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斯治理示范矿井建设验收专家的意见.doc_第1页
瓦斯治理示范矿井建设验收专家的意见.doc_第2页
瓦斯治理示范矿井建设验收专家的意见.doc_第3页
瓦斯治理示范矿井建设验收专家的意见.doc_第4页
瓦斯治理示范矿井建设验收专家的意见.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威远县侨生能源有限公司瓦斯综合治理工作体系建设验收意见受内江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委托,2011年12月2829日,专家组按照内江市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关于转发省安委会办公室“关于煤矿瓦斯治理工作体系示范工程建设的实施意见”的通知内安办200949号对威远县侨生能源有限公司瓦斯综合治理工作体系建设进行检查验收。通过对现场检查和图纸资料的审查,专家组严格按照四川省人民政府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煤矿瓦斯治理工作体系示范工程建设的实施意见(川安办200932号)及评估标准进行了验收,验收意见如下: 一、矿井概况(一)矿井证件威远县新场镇煤矿企业法人营业执照:511024000022711,有效期为永久。采矿许可证证号C5100002009031120006719,有效期至2020年1月;煤炭生产许可证号:205110244051,有效期至2020年1月;安全生产许可证证号:20115110241095B,有效期至2014年4月。矿井设计生产能力12万t/a。(二)矿区范围、储量威远县侨生煤矿矿区范围由111号拐点圈定,矿区面积4.6079km2,走向长度为2000m,倾斜宽度1700m,准采下元炭煤层,储量核实报告开采标高为+500m+190m,根据储量计算图,本次按+500m+288m设计。矿井扩建设计规模120kt/a,服务年限10a。(三)矿井瓦斯等级、煤尘爆炸性和自然发火倾向性鉴定1、瓦 斯根据内江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全市煤矿瓦斯等级鉴定结果的通知,威远县侨生煤矿绝对瓦斯涌出量为6.05m3/min,相对瓦斯涌出量为30.04 m3/t,绝对二氧化碳涌出量为1.97m3/min,相对二氧化碳涌出量为9.78 m3/t,属高瓦斯矿井。2、煤的自燃倾向性根据2010年四川省煤炭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的检测报告表明:下元煤层自燃倾向性等级为级,自燃。3、煤尘爆炸性根据四川省煤炭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2007年检测报告,该矿开采的下元炭煤层煤尘无爆炸性。4、该矿至今从未发生过煤与瓦斯突出动力现象,煤层未发生过自然发火及煤尘爆炸事故,且无煤(岩)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危险性。二、矿井主要生产和安全系统(一)开拓方式及采掘布置矿井采用斜井开拓,现有3个井口:主井、回风井(副井)和行人井。全矿井设计共划分2个水平(+392m水平运输巷上山开采、+288水平运输大巷上山开采)、2个采区,每个采区走向长200m,倾斜宽约350400m。根据矿区特点,开采巷道一般沿煤层布置,在+392水平布置南、北翼运输大巷,在采区中部沿煤层倾向布置集中运输巷,在带区两翼布置回风巷与总回风(水平回风)贯通,形成对拉工作面回采。现有采煤工作面为3924采煤工作面,备用工作面为3926采煤工作面、3927采煤工作面。