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4 古诗两首【学习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祭、巫、涕、洛。3了解两首诗写作的时代背景,体会诗中抒发的强烈的爱国情感。理解这两首诗,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每首诗的意思。4掌握古诗“抓重点词句体会诗人思想感情”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学习重难点】重点:1.弄懂杜甫听到胜利喜讯后那样欢快的原因和陆游临终前最牵挂的事,通过重点词语的品析及反复吟诵来体会。2.通过比较两首诗的异同,明白两首诗一“喜”一“悲”都表达了爱国情怀。难点:指导学生在叙述诗句意思时理顺句子时要增补诗句中省略的内容,把倒装句按现代汉语的语言习惯调换词语顺序。【资料链接】1.杜甫(721-770):字子美,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人。他比李白小十一岁,两人友谊深厚,创作成就各有千秋,难分伯仲,中国文坛上称“李杜”,一为“诗仙”,一为“诗圣”。杜甫一生写了很多诗,流传至今的有一千五百余首。他的诗宛如一面镜子,真实地反映了唐朝由盛转衰的现实生活,不仅内容丰富,而且洋溢着爱祖国、爱人民的崇高精神,被推崇为“诗史”。2.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一生创作诗歌很多,保存下来的有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他的诗抒发政治抱负,反映人民疾苦,表现出渴望恢复国家统一的强烈愿望。3.安史之乱:公元755年,安禄山趁唐朝政治腐败,在范阳发动叛乱,叛军南下攻占洛阳、长安,唐朝大将郭子仪等率军平叛。后来,安禄山的部将史思明又起兵反唐。直到763年,唐朝才平定叛乱。【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词“涕、洛”,理解诗句、了解内容。 2.了解诗的写作背景,体会作者“喜欲狂”的心情及原因,体悟及诗中抒发的强烈的爱国情感。 3.背诵默写这首诗。一、课堂研讨1.解诗题、知诗人,了解时代背景。 (1)同学们,在我国诗坛上有一位诗人与李白齐名,被尊为“诗圣”,他的诗被人们称为“诗史”,他就是(杜甫),能背一首他的诗吗?(2)时代背景;请学生结合资料链接中的内容简要介绍“安史之乱”。(3)理解诗题。(注意区分“闻”“河南河北”的古今词义变化。“闻:听说”,不同于现在的“用鼻子嗅”,这是古今词义上的变化,诗中还有。同学们在学习中还要善于发现,那“河南河北”指的是哪里?是河南省与河北省吗?不是的,指的是黄河的南北两岸,那里是安史叛军的根据地。)2抓字眼,明诗意。 (1)练读这首诗,请大家自由地读,读准字音,尤其要读准诗中的几处地名。指名读,注意“卷”读音和“妻子”“青春”的古今词义变化。(“漫卷”读jun,体会为什么这样读,“卷”,动词,卷起来之意,我们一起读;“妻子”的“子”为什么不读轻声,“子”指孩子,有实在意义,这是古今词义的变化,我们一起读,还有“青春”,不同于“青春年华”,而是指春天的景物,我们一起读。)(2)再读古诗,弄不懂的地方作下记号。 这里针对学生的质疑重点明确两个问题: 诗中表示地点的有六个词语:剑外、蓟北、八峡、巫峡、襄阳、洛阳。表示地区的有两个词语:河南、河北。学生对这些地名没有空间概念。利用地图直观地向学生介绍它们的地理位置,(介绍时指地图说) (3)根据老师出示的带点字意思,学生尝试理解诗意。扫清文字、词语的障碍之后,引导学生串词成句,说句意,串句成篇,说诗意。指导学生在理顺句子时要增补诗句中省略的内容,把倒装句按现代汉语的语言习惯调换词语顺序。3想意境,悟诗情 (1)找诗眼,品情感。诗中最能体现杜甫的心境的是哪个词?(喜)你从哪些词语体会到的这种心情?从中可以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我们赞叹这真是一首好诗,仅仅56个字,为我们展现一个感情热烈,喜极而泣,满怀希望,无限喜悦的杜甫。这是我们通过真切的体味、感知诗句的意境,这是在把诗讲胖,变丰满。