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压机组规程.doc_第1页
背压机组规程.doc_第2页
背压机组规程.doc_第3页
背压机组规程.doc_第4页
背压机组规程.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常熟金陵梅李热电有限公司企业标准技术标准操作规程第一章 机组技术规范1-1 汽轮机技术规范1.1.1、制造厂:青岛捷能汽轮机有限公司主要技术数据产品代号/型号B12-3.43/0. 981/额定功率12MW额定转速3000r/min蒸汽参数进汽压力3.430.294 -0.196Mpa进汽温度43510 -15排汽压力0.9810.196Mpa额定排汽温度294.8进汽量176.909t/h最大进汽量217.9t/h轴承振动正常运转时0.03最大允许振动值(临界)0.15额定汽耗14.195kg/kw.h转向:从机头方向看顺时针额定转速3000r/min汽轮机临界转速20982120r/min本体重量18t转子重量2.281t安装检修最大起重14.5t外形尺寸4795X4120X26401.1.2、调节保安系统,油系统:速度不等率4.50.5%转速摆动值15r/min同步器空荷调整范围-47%调速迟缓率0.5%排汽压力不等率10%排汽压力迟缓率10%危急遮断器动作转速33003360r/min电超速保护3300r/min轴向位移保护报警0.6 停机1.0主油泵压力1.079MpaI次脉冲油压与主油泵进口油压差0.363MpaI次脉冲油压与主油泵进口油压差Mpa1-2发电机技术规范1.2.1、发电机型号:QF-25-2额定功率25MW最大功率18MW额定转速3000r/min额定电压6300V定子额定电流2062A转子额定电流329.4A功率因数0.8临界转速一级1566r/min二级5359r/min制造厂南京汽轮电机有限公司1.2.2、励磁机励磁机型号TFLW105-3000功率105KW电压234V电流449A制造厂南京汽轮电机有限公司1-3辅机技术规范1.3.1.辅机规范(表1)设备高压调速油泵交流润滑油泵直流润滑油泵型式型号出口流量1004545扬程1204949效率轴功率转速汽蚀余量电机型号额定功率751513额定电压380V380V=220V额定电流140.1防护等级泵制造厂电机制造厂1.3.2.辅机规范(表2)设备汽加疏水泵排烟风机盘车型式型号出口流量/扬程/效率轴功率转速汽蚀余量/电机型号额定功率额定电压额定电流防护等级泵制造厂/电机制造厂1.3.3.辅机规范(表3)设备高压加热器汽封加热器冷 油 器空 冷 器型号JG-140-JQ-30-1YL-20-1KJWQ-515加热面积140m230 m220 m2风量15m3/s加热汽压0.60.8 MPa0.41.5 MPa水0.2MPa油0.22MPa热容量515KW设计加热温度壳350管175260435介质流量/水40-60t/h汽200/H油 升/min水 t/h130 t/h进水温度104常温3333进汽温度300260435介质出口15035-4520-40设计压力壳1.45MPa管9.1MPa水1.0MPa汽0.2 MPa水0.6MPa油0.6MPa0.196 MPa0.4 MPa水阻0.015MPa汽(油)阻风阻压降245 Pa冷却管材料HSn70-1AHSn70-1A冷却管规格15x112x1制造厂宁兴机械公司青汽配套青汽配套南汽配套1.3.3.辅机规范(表4)主油箱I注油器II注油器消音器容积5M3140/150升/分198/208升/分30t/h进入压力/1.148MPa1.148MPa1.0MPa出口压力/0.088MPa0.196MPa/制造厂青汽配套青汽配套青汽配套1-4汽轮机组的结构特点1、机组结构及布置说明汽轮机通流部分:由一个双列复速级和三个压力级组成,汽轮机汽缸分为前、后汽缸,通过垂直中分面法兰连接成一体,前汽缸和配汽用蒸汽室铸成一体,选用ZG20GrMo材料,后汽缸采用ZG230-450材料,上下分缸,由水平中分面螺栓联接,前汽缸用猫爪搭在前轴承座上,前轴承座通过前座架固定在基础平台上,后汽缸猫爪搭在后轴承座上,后轴承座固定在后座架上,后座架则直接置于基础平台上。汽轮机转子采用套装式转子,叶轮、汽封套筒采用“红套”在主轴上;汽轮机转子与发电机转子采用刚性联轴器联接。汽轮机滑销系统:前后汽缸均有纵向导板,前汽缸与前轴承座采用半圆法兰或下“猫爪”联接,前座架之间有导向键,热膨胀时前缸通过猫爪推动前轴承座一起沿导向键向前滑动;后汽缸与后轴承座采用下“猫爪”联接,固定在后轴承座上。