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指导详细大全(笔记).doc_第1页
linux指导详细大全(笔记).doc_第2页
linux指导详细大全(笔记).doc_第3页
linux指导详细大全(笔记).doc_第4页
linux指导详细大全(笔记).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Linux系统管理第一章:一.linux的内核版本:命名方式:x.yy.zz,其中x为主版本号(目前只使用1和2两个主版本号),yy次版本号(奇数为开发版,偶数为稳定版),zz为修订号。brGNU-自由软件项目。GPL-自由软件许可协议(通用公共许可证),遵循相应的协议:1.)软件必须以源代码的形式发布,允许地用户任意复制、传递、修改使用及再次发布的软件版本。2.)如果新发布的软件项目使用了受GPL协议保护的任何自由软件的一部分,则发布时也必须遵守GPL协议,将源代码开放且允许其他用户任意复制、传递及修改使用。3.)不对使用自由软件的任何用户提供任何形式的责任担保或承诺。4.)不排斥对自由软件进行商业性质的包装和发行,也不限制在自由软件的基础上打包发行其他非自由软件。LGPL-次级公共许可证。允许使用者在自己的程序中使用GNU程序库,而无需公开全部源代码。二.应用Linux操作系统可以为企业提供大多数常用的internet网络服务器应用,如:BIND-可以构建DNS域名解析服务器。Apache-可以构建Web服务器。vsftpd-可以构建FTP服务器。Qmail或Posfix-可以构建电子邮件服务器。作为内部服务器方面应用:iptables-构建设网关及防火墙Squid-构建代理上网服务器DHCP-为局域网中的主机动态配置IP地址等参数NFS(网络文件系统)或Samba-构建企业内部的文件和打印共享服务器。最后广泛支持各种类型的开发语言:C 、C+ 、Pascal、Fortran等众多高级编程语言。脚本语言的支持:Perl、Python、Ruby,可实现跨平台的开发和运行。支持PHP等网页编程语言的开发和运行。完全支持java语言的开发和运行,可实现跨平台的开发和运行。三.Linux系统的安装。1)磁盘分区和目录结构: 最多4个主分区,1扩展分区,(主和扩展分区的序号为14之间)5以后为逻辑分区。(注意:删除扩展分区后,逻辑分区同时也会消失的,切记。)2)硬盘名称和分区: sd(scsi)-sda1、sda2、sda3、sda4、sda5,第二块硬盘则是-sdb1、sdb2、sdb3、sdb4、sdb5. hd(IDE)-hda1、hda2、hda3、hda4、hda5,第二块硬盘则是-hdb1、hdb2、hdb3、hdb4、hdb5.3)文件系统类型: 常见的为ext3、ext4、swap(交换文件系统,主要用于为Linux系统建立交换分区,等同于windows系统的虚拟内存,大小建议为1.52倍物理内存) 同时广泛地支持其它各种类型的文件系统,如: xfs、jfs、(前两种主要用于Unix),fat16、fat32、ntfs(需另安装辅助软件ntfs-3G)4)目录结构“/”-根目录,是Linux文件系统的起点,其所在分区称为根分区。 根目录以下为默认建立的一件特殊子目录,分别用于不同的用途:/boot-存放着启动所必需的文件,包括内核/启动菜单配置文件等,出于安全考虑,该目录通常被划分独立的分区。/bin-存放着linux系统中最基本的用户命令,普通用户都有权限执行/dev-存放系统中硬盘/键盘/S标/光驱等各种设备/etc-存放着系统及各种程序的配置文件/home-普通系统用户的工作目录(家目录或宿主目录)/root-系统管理员的root工作目录,该目录位于根目录之下,不在/home目录之下/sbin-存放着Linux系统中最基本的管理命令,一般只有管理员才有权限执行/usr-存放其它用户应有程序,通常划分成很多子目录,用于存放不同的应用程序/var-存放系统中经常需要变化的一些文件,如系统日志、用户邮箱目录等,实际应用中该目录通常也被划分为独立的分区/tmp-存放系统运行过程使用的一些临时文件5)安装GRUB-极好的统一引导器,可支持引导多系统(注意它无法识别ntfs文件系统,因此如果你的启动文件在nfts分区中,你就悲剧了,会导致无法引导启动的故障)6)关机、重启init 0(shutdown -h now或者halt -p)-关机init 6(shutdown -r now)-重启例子:系统设为15分钟后重启,并显示出消息#shutdown -r +15 this system will be rebooted! 取消该命令的方式:Ctrl键+C注意1:以上命令必须要有权限才可执行哦,例如你是系统管理员,初学者需要注意。注意2:字符操作界面中,字符串最后符号为#的,则该用户为系统管理员,如果是$的该为普通用户第二章:一.