基本概念,高聚物链结构、温度、外力等因素对高聚物柔性的影响,以及完全伸直链、自由结合链、自由旋转链的均方末端距的计算。第二章 聚合物的凝聚态结构考试内容 2.1非晶态结构 2.1.1无规线团模型 2.1.2局部有序模型 2.2晶态 2.2.1晶体结构的基本概念 2.2.2聚合物的晶体结构 2.2.3聚合物的结晶形态 2.2.4晶态聚合物的结构模型 2.2.5 结晶度和微晶尺寸 2.3液晶态 2.3.1液晶的化学结构 2.3.2分子结构对液晶行为的影响 2.3.3液晶的表征2.3.4液晶的流变性 2.4聚合物的取向结构 2.4.1取向机理 2.4.2取向度 2.5高分子合金的形态结构 2.5.1相容性2.5.2形态考试要求重点要求掌握内聚能密度的概念,内聚能密度大小与分子间作用力之间的关系;结晶度的概念、测定方法和计算方法;取向和解取向的概念、机理以及取向对高聚物性能的影响。理解晶体结构的基本概念,聚合物(聚乙烯、聚丙烯)的晶体结构,聚合物的结晶形态、晶态高聚物的结构模型;理解非晶态和液晶态高聚物的结构。掌握高分子合金相容性、形态和性能之间的关系。第三章 高分子溶液考试内容 3.1聚合物的溶解 3.1.1溶解过程 3.1.2 溶度参数 3.1.3溶剂对聚合物溶解能力的判定3.2柔性链高分子溶液的热力学理论 3.2.1Flory-Huggins 晶格模型理论 3.3高分子溶液的相平衡 3.3.1渗透压 3.3.2相分离3.4聚合物的浓溶液考试要求重点要求掌握高分子溶液、溶度参数的基本概念,求取高聚物溶度参数的实验方法和计算方法;不同的线型高聚物(结晶、非晶、极性、非极性)的溶解特性和交联高聚物的溶胀;高分子稀溶液的Huggins参数、混合热、混合熵、混合自由能和化学位表达式。掌握超额化学位、溶剂、溶液、渗透压的概念。第四章 聚合物的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考试内容 4.1聚合物分子量的统计意义 4.1.1聚合物分子量的多分散性 4.1.2统计平均分子量 4.1.3分子量分布宽度 4.2聚合物分子量的测定方法 4.2.1端基分析 4.2.2气相渗透法(VPO) 4.2.3渗透压法(或膜渗透法) 4.2.5粘度法 4.3聚合物分子量分布的测定方法 4.3.l沉淀与溶解分级4.3.2凝胶渗透色谱(GPC)考试要求掌握不同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宽度的表示方法,了解分子量的微分分布曲线和积分分布曲线。掌握端基分析法、沸点上升法、冰点降低法、蒸气压下降法测定分子量的原理和方法。重点掌握膜渗透压法、粘度法和凝胶渗透色谱法(GPC)测定聚合物分子量的原理和实验方法,掌握Mark-Houwink方程、GPC方法中的普适校正曲线、校正曲线以及第二维利系数等内容。第五章 聚合物的转变与松弛考试内容 5.1聚合物分子运动的特点 5.1.1运动单元的多重性 5.1.2分子运动的时间依赖性 5.1.3分子运动的温度依赖性 5.2玻璃化转变 5.2.1玻璃化温度的测量 5.2.2玻璃化转变理论:自由体积理论 5.2.3玻璃化温度的影响因素和调节途径 5.3结晶行为和结晶动力学 5.3.1分子结构和结晶能力、结晶速度 5.3.2结晶动力学:Avrami 方程 5.4结晶热力学 5.4.l熔融过程和熔点5.4.2影响Tm因素考试要求理解高分子运动单元的多重性、分子运动的时间依赖性和温度依赖性。重点要求掌握非晶共高聚物、结晶高聚物的温度-形变曲线以及分子量对温度-形变曲线的影响;Tg的影响因素、Tg的测定、Tg转变的自由体积理论;聚合物结晶能力与结构的关系。掌握均相成核、异相成核的概念、结晶速度的表示方法、结晶速度和温度的关系。重点掌握熔点的概念、以及影响聚合物Tm的因素。掌握次级转变的概念。第六章 橡胶弹性考试内容 6.1形变类型及描述力学行为的基本物理 6.2热力学分析 6.3统计理论:交联橡胶状态方程 6.4影响因素 6.4.l交联网弹性模量与其结构关系 6.4.2溶胀效应 6.4.3交联网极限性质与结构关系6.6热塑性弹性体考试要求了解橡胶弹性的特征、橡胶弹性与结构之间的关系,掌握泊松比、杨氏模量、切变模量的概念。