保证汽轮机受热时,自由膨胀运行平稳。汽轮机其它静子部分:前轴承座选用铸铁材料,装有椭圆径向密切尔式联合推力轴承、主油泵和危急遮断器都置于前轴承座内。前轴承箱上,装有错油门、同步器、调压器、油动机、危急遮断油门、轴向位移遮断油门、热膨胀指示器及热工测点等。后轴承座上装有汽轮机后轴承、发电机轴承、盘车装置等。发电机前轴承为椭圆径向球面轴承,电动盘车装置也装在后轴承座上。汽轮机前、后汽封和隔板汽封均采用梳齿式曲径汽封。前后汽封齿的径向位置通过汽封体与汽缸相配的轴向垫片厚度来调整。2、调速系统说明:转速感应机构:转速发送器为主油泵输出压力油,主油泵在汽机主轴上,直接由汽轮机驱动,输出与汽机转速平方成正比的一次油压,它作为汽机的转速信号被引入液压调速器,其油压作用于调整器的压力变换器滑阀上。主油泵的进油是由I注油器油系统喷入的,压力油喷入泵轮腔室,泵轮产生离心力的作用,而形成压力,压力的大小与汽机转速相对。传动放大机构:油动机主要由错油门、油动机和调速汽门反馈系统组成,它将由调速器输入的二次油信号转换成错油门行程,驱动油缸活塞,并通过杠杆操纵调节汽门的开度,使进入汽轮机的蒸汽流量与所要求的功率相适。反馈机构:二次油压的变化使错油门滑门产生上下运动,当二次油压升高时,滑门上移,油缸活塞向下移动,并通过杠杆使调节汽门开大,与此同时,油动机反馈油口增加,将二次油压下降使错油门滑门返回到中间位置。借助于错油门活塞上调节罗栓调整反馈量,从而改变二次油压与活塞行程之间的比例关系。当调节汽门的开度处于新的位置后,二次油压经油动机反馈油口回到原始值,一次油压回到原始值,机组维持新的平衡状态。执行机构:调节汽门自由悬挂在门室中的门梁上,门梁由二个门杆的活络支承的连接叉与杠杆相连,杠杆由油动机带动。同步器安装在压力变换器壳体上部,通过它可以使二次油压升降,驱动错油门升降,间接调节汽门开度增加、减少(负荷增加或减少);理论上讲:平移调速系统特性曲线。当机组以热负荷为主运行时需与电网并列,同步器必须退至空负荷位置,由调压器调节供热压力。当机组以电负荷为主运行时需与热网并列,调压器在解列位置,由同步器调节电负荷。磁力断路油门装在自动主汽门保安油管路上,通过它一些保护信号可以直接接至电磁阀上,从而实现汽轮机自动保护停机。危急遮断油门手动将芯杆向里拍压,外壳弹出,机组停机;复位将外壳推入即可。自动主汽门采用船用手轮直接开启和关闭,用于机组冲转或跳机执行快速关闭汽源。背压调节系统,也是属于汽机调节系统,主要由调压器及伺服电机组成,其动作过程:当供热压力升高(降低),调压器汽侧信号波纹管压缩(放松),调压器活塞上移(下降),使二次油压泄油口关小(开大),驱动错油门上移(下降),油动机关小(开大)调速汽门;最终使汽机排汽量与热网要求相适应。人工干预:可采用就地操作调压器(远控伺服电机)完成供热压力调节。调压器的投入:在并网后带上25%额定负荷后方可投入使用(将调压器手柄盘向下位)。当发电机开关跳闸,汽机甩负荷,汽机将由调速器控制转速,若外电网切断,则背压调节器必须切除(将调压器手柄盘向上位),将调压器切换至同步器调节。调节原理方框图(以负荷下降转速升高为例):负荷下降转速升高 主油泵油压增加 压力变换滑阀上移 脉冲油压升高错油门滑阀上移油动机滑阀上移调速汽门关小转速恢复 反馈窗口开大 脉冲油压下降 错油门滑阀下移至中间位置机组处于新的稳定运行工况本机以热负荷变化作为调节脉冲信号,以用户用汽量减少、排汽压力升高为例:用汽量减少,排汽压力升高调压器滑阀上移脉冲油压升高 错油门滑阀上移 油动机滑阀上移 调速汽门关小 排汽压力复位反馈窗口开大脉冲油压下降错油门滑阀复位机组处于新的工况下运行保安装置是汽机调节系统中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危急遮断油门、危急遮断器、轴向位移遮断器与自动主汽门、磁力断路油门电磁阀组成联接于保安油路系统中。当汽机转速上升至额定转速的109111%时,危急遮断器动作,泄去安全油压使自动主汽门、调速汽门迅速关闭。当轴向位移过大1.0mm,轴向位移保护动作,泄去安全油压使自动主汽门、调速汽门迅速关闭。ETS信号使电磁阀动作,泄去安全油压使自动主汽门、调速汽门关闭,切断汽源即停机。本机组的热工控制采用南京科远分散控制系统,即NETWORK-6000;DCS由分散处理单元、数据通讯系统和人机接口组成。DCS具有数据采集系统(DAS)、闭环控制系统(MCS)、顺序控制系统(SCS)、汽轮机危急跳闸系统(ETS)等功能。