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学首页 | 研院首页 | 学院概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招生工作表格培养工作表格学籍工作表格学生工作表格 招生信息 学籍管理 培养管理 学生工作 导师信息 专业学位 规章制度 下载区 教育政策法规 华北电力大学研究生院 招生信息 硕士生 2010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学校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招生代码:10079)作者:yzb601法学综合知识一、考试内容范围:(一)法理学部分:法的本体;法的起源和发展;法的运行;法的作用和价值;法律与社会。(二)民法部分民法的基本原则;民事法律关系;民事主体制度;物;民事权利;民事行为和代理;诉讼时效;物权概述;所有权;用益物权;担保物权;债权总论;合同法总论;人身权;民事责任。二、考查重点:(一)法理学部分:法的本体;法的运行;法的作用和价值;法律与社会(二)民法部分民事主体;民事权利;民事行为和代理;诉讼时效;物权概述;所有权;用益物权;担保物权;债权总论;合同法总论;民事责任。801诉讼法学基础一、考试内容范围:(一)民事诉讼法部分民事诉讼法概述、基本原则、诉;民事诉讼中的法院职权、审判基本制度、民事裁判权、管辖、判决、裁定和决定;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共同诉讼、第三人、诉讼代理人;民事诉讼中的证据与证明;诉讼审理的保障机制、普通程序、简易程序、第二审程序、审判监督程序;非讼程序;执行程序。(二)刑事诉讼法部分 刑事诉讼法概论;刑事诉讼法的历史发展;刑事诉讼中的专门机关;诉讼参与人;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管辖;回避;辩护与代理;证据与证明;强制措施;附带民事诉讼;立案;侦查;起诉;第一审程序;第二审程序;死刑复核程序;审判监督程序;执行;未成年人案件的诉讼程序;刑事赔偿程序。二、考查重点:(一)民事诉讼法部分: 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诉;民事诉讼中的法院职权、审判基本制度、民事裁判权、管辖、判决;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共同诉讼、第三人;民事诉讼中的证据与证明;诉讼审理的保障机制、普通程序、第二审程序、审判监督程序;非讼程序。(二)刑事诉讼法部分刑事诉讼中的专门机关;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管辖;回避;辩护与代理;证据与证明;强制措施;附带民事诉讼;侦查;起诉;第一审程序;第二审程序;死刑复核程序;审判监督程序;未成年人案件的诉讼程序。602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一、考试内容范围思想政治教育学概述;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的理论基石、继承与借鉴、范畴、过程与规律、地位与作用;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对象、目标与内容、机制、原则和方法、评估、队伍建设、领导。二、考查重点 1、思想政治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学;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内容和特点。2、马克思主义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基础;思想政治教育学的主要理论依据。3、思想与行为;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内化与外化;疏通与引导;教育与管理;物质鼓励与精神鼓励。4、思想政治品德形成发展的过程及规律;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结构和特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矛盾和规律。5、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和作用。6、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特点与作用;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的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优化原则、途径、方法。7、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认识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主要方法以及意义;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对象。