现有掘进面布置在+288m水平北翼运输巷内(机电硐室掘进工作面)。开采顺序:采区前进式、区内后退式。1)主斜井:井口标高+485m,坡度29,井长139.8m,半圆拱砌碹支护,净断面7.0m2。井筒内已经铺设600mm轨距22kg/m钢轨、木枕,入井轨道设置防雷、绝缘设施。主斜井担负煤炭、矸、料运输任务及矿井进风、电缆管线敷设任务。2)行人井:井口标高+482m,坡度13,井长853m,半圆拱锚网喷支护,净断面9.7m2。井筒内已经铺设600mm轨距22kg/m钢轨、木枕和皮带运输机,入井轨道设置防雷、绝缘设施。行人井担负行人及矿井进风、部分电缆管线、防尘管线、压风管线敷设任务和经后运输任务。3)回风斜井:井口标高+491m,坡度380,风井长128m,裸巷,净断面4.5m2,未铺设轨道,井口设有引风道及安全出口,安设有防爆门。回风斜井主作回风之用。4)+392m水平南、北翼运输大巷及南北翼水平回风大巷:在煤层底板岩层中设置半煤岩层巷。+392m南翼水平运输大巷净断面6.5m2,+392m北翼水平运输大巷净断面7.4m2,大巷内铺设15kg/m钢轨,砌碹支护,负责开采+392m标高上山煤层的进风及运输;+392m水平回风大巷净断面5m2,工字钢架棚支护,负责开采+392m标高煤层的回风。5)采煤面: 现有采煤工作面为3924采煤工作面,走向长2100m,倾斜长400m,工作面采煤方法:采用倾斜长壁后退式采煤法,“W”型通风。工作面截采煤掏槽打眼放炮落煤,人工装煤,刮板运输机运煤,单体液压支柱支护,金属梁挑顶,局部充填法管理顶板。采面设备:MZ-12型煤电钻,SGD-420/22型刮板运输机,单体液压支柱。顶板管理:回采工作面采用局部充填法管理顶板,按矿井2班作业,一采一准的劳动组织,回采工作面一班一循环,循环进尺1.2m。因此,工作面支柱为 “见四回一”,每班支护一排回柱一排,排距1.2m,柱距0.8m,支护密度1.25根/m2。最大控顶距4.8m,最小控顶距3.6m,放顶步距1.2m。6)现掘进工作面为288水平北翼回风巷掘进面。采用钻爆法掘进工艺,锚网喷支护。掘进工艺流程为:瓦斯检查准备打眼瓦斯检查装药瓦斯检查联线放炮排炮烟安全检查敲帮问顶装运煤、矸支护。掘进设备为MZ-1.2A型煤电钻,局部通风机:YBT-51(5.5),压入式通风。(二)矿井通风系统矿井采用中央并列通风方式,抽出式通风方法。安装有2台4-72-No20B型离心式通风机,运行风机功率132kw,电压380V,风量2300-1000m3/min,矿井实际回风量为2240m3/min;备用风机4-72-No20B功率132kw,电压380V,风量2300-1000m3/min。回风斜井设置有引风道、安全出口和防爆门。掘进工作面实行压入式局部通风机YBT-51(5.5)通风,风筒采用抗静电阻燃材料制造,直径500、600mm。局部通风机实现风电、瓦电闭锁。采煤面实现“W”型通风,井下的采掘工作面实行分区通风。矿井实际负压1700Pa,进风量2198m3/min,矿井回风量2240m3/min。采掘工作面的实际风量分别为采面400m3/min、掘进用风量120m3/min。矿井等积孔1.16m2。(三)供电系统矿井由两回10kV电源线路供电,其中一回由荣县双古变电站,架设LGJ-70架空线,电压10KV供电距离10Km,另一回由越溪3510kV变电站,经架空线路(LGJ-35/4km)输送供给,为矿井主要电源。(四)提升运输系统斜井采用绞车双钩串车提升,工作面及机巷运输巷采用刮板运输机运输,大巷采用机车运输。轨型:主要采用15kg/m的轨道,轨距为600mm。MGC-116型矿车230辆。运输路线:工作面机巷水平运输大巷406(404)水平车场 406吊巷井底车场主斜井地面。 主斜井绞车选用2JTB-1.20.8型绞车,电机功率55KW。钢丝绳采用619,直径为21.5mm,提煤时一次串车8辆,提矸时一次串车6辆。