重点掌握橡胶弹性的热力学分析、交联橡胶状态方程。掌握热塑性弹性体的概念,嵌段共聚热塑性弹性体的结构、使用的上下限温度。第七章 聚合物的粘弹性考试内容 7.1粘弹性现象:1.蠕变,2.应力松弛,3.滞后现象与内耗 7.2粘弹性的数学描述 7.2.l力学模型:l.Maxwell模型,2.Kelvin模型,3.多元件模型 7.2.2 Boltzmann叠加原理 7.3粘弹性的温度依赖性一时温等效原理 7.4粘弹性的研究方法 7.4.l扭摆法和扭辫法 7.4.2动态粘弹谱仪和动态热机械分析仪 7.5动态力学谱研究聚合物的分子结构和分子运动考试要求重点掌握蠕变、应力松弛、滞后和内耗的基本概念,线性和理想交联高聚物的蠕变和回复曲线;线性和交联高聚物的应力松弛曲线,聚合物内耗-温度曲线;聚合物结构与内耗之间的关系;Boltzmann叠加原理、时温等效原理;WLF方程。了解描述粘弹性的力学模型。掌握粘弹性的研究方法和动态力学谱研究聚合物的结构和分子运动。第八章 聚合物的屈服和断裂考试内容 8.1聚合物的塑性和屈服 8.1.1应力一应变曲线:1.非晶态聚合物,2.晶态聚合物,3.取向聚合物 8.1.2剪切带的结构形态 8.1.3银纹 8.2聚合物的断裂和强度 8.2.1脆性断裂和韧性断裂 8.2.2聚合物的强度 8.2.3断裂理论 8.2.4影响聚合物强度的因素和增强 1、内因(结构因素)与外因(温度和拉伸速率) 2、增强途径与机理 8.2.5冲击强度与增韧 1、冲击强度的概念 2、增韧途径与机理 3、影响聚合物冲击强度的因素考试要求 掌握杨氏模量、屈服强度、屈服伸长、断裂强度(拉伸强度)、断裂伸长、断裂能、应变硬化、应变软化、弯曲强度、冲击强度的概念。重点要求掌握强迫高弹形变、非晶和结晶高聚物的应力-应变曲线、银纹屈服和剪切屈服机理。了解脆性断裂、韧性断裂以及断裂面的形态、断裂机理。掌握影响聚合物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的因素。第九章 聚合物的流变性考试内容 9.1牛顿流体和非牛顿流体 9.1.1牛顿流体 9.1.2非牛顿流体 9.1.3聚合物的粘性流动 9.2聚合物熔体的切粘度 9.2.1测定方法:1.落球粘度计,2.毛细管粘度计,3.旋转粘度计 9.2.2影响因素及分子解释 1、分子结构与熔体结构 2、共混 3、温度、切应力、切变速率和液压 9.3聚合物熔体的弹性表现 9.3.l可回复的切形变 9.3.2动态粘度 9.3.3法向应力效应 9.3.4挤出物胀大 9.3.5不稳定流动 9.4拉伸粘度考试要求 重点掌握牛顿流体、非牛顿流体、假塑性流体、胀塑性流体和表观粘度的概念。聚合物的普适流动曲线,刚性高聚物和柔性高聚物的粘流活化能大小以及粘度对温度和剪切速率的敏感性,影响聚合物粘流温度和粘度的因素。掌握聚合物熔体的弹性表现(法向应力效应、挤出胀大效应、不稳定流动)。了解动态粘度和拉伸粘度。参考教材:潘祖仁,高分子化学,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3,第三版。金日光、华幼卿主编,高分子物理,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第二版。406金属腐蚀理论考试大纲考试的基本要求:1金属腐蚀的基础考试内容:金属腐蚀的基本概念、过程、分类;均匀腐蚀速度的表示及相互转化关系。考试要求:掌握金属腐蚀的基本概念,了解金属腐蚀与防护的重要性,腐蚀过程产生的可能性,腐蚀的影响因素;掌握金属腐蚀的分类,了解全面腐蚀、局部腐蚀、化学腐蚀和电化学腐蚀的概念及特征;掌握均匀腐蚀速度的表示及相互转化关系。2金属电化学腐蚀的热力学考试内容:相间电位与电极电位,金属电化学腐蚀倾向,电位pH图构成原理及其在腐蚀研究中的应用,腐蚀原电池及腐蚀电池的类型,电化学腐蚀的次生过程。