DCS采用合适的冗余配置和诊断至模件级的自诊断系统,使其具有高度的可靠性。系统内任一组件发生故障时,不影响整个系统的工作。机组的系统参数、报警、和自诊断功能要高度集中在CRT上显示和在打印机上打印。第二章 DCS逻辑及机组试验2-1.SCS部分2.1.1.高压危急疏水电动门:联锁打开:(1)#1高加水位至高II值(+150mm,AI);联锁关闭:(1)#1高加水位低于正常值(+50mm)。2.1.2.高加进汽门:联锁关闭:高加水位高II值(+150mm,AI);手动解列高加2.1.3.高加旁路电动门联锁打开:高加水位高值(+250mm,AI);手动解列高加。2.1.4.高加进、出水电动门:联锁关闭:高加水位高值(+250mm,AI);手动解列高加。关闭条件:高加联锁电动门已开。 2.1.5.盘车电机:联锁关闭:润滑油压低于0.015MPa。2.1.6.高压调速油泵:联锁启动:主油泵出口油压低于0.75Mpa(DI)。联锁关闭: 主油泵出口油压高于0.95Mpa(DI)。2.1.7.交流润滑油泵:联锁启动:润滑油压低于0.05MPa。2.1.8直流油泵:联锁启动:润滑油压低于0.04MPa。2.1.9.汽机供热蒸汽电动门联锁关闭:主汽门关闭;发电机脱网。2.1.10手动操作设备: 主汽母管至#2机电动门、#2机主汽电动门、供热电动门、启动排空电动门。2-2.ETS部分2.2.1.当下列任一条件出现时, ETS发出汽机跳闸信号,磁力断路油门动作:2.2.1.1.汽机超速110%,经三取二后跳机(DI);2.2.1.2.汽机前轴承回油温度70(DI);2.2.1.3.汽机后轴承回油温度70(DI);2.2.1.4.发电机前轴承回油温度70(DI);2.2.1.5.发电机后轴承回油温度70(DI);2.2.1.6.正推力轴承回油温度70(DI);2.2.1.7.反推力轴承回油温度70(DI);2.2.1.8.轴瓦、推力瓦瓦块温度100(AI);2.2.1.9.润滑油压力低0.03MPa值(三取二)(DI);2.2.1.10.供热压力低0.6MPa值(三取二)(DI);2.2.1.11.供热压力高 1.5MPa值(三取二)(DI)2.2.1.12.汽轮机前后轴承振动大于162m2.2.1.13.发电机主保护动作(DI);2.2.1.14.发电机脱网(DI)2.2.1.15.手动停机(DI);2.2.1.16.主油箱油位低(AI)。2.2.1.17.操作台手动停机、就地停机信号2-3.报警参数2.3.1.汽轮机超速108%,;2.3.2.汽机前轴承回油温度65(DI);2.3.3.汽机后轴承回油温度65(DI);2.3.4.发电机前轴承回油温度65(DI);2.3.5.发电机后轴承回油温度65(DI);2.3.6.正推力轴承回油温度65(DI);2.3.7.反推力轴承回油温度65(DI);2.3.8.轴瓦、推力瓦瓦块温度85(AI);2.3.9.润滑油压力低0.055值(DI);2.3.10.供热压力低0.65MPa值(DI);2.3.11.供热压力高 1.35MPa值(DI)2.3.12.汽轮机前后轴承振动大于63m2.3.13.主油箱油位高于+100m。2.3.14.主油箱油位低于-150mm2-4. 静态试验2.4.1油泵检查2.4.1.1.启动交流润滑油泵,待各轴承回油正常后,启动高压调速油泵,停运交流润滑油泵;启动时观察油泵转向是否准确。2.4.1.2启动高压调速油泵后,缓慢开启出口门,将油系统的空气排尽,进行油循环,同时观察油泵出口油压正常,电机电流正常和听音测、振动、轴承温度正常,且无漏油现象。2.4.2.汽机试验前油系统和调速系统检查:2.4.2.1检查冷油器出口油压、滤油器差压、机组各轴承进口油压等符合要求,且油流正常,无漏油。2.4.2.2.检查油箱油位在+30mm以上,启动油泵前主油箱油位+100mm。2.4.2.3.一切正常后,停下高压调速油泵,其进出口门在开启位置。2.4.2.4启动直流油泵,待油泵转向和出口油压正常后,检查各轴承进口油压不低于0.065Mpa,且回油量正常、无漏油;正常后切换交流润滑油泵运行。2.4.3.盘车装置的投入:2.4.3.1.开润滑油进口门。2.4.3.2单独启动电机,检查电机转向正确,然后停下电机。2.4.3.3推动盘车手柄,使齿轮啮合正常,启动盘车电机,看汽机转动是否正常。2.4.4.低油压联动试验:2.4.4.1.交流润滑油泵联动试验:A、将交流和直流润滑油泵联锁投入。B、停下交流润滑油泵,当润滑油压降低到0.06Mpa以下时,交流润滑油泵自启动投入,并发出报警信号。