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二年级2013-2014学年度第一次学段调研考试政 治 试 题 本试题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填写在答题卷上。 2第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第卷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卷上指定区域书写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答案无效。 3考试结束,监考员将答题卷、答题卡一并收回。第券(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0个小题,每小题1.5分,每个题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1、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是 ( )第110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开幕式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10周年论坛于2011年10月14日上午在广州隆重举行。 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9.0级大地震。 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2011年10月22日至10月30日,在河北省石家庄市举行。第四届中国农民歌会2011年10月22日在滁州市中国农民歌会广场拉开帷幕。 a b c d 2、我们阅读书籍,欣赏艺术品,参观历史文物,都可以从中透视人们的精神世界和精神生活。这说明 ( )a文化离不开政治和经济 b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c人们文化素养的提高,可以不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获得d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3、对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的理解正确的是( )文化能够在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 文化能够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文化对社会发展起巨大的促进作用 文化的影响既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又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a. b. c. d. 4、台湾果农为提高水果附加值,把冰激凌灌入柿饼,使之具有双重口味,并别出心裁的将其取名为“你柿我的冰激凌”。由于加入了文化元素,该商品推向市场后受到消费者热捧。这体现了( )a、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b、文化创新决定社会实践的发展 c、文化总能推动经济的发展 d、文化发展要以经济发展为基础5、面对世界各国在文化领域的竞争日趋激烈的状况,“十二五”期间,我国必须把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以巩固和提升我国的国际形象与地位。这说明 ( )文化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要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 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相互决定 a、 b c d 6、英国人认为人应该随时保持绅士作风,所以与人讲话时总会刻意保留一段距离,而阿拉伯人认为朋友之间应亲密无间,所以与朋友在一起时总不由自主地靠近朋友,这说明了( )a文化影响人们的社会活动 b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方式c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 d文化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7、荀子曰:“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从文化对人的影响的角度看,下列成语体现的道理与之一致的是( )孟母三迁 耳濡目染 乡音未改 近朱者赤a. b c d 8、“在一幅画上有三种动物:鸡牛和草,如果让你归类,你会把牛和什么放在一起呢?”对此问题,中国人一般吧牛和草分在一起,而美国人把牛和鸡分在一起。中国人的分类标准是关系,而美国人的分类标准时本质属性。中美两国的这种差异表明世界上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其中能集中展示民族文化和表达民族情感的是( )a、美国人的思维方式比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优越 b、文化影响人们的认识活动 c、文化环境不同决定人们对事物的分类不同 d、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一经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9、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是( )a思维方式 b交往方式c行为习惯 d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10、贺知章回乡偶书中的“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的诗句,反映了文化对人( ) a.潜移默化的影响 b.深远持久的影响 c.精神愉悦的影响 d.健康向上的影响11、笛卡尔说:“读一切好书,就是在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我们之所以经常读好书,是因为( ) a.读书可以开阔人们的视野 b.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不断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 c.优秀文化能促进自立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和民主法治意识的增强 d.读书时培养健全人格的唯一途径12、2011年7月15日,庆祝建党90周年重点献礼影片郭明义在全国公映。影片用平实的方式讲述了一个人的奉献和付出,让人们得到了心灵的洗礼,感受到了人性的光辉,加深了对生命价值的理解。有此可见,( )a、优秀的文化能够促进社会的发展b、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c、优秀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d、优秀文化是对人性真善美的反映13、中国追索海外流失文物律师团积极奔走,希望终止佳士得的拍卖行为,保护我国的文化遗产。这是因为文化遗产( )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对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 能够展现中国及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是一个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a. b. c. d.14、“入乡随俗”表明了( )a、对传统文化的继承 b、优秀文化取代落后文化c、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d、不同的文化具有共同性15、在文化交流过程中应提倡“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这说明( )a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b消除各民族间的文化差异是文化交流的终极目标c不同民族文化有共性和普遍规律,又有自己的个性和特征d发展民族间文化交流的目的是为了建立“大同社会”16.下列属于文化传播途径的是( )通过商品交换将商品中蕴涵的丰富文化加以交流 通过大规模的人口迁徙来传播文化 通过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形式来进行文化传播 通过展销图书的文化活动来进行文化传播a b c d17、近年来,韩剧深受中国观众的喜爱。韩国的民族文化和生活方式通过电视剧展现在世人面前。无论精美的服饰,还是可口的菜肴,一切都具有鲜明的朝鲜民族特色。这种“韩流”现象不仅在中国,而且在日本、越南等亚洲国家也同时存在。