考试要求:掌握相间电位、绝对电极电位、相对电极电位、平衡电极电位、标准电极电位等基本概念,掌握原电池、电解池、腐蚀电池各自特点,能斯特方程应用、计算。了解腐蚀反应自由能变化、金属电化学腐蚀的倾向,掌握建立理论电位-pH图的方法、在腐蚀研究中的应用,腐蚀原电池及其类型,电化学腐蚀的次生过程。3金属电化学腐蚀的动力学考试内容:电极的极化作用、极化曲线,电极过程,液相传质步骤动力学,电子转移步骤动力学,共轭体系及腐蚀电位,腐蚀电池的作用,活化极化控制的腐蚀体系,腐蚀极化图的应用。考试要求:掌握电极极化概念、类型、产生原因,极化曲线测量原理、方法、装置和作用,过电位与极化度,掌握电极过程的基本历程和速度控制步骤。了解液相传质的方式、动力,理想稳态扩散过程、真实条件下的稳态扩散过程、旋转圆盘电极,掌握三种液相传质方式、浓差极化的稳态扩散动力学规律和动力学参数、平面非稳态扩散过程和浓差极化的判别方式;掌握电极电位对电子转移步骤反应速度的影响的实质,电子转移步骤的基本动力学参数,稳态极化的动力学公式及其近似处理,了解多电子过程与y1效应的影响实质,Tafel公式的应用,熟悉电化学极化规律,熟悉电化学极化规律及浓差极化对电化学极化的影响;掌握共轭反应及腐蚀电位,腐蚀电池的作用,活化极化控制的腐蚀体系和扩散控制的腐蚀体系的动力学公式、应用及极化曲线的特征,腐蚀极化图及其应用。4氢去极化腐蚀与氧去极化腐蚀考试内容:气体的电极过程,氢去极化腐蚀、氧去极化腐蚀及其比较。考试要求:了解研究氢电极过程、氧电极过程的意义,了解氢的阴极、氧的阳极过程的规律,掌握氢氧吸附的研究方法。了解电化学腐蚀的阴极过程,熟悉去极化的概念,掌握氢去极化与氧去极化过程的腐蚀特性及其腐蚀速度的计算,氢、氧去极化腐蚀的的比较。5金属钝化考试内容:金属的钝化,钝化过程的特征曲线,佛莱德电位,钝化理论(成相膜和吸附膜理论)。考试要求:了解金属的钝化现象,掌握钝化过程的特征曲线的特征、特征参数及应用、佛莱德电位,钝化理论,了解过钝化现象。6常见局部腐蚀考试内容:电偶腐蚀、小孔腐蚀、缝隙腐蚀、磨损腐蚀、选择性腐蚀考试要求:掌握电偶腐蚀、小孔腐蚀、缝隙腐蚀、磨损腐蚀、选择性腐蚀等局部腐蚀的概念、特征、机理及影响因素与控制方法;了解差异效应、电偶序的概念,氯离子对钝化层的破坏作用,环状阳极极化曲线,小孔腐蚀与缝隙腐蚀的区别,黄铜脱锌机理及控制方法。7各种环境中的腐蚀考试内容:金属在干燥气体中、大气中、海水中、土壤中、以及酸、碱、盐中的腐蚀考试要求:掌握金属高温氧化可能性、金属表面膜具有良好保护性的条件、金属表面膜生长的几种类型规律,大气腐蚀分类,特点、金属在海水中腐蚀电化学过程的特征,金属在土壤中腐蚀的形式,以及金属在酸、碱、盐中的腐蚀的电化学过程特点。8腐蚀控制方法考试内容:合理选用耐腐蚀材料、阴极保护、阳极保护和缓蚀剂腐蚀控制方法。考试要求:了解合理选用耐腐蚀材料的依据和方法,掌握阴极保护(牺牲阳极保护法和外加电流保护法)的基本原理、基本参数及测定、应用;阳极保护的原理、基本参数及测定、应用。缓蚀剂定义、分类、作用机理、缓蚀剂作用的影响因素及应用以及联合保护。9金属腐蚀检测技术考试内容:重量法、电极电位和极化曲线的测量、线性极化技术、电偶腐蚀测试、恒电量法、交流阻抗法等金属腐蚀检测技术考试要求:了解重量法、电极电位和极化曲线的测量、线性极化技术、电偶腐蚀测试、恒电量法、交流阻抗法等金属腐蚀检测技术的目的、内容,掌握各种具体的金属腐蚀检测技术的原理、技术、方法以及注意事项。 题型:选择题或填空题5-10%,名词解释20-30%,问答及计算题60-75%。参考书:魏宝明主编,金属腐蚀理论及应用,化学工业出版社;李荻,电化学原理(修订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吴荫顺等,腐蚀实验方法与防腐蚀检测技术,化学工业出版社。407流体力学考研复习大纲第一章 绪论(5分)了解材料工程基础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是流体力学、泵与风机;掌握流体的主要物理性质、研究模型,特别是流体的粘性及有关计算。