C、交流润滑油泵正常后,联锁切除,停下交流润滑油泵。2.4.4.2.润滑油压低停机保护试验:A、磁力断路门、轴向位移遮断油门、危急遮断油门保护投入,安全油压建立。B、微开自动主汽门,开启调速汽门。C、停下交流润滑油泵,当润滑油压降到0.05Mpa以下时,磁力断路油门动作而停机。D、确认磁力断路油门动作后,将磁力断路油门复位,退出低油压保护。2.4.4.3.盘车自停试验:A、盘车保护投入,盘车在退出位置。B、缓慢关闭交流润滑油泵出口门,当润滑油压降低到0.02Mpa以下时,盘车自动停止。C、盘车保护退出。D、开交流润滑油泵出口门,使润滑油压恢复正常。2.4.4.4.直流油泵联动试验:A、将直流润滑油泵联锁投入,其进出口门保持全开位置。B、开交流润滑油泵,正常后将联锁投入。C、将交流润滑油泵联锁解除,停交流油泵,此时直流润滑油泵自启动投入。停下直流油泵。2.4.4.5.启动排油烟机(调整风门,以观察冒烟口处,以油烟消失为宜)。2.4.4.6.手击危急遮断油门试验:A复合危急遮断油门。B复位电磁阀、轴向位移遮断油门,微开自动主汽门,开启调速汽门。C手击危急遮断油门按钮,检查自动主汽门和调速汽门迅速关闭。D启动装置复位,将危急遮断器复位。2.4.4.7.轴向位移保护试验:A磁力断路油门、轴向位移遮断油门、危急遮断油门投入。B启动装置开启,微开自动主汽门,开启调速汽门。C由检修人员配合运行人员增大轴向位移油压数值,此时,轴向位移遮断油门动作,自动主汽门、调速汽门迅速关闭。D轴向位移油压数值调回原值、将轴向位移遮断油门复位。2.4.4.8.会同热工人员,校对、试验相对膨胀、轴承回油超温、轴承和推力瓦块乌金超温、油箱油位、主蒸汽参数以及发电机等本体保护和热工信号。试验时,自动主汽门可不开,把电磁阀保护投入,观察电磁阀是否动作和保护油压是否下降即可。2-5. 动态试验2.5.1危急遮断油门试验步骤如下:2.5.1.1.将自动主汽门关小到15%-30%开度。(正常停机前,将负荷减至零,发电机解列后操作)2.5.1.2.手击危急遮断油门按钮,此时自动主汽门、调速汽门迅速关闭,并无冲击和卡涩现象。2.5.1.3.迅速将启动装置、同步器恢复,将危急遮断油门复位,重开自动主汽门冲转。2.5.1.4.用同步器将转速升至额定转速。此时,调速系统维持机组空负荷运行。2.5.2.超速试验:2.5.2.1.在下列情况下,进行超速试验:A、新安装机组,第一次启动。B、机组大修后启动。C、机组运行2000小时(约三个月后)或停机一个月以后。2.5.2.2.参加人员:A、专工、值长和当班人员。B、有关检修人员。2.5.2.3.试验要求:A、机组超速试验二次,其二次动作转速差不超过0.6%,即18r/min。B、新安装机组及大修后启动,作超速试验三次,共第三次和前二次动作转速差不超过1%,即30r/min。C、动作转速为32703330r/min为合格。若转速升至3330r/min时,危急遮断器不动作,停机处理。2.5.2.4.试验前准备工作:A、汽机在空负荷状态,手击危急遮断器合格,机组各部位均在正常情况下进行。B、将自动主汽门开启,微开疏水门。C、试验人员进行分工明确,即1人操作启动装置和同步器,1人手持转速表测量转速表进行校对,1人负责指挥,并观察数字转速表。2.5.2.5.试验步骤:A、根据指挥人员的指令,继续操作同步器,提升转速至3100r/min,然后用同步器缓慢提升转速至动作转速32703330r/min。当危急遮断器动作,自动主汽门和调速汽门迅速关闭,转速下降时,迅速将同步器到原位和启动装置到原位。B、待转速下降至3000r/min以下时,迅速挂上危急遮断器。C、慢慢开启启动装置,开启自动主汽门,保持机组空负荷运行。D、精确记录下危急遮断器动作转速。当转速超过3360r/min而不动作时,手击危急遮断装置停止试验,停机检查,调整后再进行超速试验。E、用上述同样方法进行二、三次超速试验,试验完毕,恢复转速3000r/min。2.5.3.背压安全门的调整试验:2.5.3.1.参加调试人员:A、公司分管生产领导,锅监所监察员。B、汽机专工。C、值长、当班运行人员、有关检修人员。2.5.3.2.试验步骤:A、通知注意调整热网汽压。B、打开背压排汽门后,关闭背压隔离门。C、再逐渐关小背压排汽门,使背压缓慢提升,当背压为1.351.39Mpa时,安全门动作。否则开大背压排汽门进行安全门的调整。D、安全门动作后,开大背压排汽门,当背压降至1.27Mpa时,安全门复位。E、准确记录安全门动作和复位压力,安全门复位后,重复进行第二次试验,动作和复位压力是否与第一次相同。