命令的使用;1)快捷键:ctrl+u-快速删除当前光标之前的所有字符内容ctrl+k-快速删除当前光标处到行尾的所有字符内容ctrl+L-清空当前屏幕的显示内容,等同于clearctrl+c-取消当前命令的编辑,即结束命令2)help帮助命令的运用:内建指令的例子:help pwd外部命令的例子:ls -help3)man是Linux系统中最为常用的在线帮助形式:例子:#man file会用英文显示出file的相应用法和选项参数4)info比man更详尽,另一种在线帮助形式;#info file以上浏览帮助时,退出按Q键即可.5)别名的设置:alias例子:alias myls=ls -alh6)du,统计目录及文件的空间占用情况du -ah 文件夹名-该文件夹中各文件所占用的大小,以更人性的方式显示出统计结果。du -sh /var/log/-只统计具体参数的所占用空间总的大小。7)cp-f-直接强制复制-i-覆盖同名文件或目录时提醒用户确认-P-复制保持源文件的权限,属主,及时间标记等属性不变-r-复制目录时必须使用此选项,表示递归地复制所有文件及子目录8)touch-新建空文件9)file-查看文件类型10)mkdir-创建新的目录-p-该命令用于创建嵌套的多层目录结构11)rm-删除文件或目录-f-直接强制删除-i-提醒用户确认。-r-删除目录时必须使用此选项,表示递归的删除整个目录树12)mv-改名,移动文件或目录注意的地方:若需要移动的是多个文件或目录时,则目标必须是目录例子:mv /boot/grub/grub.conf /boot/bb/ (另一个目录)改名例子:mv /boot/grub/grub.conf /boot/grub/grub.conf.bak13)find-查找例子:find (查找范围) 查找条件表达式find /boot -name grub.conf 表示从目录/boot中查找一个名字叫做grub.conf文件-name :文件名为XX-type d:类型为目录-type f:类型为普通文件-type b:类型为块设备文件(如硬盘、内存)-type c:字符设备(如鼠标、键盘)-size :根据目标文件的大小进行查找,一般使用“+,-”号,常用的单位用量包括K、M、G-user :根据文件的宿主进行查找下面是一个例子:(在/boot目录中查找超过1024K而且文件名为vmlinuz开头的文件)#find /boot -size +1024K -a -name vmlinuz*另一个例子:(在/boot目录中查找超过1024K或者文件名为vmlinuz开头的文件)#find /boot -size +1024K -o -name vmlinuz*最后一个复杂一些的例子:(从目录/var/log中找出属于lp用户的文件或目录,并以长格式显示出详细信息)#find /var/log -user lp -exec ls -ld ;其中-exec关键字,表示对查找到的结果进行过滤处理,如何处理要看后面的参数,上例是以长格式显示详细信息,即其中的ls -ld;:表示find命令的查询输出结果,最后要添加“ ; ”表示命令结束,注意前面有个空格14)ln-为文件或目录建立链接(快捷方式)-s:软链接(不用复制原文件或目录)不用参数即为硬连接(会复制文件)区别:不能对目录创建硬链接,也不能跨越不同分区创建硬链接文件#ln -s 源文件或目录 目标文件或目录15)cat、more、less、head、tail以不同的方式查看文件(瞄一下,分Y查看,从头部或尾部开始查看)一个综合的例子:(显视/etc目录下,以.conf结尾的文件属性,通过管道符号分屏查看)ls -lh /etc/*.conf | more(查看用户配置文件/etc/passwd的开头三行内容/后面三行)head -3 /etc/passwdtail -3 /etc/passwd(查看系统日志文件/var/log/messages的最后十行内容,并在末尾跟踪显示该文件中动态更新的内容)tail -f /var/log/messages16)wc 统计文件内容中的单词数量等信息#wc -l /etc/passwd-(该文件中有多少行)#wc -c /etc/passwd-(该文件有多少个字节)#wc -w /etc/passwd-(该文件有多少个单词)#wc = #wc -lwc-(等同于)一个综合的例子:(结合管道符统计/etc目录中“.conf”配置文件的个数)ls -l /etc/*.conf | wc -l17)grep 检索、过滤文件内容例子:(检索出某文件中包含ftp字串的内容)#grep ftp /etc/passwd例子:(查看某目录下的配置文件,过滤掉以“#”符号开头和“空行”以外的内容)#grep -vi # /etc/vsftpd/vsftpd.conf | grep -v $18)查看主机信息*了解系统内核及开发环境等相关版本信息: cat /proc/version*了解当前主机的CPU信息 cat /proc/cpuinfo*查看主机中的PCI设备信息 lspci 19)gzip、bzip2压缩与解压缩例子1:(压缩)#gzip -9 /etc/passwd#bzip2 -9 /etc/passwd例子2:(解压缩)#gzip -d /etc/passwd.gz#bzip2 -d /etc/passwd.bz220)归档的用法:看例子例子:(以bzip2的方式归档,如果是gzip的方式就换成“zcvf”)#tar jcvf passwd.tar.bz2 /etc/passwd-其是passwd.tar.bz2是归档后的名字,后面是要归档的文件例子:(查看归档中的内容)# tar tvf passwd.bz2例子:(释放归档到什么地方去,如果不指明则是当前目录)#tar jxvf passwd.tar.bz2 -C /root-例子2:rootsvr2 # touch aa bb ccrootsvr2 # lsaa bb cc Desktop rootsvr2 # tar jcvf abc.tar.bz2 -remove-files aa bb ccaabbccrootsvr2 # lsabc.tar.bz2 注释:-remove-files(用于归档后删除原文件,要慎重使用)-注意,有时这样直接指定解压目录是无效的,因为压缩的时候可能带上了目录,它可能解压到原目录中去了,这是我们实际应用的要注意的,最后使用“t”的参数查看一下它原来是否带上了目录总结一点:归档文件时最好进入到最后一级目录进行归档,否则会出这样找不到解出来归档文件的纠结问题。21)安装方法总结:rpm包用法要点:(一般针对特定版本的系统量身定制,依赖性强)-force ,强制安装某个软件包,当需要替换现已安装的软件包及文件、或者安装一个比当前使用的软件 版本更旧的软件时,可以使用此选项-nodeps,在安装或升级、卸载一个软件包时,不检查与其他软件的依赖关系例子:#rpm -e vim-minimal -nodeps安装软件包的例子:#rpm -ivh(也可用Uvh) vim-minimal-7.0.109-3.i386.rpm rpm -rebuilddb或者rpm -initdb rpm数据库用于记录在linux系统中安装、卸载、升级应用程序的相关信息,由rpm包管理系统自动完成维护,如果rpm数据库发生损坏,可能将导致无法正常安装、卸载rpm数据包,这时可使用以上命令重建rpm数据库DEP包用法(只能使用在dpkg机制的linux系统中进行安装,像ubuntu,略过#dpkg -i xx.dep源代码包:(三步曲:配置、编绎、安装,)#./configure(后面可以指定将要安装的路径,如 -prefix=/usr/local/XX)#make#make install源码包软件的卸载:一般只要直接将程序文件夹删除即可,有些软件可以在源代码包目录中执行“make uninstall”命令来完成卸载注意点:安装源代码软件包需要使用相应的编译工具,如linxu中的C语言编译器gcc#gcc -version-(确认gcc编译环境)#g+ -version-(查看C+编译器的版本)如果没有安装,一般使用yum的方式,把安装光盘当做源来进行安装,这就需要另行找个脚本,这里略过软件的例子,如:Axel多线程下载工具,Zebra软路由器程序#axel -n 10 -o /root /pub/zebra/zebra-0.95a.tar.gz选项:-n,用于指定最大连接数-o,用于指定下载后保存本地的目录位置或文件名第四章:管理用户和文件权限1)用户账号分类:超级用户:root,对本主机拥有至高无上的完全权限普通用户:由root或其它管理员用户创建,拥有的权限受到一定的限制,一般只在用户自己宿主目录中有 完全权限程序用户:在安装linux系统及部分应用程序时,会添加一些特定的低权限用户账号,这些用户一般不允 许登录到系统,仅用于维持系统或某个程序的正常运行。2)组账号:基本某种特定联系(如都需要访问FTP服务)将多个用户集合在一起,即构成一个用户组,用于表示该组内所有用户的账号称为组账号。基本组(也叫私有组)附加组(公共组)3)UID和GIDUID(用户标记号)linux系统中的每一个用户账号都有一个数字形式的身份标记,称为UID;原则上 每一个UID是唯一的,root用户账号的UID号为固定值0,而程序用户账号的UID号 默认在1499之间,50060000的UID号默认分配给普通用户账号使用GID(组标识号)每一个组账号也有一个数字形式的身份标记,称为GID普通用户、组账号使用的默认UID、GID号范围定义在的配置文件在这里“/etc/login.defs”#grep ID /etc/login.defs_UID_MIN 500UID_MAX 60000GID_MIN 500GID_MAX 60000_3)用户账号管理:“/etc/passwd”_root:x:0:0:root:/root:/bin/bashbin:x:1:1:bin:/bin:/sbin/nologin_说明:共七个字段。第一字段:用户账号名称第二字段:经过加密的用户密码字串,或者密码占位符“X”第三字段:用户的UID号第四字段:用户的GID号第五字段:用户全名,可填写与用户相关的说明信息第六字段:宿主目录第七字段:用户完成登录后使用的shell密码文件:“/etc/shadow”_root:$1$4AP1IX.z$Xf3WAYpjQZWr7NzqmOUS20:14769:0:99999:7:bin:*:14769:0:99999:7:daemon:*:14769:0:99999:7:_共九个字段:第一字段:用户账号名称第二字段:使用MD5加密的密码字串信息,当为“*”或“!”