这一文化现象说明( )a世界上各民族的文化具有共同的规律b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具有世界的意义c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d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18、“第五媒体”是人们对继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之后出现的,以手机视听终端,手机上网为平台,以即时为传播效果的个性化信息载体的称谓。关于“第五媒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第五媒体”就其本质而言属于大众传媒b、“第五媒体”在文化传播中发挥重要作用c、它的出现表明大众传媒已经成为现代文化传播的唯一手段d、它的出现并不意味着旧的传媒的消失19、北京奥运会不仅是一场体育盛会,也是一场世界文化盛会。假如你是一位奥运志愿者,在服务过程中应当( ) 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做各国文化的弘扬者、建设者 尊重各国文化之间的差异 做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a、 b、 c、 d、20、文化先驱们“既是传统文化的承传者,又是传统文化的叛逆者”。这表明( )a他们的叛逆是对传统文化的彻底抛弃 b他们的传承是对传统文化的虔诚继承 c他们的叛逆是在继承的基础上的创新 d他们的创新是对传统文化的彻底剔除21、中国有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如果我们不去开发,不使其形成独具特色的产业,随着我这逐步融入国际社会,就会被别的国家利用,反过来向我国出品。前几年,美国根据我国古代花木兰的故事改编的动画片在我国热播就是一个明证。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a大力发展对外文化贸易,积极引进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b充分开发我国的文化资源,提高民族文化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c树立品牌意识,加大对民族文化的保护d拒绝外来文化,保护民族文化,维护国家文化安全22、在城市化快速发展进程中,我们目睹了太多的城市记忆被抹杀,历史文脉被割裂,地域特色被淡化。而扬州通过古城复兴改善人居,实现传统文化载体与现代城市交相辉映的可持续发展思路,打造出一个充满人文精神的扬州城。这启示我们( ) a.传统文化能提升城市品位 b.传统文化影响城市发展 c.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d.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23、当前形势下,我们既要进行文化继承,又要实施文化创新,应如何看待继承和发展的关系( ) 继承和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 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 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 对传统文化应辩证地继承a b c d24、2010年2月28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征求意见稿公布,向社会各界征集意见建议。国家之所以高度重视教育,是因为教育( )a是影响文化发展的决定因素 b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c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d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25、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中存在着与传统制造业类似的现象由于缺乏自主品牌,只能做贴牌加工,或仅仅出口文化“零件”和“素材”。要提高文化产品竞争力,必须( )a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b推陈出新、革故鼎新c坚决抵制外来文化的入侵 d彻底改变传统文化26. 宋代理学家朱熹在他的诗中写到:“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它说明的道理是( )a. 实践是文化创新的目的 b. 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c. 实践是文化创新的途径 d. 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手段27、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在于( )a.发展先进文化 b.繁荣民族文化c.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d.实现文化的多样性28、昆曲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剧种,京剧是我国影响最大、体系最完整的戏曲剧种。京剧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昆曲,但又不是对昆曲的照搬照抄。昆曲与京剧的关系体现了文化活动中( )a文化交流与文化传播的关系 b文化创新与社会实践的关系c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 d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的关系29、歌剧木兰诗篇是我国艺术家创作的一部优秀作品,该剧吸纳欧洲歌剧艺术的表现手段,融入中国戏曲的表演形式,讴歌了伟大的民族精神,在国内外获得高度评价,这表明( )a. 不同民族文化的竞争促进了文化融合 b. 不同艺术形式的融合有利于文化发展c. 不同民族文化的融合是文化发展的关键 d. 东西方艺术都应当保持各自的民族特色30、人们在长期的茶叶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形成了包括茶俗、茶礼、茶艺、茶道和茶理等在内的独具特色的茶文化。茶文化的发展不断丰富着中华文化,成为中华文化的一朵奇葩。这说明( )文化引导和制约着社会实践的发展 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和发展的主体 各民族文化共同构成中华文化a. b. c. d.31闲时争名人,忙来毁故里。从江苏省镇江市入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的宋元粮仓遗址被毁,到安徽泗县近千年的释迦古寺被拆,近来一些地方频频爆出文物古迹在商业开发中被拆毁的痛心事件。毁坏文物的现象令人痛心,因为( )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我们必须固守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拒绝接受任何外来文化 任何时代的文化,都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否则民族文化就无根基 现阶段继承传统文化就必须坚持“守旧主义”,反对“历史虚无主义”a b c d32、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在世界东方走过了自己独特的辉煌历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秦始皇统一中国,诸子蜂起、百家争鸣 b隋唐时期,儒学便确立了其至尊地位c宋元明延续了隋唐文化的辉煌,产生了宋明理学,中华文化进入全盛时期d明清时期,西方近代文化思想传入中国33 一个小儿醒目地站立在象征宗祠的屋顶下,这便是汉字的“字”(见图)。“字”的造字意图可以理解为,把新生命领到天地、祖先面前,通过某种命名仪式,希望他承担起沟通的使命。下列关于汉字的认识,正确的是( )汉字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 汉字是中华民族绵延不绝的文明标志 汉字是我国现阶段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汉字是最直观、最常见、最丰富的大众传媒a b c d34.“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韵味传神的青花瓷穿越千年的历史,向人们展示了中华文化的 ( ) a包容广纳 b,推陈出新 c博大精深 d源远流长35、我国各少数民族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优秀文化成果,如藏族的格萨尔王传、蒙古族的江格尔和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等一直流传至今,这些文化成果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这表明 ( )中华文化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中华文化具有兼收并蓄的特点各民族文化的差异逐步消失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a b. c. d. 36、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得益于中华文化所特有的包容性。