井口、井底、绞车房通讯良好,采用双向声光信号,全矿内部井上、井下利用KX-TDA200CN型程控机进行通讯,井下设有14台防爆电话,地面设有21台电话;阻车器、挡车拦、保险绳使用良好,斜井防跑车装置良好,分别在主斜井设置自动挡车栏2道,暗斜井(406水平吊巷设有两道自动挡车栏和一道手动挡车栏,406水平到392水平设一自动挡车栏和一手动挡车栏。各水平上车场分别设一阻车器)矿井运输系统能够满足矿井要求。(五)排水、给水系统1)、给水系统(1)地面给水系统矿井地面消防洒水系统采用与地面给水系统混合制供水,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的要求,在满足消防水压要求的+500m标高处设置有一容积为300m的高位贮水池(分成各为200m3的二部分,并用管道和阀门相连接),该水池通过技术措施保证有不低于234m的消防水量不被动用,通过该水池和一条管径为110mm的输水管路将水池中贮水静压输送至矿井工业场地的各消防洒水用水点。在矿井工业场地内按不大于120m的间距设置3组型号为SS100的室外消火栓装置,并在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要求应设置室内消防系统的建、构筑物内设置有室内消防管路和型号为SN65的消火栓装置。除此之外,按照煤矿工业小型矿井设计规范的要求,矿井在生产系统的筛分、转载、装卸等产生大量粉尘的生产环节设置有喷雾洒水设施。(2)井下给水系统井下消防、防尘及生产采用混合制供水,枝状管网结构,局部为环状管网结构,高位水池静压贮水,常高压消防。采用二条管径为65mm的输水钢管分别从副平硐的给水主干管上接管,并向相应的井下巷道向井下静压供水。2)、排水系统矿井最大涌水量30 m3h,正常涌水量10 m3h,无重大水患威胁。矿井采用集中排水,主井筒内安设6英寸无缝钢管一趟。副井筒内安设8英寸无缝钢管一趟。主水泵型号:MD155-474,配备200KW 电机,配备3台,一台工作,一台备用,一台检修。150D-309型水泵,配备200KW电机,共3台,一台工作,一台备用,一台检修。矿井正常排水量10 m3h。井下水仓容量:400 m3。矿井排水系统能满足要求。(六)安全监控系统矿井配备有KJ73N(煤安森)型煤矿综合监控系统,具体设备配置为:监控主机2台,GJ40型甲烷传感器15台,KGT30设备开停传感器5台,KDD-2型断电仪4台,KG4003A型压力传感器2台,GFW15型风速传感器3台,KGE42型风门开关传感器4台,井下分站KJF86N(16/108)型2台,PUYV31-141型矿用信号电缆900m,PUYV31-7/0.52型矿用阻燃信号电缆1100m,GTH500(B)一氧化碳传感器2台,GW50(A)温度传感器3台,远程断电器4台。配备有便携式瓦斯检测仪JCB-1019A30台。监控设备使用专用阻燃电缆连接,各种传感器种类齐全,数量合理,监控系统运行可靠。(七)瓦斯抽放系统(1)矿井瓦斯储量我矿瓦斯储量为14.5Mm3。(2)抽放参数抽放钻孔的施工孔径为64mm,2、采煤工作面本煤层抽放半径为1.5m,3、高位顶板孔抽放负压为710Kpa,采空区抽放负压为58Kpa,采面预抽负压为1325Kpa,掘进面抽采负压为1325Kpa。(3)抽放设备管路a本矿抽放主管选用0.8Mpa、25011.9mm,内管径226.2mm,具有煤安标志、矿用阻燃抗静电瓦斯抽放管。地面部分选用0.8Mpa、2506mm无缝钢管。抽放主管长1500m。b抽放干管选用0.8Mpa、1408.3mm,内管径123.4mm,具有煤安标志、矿用阻燃抗静电瓦斯抽放管。抽放干管长2500m。c抽放支管选用0.8Mpa、1108.3mm,具有煤安标志、矿用阻燃抗静电瓦斯抽放管。抽放支管长2600m。抽放泵本矿选用2BE253-0型水环式真空泵作为矿井抽采设备,配备水环式正空泵2台,1台工作一台检修备用。