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课《说勤奋》.doc_第1页
16课《说勤奋》.doc_第2页
16课《说勤奋》.doc_第3页
16课《说勤奋》.doc_第4页
16课《说勤奋》.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程导航”课时教学计划 施教日期 年 月 日教学内容 16 说勤奋共几课时2课型新授第几课时1三维目标1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注意读准多音字“重、剥、华”,理解本课重要的词语。3学会用排除法找到课文的观点: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学会本课生字,注意读准多音字“重、剥、华”,理解本课重要的词语。难点:学会用排除法找到课文的观点: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教学资源Ppt资治通鉴是我国古代著名历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和他的助手历时十九年编纂的一部规模空前的编年体通史巨著。预习设计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至少3遍。2在课文中划出生字词,思考哪些生字在字音(特别是多音字)、字形方面要注意,还想到哪些形近字。理解生词的意思。(1)一类生字词:一遍、枕头、稍微、期末、校园、习惯、远渡重洋、基础。 (2)二类生字词:资治通鉴、毫不气馁、名列前茅、剥离、良训。字形 字音 字义 3说说以下成语的意思,并选择两个词语口头造句。滚瓜烂熟、毫不气馁、急起直追、名列前茅、有所作为、远渡重洋学 程 设 计导 航 策 略调整与反思第一板块:走进课文(5分钟)1 板书:勤奋2 说说想到的勤奋的名人或身边的人。3 交流表示勤奋的词语:坚持不懈、起早贪黑、孜孜不倦、勤学苦练齐读词语。4 认识文体第二板块,预习展示(20分钟)预习作业2 字形:容易混淆的字预设稍梢 度渡容易写错的字 惯 末 字音:1. 读准多音字,并用另一个读音组词。2. 齐读含有多音字的词语。远渡重洋 剥离 华罗庚读下列两组词语:史学家 砸缸救人 滚瓜烂熟 警枕 史学巨著 资治通鉴生物学家 毫不气馁 急起直追 名列前茅 远渡重洋 勤能补拙1.说说两组词的特点,预设:(1)第一行的词语都和司马光有关(男生读读)。(2)第二行的词语都和童第周有关(女生读读)。2.用上上面的词语说说两个人的故事。3.了解资治通鉴4.理解词语:警枕 A 危险的情况 B提醒,使人注意 C警察的简称(警的意思选择B)勤能补拙:勤奋不懈可以弥补天生的笨拙。第三板块:整体感知课文,找出论点(15分钟)学程单一:1、快速浏览课文,思考:你从这篇文章中懂得了哪些道理?把相关的句子用横线划出。 时间:2分钟预设(1)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什么?是勤奋。 (2)古今中外,每一个成功者手中的鲜花,都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3)即使基础比别人差一些,只要肯下功夫,也是照样可以成才的。(4)只有一生勤奋,才能有所作为,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2、小组交流,这些道理中哪一个最能体现作者的观点?说说理由。时间:3分钟预设:用排除法找到表示作者观点的句子。 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什么?是勤奋。(1)自由读、个别读。(2)把句子改成陈述句。预设: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勤奋。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5. 大声读作者的观点: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6. 知道作者用举例的方法把道理说清楚。7、出示学程单二1、默读第二、第三小节,思考:这两个例子有什么相同点?又有什么不同点? 时间:2分钟2、小组交流各自意见,组长汇总准备发言。 时间:2分钟8、了解议论文中举例应选择具有代表性、众所周知的事实来表达自己的观点,这样更有说服力。第一板块:揭题导入1.同学们,在上课之前,老师想送给大家一个词“勤奋”,(板书)谁来读。说到勤奋,你的脑海中马上想到哪些勤奋的人呢?(可以是名人,也可以是你身边的小朋友。)他们的勤奋都表现在哪些方面呢?有哪些词可以形容?