F、安全门调试结束后,打开供热电动门,关闭背压排汽门,并注意背压压力。2.5.3.3.若不是背压暖机方式开机,可直接调试安全门。2.5.3.4.新安装机组,待汽机试验结束后,机组保持空转交电气进行发电机空载特性试验。2.5.4. 自动主汽门、调速汽门严密性试验:2.5.4.1.试验条件:A、新安装机组,第一次启动。B、机组大修后启动。C、机组运行2000小时(约三个月后)或停机一个月以后。D在机组超速试验前进行。E机组脱扣,转速正常下降至2000rpm以下。2.5.4.2.试验要求:A单自动主汽门关闭,要求机组转速降到n=(P1/Po)1000r/min以下。B单调速汽门关闭,要求机组转速降到n=(P1/Po)1000r/min以下。2.5.4.3. 自动主汽门严密性试验方法:A汽机在空负荷状态,机组各部位均在正常情况下进行。B缓慢关闭自动主汽门,检查调速汽门逐渐开足,再将同步器逐渐升至满荷位置;当自动主汽门完全关闭,检查汽轮机转速降到合格范围内。C试验中严禁机组超速。D试验结束恢复原状态。2.5.4.4. 调速汽门严密性试验方法:A汽机在空负荷状态,机组各部位均在正常情况下进行。B调松错油门上部调整螺栓,使错油门上移,检查调速汽门逐渐关小,当调速汽门完全关闭,检查汽轮机转速降到合格范围内。C试验结束恢复原状态。第三章 汽轮机的启动3-1禁止启动条件 3.1.1危急遮断器动作转速不合格或危急保安器动作失灵。3.1.2.机组DCS故障。3.1.3.自动主汽门、调速汽门、排汽逆止门和排汽安全门中任一门卡涩或动作值不合格(关闭不严密)。3.1.4当主蒸汽参数正常、自动主汽门、调速汽门完全开启时,调速系统不能维持空负荷运行和带负荷时当甩去全负荷时,调速系统不能控制在危急遮断器动作转速以下3.1.5.汽缸上、下温差超过80。3.1.6.汽轮机、发电机动静之间有明显的金属摩擦声。3.1.7.主要热工仪表失灵(如主机各保护仪表、转速表、汽缸金属温度表、油位计)。3.1.8.重要跳机保护装置失灵(ETS、机械超速)。3.1.9.主油泵、高压调速油泵、直流油泵、盘车装置工作失常;任何一道轴承回油不畅。3.1.10.主油箱油质不合格,油位低于-100mm。润滑油温低于25。3.1.11.油系统漏油,影响人身和设备安全。3.1.12.保温不全、工作票未终结。3.1.13.在下列情况,禁止将机组调速器切调压器运行:3.1.13.1调压器投入后,机荷小于25%。3.1.13.2调压器投入后,排汽压力低于0.6Mpa或供热母管压力。3-2 机组启动状况划分汽轮机启动状况的划分:汽缸下壁金属温度150为冷态。汽缸下壁金属温度151249为半热态。汽缸下壁金属温度在250为热态。3-3启动前的准备工作3.3.1.主值班员在接到值长开机命令后:3.3.1.1.通知副值班员、巡操员等有关人员,并召开碰头会,详细交待有关开机的步骤与注意事项,填写开机操作票。3.3.1.2.领导机组当班人员进行开机前的检查和一切准备工作。3.3.1.3.通知启动的时间以及从暖管开始后的各项操作时间,并由主值班员记录在开机操作票和运行记录本中。3.3.1.4.主值班员和副值班员在启动前对全部设备(包括辅助设备)进行详细检查。首先检查所有检修过的设备,确认检修工作已全部结束,汽轮机本体、各辅助设备以及地面均已清扫干净。3.3.1.5.对油系统进行下列检查:(1)油管、油箱、冷油器、油泵等均于完好状态,油系统的任何地方均不有漏油现象。(2)肯定油箱内油位正常,油箱底部放积水一次。(3)油箱放油门、冷油器放油门、事故放油门关闭并挂“严禁开启”标示牌。(4)冷油器进出油门开启,进水门关闭,出水门开启。(5)滤油器的手柄在单侧运行位置。(6)交流和直流润滑油泵的联锁断开,进出口门门开启,冷却水畅通,联轴节盘动灵活。通知电气运行人员检查电机绝缘,正常后送上电源。(7)油箱抽油烟机的电机通知电气人员检查绝缘,并送上电源。(8)盘车装置的进油门开启,盘动手轮灵活,手柄在脱扣位置,通知电气检查电机绝缘,并送上电源。 (9)将调压器汽侧注满除盐水。(先将一抽至调压器信号管阀门关闭,待投调压器前将此阀门开启)3.3.1.5.所有仪表(如转速表、温度计、热电偶温度计、压力表等)经过校整合格,装复完好。3.3.1.6.对本体、调速和保安系统的检查:(1)机组各部件完整无缺,可动部分动作灵活无卡涩现象,各紧固螺钉紧固,无松动。(2)检查滑销系统、汽缸本体和主蒸汽进排汽管道的支吊架座,能正常自由膨胀、无卡涩。(3)检查调速汽门各连杆销子、螺丝等,没有松动脱扣现象。(4)危急遮断装置的手击部位在脱扣位置,磁力断路油门处于正常运行位置,轴向位移调整处于正常位置。