下面,我们再来试着将诗说“瘦”,寻找诗“眼”。那诗中最能体现杜甫的心境的是哪个词? “喜”就是这首诗的诗眼,就是在杜甫心中压抑许久,是他苦苦期待的,只有当战乱平息,祖国统一才会从心底里迸发出来的最真挚最强烈最渴望的情感。你从哪些词语体会到的这种心情?从中可以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漫卷”即胡乱的收拾,这对于一位酷爱读书的人来说是一种极为反常的举动,这种反常描写,体现杜甫巧妙的创作手法,此时的杜甫再也无心伏案读书,你们说那将是何等的兴奋啊!谁来读?“愁何在”说明什么?他们为什么而愁,为衣食而愁,为居无定所而愁,为贫困流离,生命时常受威胁而愁。如今所有的烦恼都被胜利的喜悦冲得无影无踪,留给他们的就只有高兴,只有激动,只有兴奋,只有谁来读?)(2) 圈读地名,品味感情。你们知道全文共出现几处地名,圈一圈,你觉得作者连用这么多地名累赘吗?圈一圈诗中出现的地名,请学生连读、齐读。(全诗连用六个地名,因为他始终贯穿着诗人喜悦心情,并不感到丝毫累赘,相反使人读来感到格外真切真实,诗人爱国思乡之情也自然流露出来,也是诗人高明之处。安史之乱时,叛军占领了这里:河南、河北。而诗人也由老家洛阳流落到四川的剑外。当唐王朝军队平定叛乱,相继收复河南河北的消息传到四川的剑外时,诗人是欣喜若狂,心中早已计划好回乡的路线,那就是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作者此时在剑外从剑外到洛阳,途径四川、湖北、河南三省,实际相隔千里之途,却因喜悦至极,感觉如同近在咫尺,这两句中地点的转换,准确地表现了诗人归心似箭和为收复失地而喜悦的心情。地名之多是这首诗的一个显著特点,也是让我们感受到杜甫高超的创作才能。)来,让我们再一次将心比心,经情传情,齐读这首诗。4诵诗句,品诗味 “好诗不厌百回读”,为了使学生读出味来,读出感受来,分三点进行教学:尝试读,让学生自己标上停顿、重音记号,有感情地朗读;示范读,准确地标出停顿、重音带读,要求学生读出喜悦心情来;反复练读,采取个别读,小组读,男女读,配乐读等多种形式进行,最后熟读成诵,达到诗中情,作者情,学生情三情和谐的共鸣,受到感情的熏陶。 5扩展延伸 1.向学生推荐读杜甫的名诗春望 (赏析:被安史叛军焚掠一空的长安城,杂草丛生,满目荒凉。诗人忧时伤乱,触景生情。全诗由“望”着笔,情景相融。层层推进,环环相扣,由忧国到思家,情感愈来愈强、逐渐具体、逐渐深入。读罢全诗,满腹焦虑、搔首而叹的诗人恍若眼前。)与春望相比,这两首诗表达的内容、情感等有什么不同?2.杜甫的诗流传下来很多,反映他各个时期的理想和境遇,也真实地反映了唐朝由盛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抚顺矿务局职工工学院辅导员招聘笔试真题
- 2025年微机励磁屏项目合作计划书
- 体育赛事数据分析师笔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高纯四氧化三锰项目建议书
- 2025年核电站用电缆项目建议书
- 2024年凉山州会理市定向考聘社区工作者真题
- 消费赠与合同
- 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上册全册易错知识点专项练习(判断选择分单元编排附参考答案和点拨)
- 顶岗实习报告范文3000字
- 享税收优惠-8个备案管理税务风险需防范
- 10kV高压配电室交接性试验报告
- 郑荣禄博士谈保险热点话题
- 多维阅读第4级Animal Fathers 动物爸爸 课件
- 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事件表
- TJA围手术期血液管理课件
- DB31T 405-2021 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管理规范
- 新教材波音手册查询(高级)课件
- DB4404-T 29-2022 球墨铸铁排水井盖管理规范
- 151 医用一次性防护服质量检验原始记录(客户需要根据实际修改)
- 现代汉语常用字表(拼音版本)
- 红星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