第二章 流体静力学(10分)掌握流体的静力学特性;掌握流体压强分布规律;掌握液柱测压计、作用于平面上的液体压力的计算;了解流体平衡微分方程。第三章 一元流体动力学基础(20分)了解流动运动的基本描述及相关概念,了解一元流动模型;掌握连续性方程、恒定元流能量方程、恒定总流能量方程、恒定气流能量方程式、恒定流动量方程;重点是能量方程的的应用;了解皮托测速管、文丘里流量计、孔板流量计工作原理和基本计算。了解过流断面的压强分布、总水头线、测压管水头线、总压线和全压线等基本概念。第四章 流动阻力和压力损失(20分)了解流动阻力分类及相应的计算方法,能应用阻力计算的经验公式及图表,分析阻力损失的影响因素;掌握沿程阻力损失、局部阻力损失的计算方法及实际流动问题的分析与计算;了解层流、紊流、雷诺数、均匀流动方程式、实验、减小阻力的措施;第五章 管路流动及射流(30分)了解无限空间淹没紊流射流特征;掌握利用能量方程对管路(串联、并联)进行分析计算;掌握射流的基本特征及简单的计算。第六章 一元气体动力学基础(10分)了解气体一元恒定流动及音速、滞止参数、马赫数等相关概念;掌握气体一元恒定流动的连续方程、运动方程及应用计算;第七章相似原理和量纲分析(10分)了解力学相似原理、相似准数及模型律的概念;掌握模型律的工程应用分析、计算和因次分析。第八章 流体动力学基础(5分)了解边界层、曲面边界层分离现象与颗粒悬浮速度的概念;第九章 泵与风机 (30分)了解泵与风机的工作原理、性能参数、叶型对性能的影响、理论曲线、实际性能曲线、比转数等概念;掌握欧拉方程、相似律、水泵安装高度、选型计算及运行分析。掌握实验原理与分析。参考书:工程流体力学(第二版)孔珑主编中国电力出版社,1998年408传热学考研复习大纲第一章 绪论(10分)熟练掌握导热、对流换热和热辐射的物理概念、以及相应的三个基本方程式:导热的傅里叶定律、对流换热的牛顿冷却公式及热辐射的斯蒂芬-玻尔兹曼定律。熟练掌握传热过程的概念和传热过程的基本方程式;热阻的概念及导热、对流换热、传热过程中热阻的计算式。第二章 导热基本定律及稳态导热(25分)熟练掌握导热基本定律和一维稳态导热(尤其是一维平壁、一维圆筒壁)的傅里叶定律、热阻的概念、传热过程中热阻的计算以及导热系数的物理意义和影响导热系数的因素。掌握温度场、等温面、温度梯度的意义和特点。了解金属、非金属固体、液体和气体的导热系数的数量级范围,等截面直肋、环肋及三角形截面直肋的热流量的求解。第三章 非稳态导热了解非稳态导热的基本特点,毕渥数的含义和表达式。了解集总参数法的特点,使用条件,使用集总参数法对非稳态导热问题进行简化分析。第四章 导热问题的数值解了解导热问题数值求解方法的基本原理和非稳态导热问题显式差分方程的建立方法及稳定性条件的确定方法。第五章 对流换热(25分)熟练掌握对流换热的含义及牛顿冷却公式的应用。了解影响对流换热的因素。熟练掌握边界层的概念及其基本要点和常见相似准则数的物理意义及表达式。掌握运用管内湍流或层流的换热实验关联式计算对流换热系数。了解自然对流形成的原因。了解对流换热问题的数学描述及微分方程组的建立。了解边界层积分方程组的求解及比拟理论。了解管槽内强制对流和横掠单管及管束流动及换热的特征。第六章 凝结与沸腾换热(10分)熟练掌握凝结换热现象及其产生的条件、凝结现象的两种基本形式、膜状凝结和珠状凝结分别产生的原因以及珠状凝结的换热强度远高于膜状凝结的理由。了解珠状凝结。掌握纯净蒸汽在竖壁上作层流膜状凝结时的努谢尔特理论分析;了解努谢尔特在理论分析时所作的简化假设及其适用条件,这些简化假设对求解带来哪些方便。掌握影响膜状凝结的因素。掌握产生沸腾换热的条件,区分大容器沸腾、强制沸腾、饱和沸腾和过冷沸腾。了解大容器饱和沸腾曲线并注意大容器饱和沸腾时的自然对流、核态沸腾、过渡沸腾及稳定膜态沸腾这4种沸腾状态的区别。核态沸腾是其中的重点。掌握影响沸腾换热的因素。