(5)同步器作手动试验,并与背压调整器作联动试验,确保同步器加、减与调压器升、降一致。3.3.1.7.对汽、水系统进行下列检查:(1)电动主汽门预先进行手动和电动开闭检查,检查后电动主汽门及旁路门、自动主汽门等关闭。(2)供热电动门预先进行手动开闭检查,检查后供热电动门关闭。(3)主蒸汽管隔离电动门及旁路门关闭,其后疏水门均打开。(4)汽封加热器进、出水门、进汽门打开,疏水门开足。(5)调速汽门前后疏水门、汽缸疏水门和背压隔离门前的疏水门均开启。(6)背压向空排汽门打开(若采用供热管倒送汽暖管、暖机时可关闭)。(7)冷油器、空气冷却器出口水门开启,进口水门关闭。(8)冷油器、空气冷却器的滤水器前、后门打开,旁路门、排水门关闭,其冷却水总管的进、排水门均打开。(9)所有压力表、流量表的一次门均打开。3.3.1.8.会同电气、仪表人员校对操作盘和监视盘的电气信号和热工信号正常。3-4暖管和升压3.4.1.在油泵和盘车装置正常和完成机组各项静态保护装置试验正常后,油泵和盘车投运状态下,方可进行暖管和升压工作。3.4.2.缓慢打开主蒸汽隔离门的旁路门暖管至电动主汽门前,主蒸汽压力控制在00.3Mpa,冬天暖管不少于30分钟,夏天暖管20分钟。3.4.3.在暖管和升压过程中,严禁蒸汽漏入汽缸。若有发现,检查隔离门、旁路门、自动主汽门和供热电动门是否关严。3.4.4.缓慢开大母管隔离门或旁路门,以0.050.15Mpa/min的速度将汽压升到正常压力,一般不少于30分钟。3.4.5.汽压正常后,将母管隔离门全开,关闭旁路门。3.4.6.在升压过程中,注意压力和温度的升高,适当关小疏水门,同时检查管道热膨胀和支吊架情况。3-5冷态冲转3.5.1.冲动转子的条件:3.5.1.1.启动高压调速油泵,检查调速压力正常,油系统正常。3.5.1.2.盘车装置已投入。3.5.1.3.热工监控、信号正常。3.5.1.4.主蒸汽温度高于370,主蒸汽压力高于4.2Mpa。3.5.1.5.润滑油温度(冷油器出口油温)高于25。3.5.2.挂上危急遮断油门、磁力断路油门、轴向位移遮断油门;复置启动阀,将同步器置于空荷位置,检查安全油压建立,检查调速汽门开足,打开背压排空门,将自动主汽门开启(先关后开)。3.5.3.热力管网已有汽源时,可以打开供热电动门旁路门进行背压暖机35分钟,但最长不超过8分钟(采用背压暖机方式要关闭背压排空门)。3.5.4.若电动主汽门和旁路门关不严,将自动主汽门关闭,机组启动用自动主汽门冲转。3.5.5. 在DCS“保护联锁”界面投入以下保护开关: 汽机保护总开关复位投入润滑油压低投入轴承回油温度高投入汽机发电机轴振动大投入轴向位移1.0mm投入汽机推力瓦温度高投入汽机轴瓦温度高投入汽机转速3360rpm投入排汽压力高投入再缓慢打开电动主汽门旁路门,维持调速汽门后汽压小于0.05Mpa,注意盘车不脱扣,暖机10min后再开大电动主汽门旁路门冲动转子,若调速汽门后汽压已升达0.4Mpa以上,转子仍不转动时,则停止冲转,要查明原因。3.5.6.转子冲动后,以升速率100150r/min将机组转速升到500r/min左右进行低速暖机,不少于20分钟,冬天不少于30分钟。3.5.7.进行磨擦检查。(参照C15运规)。机组启动、暖机时间分配:目标值50012001200/14001400/17001700/2000升速率100150150200150200300150200冷态暖机半热态暖机热态暖机20min5min/30min10min5min/目标值2000/22002200/250025002500/28803000升速率300150200/150200200冷态暖机半热态暖机热态暖机/10min5min/冷态启动时间约为:80min半热态启动时间约为:40min热态启动时间约为:25min3.5.8.在低速暖过程中,进行下列检查:3.4.8.1.仔细倾听内部声音,若发现通流部分、轴封和调速系统不正常时,立即停机,及时报告领导。3.5.8.2.盘车装置自动退出,停下盘车电机,关闭盘车润滑油门。3.5.8.3.机组任一轴承振动在0.05mm以内。3.5.8.4.检查轴承温度、油压、油流是否正常。3.5.8.5.将汽封加热器投入,控制进汽压力0.41.0Mpa,注意调节加热器水位。3-6升速3.6.1.低速暖机正常后,冷油器出口油温达35以上方可升速暖机。即逐渐开大隔离门的旁路门,以每分钟100150r/min速度将转速升到1200r/min,保持中速暖机。3.6.2.再次检查机组的声音、振动、油温、油流等是否正常。