8、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的确立、依据、类型、特征、内容与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9、思想政治教育的机制;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以及机制、原则和方法的关系。10、思想政治教育评估的含义、特点及功能;思想政治教育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思想政治教育评估的调节机制;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估的发展趋势。11、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结构与职能;思想政治教育队伍成员的素质及其培养;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选拔与管理。12、坚持党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建立、健全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体制;提高党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水平。802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一、考试内容范围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与科学内涵;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社会主义本质和根本任务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和谐社会和科学发展观理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理论;社会主义发展战略理论;改革和开放理论;民主与法制理论;关于祖国统一的战略构想;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理论。二、考查重点 新民主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本质、发展战略理论,包括新型工业化建设、新农村建设、城镇化进程以及台阶式理论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体制改革;市场经济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和分配理论等;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等。251法语、252俄语、253日语一、考试内容范围: 第二外国语(日语、俄语、法语)语言知识技能,包括读、写、译等三个方面的技能。二、考查重点:测试考生对词汇语法等基础知识、阅读理解、翻译与写作的掌握情况。603综合英语一、考试内容范围:英语语言综合知识,包括读、写、译三个方面的技能。二、考查重点:检验考生词汇、语法、修辞、阅读理解、翻译与写作等方面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803专业综合一、考试内容范围: 英美文学及语言学相关知识二、考查重点:1、英国文学和美国文学各自的发展脉络;2、各时期的代表作家及其主要作品;3、重要作家主要作品的选文;4、语言学的基本概念, 主要流派及其理论观点;5、语言学核心领域及其边缘领域的发展;6、利用相关理论对语言现象的分析。604数学分析一、考试内容范围:1实数集与函数概念、确界与确界原理、具有特殊性质的函数、复合函数与反函数。 2极限的定义和性质、极限存在条件、两个重要极限、函数极限与数列极限的关系、无穷小与无穷大、无穷小量的阶 3函数连续的定义、间断点及其分类、连续函数的运算及其性质、闭区间上连续函数性质、初等函数的连续性。 4导数的定义,求导法则与导数基本公式、隐函数与参数方程求导法则、微分、高阶导数与高阶微分5、微分中值定理、罗比塔法则、泰勒公式。6函数的单调性、凹凸性、极值、拐点及函数图象的讨论。7不定积分的概念与性质、换元积分法、分部积分法、有理函数积分法、简单无理函数与三角函数的积分。8. 定积分定义与性质、可积准则、可积函数类、牛顿莱布尼兹公式、换元积分法、分部积分法。9定积分的应用:掌握平面图形的面积、曲线的弧长,由截面面积求立体的体积、旋转体的表面积。了解定积分在物理中的简单应用、定积分的近似计算。10广义积分定义、收敛与发散概念、性质,广义积分敛散性判别法。11数项级数收敛与发散定义及性质、柯西准则、正项级数及其判别法、一般项级数绝对收敛与条件收敛、交错级数莱布尼兹判别法、阿贝尔判别法、狄里克雷判别法、绝对收敛与条件收敛级数的性质。 12函数项级数与函数列的收敛和一致收敛的概念、一致收敛判别法和函数与极限函数的分析性质。 13幂级数的收敛半径、收敛域及和函数、级数和函数的分析性质、级数的运算、泰勒级数、基本初等函数的级数展开、了解级数应用。 14傅立叶级数、三角级数与三角函数系的正交性,收敛定理,函数的傅立叶级数展开。 