钻孔机及封孔器本矿采用2Y-650型钻机,采用KFB-1封孔器。(4)防爆回火装置本矿防爆回火装置选用FB-2002套,一套使用,一台备用。(八)防尘、供水系统(1)地面防尘、防灭火系统矿井地面消防洒水系统采用与地面给水系统混合制供水,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的要求,在满足消防水压要求的+500m标高处设置有一容积为400m的高位贮水池(分成各为200m3的二部分,并用管道和阀门相连接),该水池通过技术措施保证有不低于234m3的消防水量不被动用,通过该水池和一条管径为110mm的输水管路将水池中贮水静压输送至矿井工业场地的各消防洒水用水点。在矿井主平硐工业场地内按不大于120m的间距设置3组型号为SS100的室外消火栓装置,并在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要求应设置室内消防系统的建、构筑物内设置有室内消防管路和型号为SN65的消火栓装置。除此之外,按照煤矿工业小型矿井设计规范的要求,矿井在生产系统的筛分、转载、装卸等产生大量粉尘的生产环节设置有喷雾洒水设施。(2)井下防尘、防灭火系统井下消防、防尘及生产采用混合制供水,枝状管网结构,局部为环状管网结构,高位水池静压贮水,常高压消防。采用二条管径为65mm的输水钢管分别从行人井的给水主干管上接管,并向相应的井下巷道向井下静压供水。(九)压风自救系统矿井在井下共布置1个掘进工作面。根据安监总煤行2007167号文件和川经2007313号文件规定,所有矿井安装压风系统,空气压缩机设在地面,以保证矿井发生事故时的井下通风供氧,压风机容量的选择按井下人数最多的工作面(或作业点)的人数每分钟所需新鲜空气量进行选择。井下所有在用巷道均设置压风自救管道。井下主要巷道均布置压气管路,每100m左右设压气支管一个,井下井底车场、变电所、机电硐室、采煤工作面、掘进工作面等处均设有压气支管,以便于井下发生灾情事故时,井下被困人员能就近开启压气支管,保证在受困地区能通风供氧,等待救援。(十)通讯联络系统地面通讯:矿井在工业场地设有井口综合楼,工业场地内不考虑设置居住区,故设计只考虑工业场地的行政通信。根据矿井人员配置情况,设计考虑设置30门市话解决矿井对外及相互间通信联系,不再设置行政交换机。从附近乡镇邮电局引一根HYA-8020.5通信电缆至工业场地。在矿井办公室及调度室各设置传真机一台。调度通讯:在工业场地井口综合楼调度室内设置KTJ3型矿用数字程控调度交换机一台,容量60门,主要供井下和地面各生产部门使用。生产调度总机与矿井生产安全监测室合建,在调度室设一台话务台进行生产调度。工业场地矿用数字程控调度交换机与电信局交换机之间设四对中继线,利用引至工业场地的通信电缆。为了提高紧急状态下,井下各生产场所通讯的及时性、准确性和可靠性,保持井下与地面指挥系统、安全救援系统及时、快捷、便利的通讯联系,在井下采煤工作面上下口,各掘进工作面、局部通风机、中央变电所及水泵房、消防材料库、二级轨道上山绞车房、一级轨道下山井底车场等处设生产调度电话,地面矿井变电所、主通风机房、主平硐井口、生产管理部门、安全监察部门、矿山救护队和矿长室等处设生产调度电话。下井电话电缆选用MHY32型通信电缆两条,敷设于主平硐井筒的不同间隔内,同时使用,相互之间有联络电缆,当任一条电缆出现故障时,可迅速转接,保证井下主要电话用户的通信。三、存在的主要问题1、矿井2号主要通风机只能反风,不能正常通风,1号主要通风机只能正常通风,不能反风。矿井防爆门不符合要求,防爆门面积小于总回风巷断面。2、该矿井为高瓦斯矿井,目前总回风巷仍兼作主要人行巷道。288m392m采区无专用回风上山。3、矿井406m运输大巷部分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