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第20课 水课件3 语文版.ppt_第1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第20课 水课件3 语文版.ppt_第2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第20课 水课件3 语文版.ppt_第3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第20课 水课件3 语文版.ppt_第4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第20课 水课件3 语文版.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秋水 庄子 1 给下列粗体字注音 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少仲尼之闻则殆矣 j ng同 径 s zh sh o d i 2 文学常识名周 战国时期宋国蒙人 大约与孟子同时而稍后 他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 为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 世称 老庄 庄子 唐代以后又称 南华经 是道家经典之一 著名学者南怀瑾这样说 儒家像粮食店 绝不能打倒 否则打倒了儒家 我们就没饭吃 道家则是药店 如果不生病 一生也可以不必理会它 要是一生病 就非自动找上门去不可 千百年来 道家思想对乱世中饱经创伤的心灵给予了莫大的慰藉 而道家集大成者人物便是庄子 鲁迅先生曾在 汉文学史纲要 中这样评价过他 其文则汪洋辟阖 仪态万方 晚周诸子之作 莫能先也 庄子 简介 庄子 一书 汉代著录为五十二篇 现存三十三篇 其中 内篇 七篇 外篇 十五篇 杂篇 十一篇 一般认为 内篇是庄子自著 外篇 杂篇是庄子的门徒所著 庄子的文章 想象奇幻 构思巧妙 善用寓言和比喻 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 庄子简介 庄子名周 战国时期宋国蒙人 大体与孟子同时期或稍后 他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 是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 与老子并称 老庄 庄周一生贫困 他身居陋巷 常向人借粮 自织草鞋 穿粗布衣和破鞋子 甘愿闲居独处 庄子认为世间一切事物并无本质区别 无论大小 贵贱 寿夭 生死 善恶 得失 荣辱都是相对的 庄子思想 1 主张 天道无为 的思想 2 持有相对主义的认识论 3 主张无条件的精神自由 老子 阐述自然无为的政治哲学 庄子 的中心 则是探求个人在沉重黑暗的社会中 如何实现自我解脱和自我保全的方法 在作者看来 最理想的社会是上古的混沌状态 一切人为的制度和文化措施都违逆人的天性 因而毫无价值 知鱼乐 之辩 本文以故事为载体 以庄子与惠子辩论的方式讨论了一个命题 由庄子提出这一论题 按你的逻辑 你不是我 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呢 对啊 我不是你 所以不知你怎么知道鱼快乐 那么你也不是鱼 所以你也不知道鱼快乐 这不全了 你怎那么糊涂 你不是问我 安知鱼乐 吗 说明你已知道我是知鱼快乐的 你不是明知故问吗 不过 我还是告诉你吧 我是在濠河岸上知道鱼快乐的 秋水 在 庄子 外篇 取篇首二字为题 主旨是阐述认知与价值判断的相对性 全文分两大部分 第一章共七节为河伯与北海若的对话 七问七答 为全篇之主体 第二章为其余六节 文意不相连属 疑为庄子后学仿作或散段而羼入者 本文选取第一章的前两节 通过河伯与北海若的两段问答 形象地阐述了小大之辨及其不确定性 得出人类认知与价值判断具有相对性的认识论判断 进而引申出对得失 生死泰然处之的生存哲学 层次结构 第一段 黄河壮阔 河伯骄傲自满 第二段 河伯见到大海后自叹不如 1 说明人的认识要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 2 进一步说明世间万物的大小都是相对的道理 1 秋水 秋天的雨水2 时至 应时而来3 百川灌河 很多河流的水都流入黄河 4 泾流 流畅的水流5 两涘渚崖之间 不辩牛马 两岸和河中沙洲之间 分辨不清对岸的牛和马 6 河伯 传说中的黄河之神 7 尽在己 都汇聚到这里来了 8 北海 北方的大海 今渤海 9 东面 面向东 脸朝东 10 旋其面目 改变先前洋洋得意的面容 11 望洋向若 望着海神 面对着海神 望洋 抬头向上看 仰视的样子 12 野语 俗语 13 闻道百 听到过很多道理 14 莫己若 没人能比得上自己 宾语前置 莫若己 15 少仲尼之闻 小看孔子的学识 16 轻伯夷之义 轻视伯夷的高义 17 今我睹子之难穷也 现在我目睹了大海您的无穷无尽 18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我将长久地被有学识 修养高的内行人笑话 通假字 泾流之大 泾 通 径 径直 不辩牛马 辩 通 辨 辨别 区别 古今异义词 1 顺流而东行 至于北海 至于 是动词 至 和介词 于 的连用 意为 到达 今仅用作另提一事的连词 2 东面而视 东面 脸朝东 今指东边 3 于是河伯欣然自喜 在这种情况下 4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专家 学者 词类活用 秋水时至 名词 时 季节 作动词 至 的状语 随季节 按季节 顺流而东行 方位名词 东 作动词 行 的状语 朝东 向东 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形容词 美 作介词 以 的宾语 用作名词 美景 少仲尼之闻 形容词作动词 小看 也可以理解为意动用法 以 为少 轻伯夷之义 形容词作动词 轻视 也可以理解为意动用法 以 为轻 句式 闻道百 以为莫己若者 我之谓也 判断句 用 者 也 表示判断 以为莫己若者 宾语前置句 否定句中 代词 己 作宾语前置 我之谓也 宾语前置句 助词 之 是宾语前置的标志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被动句 用 见 于 表示被动 闻道百 特殊句式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我之谓也 以为莫己若 定语后置 宾语前置 宾语前置 被动句 用在动词前 表被动 相当于 被 固定句式 吾非至于子之门 则殆矣 非 则 表示假设 译为 不是 就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 且夫 再说 而且 用于承接上文 引出另一层意思 句式 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以 为 是古汉语常见的固定形式 可译为 认为 是 觉得 是 吾非至于子之门 则殆矣 非 则 是副词 非 和连词 则 的配合格式 可译为 要 不是 就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 且夫 连词 连接上句或上段 用在下句或下段的开头 可译为 再说 况且 表示意思推进一层 出自本文的成语 望洋兴叹 仰望海神而兴叹 指在伟大的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 也比喻做事时因为不胜任或没有条件感到无可奈何 望洋 仰视的样子 也作 望洋而叹 贻笑大方 留下笑柄给内行人 让内行的人笑话 贻笑 见笑 大方 大方之家 指修养很高 明白道理的人 常用作谦词 秋水时至 百川灌河 泾流之大 两涘渚崖之间 不辨牛马 顺流而东行 至于北海 东面而视 不见水端 1 河伯为什么洋洋自得 欣然自喜 2 河伯后来为何又望洋而叹呢 狂妄自大 自愧不如 理文脉 3 河伯面对波澜壮阔的大海是如何自责的 第一层 闻道百 以为莫己若 者 我之谓也 批评自己的狂妄自大 第二层 曾经不相信有 少仲尼之闻 而轻伯夷之义者 批评自己目光的短浅 第三层 吾非至于子之门 则殆矣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庆幸自己遇到了若 否则将贻笑大方 结构分析 不辩牛马 对比 黄河开阔 欣然自喜 扬抑 骄傲自满 美尽在己 踌躇满志 不见水端 北海壮阔 望洋兴叹 自叹不如 贻笑大方 狂妄盲目 自大 自叹 主题探究 学生甲 秋水 一文使我认识到骄傲自满会束缚我们前进的步伐 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