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及胸腔引流.doc_第1页
骨折及胸腔引流.doc_第2页
骨折及胸腔引流.doc_第3页
骨折及胸腔引流.doc_第4页
骨折及胸腔引流.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创伤性湿肺创伤性湿肺为常见的肺实质损伤,多为迅猛钝性伤所致,例如车祸、撞击、挤压和坠落等。发生率约占胸部钝性伤的3075,但常由于对其认识不足、检查技术不敏感或被其他胸部伤所掩盖而被忽视或漏诊。2发病机理创伤性湿肺的发病机理仍不完全清楚,多数认为与肺爆震伤类似,系由于强烈的高压波作用所致。当强大的暴力作用于胸壁,使胸腔容积缩小,增高的胸内压力迫肺脏,引起肺实质出血及水肿;当外力消除,变形的胸廓弹回,在产生胸内负压的一瞬间又可导致原损伤区的附加损伤 。主要病理改变为肺泡和毛细血管损伤并有间质及肺泡内血液渗出及间质性肺水肿,使肺实质含气减少而血管外含水量增加,通气和换气功能障碍,肺动脉压和肺循环阻力产增高。病理变化在伤后1224小时呈进行性发展。肺挫伤往往合并其他损伤,如胸壁骨折、连枷胸、血胸、气胸及心脏和心包损伤。3临床表现由于创伤性湿肺的严重程度和范围大小不同,临床表现有很大的差异。轻者仅有胸痛、胸闷、气促、咳嗽和血痰等,听诊有散在罗音。X线胸片上有斑片状阴影(常报告为创伤性湿肺)、12天即可完全吸收。血气可正常。有人称之为肺震荡。严重者则有明显呼吸困难、发绀、血性泡沫痰、心动过速和血压下降等。听诊有广泛罗音、呼吸音减弱至消失或管型呼吸音。动脉血气分析有低血氧症在胸片尚未能显示之前具有参考价值。X线胸片是诊断创伤性湿肺 的重要手段。其改变约70病例在伤后1小时内出现,30病例可延迟到伤后46小时,范围可由小的局限区域到一侧或双侧,程度可由斑点状浸润、弥漫性或局部斑点融合浸润、以致弥漫性单肺或双肺大片浸润或实变阴影。经治疗后一般在伤后23天开始吸收,完全吸收需23周以上。近年来通过系列CT检查,对肺挫伤提出新的病理观点,X线平片上所显示的挫伤表现在CT片上是肺实质裂伤和围绕裂伤周围的一片肺泡积血而无肺间质损伤。4治疗轻型创伤性湿肺无需特殊治疗。重型创伤性湿肺 是引起胸部伤后急性呼吸衰竭的最常见因素,治疗在于维护呼吸和循环功能以及适当处理合并伤。连枷胸常有不同程度的肺挫伤,病理生理改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创伤性湿肺 ,当出现急性呼吸衰竭的先兆时即应及时给予机械通气治疗。目前已不像以往那样强调皮质激素的应用,对伴有低血容量休克者,仍要及时补充血容量,合理搭配晶体与胶体液比例,保持正常的胶体渗透压和总渗透压,以后则保持液体负平衡,每日量16001800毫升。肋骨骨折(一)发病原因在小儿和青年期,肋骨本身富有弹性,不易折断,有时有胸内脏器损伤而不发生肋骨骨折,老年人肋骨脱钙,脆弱,有时因轻伤甚至用力咳嗽或喷嚏,也可引起骨折,肋骨骨折一般由外来暴力所致,直接暴力作用于胸部时,肋骨骨折常发生于受打击部位,骨折端向内折断,同时胸内脏器造成损伤。