15平面点集、平面点集的基本定理、多元函数的概念、二重极限与累积极限、二元函数的连续性、有界闭区域上连续函数性质。16偏导数与全微分的概念、可微的几何意义、复合函数的链式法则,方向导数。17高阶偏导数、二元函数的泰勒公式、极值。18隐函数的存在性、条件极值、隐函数存在性在几何方面的应用。19二重积分、三重积分的概念与计算,重积分的应用20含参量广义积分的定义及含参量非正常积分一致收敛性定义及判别法、一致收敛非正常积分的性质、欧拉积分。21两类曲线积分、两类曲面积分的概念、性质与计算,格林公式,曲线积分与路径无关条件、高斯公式,斯托克斯公式二、考试重点:数列极限;函数的极限与连续;导数与微分;微分学基本定理:中值定理;用导数研究函数的性态;不定积分;定积分及其应用;数项级数;函数列与函数项级数;幂级数;Fourier级数;多元函数的极限、连续及多元函数微分学;隐函数定理及其应用;重积分;含参变量积分;曲线与曲面积分。教 材:数学分析,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编,高教出版社,2001年(第三版)。参考书:数学分析讲义,刘玉连、傅沛仁编,高教出版社,2001年。 简明数学分析,王昆扬编,高教出版社,2002年。 微积分学教程,菲赫金哥尔茨著,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年。804高等代数一、考试内容范围: 多项式,行列式,线性方程组,矩阵,二次型,线性空间,线性变换,矩阵, 欧几里得空间二、考查重点:多项式互素、整除,最大公因式,因式分解定理;行列式的计算;向量组的线性相关性,线性代数方程组解的结构,消元法解线性代数方程组;矩阵的秩,初等矩阵,矩阵三角分解,分块矩阵; 线性空间,线性子空间,线性变换,不变子空间及其矩阵表示,子空间的直和,线性空间的同构;二次型的标准形,实对称矩阵,矩阵的Jordan标准型;欧几里得空间,正交补,正交投影,正交变换,正交矩阵。605普通物理学一、考试内容范围:力学:质点运动学;质点和质点组动力学;刚体力学;振动和波动;狭义相对论基础。电磁学:真空中的静电场;静电场中的导体和电介质;稳恒电流的磁场;带电粒子和载流导线在磁场中受力运动分析;电磁感应;麦克斯韦方程组。二、考查重点:力学:1、 掌握位矢、位移、速度、加速度、角速度和角加速度等描述质点运动和运动变化的物理量。能借助于直角坐标系计算质点在平面内运动时的速度、加速度。能计算质点作圆周运动时的角速度、角加速度、切向加速度和法向加速度。理解质点在不同参照系中相对运动规律。2、 掌握牛顿三定律及其适用条件。能用微积分方法求解一维变力作用下简单的质点动力学问题。3、 掌握功的概念,掌握功的概念及直线运动情况下变力的功的计算方法。掌握保守力做功的特点及势能的概念,会计算重力、弹性力和万有引力势能。掌握质点的动能定理和动量定理,通过质点在平面内的运动情况理解角动量(动量矩)和角动量守恒定律,并能用它们分析、解决质点在平面内运动时的简单力学问题。掌握机械能守恒定律、动量守恒定律,掌握运用守恒定律分析问题的思想和方法。4、 理解转动惯量的概念并会计算简单形体对参考轴的转动惯量。理解力矩、力矩的功、刚体的转动动能及重力势能的概念。理解转动动能定理,能在刚体定轴转动问题中正确地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掌握刚体定轴转动定律,并能应用它求解定轴转动的刚体和质点的联动问题。理解刚体对给定轴的角动量的概念,角动量守恒定律及其适用条件,能应用该定律分析计算有关问题。5、 掌握描述简谐振动的物理量,特别是位相的物理意义及各量之间的相互关系,旋转矢量法,谐振动的基本特征。能建立弹簧振子或单摆谐振动的微分方程。能根据给定的初始条件写出一维振动的运动方程,并理解其物理意义。理解两个同方向同频率谐振动的合成规律,掌握合振动振幅极大和极小的条件。 6、 掌握描述简谐波动的各物理量的物理意义及各量之间的相互关系。理解机械波产生的条件。掌握根据已知质点的谐振动方程建立平面简谐波的波动方程(波函数)的方法,以及波动方程(波函数)的物理意义。理解波形曲线。了解波的能量传播特征及能流密度等概念。理解惠更斯原理和波的叠加原理。掌握波的相干条件。能应用相位差或波程差概念分析和确定相干波叠加后振幅加强和减弱的条件。理解驻波及其形成条件,驻波和行波的区别,多普勒效应及其产生的原因。 7、 理解狭义相对论的两个基本原理,理解洛伦兹坐标、速度变换及狭义相对论的时空观。电磁学: 专1、 掌握静电场的电场强度和电势的概念,以及电场强度叠加原理和电势叠加原理。掌握计算电场强度和电势的主要方法。理解静电场的两条基本定理:高斯定理和环路定理。熟练掌握用高斯定理计算场强的条件和方法。理解导体的静电平衡条件。了解介质的极化及其微观解释,理解各向同性介质中D和E之间的关系和区别。理解电容的定义及其物理意义,理解电场能量密度的概念并计算典型电场的能量。2、 掌握磁感应强度的概念及毕奥萨伐尔定律。理解稳恒磁场的高斯定理和安培环路定理,掌握用安培环路定理计算磁感应强度的条件和方法。理解安培定律和洛伦兹力公式。理解磁矩的概念。能计算简单几何形状载流导体和载流平面线圈在典型磁场中所受的力和力矩。理解各向同性介质中H和B之间的关系和区别,理解磁介质中的高斯定理和安培环路定理。了解铁磁质的特性。了解介质的边界条件。了解磁路的计算。3、 掌握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理解动生电动势及感生电动势的本质,并掌握计算电动势的方法。理解涡旋电场的概念,能够计算简单的涡旋磁场。