这种包容性是指( )a、能够与其他民族文化和谐相处 b、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的民族性的统一c、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d、能吸收其他一切民族的文化37中华文化的包容性,有利于( )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 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对外域文化的理解 被外来文化所同化 剔除外来文化a b c d38鲁迅先生说:“唯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它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鲁迅先生的话强调了( b )a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b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性c有这种精神的人就是“中国的脊梁” d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39. 2010年是抗战胜利65周年,人们永远忘不了那些为国捐躯的抗日将士。1938年3月17日,在滕县抗击日军的王铭章将军英勇牺牲。中共领导人联合撰写了一副挽联:奋战守孤城,视死如归,是革命军人本色;决心歼强敌,以身殉国,为中华民族争光。这剐挽联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中( c)。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 公正廉明、崇尚平等的民主精神 淡泊名利、宁静致远的超然胸襟 自强不息、坚忍不拔的顽强斗志a. b c d.40. 2010年4月14日7时49分,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发生7.1级地震,给当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在火灾面前,全国人民心手相连,奋力救灾,形成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这表明(a )。a.民族精神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b中华民族精神就是时代精神c中华民族精神在不同时期其性质是不同的 d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第卷(共40分)41、材料一: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2012年10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召开。此次会议审议有关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文件。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当代中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全国人民的热切愿望。材料二:近年来,全国各县把校园文化建设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某县中小学(示范学校)投入2700万元建成各种学生兴趣小组1000余个(处),实现文化校园建设全覆盖,通过高雅的校园文化彰显学校的内蕴,全面提高青年学生的文化素质和道德水准。(1)从文化与经济的关系角度分析党中央为什么高度重视文化体制改革问题?(6分)(2)从文化对人的影响方面,分析把校园文化建设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的重要意义?(8分)42、材料: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徽州文化赖以生存的文化生态环境正在发生变化,徽州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面临一系列新的矛盾和问题。徽州文化保护必须积极应对这种变化,探索新形势新环境下徽州文化创新发展的新路子,既要有利于对徽州文化进行整体保护和传承,又能积极促进徽州地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协调发展;既要使传统的徽州文化保持原有的徽风徽韵,又要让徽州文化在现代环境里永葆生机,发扬光大。结合文化生活的知识,指出如何走出一条徽风皖韵与时代特征相融合的文化创新发展之路。(12分)43材料一:“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无论身在故土还是异国他乡,每当听到这雄壮激昂、催人奋进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时刻,深为自己是一名中国人而骄傲,一种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便会油然而生。材料二:爱国主义是一个民族特有的民族精神的核心,既要继承传统,又要不断适应时代的需要,使历史与现实相联,使爱国主义的民族精神真正体现传统精神和时代精神。(1) 材料一体现了一种什么样的精神? (4分) (2)你认为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10分) 临清三中政治高二第一次调研考试参考答案:选择题;bddad bcbdb bbbca dccdc bdadb bcdbb bdcda cabca41、(1)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经济是基础,文化是经济的反映。文化又反作用于经济。先进的、健康有益的文化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而落后、腐朽的文化则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3分) 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3分)(2)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2分)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2分)文化影响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特点。(2分) 文化能够丰富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分) 42、(1)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立足于社会实践。(2分)(2)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继承传统、推陈出新。要着眼于文化的继承,继承是发展的前提,文化创新必须批判的继承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和融合,既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动力,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虚拟现实教育产品在2025年智能教育系统中的应用创新报告
- 2025年中医药现代化进程中伊朗市场拓展策略深度分析报告
- 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市场供应链优化策略报告2025
- 中医健康养生试题及答案
- 汽车轻量化材料在汽车轻量化产业市场细分中的应用与目标市场选择报告
- 节能降耗先锋:2025年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技术原理与推广难点突破报告
- 电商平台知识产权保护与电子商务平台知识产权保护与知识产权保护技术手段创新报告
- 中医入职考试题及答案
- 数字水印在工业互联网平台中的应用与2025年数据保护与隐私保护法规合规性策略报告
- 中医试题及答案文库
- 竣工财务决算审计工作底稿-实质性测试占用模板
- 银行行业保密知识培训
- 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
- 北京2MW分布式光伏各个季节典型日出力曲线及数据
- 通用电子嘉宾礼薄
- 机器学习模型训练
- 锅炉烟风煤及排放计算书(带公式)
- 2019县级国土资源调查生产成本定额
- 连续油管技术理论考核试题
- 瓦斯管道与避雷塔基础安全距离
- 工业机器人机械结构的认知-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