3.6.3.一切正常后,以150-200r/min的速度升到2500r/min左右高速暖机(注意:临界转速区间:14001700rpm,20002200rpm用300r/min升速率快速通过)。3.6.4.检查正常后,缓慢升速2880r/min以上时,注意观察调速器投入正常工作。待调速器能控制机组转速后,全开电动主汽门,关闭其旁路门。3.6.5.用同步器升速至额定转速3000rpm,检查主油泵正常工作。停下高压调速油泵(此时同步器在额定蒸汽参数工况下,指示位置在下限位置)。3.6.6.在升速前和升速过程中,进行下列检查:3.6.6.1.升速前油温不低于35(冷油器出口),如超过42时,将冷油器水侧投入,调整冷却水量,使冷油器出口油温在3842。3.6.6.2.检查油系统油压、油箱油位。启动中发现高压调速油泵不正常,如机组转速在2300rpm以上时,提升转速到全速;如机组转速在2300rpm以下时,启动交流润滑油泵,并停机处理。3.6.6.3.检查各轴承回油温度小于65,任一轴承振动小于0.05mm,当任一轴承振动大于0.05mm时,降低转速一段时间,待振动小于0.05mm时,才允许升速。3.6.6.4.检查机组热膨胀测量装置在正常范围内,若超过,降速运行一段时间,待热膨胀数值下降后再升速,若发现机组两侧热膨胀不相等,也停止升速。3.6.6.5.当转速达到调速系统开始动作正常后,注意调速器动作情况,不有较大摆动。3-7并网(冷态)3.7.1.逐渐关小向空排汽电动门,注意排汽压力应逐渐升高,调整供汽压力高于供热母管压力0.05Mpa。(约1.0Mpa左右),暖管1015min,加强疏水。3.7.2.再次对机组进行全面检查,一切正常后,汇报值长可以并网。3.7.3.汽机人员根据电气要求,调整同步器增减来调整转速。3.7.4.当接到电气发电机已并网的通报后,在DCS界面投下列保护:3.7.4.1发电机故障跳机保护-投入 3.7.4.2发电机脱网保护-投入 3.7.4.3.机组并网后,将调压器开关由“远控”改为手动,按“升”按钮,立即带5001000KW电负荷停10分钟,进行带负荷暖机;当排汽压力符合供热压力投供热,关闭背压排空门。3.7.4.4. 用同步器带上1.53MW的电负荷,开启排汽管至调压器信号门;将调压器投入运行(调压器切换手柄旋到“投入”位置手柄朝下),向增荷方向慢慢旋转调压器上部的手轮,同时向减负荷方向旋转同步器手轮,注意蒸汽量,保持负荷不变,调门开度无大幅度变化;待同步器处于汽机空载时的位置,调压器能保持负荷稳定时,调压器已正常投入运行后切“远控”。3.7.4.6.注意机组前后轴封冒汽量,调整汽封抽汽器进汽压力,关闭汽缸和汽管疏水。3.7.4.7.对机组进行全面检查,特别注意机组声音、振动、轴承温度等。3.7.5.机组一切正常后,以200KW/min加负荷速度到3000KW停10分钟,再按300KW/min负荷速度到6000KW停10分钟,以后每隔3000KW负荷时停10分钟,直至满负荷为止。升荷暖机时间分配:目标值03MW3MW36MW6MW升荷率200KW/min/300KW/min/冷态暖机时间半热态暖机时间热态暖机时间/15min10min5min/10min5min5min目标值69MW9MW912MW升荷率500KW/min/500KW/min冷态暖机时间半热态暖机时间热态暖机时间/15min10min5min/冷态升荷暖机时间:75min半热态升荷暖机时间:60min热态升荷暖机时间:50min3.7.6. 调压器能保持负荷稳定时,调压器已正常投入运行后,在DCS界面投下列保护: 排汽压力低保护-投入 3.7.7.在增加负荷过程中,进行如下操作:3.7.7.1.调整冷油器水量,保持冷油器出口油温在3842。3.7.7.2.当发电机进口风温超过35时,开启空气冷却器进水门调整,保持发电机进口风温在2540之间。3.7.7.3.注意机组的热膨胀在正常范围内。3.7.7.4.任一轴承出现振动,立即停止增加负荷,先在这一负荷下运行30分钟,如果振动没有下降,可降低1015%的负荷再继续运行30分钟,如在上述时间振动仍不能下降时,继续减负荷运行,并报告上一级领导,决定如何处理。3.7.7.5.注意调整前后轴封冒汽,即调整汽封抽汽器射汽汽压为0.41.0Mpa,汽封抽汽器进出水冷却门开足,冷却水量大于30T/H。3.7.7.6.注意轴承温度和推力瓦块乌金温度是否正常。3.7.7.7.对机组进行听音检查,若有异音,减负荷运行,直至停机,并报告上级领导。3.7.7.8.