间接暴力作用于胸部时,如胸部受挤压的暴力,肋骨骨折发生于暴力作用点以外的部位,骨折端向外,容易损伤胸壁软组织,产生胸部血肿。开放性骨折多见于火器或锐器直接损伤,此外,当肋骨有病理性改变如骨质疏松,骨质软化或原发性和转移性肋骨肿瘤的基础上发生骨折,称为病理性肋骨骨折。(二)发病机制肋骨骨折常发生在第410肋,第13肋较短,且有肩胛骨,锁骨保护,不易骨折,第1112肋为浮肋,活动度大,骨折少见,但如果造成第13肋或第1112肋骨折,则往往外力打击很大,应密切注意有无合并胸内或腹内器官损伤,由于致伤暴力不同,可以产生单根或多根肋骨骨折,每根肋骨又可在一处或多处折断:单处骨折如无胸内脏器损伤,多不严重,但有相邻的几根肋骨同时两处以上骨折,可造成连枷胸,产生反常呼吸运动,严重影响呼吸和循环功能,肋软骨骨折常发生在肋软骨与肋骨或与胸骨连接处,并易脱位,胸骨骨折的部位多发生在胸骨体部或柄体交界处,由于易合并胸内脏器损伤,死亡率达25%45%。常见症状无力呼吸困难多根肋骨骨折胸痛水肿连枷胸传导性腹痛休克血胸1、症状偶尔由于剧烈的咳嗽或喷嚏等,胸部肌肉突然强力收缩而引起肋骨骨折,称为自发性肋骨骨折,多发生在腋窝部的第69肋,当肋骨本身有病变时,如原发性肿瘤或转移瘤等,在很轻的外力或没有外力作用下亦可发生肋骨骨折,称为病理性肋骨骨折。肋骨骨折多发生在第47肋;第13肋有锁骨,肩胛骨及肩带肌群的保护而不易伤折;第810肋渐次变短且连接于软骨肋弓上,有弹性缓冲,骨折机会减少;第11和12肋为浮肋,活动度较大,甚少骨折,但是,当暴力强大时,这些肋骨都有可能发生骨折。仅有1根肋骨骨折称为单根肋骨骨折,2根或2根以上肋骨骨折称为多发性肋骨骨折,肋骨骨折可以同时发生在双侧胸部,每肋仅一处折断者称为单处骨折,有两处以上折断者称为双处或多处骨折,序列性多根多处肋骨骨折或多根肋骨骨折合并多根肋软骨骨骺脱离或双侧多根肋软骨骨折或骨骺脱离,则造成胸壁软化,称为胸壁浮动伤,又称为连枷胸。局部疼痛是肋骨骨折最明显的症状,且随咳嗽,深呼吸或身体转动等运动而加重,有时病人可同时自己听到或感觉到肋骨骨折处有“咯噔咯噔”的骨摩擦感,疼痛以及胸廓稳定性受破坏,可使呼吸动度受限,呼吸浅快和肺泡通气减少,病人不敢咳嗽,痰潴留,从而引起下呼吸道分泌物梗阻,肺湿变或肺不张,这在老弱病人或原有肺部疾患的病人尤应予以重视,在连枷胸,当吸气时,胸腔负压增加,软化部份胸壁向内凹陷;呼气时,胸腔压力增高,损伤的胸壁浮动凸出,这与其他胸壁的运动相反,称为“反常呼吸运动”,反常呼吸运动可使两侧胸腔压力不平衡,纵隔随呼吸而向左右来回移动,称为“纵隔摆动”,影响血液回流,造成循环功能紊乱,是导致和加重休克的重要因素之一,连枷胸时胸痛和胸廓稳定性破坏更为严重,反常呼吸运动更使呼吸运动受限,咳嗽无力,肺活量及功能残气量(FRC)减少,肺顺应性和潮气量降低,常伴有严重的呼吸困难及低氧血症,过去曾认为,连枷胸时有部份气体随着吸气和呼气而在健侧和伤侧肺内之间来回流动,不能与大气交换,称为残气对流或摆动气,是造成呼吸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而目前认为摆动气并不存在,而连枷胸所常伴有的肺挫伤可使肺泡和间质出血,水肿,肺泡破裂和不张,是引起呼吸功能障碍的重要原因。