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 第21课 新文化运动课件 岳麓版必修3(1).ppt_第1页
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 第21课 新文化运动课件 岳麓版必修3(1).ppt_第2页
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 第21课 新文化运动课件 岳麓版必修3(1).ppt_第3页
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 第21课 新文化运动课件 岳麓版必修3(1).ppt_第4页
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 第21课 新文化运动课件 岳麓版必修3(1).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1课新文化运动 第五单元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 1 了解新文化运动发生的背景 兴起的标志 指导思想 代表人物 2 识记并理解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 3 理解新文化运动产生的影响 认识新文化运动的性质 4 能够比较新文化运动与欧洲启蒙运动的异同 学习目标 基础知识导学梳理 识记 点拨 重点难点探究理解 深化 探究 随堂达标检测巩固 应用 反馈 栏目索引 1 背景 1 政治 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 军阀的统治日趋黑暗 资产阶级要求实行民主政治 2 经济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中国得到发展 3 思想 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传入中国 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逆流 基础知识导学梳理 识记 点拨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一 答案 民族资本主义 2 兴起 答案 青年杂志 新青年 平等 1 民主与科学 德先生 与 赛先生 核心内容 1 民主 包括政治民主和反专制反特权的民主理念 2 科学 指 科学精神 科学的世界观与以及具体的科学技术与科学知识及唯物论 无神论等内容 2 提倡新道德 反对旧道德 1 含义 对以孔子和儒家学说为代表 维护专制制度的发动攻击 答案 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二 科学思想 方法论 旧礼教旧道德 2 表现 陈独秀 连续发表 孔子之道与现代生活 等文章 鲁迅 对旧礼教 旧道德的抨击最为猛烈 代表作品有 我之节烈观 等 3 实质 是对统治中国几千年的意识形态 思想体系 文化传统的全面清算 3 提倡新文学 反对旧文学 1 胡适 1917年 他发表 系统地提出了文学改革的主张 2 陈独秀 发表 使文学革命的旗帜更加鲜明 答案 宪法与孔教 狂人日记 文学改良刍议 文学革命论 4 文化平民化 1 原因 新文化运动的推动 2 概况 形成思潮 白话文取代文言文 内容 形式上风格多样 答案 平民教育 1 是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延续 形成空前的思想解放 2 在政治上和思想上给专制主义以空前沉重的打击 动摇了传统礼教的思想统治地位 3 是民主主义的和文化革新运动 对促进中国人民 特别是青年知识分子的觉醒起了巨大的作用 4 为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推动了的发生 答案 新文化运动的意义 二 辛亥革命 思想启蒙 马克思主义 五四运动 1 结构图示 方法总结 2 识记方法新文化运动可归纳为 一 二 三 四 一个中心 北京大学 两大口号 民主 科学 三大内容 提倡民主 科学 反对专制 愚昧和迷信 提倡新道德 反对旧道德 提倡新文学 反对旧文学 四大人物 李大钊 胡适 钱玄同 鲁迅 返回 重点难点探究理解 深化 探究 主题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史料探究 1 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材料 重点难点探究理解 深化 探究 答案 民国元年的一副春联 问题 图片和对联反映了什么社会现象 说明了什么问题 袁世凯在天坛祭天 重点难点探究理解 深化 探究 答案 1 现象 反映了当时的统治者和很多人具有强烈的皇权思想 2 问题 说明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清政府 但不够彻底 封建的君主思想仍然根深蒂固地影响着多数中国人 因此必须继续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斗争 2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材料国人欲脱蒙昧时代 羞为浅化之民也 则急起直追 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 陈独秀 敬告青年 问题 为什么说 青年杂志 的创办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答案1915年 陈独秀在上海创办 青年杂志 并在创刊号上发表 敬告青年 一文 提倡民主与科学 反对封建文化 揭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 答案 史论总结 北京大学能成为新文化运动的活动基地的原因 1 蔡元培提出 思想自由 兼容并包 的方针 2 聚集了一批具有新思想的学者 3 培养造就了一批具有先进思想的进步青年 重点难点探究理解 深化 探究 主题二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史料探究 1 民主与科学材料我们现在认定 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 道德上 学术上 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问题 民主与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核心内容 为什么要提出这个口号 如何评价 答案 1 原因 为实现真正的民主政治服务 2 评价 促进了民主思想的传播 有利于人们的思想解放和政治民主化进程 崇尚科学逐渐成为社会的主流思想 答案 2 对儒家思想的批判材料 答案 思考 问题 这幅漫画说明了什么 新文化运动反对旧道德 为什么要把矛头指向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 答案 1 说明 封建礼教行将就木 要反对旧道德 提倡新道德 2 原因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是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的理论核心和精神象征 只有打倒儒家传统道德才能唤醒民众 