看来,说到勤奋,我们都有很多话要说,怪不得还有位作家围绕“勤奋”写了一篇文章呢!2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说勤奋(在“勤奋”前添上一个“说”字) “说”,就是“谈”和“讲”的意思。这表明,这篇课文和我们以前学习的课文不一样,是一篇说理的文章。也叫议论文。今天,我们就来好好谈谈“勤奋”二字。第二板块:检查预习,反馈自学情况1检测字词。(1)看拼音写词语(2)同桌互批,错的订正一遍。(3)这些加红的生字,你想提醒大家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 字形:导学:哪些字在写的时候容易混淆呢?稍梢 度渡哪些字在写的时候容易写错呢?(1)“惯”字右半部分注意和“母”字的区别;“末”字第一、二两横必须是上长下短,如果是上短下长那就成为另外一个字“未”。 字音:在课文中还有三个多音字需要提醒大家注意。导学:(1)剥(b)离 当这个字作为合成词时读剥(b),比如说剥削,当我们说去掉外面的皮或壳的时候,就读剥( bo),比如说:我们吃香蕉要剥( bo)香蕉皮,吃橘子要剥( bo)橘子皮(2)远渡重(chng)洋它还有另外一个读音,重( zhng)量(3)当这个字作为姓时,读华(hu ),跟我读华(hu )罗庚,华罗庚是谁呀?(我国著名数学家)文中有句他的名言,谁会读“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一起读“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这个字还读(hu),组词:中华(hu),华夏。让我们再一次读读:2再看这两组词,谁会读?读了这么多,你发现这两组词有什么特点吗?(板书:司马光 童第周)3. 文章哪些自然段写了他们俩的故事呢?请你再认认真真读一读,用上老师给你的这些词语,简洁地说说这两个人的故事。趁机介绍资治通鉴是我国古代著名历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和他的助手历时十九年编纂的一部规模空前的编年体通史巨著。 “警”在字典中有这样几个解释,(出示)警枕 A 危险的情况 B提醒,使人注意C警察的简称勤能补拙:勤奋不懈可以弥补天生的笨拙。 毫不气馁:一点儿也不灰心,充满信心。第三板块:整体感知课文,找出论点1.同学们在预习时果真下了番功夫。不仅自己会学习生字词,还能把课文中的两个故事说的清清楚楚。2.任务驱动。3.导学策略(1)交流句子,出示(2)让我们一起读!(3)这些话令人深思,我们读的时候尤其要注意这些地方,(出示重点词) 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什么?是勤奋。 古今中外,每一个成功者手中的鲜花,都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 即使基础比别人差一些,只要肯下功夫,也是照样可以成才的。 只有一生勤奋,才能有所作为,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指名读。4这些道理都是同学们读到的,但哪一句最能集中体现作者观点呢?(板书:摆出观点) 出示:学程单一5. 指导找出观点。 我们可以用排除法:即使基础比别人差一些,只要肯下功夫,也是照样可以成才的。可以找找这句话在第几自然段?发现了吗,原来这句话只是从童第周身上得到的启示。只有一生勤奋,才能有所作为,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这句话在文章的最后,是对全文的一个总结。(板书:发出号召)古今中外,每一个成功者手中的鲜花,都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我们说,一般议论文的观点鲜明,而这句话却用了众多的比喻,只是具体,形象地说明勤奋的重要。ppt: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什么?是勤奋。 (1)自由读。 (2)指名读。谁能把这个自问自答的句子换成一个陈述句吗?“桥梁”比喻什么?(途径)对,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出示这就是作者的观点,让我们再一次大声地告诉大家作者的观点。这就是议论文的特点。6.那作者又是怎样把这个道理说清楚的呢?(板书:举例证明)师:对了,用事实说话,事实胜于雄辩。 作者举了谁的例子?7、出示学程单二 8、老师给你几个事例,如果让你来写,你准备挑选哪两个事例呢?每天早上我五点多就起床了。每次大课间活动,别人都在玩耍,我却坐在位置上看课外书。我每天帮爸爸、妈妈做些家务。课上没听懂的地方我虚心请教老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