无合并损伤的肋骨骨折称为单纯性肋骨骨折,除了合并胸膜和肺损伤及其所引起的血胸或(和)气胸之外,还常合并其他胸部损伤或胸部以外部位的损伤,诊断中尤应注意,第1或第2肋骨骨折常合并锁骨或肩胛骨骨折,并可能合并胸内脏器及大血管损伤,支气管或气管断裂,或心脏挫伤,还常合并颅脑伤;下胸部肋骨骨折可能合并腹内脏器损伤,特别是肝,脾和肾破裂,还应注意合并脊柱和骨盆骨折,但是,当第7肋以下的肋骨骨折时,由于骨折处肋间神经受刺激,产生传导性腹痛,应注意与腹腔脏器损伤所引起的示位性腹痛相鉴别。2、辅助检查X线胸片上大都能够显示肋骨骨折,但是,对于肋软骨骨折,“柳枝骨折”,骨折无错位,或肋骨中段骨折在胸片上因两侧的肋骨相互重叠处,均不易发现,应结合临床表现来判断以免漏诊。如有胸部外伤史,胸壁有局部疼痛和压痛,胸廓挤压试验阳性,应想到胸廓骨折可能,结合X线检查可确诊,如果压痛点可触到摩擦音,诊断可确立,如果胸壁出现反常呼吸运动,说明有多根多处肋骨骨折。1、急性心力衰竭肋骨骨折并发急性心力衰竭的病例多为多发性肋骨骨折,此病的病人早期应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防止心肺功能衰竭,一旦出现早期症状应立即组织抢救,严防发生心跳骤停,心跳一旦停止不宜行胸外心脏按压术,因胸外心脏按压术能使肋骨骨折断端加深对心肺的损伤,影响抢救效果危及病人生命,应立即作开胸,胸内心脏按压术,胸内心脏按压心排血量高于胸外心脏按压,效果较好,多发性肋骨骨折病人住院后,应立即用胸肋固定带或其它方法,固定胸壁,防止产生反常呼吸运动,导致心肺功能损害,产生不良后果,将疾病控制在萌芽状态。2、肺不张肺不张的病因中由肿瘤引起者占59. 5 %居首位,炎症占32. 7 % ,结核占4 %居第3 位,而左侧多发性肋骨骨折引发右侧肺不张显然是由感染引起的,原因分析如下:从解剖特点来说,右支气管较短粗,与主支气管纵轴所成夹角较小,痰液容易坠入右肺部。从体位来分析,由于入院后常强调病人需健侧卧位,一方面使呼吸道分泌物借重力作用流入右侧肺部,另一方面长时间的右侧卧位影响限制了右侧呼吸肌和胸廓运动,使得肺活量减少,潮气量降低。如果患者的遵医行为较差也会促使病人并发肺不张,由于深呼吸,咳嗽时局部疼痛加重,如果病人不配合做深呼吸及有效咳嗽,不敢变动体位而使分泌物阻塞呼吸道。多见于没有及时行胸壁固定的患者。肋骨骨折可以合并胸腔内脏器损伤等。胸腔闭式引流水封瓶为一广口玻璃瓶,以橡胶瓶塞密封瓶口,瓶塞上穿过长、短各一两根玻璃管。长玻璃管一端,应与胸腔引流管连接,另一端应在瓶内水面下2cm。引流瓶应较胸膜腔低50-60cm。瓶内应放置消毒盐水或冷开水,放入水后应作标记。根据引流瓶外的刻度(标记),可以随时观察及记录引流量。每日应更换引流瓶内消毒水一次。引流管必须保持通畅。若引流管通畅,则长玻璃管内液面,随病人呼吸而上下波动。液面波动停止,则表示引流管已被堵塞,或肺已完全膨胀。经常挤压胸腔引流管,是一保证引流通畅的有效方法。引流过程中,应严观察患侧呼吸音,和必要时作胸部X线检查,了解引流后肺膨胀情况。若引流后未达到肺完全膨胀,应即时更换引流部位。