理解自感系数和互感系数的定义及其物理意义,掌握自感系数、互感系数的计算方法。理解磁能密度的概念,并计算典型磁场的磁能。理解位移电流的概念,并能计算简单情况下的位移电流。了解麦克斯韦方程组的物理意义。805量子力学一、考试内容范围:1. 量子力学的诞生2. 波函数和薛定谔方程3. 量子力学中的力学量4. 态和力学量的表象5. 近似方法6. 自旋与全同粒子二、考查重点: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和概念;粒子处于常见势场中薛定谔方程的求解,以及常用的结果;算符与力学量的关系,对易关系、测不准关系的推导与计算;表象与表象变换基础知识、狄拉克符号的使用;轨道、自旋角动量的耦合及全同粒子体系;微扰理论、变分法的应用。806材料力学一、考试内容范围:1绪论了解材料力学的基本假设和变形固体的概念;掌握内力的概念和求内力的基本方法 截面法;掌握应力、应变的概念及胡克定律。2轴向拉伸和压缩掌握轴向拉伸、压缩的概念;熟练掌握横截面和斜截面上的应力及拉压杆的强度计算;掌握材料力学实验的基本知识和低碳钢、铸铁的力学性能;理解许用应力、安全因数、强度条件和许用载荷的概念;掌握轴向拉压的变形计算和简单拉压静不定问题的解法。掌握桁架的节点位移计算;掌握剪切、挤压的概念及连接部分的强度计算。3扭转掌握圆轴扭转的概念、扭矩与扭矩图;熟练掌握圆轴扭转的强度计算;掌握圆轴扭转变形与刚度计算,能求解简单扭转静不定问题;了解矩形截面杆自由扭转的概念。4附录 截面几何性质掌握静矩、极惯性矩、惯性矩和惯性积的概念和形心的计算方法;掌握惯性矩和惯性积平行轴定理,会计算组合截面的惯性矩和惯性积,理解转轴公式与主惯性矩。5弯曲变形掌握平面弯曲的概念;掌握剪力、弯矩的概念和剪力、弯矩与载荷集度间的微分关系,能熟练画出梁的剪力图与弯矩图;掌握纯弯曲、弯曲正应力、中性层、中性轴的概念;了解矩形截面梁的弯曲切应力和工字形与薄壁截面梁的弯曲切应力分布规律;掌握梁的强度条件和梁的合理强度设计;掌握弯拉(压)组合变形强度计算;理解梁的挠度和转角的概念;掌握梁弯曲变形的近似微分方程;掌握计算梁位移的积分法和叠加法;能进行梁的合理刚度设计和简单静不定梁的求解。6应力状态和应变状态分析了解应力状态的概念;掌握平面应力状态分析的解析法和图解法;掌握主应力、主平面的概念;掌握复杂应力状态下的最大应力和广义胡克定律;了解平面应变状态应变分析。7复杂应力状态强度问题了解脆性破坏和塑性破坏的特点和强度理论的概念;掌握常用的四种强度理论和强度理论的应用;熟练掌握弯扭组合变形和弯拉(压) 扭组合变形时的强度计算;掌握薄壁圆筒的强度计算。8压杆稳定问题掌握压杆稳定和临界载荷的概念;掌握两端铰支压杆欧拉公式的推导过程;理解长度因数与柔度的概念;掌握欧拉公式的适用范围;掌握三类压杆临界应力的计算和临界应力总图;掌握压杆稳定条件与压杆的合理设计。9能量法掌握外力功与应变能的一般表达式;掌握功的互等定理、位移互等定理和卡氏定理;掌握变形体虚功原理和单位载荷法;掌握梁的横向剪切效应分析和冲击荷载作用下的强度计算。10静不定问题分析熟练掌握力法分析静不定问题(内力静不定问题和外力静不定问题);掌握对称与反对称静不定问题的求解方法;掌握静不定刚架空间受力分析。11疲劳强度问题掌握疲劳破坏的特点和循环应力的概念及类型; 了解S-N曲线与材料的疲劳极限;掌握影响构件疲劳极限的主要因素及提高疲劳强度的主要措施。二、考查重点:1 轴向拉压的强度、刚度计算;低碳钢、铸铁的力学性能;简单拉压静不定问题的求解。2 剪切、挤压的概念及连接部分的强度计算。3 扭转变形的强度、刚度计算及轴的合理设计。4 梁的剪力图与弯矩图的画法;梁的强度问题和变形计算。5 平面应力状态分析。6 弯扭组合变形和弯拉(压) 扭组合变形时的强度计算。7 压杆稳定校核与压杆的合理设计。8 卡氏定理和单位载荷法求位移。9 冲击荷载作用下的应力和变形分析。10. 用力法解静不定问题;对称与反对称静不定问题分析。11. 疲劳破坏的特点和循环应力的概念及类型;影响构件疲劳极限的主要因素。三、主要参考书:材料力学(、) 第2版, 单辉祖 编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807工业工程概论一、考试内容范围1工业工程概述:工业工程学科内涵,工业工程学科性质,工业工程职能,工业工程意识。2工业工程方法论:工业工程方法论体系,工业工程共性技术,工业工程实施原则,工业工程活动程序。3方法研究:方法研究原理,方法研究分析技术,动作经济原则。4作业测定:作业测定的概念,时间研究的方法。5. 工业工程技术体系:人因工程、物流工程、质量工程、工程经济学、先进制造和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知识。二、考查重点1方法研究: 方法研究分析技术。2作业测定: 时间研究的方法。三、参考书工业工程基础,汪应洛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808工程热力学一、考试内容范围: 1、基本概念:热力系。工质。状态及平衡状态。状态参数及其特性。基本状态参数。参数坐标图。热力过程。准静态过程和可逆过程。热力循环及其经济指标。 2、基本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及热力学能、焓、容积变化功、技术功、轴功、能量方程。热力学第二定律及熵、火用、火无、卡诺循环和卡诺定理、孤立系熵增原理。火用损失。 3、基本工质:理想气体的性质及其混合物、比热、湿空气。