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方案】高中生物 电子题库 第五章第二节知能演练轻巧夺冠 新人教版必修2 .doc_第1页
【优化方案】高中生物 电子题库 第五章第二节知能演练轻巧夺冠 新人教版必修2 .doc_第2页
【优化方案】高中生物 电子题库 第五章第二节知能演练轻巧夺冠 新人教版必修2 .doc_第3页
【优化方案】高中生物 电子题库 第五章第二节知能演练轻巧夺冠 新人教版必修2 .doc_第4页
【优化方案】高中生物 电子题库 第五章第二节知能演练轻巧夺冠 新人教版必修2 .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优化方案】2013年高中生物 电子题库 第五章第二节知能演练轻巧夺冠 新人教版必修2 1.(2011高考海南卷)某地区共同生活着具有捕食关系的甲、乙两种动物,两者的个体数长期保持稳定。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乙物种的灭绝必然导致甲物种的灭绝,反之亦然b在长期进化中,甲、乙两物种必然互为选择因素c甲物种基因的突变必然导致乙物种基因的突变,反之亦然d甲、乙个体数的长期稳定说明两个种群的基因频率没有改变解析:选b。由题意知,甲、乙两物种存在捕食关系,若捕食者仅有一种食物来源,则被捕食者灭绝,捕食者也会因缺少食物而灭绝;若捕食者有多种食物来源,则其中一种被捕食者灭绝不会导致捕食者灭绝;若捕食者灭绝,则被捕食者在一段时间内数量会增加,达到一定数量后会减少,最终在一定数量上维持平衡。在长期进化中,二者相互选择,可使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共同进化。两种群的基因突变是由环境影响产生的,两种群之间互不影响。基因突变产生新的等位基因,可能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改变,种群数量保持稳定不能说明基因频率未发生改变。2下图是物种形成的一种模式。物种a因为地理障碍分隔为两个种群a1和a2,经过漫长的进化,分别形成新物种b和c。在此进程中的某一时刻,a1种群的部分群体越过障碍外迁与a2同域分布,向d方向进化。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b和d存在地理障碍,所以一定存在生殖隔离bc和d不存在地理障碍,却可能存在生殖隔离ca1中的外迁群体与当时留居群体的基因频率相同,则b和d是同一物种da1中的外迁群体与当时a2种群的基因频率不同,则c和d是不同物种解析:选b。a通过地理障碍形成两个种群a1和a2,又分别演化出b、c、d三个种群,虽然有地理障碍,但是不一定会产生生殖隔离。由于d是由a1演变而来,所以c与d之间可能存在生殖隔离。基因频率的改变不一定会导致生殖隔离产生新的物种,但是产生了生殖隔离的种群,基因频率一定会变化。a1中的外迁群体与当时留居群体的基因频率相同,但是b和d由于地理障碍存在,所以可能不是同一物种。即使a1中的外迁群体与当时a2种群的基因频率不同,只要c和d不存在生殖隔离,它们仍是同一物种。3公鹿往往用角作为争夺配偶的武器,按照达尔文的观点,现代的公鹿鹿角发达的原因是()a代代经常使用的结果b繁衍后代的需要c变异朝着有利于生殖的方向发展的结果d自然选择的结果解析:选d。按照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公鹿鹿角发达是争夺配偶(生育权)的有利变异,是经过长期逐代自然选择定向积累形成的一种适应。4(2010高考上海卷)某自花传粉植物种群中,亲代中aa基因型个体占30%,aa基因型个体占20%,则亲代a的基因频率和f1中aa的基因型频率分别是()a55%和32.5%b55%和42.5%c45%和42.5% d45%和32.5%解析:选b。根据题目中已知条件,aa30%,aa20%,可得aa50%,则基因频率aaa%1/2aa%30%1/250%55%,aaa%1/2aa%20%1/250%45%。由于该植物为自花传粉,所以aa后代全部为aa,aa后代全部为aa,aa后代出现性状分离(1/4为aa,1/4为aa,1/2为aa),所以f1中aa的比例为aa%aa%1/430%50%1/442.5%。5新物种形成最显著的标志和生物进化的标志分别是()具有了特殊的形态结构改变了种群基因频率具有了一定的生理功能产生了生殖隔离a bc d答案:c6(2010高考天津卷)某地区从1964年开始使用杀虫剂杀灭蚊子幼虫,至1967年中期停用。