引流液体的性质和量,应详细记录,随时根据情况,作相应检查,如细菌培养及药敏;乳糜定性等,然后作进一步处理。引流气体者,停止排气24小时后;胸腔引,流液24小时内少于100ml,则可拔除胸腔引流管。拔管时,应先清洁皮肤,及引流管近皮肤段,剪断固定丝线后,嘱病人深吸气后摒住,以8层凡士林油纱布堵塞伤口,迅速拔出引流管,并以宽胶布封贴敷料,以免拔管后,外界空气漏入,再造成气胸注意事项胸腔闭式引流1.插管部位,或切开部位,一定要准确无误。2.局麻时必须使胸膜得到充分浸润,不但可减轻疼痛,而且可避免胸膜休克。3.插管前,必须以注射针穿刺抽吸,证明气腔或液腔的存在。4.插管深度要事先标记好。5.插管后,引流管立即与水封瓶连接,并证实引流管通畅无阻。否则应调整引流管位置或深度。6.引流液体时,一次不应超过1000ml,以免肺复张后肺水肿。7.引流管必须与皮肤垂直固定,以免皮肤压迫坏死。8.引流瓶内消毒水,每天更换一次。更换引流瓶时,必须用二把血管钳夹住胸腔引流管,方可开启引流瓶盖。9.每天记录引流量及性质。10.使用负压吸引装置时,吸引器不可开得过大,只要调节管有气泡溢出即可。3术后护理常规1 每日更换引流瓶12次(根据引流液情况而定),并观察负压的大小和波动,了解肺膨胀的情况。如引流瓶内有大量泡沫存在影响气体的引流时,可在引流瓶内加入数滴95%的酒精,以降低泡沫的表面张力,消除泡沫,保证引流通畅。为保持引流管通畅,手术后要经常挤压排液管,一般情况下,每30min挤压1次,以免管口被血凝块堵塞。挤压方法:(1)护士站在病人术侧,双手握住排液管距插管处1015cm,太近易使引流管牵拉引起疼痛,太长则影响挤压效果。挤压时两手前后相接,后面的手用力捏住引流管,使引流管闭塞,用前面手的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指腹用力、快速挤压引流管,使挤压力与手掌的反作用力恰好与引流管的直径重叠,频率要快,这样可使气流反复冲击引流管口,防止血凝块形成而堵塞管口,然后两只手松开,由于重力作用胸腔内积液可自引流管中排出,反复操作。(2)用止血钳夹住排液管下端,两手同时挤压引流管然后打开止血钳,使引流液流出。遇到特殊情况时,如病人发生活动性内出血,应不停的挤压引流管。2 每次换引流瓶时,要盖紧瓶盖,各部衔接要紧密,切勿漏气,连接引流管的管头要在液面下24 cm,以免空气进入胸膜腔。引流管长短要适度,一般为6070 cm.过长不易引流,过短易滑脱,质地柔韧。水封瓶内装无菌盐水500ml,液面低于引流管胸腔出口处6070cm,以防液体倒流进入胸膜腔。水封瓶及外接管应无菌消毒,有刻度。3 经常巡视病房,观察引流情况,如瓶内液面是否有气体逸出或玻璃管内液面是否上下波动,引流管是否扭转、被压等,注意保持引流管通畅。引流出液体时,注意观察液体的性质、量、颜色,并作记录。由于开胸手术会有气体在胸腔残留,加上肺段切除或肺裂不全行肺叶切除后造成肺段面漏气,术后病人在咳嗽、深呼吸后会有气体自引流管逸出,这种现象是正常的,均可自行愈合。对于有严重漏气现象的病人不要鼓励病人咳嗽,以免使肺段面愈合时间延长,不利术后早期拔管。