水蒸汽的性质及其图、表。 4、热力过程:四个典型过程。多变过程。压缩过程。稳定流动过程及喷管。 5、热力循环及其热经济性指标分析:气体动力循环及其热效率、蒸汽动力循环及其热效率、制冷循环及其制冷系数、热泵循环及其热泵系数。 6、实际气体的性质及热力学一般关系式:实际气体的状态方程。对比态方程。对比态定律。压缩因子。特征函数。热力学微分关系式。二、考查重点: 1、热力学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包括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工质、基本过程和基本分析方法。 2、两大定律的掌握运用情况:包括两大定律的理解程度、对能量的认识程度。根据系统建立能量方程并求解、正确运用熵的判别是式、计算火用损失。 3、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具体问题的能力: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运用热力学的分析方法、沿正确的途径、采用正确的手段、得到正确的结果。 809传热学一、考试内容范围:热量传递的基本方式及传热过程基本概念;导热基本定律及稳态导热;非稳态导热;导热问题的数值解法;对流换热;凝结与沸腾换热;热辐射基本定律及物体的辐射特性;辐射换热的计算;传热过程分析与换热器计算。二、考查重点:1热量传递的基本方式及传热过程基本概念导热、对流和热辐射的概念和所传递热量的计算公式;传热过程和传热系数的概念及其基本公式;热阻的概念。2导热基本定律及稳态导热傅里叶定律的意义和应用方法;常见材料导热系数的大致范围;导热微分方程及导热问题的初始条件和三类边界条件;常物性、无内热源的一维稳态导热问题(平壁、圆筒壁和球壳等)温度场及导热量的计算;具有内热源的一维稳态导热问题分析;变导热系数的处理方法;通过肋片的导热问题分析。3. 非稳态导热非稳态导热过程的特点及热扩散率的物理意义;集总参数系统的导热分析;毕渥数、傅里叶数和时间常数的概念;一维非稳态导热问题的微分方程及定解条件。4导热问题的数值解法数值解法求解导热问题的基本思想;导热问题节点离散方程的建立方法;非稳态导热问题数值解法中的显式格式和隐式格式的概念。5对流换热对流换热的基本分类;影响对流换热的因素分析;表面传热系数与温度场之间的关系;常物性流体对流换热的微分方程组及其定解条件;边界层概念及边界层微分方程;对流换热的准则及其关系式;常见强迫对流换热过程(管槽内,外掠单管、球体、管束、平板等)的特征与计算;自然对流换热过程的特征与计算。6凝结与沸腾换热膜状凝结和珠状凝结的概念;层流膜状凝结简化分析中各项假设的含义;膜状凝结换热的影响因素及强化措施;沸腾换热的分类;大容器饱和沸腾曲线;临界热流密度和汽化核心的概念;沸腾换热的影响因素及强化措施。7热辐射基本定律及物体的辐射特性热辐射的本质与特点;吸收比、反射比、穿透比、黑体、辐射力、光谱辐射力、定向辐射强度的概念;黑体辐射的基本定律;固体和液体的辐射特性;发射率、光谱发射率、光谱吸收比、灰体的概念;基尔霍夫定律;黑体与灰体、灰体与实际物体表面辐射特性的差异。8辐射换热的计算角系数的定义、性质;运用角系数的性质计算角系数;有效辐射的概念;表面辐射热阻和空间辐射热阻的概念;两表面和三个表面组成封闭系统的辐射换热计算;辐射换热的强化与削弱的途径;气体辐射的特点。9传热过程分析与换热器计算传热过程的分析和计算;临界热绝缘直径的概念;采用对数平均温差法对换热器进行热计算;换热器效能和传热单元数的概念;强化与削弱传热的原则和常用手段。 810工程流体力学 一、考试内容范围:流体的基本物理性质;流体静力学;流体运动学基础;流体动力学基本方程;黏性流体的管内流动与管路计算;流体的旋涡运动;不可压缩流体平面势流;不可压缩流体二维边界层理论;机翼和叶栅工作原理;气体动力学基础;相似原理及量纲分析。二、考查重点:流体的基本物理性质:流体连续性介质假设、不可压缩流体假设和理想流体假设;流体的黏性及其影响因素;牛顿内摩擦定律。流体静力学:作用在流体上的两种力;流体静压强及其特性;流体平衡微分方程和等压面、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和压强计量;静止液体作用在固体壁面上的总压力。流体运动学基础:随体导数公式、当地加速度和迁移加速度;定常和非定常流动、有旋和无旋流动、一维、二维和三维流动等概念;流体微团运动分析结果;系统、控制体的概念及控制体分析方法;流体运动的连续性方程。流体动力学基本方程:实际流体中的应力与变形速度的关系;理想流体的伯努利方程;黏性流体总流的伯努利方程、定常不可压流体流动的动量方程及其应用。黏性流体的管内流动与管路计算:层流和紊流现象及雷诺数的物理意义;圆管的层流流动和紊流流动特点;时均法、紊流附加切应力及紊流速度分布;沿程损失的实验结果及莫迪图;非圆截面管路沿程损失的计算、管路中的局部损失;管路计算。流体的旋涡运动:涡量、速度环量、涡线等概念;涡线微分方程;涡量连续性方程;斯托克斯定理、凯尔文定理。不可压缩流体平面势流:有势流动的速度势函数的概念、物理意义及其计算;平面流动的流函数的概念、物理意义及其计算;几种简单势流流动,平面势流的叠加流动。不可压缩流体二维边界层:边界层的概念、特点及物理意义;利用量纲分析和数量级简化边界层的方法;平板边界层的近似计算;边界层分离现象及其必要和充分条件;绕流物体的阻力构成与阻力计算,绕流物体无量纲阻力系数的影响因素。机翼和叶栅工作原理:翼型升力原理和气动特性;升力计算公式。