第七章 热辐射基本定律及物体的辐射特性(5分)熟练掌握热辐射的基本概念、物理本质及其与导热、对流换热两种热量传递方式的不同。熟练掌握黑体的概念及黑体辐射的基本定律。掌握实际物体表面的辐射特性。第八章 辐射换热的计算(5分)掌握辐射换热中角系数的定义、性质及计算。了解有效辐射的概念及其与本身辐射、辐射换热量之间的关系;由两个表面组成的封闭腔内的辐射换热计算方法。了解辐射换热的强化与削弱。掌握气体辐射的特点及影响气体辐射黑度的因素。第九章 传热过程分析与换热器计算(20分)熟练掌握通过平壁传热、圆管传热过程的分析及计算,并能根据热阻的概念分析传热过程,计算传热系数。熟练掌握简单的顺流及逆流换热器的传热对数平均温差的计算方法,和换热器的热力设计计算。了解强化传热和隔热保温的原则和措施。了解换热器设计时的综合考虑因素和换热器的污垢热阻。参考教材:杨世铭,陶文铨 传热学(第三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8编写:李菊香(2003年10月21日)409化工原理复习大纲 一、考试基本要求1 熟练掌握单元操作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对单元操作过程的典型设备具备基本的判断和选择能力;2 掌握本大纲所要求的单元操作过程基本计算方法;3 熟悉运用过程的基本原理,根据生产上的具体要求,对各单元操作进行调节;4 了解化工生产的各单元操作中的故障,能够寻找和分析原因,并提出消除故障和改进过程及设备的途径。二、考试方式与时间研究生入学化工原理(含实验)考试为笔试,考试时间为3小时。三、考试内容、要求第一章 流体流动(1)正确理解流体流动过程中的基本原理及流体在管内的流动规律;(2)熟练掌握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式、连续性方程式和柏努利方程式及其应用;(3)正确理解流体的流动类型和流动阻力的概念;(4)熟练掌握流体流动阻力的计算、简单管路的设计型计算和操作型计算;(5)了解测速管、文丘里流量计、孔板流量计和转子流量计的工作原理和基本计算。第二章 流体输送机械(1)了解离心泵的结构及基本方程式;(2)熟练掌握离心泵的性能参数及影响因素、泵的特性曲线、工作点和流量调节;(3)正确理解离心泵安装高度的确定原则,熟练掌握离心泵安装高度的计算;(4)正确选择和使用离心泵。第三章 颗粒流体力学基础与机械分离(1)理解球形颗粒和均匀床层的特性;(2)了解一维固定床层的流动压降的计算。(3)正确理解液体过滤操作的基本原理;(4)熟练掌握恒压过滤基本方程式及其应用;(5)掌握板框过滤机的结构、操作与计算以及过滤常数的测定方法;(6)理解重力沉降运动的基本原理,熟练掌握球形颗粒的自由沉降速度的计算和除尘室的生产能力计算;(7)了解离心沉降的基本原理、旋风分离器的性能及工艺计算。第四章 传热及换热器(1)正确理解傅立叶定律及其一维稳态热传导的基本原理;(2)熟练掌握平壁、圆筒壁的稳定热传导的计算;(3)正确理解牛顿冷却定律和影响对流传热系数的主要因素,掌握对流传热系数关联式的用法和条件;(4)熟练掌握流体在圆形直管内强制湍流传热时对流给热系数的计算,换热器的热负荷计算、对数平均温度差的计算、总传热系数的计算;(5)熟练掌握换热器的设计型计算和换热器的核算型计算,能够根据计算结果及工艺要求选用合适的换热器;(6)了解列管换热器的结构特点及其应用。第五章 吸 收 (1) 掌握亨利定律三种表达形式及相关的计算,掌握吸收与解吸的过程方向判断及过程推动力的计算;(2) 了解菲克定律的适用范围,掌握等摩尔相向分子扩散和分子单向扩散;(3) 理解双膜理论,掌握汽、液相总传质系数的计算方法,以及推动力与阻力的关系;(4) 掌握气膜控制和液膜控制;(5) 熟练掌握物料衡算和操作线方程,熟练掌握汽、液相总传质单元高度及总传质单元数计算方法;熟练掌握吸收过程的设计型和操作型计算;(6) 了解其它吸收流程。