时表示此用户不能登录到系统,若为空,则无需密码第三字段:上次密码修改的时间,从1970年1月1日算起到最近一次修改密码时隔的天数第四字段:密码最短有效天数,自本次修改密码后,必须至少经过该天数才能再次更改密码,若为0,表示不进行限制第五字段:密码最长有限天数,默认值为99999,表示不进行限制第六字段:提前多少天警告用户口令将过期,默认值为7第七字段:在密码过期后多少天内禁用此用户第八字段:账号失效时间,默认值为空,表示账号永久可用第九字段:保留字段,暂时没用用途4)useradd-添加用户账号例子说明:#useradd -u 504 benet(创建名为benet的用户账号,并指定UID号为504)#useradd -d /admin -g wheel -G root admin(创建一个辅助管理员“admin”,基本组指定为,“wheel”附加组指定为“root”,宿主目录为“/admin”#useradd -g users -e 2012-08-20 benet1(创建一个临时用的账号“benet1”,指定属于“users”组,并于某个时间失效)#useradd -M -s /sbin/nologin benet2(创建一个用户“benet2”,禁止其登录,且不为其创建宿主目录)5)passwd(为用户账号设置密码)用法例子:#passwd benet2 (管理员可用)后面会要求你输入密码2次,无显示,要求一定的复杂性,(如不要直接使用英文单词,长度保持在6位以上)普通用户只能#passwd 修改自己的密码普通用户更必密码时,需要原密码进行验证#passwd -d benet2 (清空指定用户的密码,仅使用用户名即可登录密系统)#passwd -l benet2(锁定用户账户)#passwd -u benet2(解锁)_Unlocking password for user benet2.passwd: Success._查看状态:passwd -S benet2benet2 PS 2011-09-23 0 99999 7 -1 (Password set, MD5 crypt.)_#passwd -S benet2(查看用户账户的状态,是否被锁定)benet2 LK 2011-09-23 0 99999 7 -1 (Password locked.)上图就是被锁定的效果6)usermod(修改用户账号属性)-u:修改用户UID号-d:修改用户的宿主目录位置-用户账号和密码的文件:“/etc/passwd” “/etc/shadow”组账号和密码文件:“/etc/group” “/etc/gshadow”-新建一个用户后,用户会自动从模板中复制一些初始配置文件,主要有以下三个:(要避免自动复制初始配置文件可用这样的命令:#useradd -m -k benet )添加用户时加入的选项/.bashrc/.bash_profile/.bash_logout要让配置文件生效可以用命令:source /.bash_profilesource /.bashrc要设置一些别名可添加到/.bashre文件的后面7)册除用户userdel#userdel -r benet(用户名)-r:删除用户时把宿主目录一并删除-全局性用户配置文件在:/etc/bashrc和/etc/profile,针对所有用户登录后自动运行的命令程序、自动设置的变量都可以在其中进行修改_第五章:一LVM逻辑卷的管理1)PV物理卷管理#pvscan-扫描当前系统已建立的物理卷#pvcreate /dev/sdb /dev/sdc-把分区或硬盘转换成物理卷#pvdisplay /dev/sdb-用于显示物理卷的详细信息#pvremove-还原命令2)VG卷组管理#vgscan#vgcreate we_VG(卷组名) /dev/sdb /dev/sdc(这两个是需要加入卷组的物理卷)#vgdisplay#vgremove web_VG-删除指定卷组#vgextend-用于扩展卷组的磁盘空间用法例子:#vgextend web_VG /dev/sdd(新的物理卷)3)LV 逻辑卷的管理#lvscan#lvcreate -L 10G -n benet web_VG-在卷组web_VG中建立一个容量为10G 的逻辑卷,名字叫benet切记一点,一般只创建一个LV逻辑卷,否则容易出现管理上的混乱,当然你也可以创建多个,划分多个区,不过要疏理清楚#lvdisplay-查看逻辑卷的详细信息#lvextend L +3G /dev/web_VG/benet-把benet这个逻辑卷进行扩展,增大3G(可+可),后面的路径是这个卷 的全名,要联合下面的命令一并使用#resize2fs /dev/web_VG/benet-重设这个逻辑卷的大小#lvremove /dev/web_VG/benet-删除系统中某个逻辑卷注做完记把要把LV逻辑卷格式化一下才能用,后面加进来磁盘不需继续格式化# mkfs.ext3 /dev/web-VG/benet总结:LVM的好处是可以动态地调整磁盘容量大小,不会损坏原磁盘中的数据,新增加上来的磁盘不需要格式化,只要通过扩展逻辑卷的命令即可,当然操作之中要看一下提示,命令可以有一点点差别,需要加一些参数boot分区不能基于LVM创建,必须独立出来不能实现容错,经测试过二.qouta设置配额 作用范围:只在指定的文件系统分区内有效,限制对象:主要针对系统指定的用户账号和组账号进行限制,没有设置的用户或组不受影响限制类型:磁盘容量的限制 文件数量的限制(i节点)限制方法:软限制 硬限制用法:(看例子实验)_#mount -o usrquota,grpquota /dev/web-VG/benet /mnt/benet (挂载磁盘的时候添加用户配额、组配额的支持)rootgw1 # mount |grep quota/dev/mapper/web-VG-benet on /mnt/benet type ext3 (rw,usrquota,grpquota)-这是结果注意:给定配额的磁盘,应当给予相应的权限,如:#chmod 1777 /mnt/benet开机自动挂载磁盘的方法:“/etc/fstab”文件进行修改:下图/dev/web-VG/benet /mnt/benet ext3 defaults,usrquota,grpquota 0 0#useradd benet-添加用户#gpasswd -a benet benet-用户加入组#quotacheck -augcv-检查当前系统所有分区的磁盘配额信息,并在可用的文件系统中建立配额文件 (显示结果看下图)quotacheck: Scanning /dev/mapper/web-VG-benet /mnt/benet quotacheck: Cannot stat old user quota file: 没有那个文件或目录quotacheck: Cannot stat old group quota file: 没有那个文件或目录quotacheck: Cannot stat old user quota file: 没有那个文件或目录quotacheck: Cannot stat old group quota file: 没有那个文件或目录donequotacheck: Checked 3 directories and 2切记一点,新添加用户后,这条命令要重新运行一次,否则新建用户不支持配额功能_这个时候可在加载了配额功能的磁盘生成二个文件,rootgw1 benet# lsaquota.group aquota.user_给用户设置配额:#edquota -u benet-Disk quotas for user benet (uid 501): Filesystem blocks(kb) soft hard inodes(个) soft hard /dev/mapper/web-VG-benet 0 80000 100000 0 40 50 配额的作用范围 用户已用容量 软 硬 (节点i)已有文件数 软 硬 对【bene】这个用户设置配额,磁盘容量软限制为80M,超过将会有警告出现,硬限制为100M,文件数量软设为40个,硬50个_给组设置配额:#edquota -g benet-Disk quotas for group benet (gid 501): Filesystem blocks soft hard inodes soft hard /dev/mapper/web-VG-benet 0 0 0 0 0 0-设置方式类似,略过_软限制宽限期:(宽限期内超过仍然可用,只要不超过硬限制)edquota -t-Grace period before enforcing soft limits for users:Time units may be: days, hours, minutes, or seconds Filesystem Block grace period Inode grace period /dev/mapper/web-VG-benet 7days 7days-_启用配额功能:(下次重启时会自动启动,不再用手动开启)- #quotaon -ugv /mnt/benet(磁盘分区)-/dev/mapper/web-VG-benet /mnt/benet: group quotas turned on/dev/mapper/web-VG-benet /mnt/benet: user quotas turned on-禁用的命令是:#quotaoff -ugv /mnt/benet-/dev/mapper/web-VG-benet /mnt/benet: group quotas turned off/dev/mapper/web-VG-benet /mnt/benet: user quotas turned off-转到 benet用户去测试:#dd if=/dev/zero