气体动力学基础:声速、马赫数、声速流、超声速流、正激波等概念;气体一维定常等熵流动的基本方程;一维流中正激波的形成过程;正激波前后气流参数的定性变化规律;准一维定常变截面管流的计算及非设计工况下的定性分析。相似原理及量纲分析:相似的概念;物理量的量纲;量纲分析方法与P定理。811电路一、考试内容范围电路模型及其两类约束 电流、电压及其参考方向,功率和(电)能量的概念; 线性电阻、电容、电感、电压源和电流源的特性方程;非线性电阻; 受控源、理想运放、耦合电感和理想变压器的特性方程; KCL和KVL; 用两类约束直接分析电路; 树、基本回路的概念。电阻性电路分析 等效变换法;输入电阻的计算; 节点分析法、网孔分析法和回路分析法; 叠加定理与齐性定理及其应用; 戴维南定理与诺顿定理及其应用; 电路定理的综合应用; 含理想运放电路的分析; 单一非线性电阻电路的分析。动态电路的暂态分析 单位阶跃函数和单位冲激函数; 简单动态电路微分方程的建立及初始条件的确定; 求解一阶电路的三要素法; 响应的分解及其计算;零状态响应的线性性质和时不变性质; 用运算电路法(拉氏变换)求解动态电路的暂态过程; 网络函数; 动态电路状态方程和输出方程的列写。动态电路的稳态分析 正弦稳态电路的相量分析计算; 正弦稳态电路中各种功率的概念及计算;最大功率传输(共轭匹配); 串联谐振及并联谐振; 含耦合电感电路的分析; 对称三相电路的分析计算;三相电路的功率; 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的谐波分析法(含有效值和平均功率); 双口网络的参数计算;端口分析法。二、考查重点 标注的内容为考查重点。三、试卷结构试卷由填空题和计算题两大部分组成。填空题占60%,计算题占40%。主要参考书目1 梁贵书主编.电路理论基础.中国电力出版社2 梁贵书等编著.电路复习指导与习题精解.中国电力出版社,2004年3 华电电工教研室.近10年华电硕士生入学考试电路真题详解及考点分析. 咨询电子邮箱: (仅接受电子邮箱咨询)812电力系统分析基础1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电力系统概述、电力系统运行应满足的基本要求、电力系统接线方式和电压等级。2电力系统各元件特性和数学模型发电机的运行特性和数学模型、变压器参数和数学模型、电力线路参数和数学模型、负荷的运行特性和数学模型、电力网络的数学模型。3简单电力网络的计算和分析电力线路和变压器运行状况的计算和分析、辐射形和环形网络中的潮流分布、电力网络潮流的调整控制。4复杂电力系统潮流的计算机算法电力网络方程、功率方程及其迭代解法、掌握牛顿-拉夫逊法潮流计算、P-Q分解法潮流计算。5电力系统的有功功率和频率调整电力系统有功功率平衡、电力系统有功功率的最优分配、电力系统的频率调整。6电力系统的无功功率和电压调整电力系统无功功率平衡、电力系统无功功率最优分布、电力系统的电压调整。7电力系统故障分析的基本知识故障概述、标幺制、无限大电源供电的三相短路电流分析。8电力系统三相短路电流的实用计算短路电流交流分量初始值计算、其他时刻短路电流交流分量有效值的计算。9对称分量法及电力系统元件各序参数和等值电路对称分量法、对称分量法在不对称故障分析中的应用、各元件各序参数和等值电路、零序网络的构成。10不对称故障的分析计算各种不对称故障时故障处和非故障处的短路电流和电压计算、非全相运行分析计算的基本原理813电路分析基础一、考试内容范围电路模型及其两类约束 电流、电压及其参考方向,功率和(电)能量的概念; 线性电阻、电容、电感、电压源和电流源的特性方程;非线性电阻; 受控源、理想运放、耦合电感和理想变压器的特性方程; KCL和KVL; 用两类约束直接分析电路; 树、基本回路的概念。电阻性电路分析 等效变换法;输入电阻的计算; 节点分析法、网孔分析法和回路分析法; 叠加定理与齐性定理及其应用; 戴维南定理与诺顿定理及其应用; 电路定理的综合应用; 含理想运放电路的分析; 单一非线性电阻电路的分析。动态电路的暂态分析 单位阶跃函数和单位冲激函数; 简单动态电路微分方程的建立及初始条件的确定; 求解一阶电路的三要素法; 响应的分解及其计算;零状态响应的线性性质和时不变性质;动态电路的稳态分析 正弦稳态电路的相量分析计算; 正弦稳态电路中各种功率的概念及计算;最大功率传输(共轭匹配); 串联谐振及并联谐振; 含耦合电感电路的分析; 对称三相电路的分析计算;三相电路的功率; 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的谐波分析法(含有效值和平均功率); 双口网络的参数计算;端口分析法。二、考查重点 标注的内容为考查重点。三、试卷结构试卷由填空题和计算题两大部分组成。填空题占60%,计算题占40%。咨询电子邮箱: 814信号与系统一、考试内容范围:1.信号与系统的基础知识(1)信号的概念、描述及分类;(2)信号的基本运算及典型信号的定义和性质;(3)系统的描述、分类、性质。2.连续时间系统的时域分析(1)线性时不变系统微分方程的建立与求解;(2)系统全响应的两种分解形式:固有响应和强制响应、零输入响应和零状态响应,及相应的求解方法;(3)系统的单位冲激响应和单位阶跃响应的概念及求解;(4)信号的时域分解和卷积积分的定义、性质、计算;(5)用卷积积分法求解线性时不变系统的零状态响应。3. 