右图是五年间蚊子幼虫基因型频率变化曲线。r表示杀虫剂抗性基因,s表示野生敏感型基因。据图回答:(1)r基因的出现是_的结果。(2)在rr基因型频率达到峰值时,rs、ss基因型频率分别为4%和1%,此时r基因的频率为_。(3)1969年中期rr基因型几近消失,表明在_的环境条件下,rr基因型幼虫比ss基因型幼虫的生存适应能力_。(4)该地区从此不再使用杀虫剂。预测未来种群中,最终频率最高的基因型是_,原因是_。解析:(1)r基因是新产生的基因,只有基因突变能产生新的基因。(2)rr的基因型频率为95%,所以r基因的频率为(9524)/200100%97%。(3)1969年时,rr的个体明显减少,说明在不使用杀虫剂的时候,rr基因型幼虫比ss基因型幼虫的生存适应能力低。(4)根据曲线的变化可以看出,在不使用杀虫剂后,rr个体越来越少,r的基因频率越来越低,ss个体越来越多,s的基因频率越来越高。答案:(1)基因突变(2)97%(3)不再使用杀虫剂低(4)ss在不使用杀虫剂环境下,持续的选择作用使r基因频率越来越低1当“601”药问世时,治疗病毒性感冒疗效很好;几年后疗效渐低,其根本原因可能是()a病毒接触了药物后,慢慢地产生了抗药性b病毒为了适应环境,产生了抗药性变异c药物的定向选择使病毒的抗药性积累、增强d后来的药量用得过少,产生了抗药性变异答案:c2(2012嘉兴高二检测)对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理解正确的是()环境改变使生物产生适应性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变异是不定向的变异是定向的变异经过长期自然选择和积累可以产生出生物的新类型a bc d解析:选b。达尔文学说认为变异是不定向的,而题目中的含义是与之矛盾的。实质上是说变异都是适应性的,也就是定向的,与题目中是一致的。这样排除和,故选b。3(2012诸暨市草塔中学高二质检)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主要作用是()a使种群间的个体无法交流信息b使种群间雌雄个体无法交配c使种群适应不同的地理环境d使种群间停止基因交流,各自向不同的方向演变解析:选d。隔离分两类:一是地理障碍,二是生殖隔离。同一种群的个体可能由于地理障碍,使彼此间基因不再交流,分别向不同方向进化,最后达到生殖隔离,形成新的物种。4(2012舟山高二检测)突变引起基因频率的改变是普遍存在的。研究人员调查了某地区某物种后发现,此物种共有a个个体,每个个体有b对基因。假设每个基因的突变率都是c,则此物种每一代出现的基因突变数大约为()a2abc babcc1/2abc d(2/a)bc解析:选a。基因库中所有的基因都有突变的可能,每个基因的突变率为c,该基因库中共有基因个数为2ab,所以每一代中出现的突变基因数大约为2abc。5最近,科学家对长城内外的6种代表植物进行了基因测序研究,结果表明长城内外同一种植物基因序列已有明显不同。针对这一事实,结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突变的发生是不定向的b长城的存在,阻碍了其内外种群间的基因交流c对所有的物种来讲,地理障碍必然导致生殖隔离d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可以导致新物种形成解析:选c。解答此题应理解隔离(或障碍)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具体分析如下:6(2012海宁市高级中学高二测试)下列关于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一个种群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各种基因型频率的改变说明物种在不断进化b在一个种群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各种基因型频率之和为1c基因型aa的个体自交后代所形成的种群中,a基因的频率大于a基因的频率d因色盲患者中男性数量大于女性,所以男性群体中色盲的基因频率大于女性群体解析:选b。基因频率的改变才能说明物种的进化;aa自交后代,a的基因频率始终等于a的基因频率;男性色盲患者多于女性患者,原因是伴x隐性遗传方式而非色盲基因频率在男女群体中不同。