注意调整汽机背压,若背压偏高,停止加负荷,并调整#1机、减温减压器的供汽,若安全门动作,减负荷。第四章 运行中的维护4.1.日常工作4.1.1.每隔一小时准时抄表一次,发现仪表读数和正常值有差别时,立即报告值长,查明原因,若仪表有问题,联系热工人员校对。4.1.2.定时对机组进行巡检。在巡检时,特别注意推力瓦块乌金温度以及各轴承回油温度、油流、振动及机组的运转声音情况,注意发电机炭刷有否冒火花现象,以及汽、水、油系统的严密情况,严格防止漏油着火。4.1.3.每班测量振动一次。(运行方式改变或机组运行异常时,及时测量)。4.1.4.每天夜班活动自动主汽门杆一次。(门杆关少许后约25mm即停止)。4.1.5.每月1日白班试开高压调速油泵、交流润滑油泵和直流润滑油泵一次。(试前先由电气人员测电机绝缘合格;在油泵出口门关闭情况下,试开时间2分钟)。4.1.6.每半年,对背压安全门试验一次。4.1.7.各班交接班前,对汽机各部位打扫卫生一次,并用抹布擦清机体及轴承座。4.1.8.交接班前,对汽机全面检查,并试验表盘各信号正常。(由接班人员负责检查试验)4.1.9.每周一白班,在主值班员监护下,由巡操员对油箱底部放水一次。4.1.10.每天白班摇洗排污冷油器、空气冷却器前滤水器一次,平时发现压差大时,及时清洗。4.1.11仔细检查各轴承入口温度(即冷油器出口油温)在3545之间。在任何情况下,任一轴承出口回油温度不高于65(温升小于15),当轴承回油温度比正常高出23时,检查冷油器出口油温,若冷油器出口温度高于45,切换冷油器运行,停下一台冷油器,通知检修人员要清洗水侧脏污物。4.1.12.除了经常定期巡回听测检查机组运行情况之外,在下列情况下,必须听测机组运行情况:4.1.12.1.开、停机时。4.1.12.2.交接班时。4.1.12.3.运行方式变动或运行发现机组有不正常时。4.1.12.4.发现振动增大时。4.1.12.5.当汽机发生水冲击后再次启动时。4.1.13.注意油箱油位,检查油位指示器正常。4.1.14.锅炉开、停时,及时联系开疏水门,当低气温时,也及时开疏水门。4.1.15.滤油器压差超过0.03Mpa时或润滑油油压小于0.09Mpa时,切换滤油器运行,停下一侧的滤油器及时联系检修人员清洗滤网。4.1.16.空气冷却器任一组脏污或堵塞时,及时联系检修人员清洗。4.1.17.经常注意前后轴封冒汽,调节射汽器压力使前后轴封有微微冒汽。4.1.18.在按电负荷运行方式时,注意背压调整不大于1.0Mpa,当背压升高时,及时调整热负荷,或减电负荷运行。4.1.19.在按热负荷运行时,可由汽机背压“自动”调节,若发现“自动”调节失灵时,及时改为“手动”调节,必要时转为电负荷运行方式调节。4.1.20.将备用冷油器并入运行时:4.1.20.1.首先从放油检查,确定备用冷油器侧没有漏水。4.1.20.2.先缓慢开启入口油门充油,(此时,油侧出口油门在关闭状态)同时开启上部放空气考克,多次将空气放尽,待有油流出时关闭考克。4.1.20.3.开启备用冷油器水空气门,再开启进水门,使水侧通水,排除空气后关闭。4.1.20.4.缓慢开大油侧出油门和水侧进水门,注意在操作过程中不使油压、油温有较大波动。4.1.20.5.需要把运行中的冷油器停下来时,一般要确定一台完好的冷油器运行正常,在操作过程中,必须密切注意轴承油压、油温的变化。缓慢关闭油侧和水侧,在关闭水侧门门时,先关进水门后关出水门。4.1.20.6.为防止漏水到油内,冷油器油侧压力大于水侧水压。冷油器出口水门门一般在常开状态,用进水门调整水量。4.2.运行限额表序号名称单位额度值正常范围极限最高最低1主汽压力MPa4.94.75.15.3(15min)4.62主汽温度470455480485(15min)4553复速级后压力MPa1.671.674排汽温度2883005排汽压力MPa09810785-1271.290.6366安全门动作值MPa1351.391.5/7高压调速油压MPa1.079/1.1480.758润滑油压MPa0.120.080.120.150.029润滑滤油差压MPa0.0140.0310轴位移油压MPa11安全油压MPa1.0290.7512I注油器MPa0.088213II注油器MPa14主油泵出口MPa1.07915一次油压MPa16二次油压MPa17轴承进油温度403842453518轴承回油温度6570/19推力瓦金属温85100/20轴承瓦金属温85100/21轴向位移mm-0.6+1.0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