连续时间信号与系统的变换域分析(1)Fourier级数和Fourier变换的定义、基本性质及求解方法;(2)周期、非周期信号的频谱;(3)线性时不变系统的频域分析:频率响应、信号的无失真传输、理想低通滤波器的响应、任意信号激励下系统的稳态响应;(4)信号的抽样与恢复、抽样定理;(5)拉普拉斯变换的定义、求解方法及基本性质、拉普拉斯变换与Fourier变换的关系、逆拉普拉斯变换;(6)拉普拉斯变换在线性系统分析中的应用;(7)系统函数的定义与求法、系统函数的零、极点分布与系统特性的关系、系统的稳定性、系统的s域框图。4.离散时间信号与系统的时域分析(1)离散时间信号的表示、性质、基本运算、典型序列的定义和性质;(2)卷积和(线性卷积)的定义、性质和计算;(3)线性时不变离散时间系统的建模、分析;(4)离散时间系统的单位冲激响应与单位阶跃响应、零状态响应和零输入响应、全响应;5.离散时间信号与系统的变换域分析(1)离散时间Fourier变换(DTFT)和离散Fourier变换(DFT)的概念、基本性质、求解方法、及二者的关系;(2)快速Fourier变换(FFT)的算法原理及应用;(3)系统频率响应的定义和求解;(4)Z变换的定义、收敛域、基本性质、常用信号的Z变换、Z变换与拉普拉斯变换和傅立叶变换的关系、逆Z变换;(5)常系数线性差分方法的Z域解法、离散时间系统的系统函数及其零、极点分布与系统特性的关系、系统稳定性的判断;(6)离散时间系统的时域和Z域框图与流图描述形式。5.系统的状态变量分析(1)状态、状态变量、状态矢量的概念;(2)状态方程和输出方程的建立;(3)状态方程的复频域解及时域解。二、考查重点:1、信号的分析与运算方法,信号频谱的分析方法,一般信号的时域特性与频域特性之间的关系;2、Fourier变换、拉普拉斯变换、Z变换的定义、计算、性质,逆拉普拉斯变换和逆Z变换的计算,线性时不变系统的分析法,时域分析中卷积法和变换域分析法中的拉氏变换法和Z变换法;3、系统函数的概念与性质,系统函数极点、零点与系统的时域特性和频域特性的关系,系统稳定性的一般判别方法,信号流图;4、系统的状态空间描述方法,状态方程的解法。815电子技术基础一、考试内容范围:电子技术基础课程包括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和数字电子技术基础两部分,考试内容包括:(一)模拟电子技术基础部分1、二极管及其应用电路2、BJT三极管及其放大电路基础3、FET场效应管及其放大电路4、负反馈放大电路5、功率放大电路6、集成运算放大电路及其应用7、信号运算与信号处理电路8、信号产生电路9、直流电源电路(二)数字电子技术基础部分1、逻辑代数与数字逻辑基础2、门电路3、组合逻辑电路及常见组合逻辑电路功能器件4、触发器5、时序逻辑电路及常见时序逻辑电路功能器件6、脉冲信号产生与变换电路7、A/D、D/A转换电路8、存储器二、考查重点:(一)模拟电子技术基础部分1、熟练掌握共发射极、共基极、共集电极三种晶体管基本放大电路的静态与动态分析计算。2、熟练掌握反馈放大电路的反馈极性、反馈类型分析判断;掌握深度负反馈条件下放大倍数的分析与计算;根据要求能够正确引入负反馈。3、灵活理解运算放大器线性应用的两个基本条件,熟练掌握集成运算放大器的线性与非线性应用电路分析与计算。4、掌握正弦波振荡的相位平衡条件与幅度平衡条件,会判断一个电路能否产生正弦振荡;根据要求通过修改电路使一个电路能产生正弦振荡。5、掌握桥式整流、电容滤波、串连稳压电路的分析与计算;掌握三端稳压器的应用电路,会利用集成三端稳压器设计直流电源电路。(二)数字电子技术基础部分1、熟练掌握逻辑代数基础,熟练掌握利用卡诺图实现逻辑函数的化简与逻辑函数的变换。2、熟练掌握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与设计;熟练掌握集成译码器、数据选择器等常见中规模组合逻辑集成电路的应用,会利用上述器件设计组合逻辑电路。3、熟练掌握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与设计;熟练掌握集成计数器、移位寄存器等常见中规模时序逻辑集成电路的应用,会利用上述器件设计时序逻辑电路。4、熟练掌握单稳态触发器、多谐振荡器、施密特触发器等常见脉冲电路的分析与计算;熟练掌握555定时器的应用。5、掌握A/D、D/A转换器的原理与应用电路。816自动控制理论一、考试内容范围:1、自动控制、自动控制系统的一般概念,自动控制系统的分类;2、数学模型的基本概念、建模方法,各种数学模型的求取;3、时域分析法中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分析,稳态误差计算,二阶系统暂态响应(欠阻尼情况下)指标的计算; 4、一般和零度根轨迹的绘制规则,参数根轨迹绘制,系统性能分析;5、频率特性的基本概念,开环频率特性曲线的绘制,最小相位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与BODE曲线关系,系统性能分析、稳态及动态性能指标计算;6、控制系统校正的实质、校正装置的构成及其特性;7、非线性系统负倒描述函数曲线、相平面图的绘制,两种方法的使用条件,并会进行分析;8、采样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采样控制系统数学模型的表示方法,采样系统的稳定性、稳态性能、动态性能分析;9、状态变量、状态方程、输出方程的意义,状态空间表达式的建立及相互转换,系统状态方程的求解方法;10、能控性、能观性的含义,系统能控性、能观性的判别,能控性与能观性的对偶关系; 11、李亚普诺夫意义下稳定性、渐近稳定等定义,李亚普诺夫稳定性分析方法; 12、状态反馈、输出反馈的含义,系统镇定问题及带状态观测器的状态反馈系统设计问题,状态观测器概念、存在条件以及状态(降维)观测器的实现。