才能实现民主政治与民主共和 3 文学革命材料两个黄蝴蝶 双双飞上天 不知为什么 一个忽飞还 剩下那一个 孤单怪可怜 也无心上天 天上太孤单 胡适 1917年 新青年 林纾 妖梦 内容简介 一个人梦见去游阴曹 阴曹里一伙不法之徒把个阴曹地府闹得天翻地覆 他在阴曹里看到一 白话学堂 门外大书一联云 白话通神 红楼梦 水浒 真不可思议 古文讨厌 欧阳修 韩愈 是什么东西 问题 1 材料反映出新文化运动的什么内容 从材料看 文学革命在形式上有何主张 答案提倡新文学 反对旧文学 提倡白话文 反对文言文 答案 2 你如何认识 文学革命 的意义 答案 为新文化 新思想的传播与普及提供了载体 推动了人们改变传统的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 促进了新思想的传播和新文化运动的发展 答案 史论总结 理解新文化运动的 新 1 新领导 新文化运动的领导者是资产阶级中的激进派 2 新基础 中国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为其奠定了经济基础 3 新思想 指导思想 前期是西方的民主与科学 后期是社会主义思想 4 新内容 前期以宣传民主和科学为突破口 后期以宣传马克思主义为主要内容 提出走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 5 新成果 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解放 重点难点探究理解 深化 探究 主题三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1 动摇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 经过新文化运动 传统思想遭到前所未有的抨击和批判 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 2 民主与科学思想得到弘扬 中国知识分子在新文化运动中 受到一次西方民主与科学思想的洗礼 为新思想的传播开辟了道路 也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事业的发展 3 为五四运动作了思想准备 新文化运动启发了民众的思想 对五四爱国运动起了宣传动员作用 4 后期传播的马克思主义思想 使中国知识分子选择和接受了马克思主义 作为拯救国家 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 5 有利于文化的普及和繁荣 新文化运动提倡白话文 使语言和文字更紧密的统一起来 为广大民众所接受 从而有利于文化的普及和繁荣 6 对东西方文化的看法存在绝对肯定和绝对否定的偏颇 返回 1 1923年 胡适撰文 这三十年来 有一个名词在国内几乎做到了无上尊严的地位 无论懂与不懂的人 无论守旧和维新的人 都不敢公然对它表示轻视或戏侮的态度 文中所说的这个 名词 应该是 a 变法b 革命c 民主d 科学解析守旧者反对变法 故a项错误 守旧者也反对革命 故b项错误 守旧者反对民主 故c项错误 无论守旧和维新的人都赞同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故d项正确 解析答案 随堂达标检测 1 2 3 4 5 6 d 2 读下图 漫画中被碾在车轮底下的人物是孔子 这反映出作者 解析答案 1 2 3 4 5 6 a 维护中国先进文明b 推崇民主共和制度c 否定传统儒家思想d 主张全面学习西方 解析 维护中国先进文明 与题意不符 故a项错误 材料没有涉及推崇民主共和制度 故b项错误 漫画中被碾在车轮底下的人物是孔子 体现出否定传统儒家思想的观念 故c项正确 材料无法体现出全面学习西方 故d项错误 答案c 1 2 3 4 5 6 3 20世纪初期的一场思想解放运动中 陈独秀说 愚之信仰共和 必排孔教 李大钊指出孔子是 历代专制之护符 吴虞说 孝 是 不犯上作乱 把中国弄成一制造顺民的大工厂 促成上述言论产生的历史因素 不包括 a 民国初年共和徒有其表b 反对尊孔复古逆流的要求c 清王朝的腐朽反动统治d 民主自由思想的广泛传播 解析答案 1 2 3 4 5 6 解析从材料中人物陈独秀 李大钊可以推测此项运动为新文化运动 发生于1917年 此时民国政局动荡 掀起了尊孔复古的逆流 故a b项正确 不符合题意 此时清王朝早已灭亡 故c项错误 符合题意 新文化运动的传播与民主自由思想传播关系密切 故d项正确 不符合题意 答案c 1 2 3 4 5 6 4 国学大师钱穆在 民族与文化 中说 把 线装书扔毛厕里 废止汉字 全盘西化 于是由政治革命转移到社会革命与文化革命 破坏旧的 人尽同意 一谈到建设新的 则意见各别 各有理想 各有图案 遂使近代中国 多破坏少建设 作者强调进行社会变革应 a 与时俱进 勇于创新b 理性变革 尊重传统c 囿于传统 因循守旧d 全盘西化 破旧立新解析作者意在强调 多破坏少建设 所以作者认同的是渐进的变革 而非勇于创新 全盘西化或者因循守旧 选择b项符合题意 解析答案 1 2 3 4 5 6 b 5 近代学者林纾有言 知腊丁 拉丁文 之不可废 则马班韩柳 司马迁 班固 韩愈 柳宗元 亦自有其不宜废者 该观点主要针对 a 洋务派中体西用思想b 康有为维新变法主张c 胡适之文学革命言论d 孙中山三民主义学说 解析答案 1 2 3 4 5 6 解析洋务派中体西用思想是强调以中国的纲常名教作为决定国家社会命运的根本 采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近代科学技术为实用 与材料意思不符 故a项错误 康有为维新变法借助经学外衣 否定君主专制 宣传变法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与材料意思不符 故b项错误 文学革命提倡新文学 反对旧文学 与材料信息相符 故c项正确 孙中山三民主义学说包括民族主义 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 与材料意思不符 故d项错误 答案c 1 2 3 4 5 6 6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孔子与宪法 渺不相涉者也 吾今以此标题 宁非怪诞之尤 然于怪诞标题之前 久已有怪诞之事实发见 怪诞之事实者何在 则宪法草案中规定 国民教育以孔子之道为修身大本 之事是也 李大钊 孔子与宪法 材料二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 闹了多少年 流了多少血 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 引到光明世界 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 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 道德上 学术上 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 本志罪案之答辩书 1 材料一中 久已有怪诞之事实发见 主要指什么事件 答案袁世凯尊孔复古逆流 1 2 3 4 5 6 答案 2 材料二中 闹了多少年 流了多少血 主要是在哪些领域进行的 请以典型史实加以说明 答案思想 宗教 政治 科学技术等领域 思想 14 16世纪的文艺复兴运动 17 18世纪的启蒙运动 宗教 15世纪西欧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