of=/mnt/benet/test.data bs=1M count=85-dm-2: warning, user block quota exceeded.85+0 records in85+0 records out89128960 bytes (89 MB) copied, 0.431629 seconds, 206 MB/s上图就是警告的信息,超过了软限制-#dd if=/dev/zero of=/mnt/benet/test.data bs=1M count=102dm-2: warning, user block quota exceeded.dm-2: write failed, user block limit reached.dd: 写入 “/mnt/benet/test.data”: 超出磁盘限额98+0 records in97+0 records out102293504 bytes (102 MB) copied, 0.679251超出了磁盘限额的警告_文件系统的配额使用情况:(转回管理员用户root)#repquota /mnt/benet/* Report for user quotas on device /dev/mapper/web-VG-benetBlock grace time: 7days; Inode grace time: 7days Block limits File limitsUser used soft hard grace used soft hard grace-root - 180288 0 0 4 0 0 benet +- 100000 80000 100000 6days 1 40 50 _已用量_如果新添了一块磁盘要添加配额功能,同时又添加了用户,我们将接下来我们的实验(root)#mount -o usrquota,grpquota /dev/sdf2 /mnt/sdf#quotacheck -ugcv /mnt/sdf/-新加盘必须运行这条命令创建出新的配额文件,#cd /mnt/sdf#quotaon -ugv /mnt/sdf-启用配额#useradd benet2#chmod 1777 /mnt/sdf #edquota -u benet2(我为这个用户设了配额限制为80M)注意:这个用户是在quotacheck命令后建的,看能不能用su - benet2-benet3gw1 $ dd if=/dev/zero of=/mnt/sdf/cc.data bs=1M count=150sdf2: write failed, user block limit reached.dd: 写入 “/mnt/sdf/cc.data”: 超出磁盘限额98+0 records in97+0 records out102293504 bytes (102 MB) copied, 0.555824-配额同样有效,这应该是新版本quota的功能,旧版是不行的,需要重新运行上面那一条quotacheck命令才行的第六章:管理 进程和计划任务一.开机引导流程1)开机自检(对基本输入输出系统进行初步检测,就是检测基本的硬件设备,检测成功后移交系统控制权 ,大多数会移交给硬盘)2)MBR引导当从硬盘中启动系统时,首先根据硬盘第一个扇区MBR(主引导记录)的设置,将系统控制权传递给包含操作系统的引导文件的分区;或者直接根据MBR记录中的引导信息调用启动菜单(如Grub)3)Grub菜单(使用最广泛的多系统引导器程序)系统控制传递给grub以后,将会显示启动菜单给用户选择,并根据所选项加载linux内核文件,然后控制权转交给内核4)加载内核内核接过控制权后,将完全掌控整个linux操作系统运过程(默认内核文件位于“/boot/vmlinuz-2.6.18-8.e15”)5)init进程初始化接下来为了完成进一步的系统引导过程,内核首先将系统中的“/sbin/init”程序加载到内存中运行,init进程负责完成一系统的系统初始化过程,读取“/etc/inittab”,根据配置内容首先执化初始化脚本“/etc/rc.d/rc.sysinit”,并通过“/etc/rc.d/rc”脚本文件控制应该启动那些程序和服务(会有7个不同运行级别脚本来进行选择),最后运行终端程序“/sbin/mingetty”,等待用户进行登录(登录过程由:“/bin/login”程序负责验证)_6)运行级别字段runlevels 0:关机状态,运行该级别将会关闭主机 1:单用户模式,不需密码登录,多用于系统维护 2:字符界面的多用户模式(不支持网络) 3:字符界面的完整多用户模式,大多数服务器主机的运行在此级别 4:未分配使用 5:图形界面多用户模式,提供了图形操作系统 6:重新启动,使用该级别将会重启主机默认启动是运行级别5,查看级别的命令:#runlevel-N 5-7)“/etc/inittab”简介:init进程的配置文件#rootsvr2 # grep -v # /etc/inittab |grep -v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