二、考查重点:1、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2、线性连续、离散控制系统数学模型的求取;3、一般根轨迹和参量根轨迹的绘制;4、开环频率特性(Nyquist和Bode)曲线的绘制;5、线性连续控制系统的三种稳定性分析方法、稳态性能及动态时域和频域性能指标的计算;6、非线性系统的两种分析方法;7、线性离散控制系统的稳定性、稳态性能和动态性能指标的计算;8、线性连续系统的能控性和能观性分析、标准型的求取及分解;9、线性连续系统的极点配置及状态观测器的构置;10、李亚普诺夫稳定性分析方法;11、线性连续控制系统的设计与校正(包括串联、前馈和局部反馈校正)。 817数据结构与操作系统算法与数据结构部分一、 考试内容范围:1. 建立有关数据结构最基本的概念,包括数据的逻辑结构、存储结构和算法,算法分析的基本概念与基本方法。2. 掌握线性表的定义,顺序存储线性表的基本运算及其运算的实现,堆栈和队列的基本概念及运算,多个栈的表示。3. 掌握单链表、链栈和链队的存储结构及基本运算,了解循环链表和多重链表的基本概念。4. 掌握数组的寻址公式,数组的逻辑结构,数组的顺序存储分配,矩阵的压缩存储,稀疏矩阵的存储及运算,广义表的基本概念。5. 掌握串的定义以及各基本操作的特点,并能利用它们实现串的其它操作,理解串的各种表示方法,理解串匹配的各种算法。6. 掌握二叉树的类型定义,理解树和二叉树的结构差别;熟练掌握二叉树的各种遍历算法,并能灵活运用遍历算法实现对二叉树的其他操作;理解二叉树的线索化过程以及中序线索化树上找给定结点的前驱和后继的方法;熟练掌握二叉树和树的各种存储结构及其建立的算法;学会编写实现二叉树的各种操作的算法;了解哈夫曼树的特性,掌握建立哈夫曼树和哈夫曼编码的方法。7. 掌握图的类型定义,熟悉图的各种存储结构及其构造算法,了解各种存储结构的特点及其选用原则,熟练掌握图的两种遍历算法,理解图的各种应用问题的算法。8. 掌握以顺序表或有序表表示静态查找表时的查找方法。理解折半查找和分块查找算法的原理。熟练掌握二叉排序树的构造和查找方法以及平衡二叉树的构造过程。了解B-树的查找过程和在B-树上插入,删除结点的过程;熟练掌握哈希表的构造方法,深刻理解哈希表与其他结构的表的实质性差别。9. 理解排序的定义和各种排序方法的特点,并能加以灵活应用。掌握各种排序方法的时间复杂度的分析算法的平均情况和最坏情况下的时间性能。理解排序方法“稳定”或“不稳定”的含义。10. 理解顺序文件、随即文件、倒排文件、索引文件等。二、考查重点:1. 绪论:数据、数据对象、数据类型、数据结构及算法的基本概念。描述算法的方法及基本算法的分析方法。2. 顺序存储的线性表:线性表的定义,顺序存储线性表的基本运算及其运算的实现,堆栈和队列的基本概念及运算,多个栈的表示。3. 链表:单链表的概念及基本运算的实现。链栈、链队、循环链表、多重链表的基本概念。4. 数组:数组类型的定义,存储表示及寻址公式;特殊矩阵的压缩存储,稀疏矩阵的三元组表示及基本运算的实现;广义表的概念。5. 串:串的定义、存储以及串的实现方法。6. 树:二叉树的性质、存储、遍历及其它操作,树的应用,哈夫曼树和哈夫曼编码。7. 图:图的类型定义,图的存储表示,图的深度优先搜索,图的广度优先搜索,无向图的最小生成树,最短路径,拓扑排序,关键路径。8. 查找:顺序表,有序表,索引顺序表,静态查找树,二叉排序树,平衡二叉树,哈希表。9. 排序:插入排序,希尔排序,冒泡排序,快速排序,简单选择排序,堆排序,基数排序,排序方法的综合比较。操作系统部分一、考试内容范围:1操作系统引论(1) 操作系统的目标和作用(2) 操作系统的发展过程(3) 操作系统的基本特性(4) 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5) 操作系统的结构设计2. 进程管理(1) 线程的基本概念 (2) 进程控制 (3) 进程同步 (4) 经典进程的同步问题 (5) 管程机制 (6) 进程通信 (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人工智能微课课件
- 人工智能在课件中的应用
- 人工智能写课件
- 护理工作制度的试题及答案
- 初级数字媒体交互设计理论知识考核试题及答案
- 新闻媒体行业情景面试题目
- 心理安全知识培训班课件
- 2025-2030工程机械再制造产业发展现状与循环经济模式研究报告
- 移动出行专家面试问题及答案精 编
- 2025-2030家政服务企业数字化转型与技术应用场景分析
- 妇女维权法律知识讲座
- 2025年内蒙古自治区中考语文真题含答案
- 2025版危险货物道路运输综合预案(电石)
- 2025年中医确有专长考试试题及答案
- DB32∕T 4553-2023 医疗机构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工作指南
- 2025年机关事业单位技能资格考试-政工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共100道单选合辑)
- 关于工勤人员管理办法
- 传统丧事流程安排方案
- 老中医讲辟谷课件
- 殡葬政策培训课件
- 原核生物(细菌、蓝藻等)的主要类群和特征测试题带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