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指导】高考政治总复习 文化生活 第三单元 第6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时演练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1页
【优化指导】高考政治总复习 文化生活 第三单元 第6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时演练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2页
【优化指导】高考政治总复习 文化生活 第三单元 第6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时演练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优化指导】2014高考政治总复习 文化生活 第三单元 第6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时演练 新人教版必修31白胡子圣诞老人和五光十色的圣诞树之间,装饰着大红的中国结或喜庆的红灯笼每年岁末,走在上海热闹繁华的商业街区,类似土洋结合、中西合璧的“圣诞装饰”令人眼花缭乱。“中国式圣诞节”体现了()a中华文化源远流长b中华文化的包容性c中华文化博大精深d中华文化的继承性2中秋佳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人们最主要的活动就是赏月和吃月饼了。但中国各地中秋节的过法也是多种多样,如在福建浦城,女子过中秋要穿行南浦桥,以求长寿。南京人中秋爱吃月饼外,必吃金陵名菜桂花鸭。在北方,山东省庆云县农家在八月十五祭土谷神,称为“青苗社”等。这表明()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我国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文化的丰富多彩反映了经济的繁荣a b c d3(2012天津高考)初到台湾的大陆游客,常会因台湾民众把“花生”叫“土豆”,把“熊猫”叫“猫熊”,把“公共汽车”叫“公车”,把“窝心”解释为“温馨、贴心”,而引发一些“美丽的误会”。两岸民众对词语使用的差异反映了()a两岸文化同根同源b中华文化底蕴厚重c一方水土,一方文化d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解析: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大陆和台湾对于同一事物的称谓是有所区别的,这体现出文化的不同点,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文化,体现出中华文化的区域性特点,即“一方水土,一方文化”,所以选择c项。答案:c4(2012安徽高考)京剧、文房四宝、剪纸这些极具传统特色的“中国元素”,在历史的演变中已成为人类文化宝库中的瑰宝。这些“中国元素”()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是中华文化发展的力量源泉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显示了中华文化的个性特征abcd解析:审题时快速找到“传统特色”、“中国元素”、“历史的演变”等有效的“题眼”信息是解答本题的关键。“题眼”信息明确告诉我们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符合题意。错误,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错误,社会实践是中华文化创新和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答案:d5(2013山东模拟)千百年来,济南的城市发展、历史沿革、民风民俗等都与泉水有着最直接、最密切的关系,这成就了济南历史文化名城的地位,最终积淀成济南的泉水文化。这主要体现()a文化的自发性和社会性 b文化的民族性和历史性c文化的独特性和区域性 d文化的传承性和创造性解析:本题考查中华文化的区域性和独特性的特点。题干主要表明特定的历史、地理等因素形成了济南富有特色的文化。a项表述错误,b、d两项材料没有体现。答案:c6(2013南京模拟)中华饮食文化是中华各族人民在100多万年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不断创造积累、走向完善并自成体系的独特文化。近期热播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就是以美食作为窗口,让海内外观众在领略中华饮食之美的同时,又推广了中华饮食文化。一道菜就是一个故事,一个汤就是一种文化,锅碗瓢盆透出的都是丰厚悠久的文明:广视野、深层次、多角度、高品位的区域性特征;风味多样、四季有别、讲究美感、注重情趣、食医结合的多样化特征;食源开发、食具研制、食品调理、营养保健和饮食审美的多角度审视。(1)结合中华饮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说明中华文化的特点。(2)根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