密切观察引流液的量、颜色、性质,正常情况下引流量应少于100ml/h,开始为血性,以后颜色为浅红色,不宜凝血。若引流量多、颜色为鲜红色或暗红色,性质较粘稠、易凝血则疑为胸腔内活动性出血。其主要原因为术中局部止血不良,在病人拔除气管插管前因吸痰受刺激剧烈呛咳、麻醉清醒前病人强力挣扎等因素也可以引起术后急性大出血。若引流量超过100ml/h,持续观察46h未见减少,床边胸部X线显示凝固性血胸阴影,有呼吸循环障碍,脉搏120次/min以上,呼吸30次/min以上,则诊断胸腔内活动性出血需再次开胸止血。所以如果胸腔引流量每小时超过100ml,要及时报告医师。术后并发症除胸腔内出血外,还可能出现乳糜胸,原因是胸导管或其某一主要分支的破裂所致,胸导管的损伤几乎发生于所有胸部外科手术之后,从损伤到临床上出现明显的乳糜胸约有210天的潜伏期。观察胸内负压,随时观察水封管中液面的波动情况是引流管护理不可忽视的内容之一。随着胸膜腔内气体和液体的排出,残腔缩小,手术后48h、72h负压波动范围多为13cm水柱,结合胸部X线片,根据病人具体情况考虑拔管。4 当发现引流管不通畅时,应积极采取措施,用手挤压引流管或空针抽气或轻轻左右旋动引流管,使之通畅,如仍不通畅,则报告医生并协助再行处理。 医.学教 育网搜集整理5 搬动病人时,应注意保持引流瓶低于胸膜腔,以免瓶内液体倒流,导致感染;对有气体逸出的病人,需始终保持引流管通畅,绝不可随意夹管。6 操作过程中,严格无菌操作和消毒隔离,常规应用抗生素,以防继发感染。7 加强基础护理,如口腔护理、皮肤护理、褥疮护理,防止护理并发症。8 如患者病情好转,呼吸改善,引流管无气体逸出,报告医生,夹管24小时照片复查,考虑拔管。拔管指证生命体征稳定。引流瓶内无气体溢出。引流液体很少,24小时内引流量100ml.听诊余肺呼吸音清晰,胸片示伤侧肺复张良好即可拔管。冬季拔管要注意给病人保暖,拔管前嘱病人深吸气,然后摒住以免拔管时管端损伤肺脏或疼痛,拔管后立即用无菌纱布按压插管处伤口,以防气体进入胸腔。为防止气胸复发,拔管前胸腔内注射50%葡萄糖40 ml加四环素0.5g,诱发胸腔内无菌性炎症使胸膜渗出,脏、壁层粘连,此时病人有不同程度的胸痛、发热,给予对症处理,同时鼓励病人不断更换体位。9 拔管后24小时内要密切观察病人有无胸闷、憋气、呼吸困难、气胸、皮下气肿等;观察局部有无渗血渗液,如有变化,要及时报告医生及时处理。4特殊护理1 选择合适的体位,病人的体位以斜坡(床头抬高45-60度,床尾抬高10度)卧位为宜,病人血压平稳后即可取斜坡卧位,以利于胸腔内积液流出,同时也利于呼吸及循环功能,还起到减轻切口张力的作用。避免引流管受压,经常挤压引流管,以免纤维素性物质沉着于引流管口内引起堵塞。如体位不当,部分积液残存于胸腔内时间一长,易造成粘连性胸膜炎,甚至造成包裹性积液而影响呼吸功能。临床上出现的引流不畅,多与体位不当有关,特别是脓胸病人采取有效的体位是至关重要的。咳嗽较剧时,给予镇咳剂,痰稠时口服化痰药或雾化吸入及静脉给药。并嘱患者或陪伴者一定要按住胸壁插管部位,否则引流管易脱落到皮下,导致皮下气肿。全麻术后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