第六章 液 体 蒸 馏(1) 掌握相对挥发的定义;(2) 掌握用安托因方程计算平衡的汽液相组成,掌握 “txy”图线、泡点线和露点线;(3) 正确理解精馏原理及回流的意义;(4) 熟练掌握全塔物料衡算;了解恒摩尔流假设;掌握五种进料状态、平衡线、q线、精馏段操作线和提馏段操作线,掌握理论板的定义及全塔效率的概念;(5) 理解全回流、最小回流比和最佳加料板位置的概念,掌握进料状态对理论塔板数的影响;(6) 熟练掌握设计型计算中图解法、逐板计算法求解理论塔板数的方法;在操作型计算中,熟练掌握进料浓度、回流比的变化对塔顶产品和塔底产品的影响。(7) 了解直接蒸汽加热、分凝器、冷液回流、侧线出料和回收塔各自的特点。(8) 了解间歇精馏的特点与计算,了解特殊精馏的特点。第七章 气 液 传 质 设 备 (1) 了解填料塔和板式塔的主要构件;(2) 掌握塔内气液两相的流动状况和传质特性;(3) 了解常见的不正常操作情况和评价设备的基本性能;(4) 熟悉常规塔设备的一般计算方法。第八章 固 体 干 燥(1) 掌握湿空气的主要性质,它们的定义和计算公式;(2) 掌握湿空气的“IH”图的应用;掌握确定湿空气状态点的方法以及由状态点确定空气有关参量的方法;(3) 熟练掌握干燥过程的物料衡算和热量衡算;(4) 掌握等焓干燥过程干燥器出口空气状态确定方法;(5) 正确理解干燥器的热效率和干燥效率;(6) 了解物料中所含水分性质;掌握平衡水分与自由水分、结合水分与非结合水分的概念;(7) 掌握干燥速率的定义及干燥速率曲线,掌握临界水含量的概念,了解影响恒速干燥和降速干燥的因素;(8) 熟练掌握恒速和降速段干燥时间的计算方法;(9) 了解干燥器的主要型式及它们的特点。四、试卷结构与题型1、 试卷结构化工原理占90%、化工原理实验占10%2、 题型选择题占10%、填充题占10%、计算题占60%、问答题占10%、实验题占10%五、参考教材 1化工原理,南京化工大学赵汝溥、管国锋编,化学工业出版社,1999年 2化工原理(上、下),天津大学化工原理教研室编,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3化工原理实验,南京化工大学管国锋、冯晖、张若兰编,东南大学出版社,1996410材料力学(机械专业)复习大纲一、基本要求 要求学生比较系统地理解材料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掌握材料力学的研究方法, 要求考生具有计算能力、逻辑推理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临汾特岗面试数学试卷
- 临汾初中三模数学试卷
- 昌吉市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测试试卷
- 昌吉回族自治州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月考测试试卷
- 滨州市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月考测试试卷
- 彬州市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测试试卷
- 微量输液器课件
- 环卫所业务培训课件
- 桥梁工程关键施工节点风险控制措施
- 电商物流与配送时效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2025年国家保安员试考试题库(附答案)
- 上海民办兰生中学招聘考试真题2024
- 乡土中国考试题及答案
- 刻蚀工艺考试题及答案
- 北京理工大学入党流程
- 中国教育信息化发展报告
- 工程进度款申请书
- 培养“最好的我”新时代品质少年-学校课程规划与实施方案
- 苗木栽植补植合同范本
- 成人肠内营养支持护理
- 核销贷款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