7在豚鼠中,黑毛对白毛是显性,如果基因库中,90%是显性基因b,10%是隐性基因b,则种群中基因型bb、bb、bb的频率分别是()a81%、18%、1% b45%、40%、15%c18%、81%、1% d45%、45%、10%解析:选a。此题可根据遗传平衡定律公式来计算,如果用p代表基因b的频率,q代表基因b的频率,那么,遗传平衡定律可以写成:(pq)2p22pqq2,其中p2代表一个等位基因b纯合子的频率,q2代表另一个等位基因b纯合子的频率,2pq代表杂合子bb的频率。如果一个种群达到了遗传平衡,其基因型频率应当符合p22pqq21。故可得出:bb基因型频率p2(90%)281%;bb基因型频率2pq290%10%18%;bb基因型频率q2(10%)21%。8据调查,某小学的学生中,基因型的比例为xbxb(42.32%)、xbxb(7.36%)、xbxb(0.32%)、xby(46%)、xby(4%),则在该地区xb和xb的基因频率分别为()a6%、8% b8%、92%c78%、92% d70%、30%解析:选b。假设调查的学生总数为100名。xbxb42.3227.3620.32246141150,xb42.3227.3646138,xb基因频率92%,xb基因频率192%8%。9在非洲人群中,约每10000个人中有4个人患囊性纤维原癌,该病属于常染色体遗传。一对正常夫妇生有一患病的孩子。此后,该妇女与另一健康男性再婚,他们所生的孩子患此病的概率是()a1/25 b1/50c1/100 d1/102解析:选d。本题考查通过遗传平衡定理计算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p(aa)4/10000,p(a)0.02,p(a)0.98,p(aa)0.980.98,p(aa)20.980.02,正常人中出现aa的概率p(aa)/(p(aa)p(aa)4/102。aa与4/102aa产生aa的概率4/1021/41/102。本题极易出现计算失误,尤其是忽略“正常人中出现aa的概率”的计算。10如图为生物新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对图示分析正确的是()a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不论其变化大小,都属于物种形成的范畴b图中a表示的是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c经过长期的地理障碍达到生殖隔离,没有地理障碍不可能形成新的物种d图中c表示种群间的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答案:d11(2011高考江苏卷)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变异和进化的方向b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型频率的改变c种群内基因频率的改变在世代间具有连续性d种群内基因频率改变的偶然性随种群数量下降而减小解析:选c。生物变异的方向是不定向的,而自然选择是定向的,故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定向的自然选择决定的,a项错误;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而不是种群基因型频率的改变,b项错误;种群内基因频率的改变可在世代间逐渐变化,即在世代间具有连续性,c项正确;种群内基因频率改变的偶然性是随着种群数量下降而增大的,d项错误。12(2012浦江高二检测)在一个随机交配的足够大的种群中,某一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表现型的频率是0.36,则()a该种群繁殖一代后杂合子aa的频率是0.32b显性基因的基因频率大于隐性基因的基因频率c若该种群基因库中的基因频率发生变化,则一定会形成新物种d若该种群中a的基因频率为0.4,则a所控制性状的个体在种群中占到40%解析:选a。本题考察基因型频率和基因频率的计算。显性性状表现型(基因型为aa、aa)的频率为0.36,则aa0.64,a为0.8,a为0.2。繁殖一代后aa20.80.20.32。若该种群基因库中的基因频率发生变化,则说明生物进化了,但不一定会形成新物种。若a的基因频率为0.4,则a的基因频率为0.6,则隐性性状即aa的频率为0.60.60.36,a所控制的性状为显性性状,其所占比例为10.360.64,即64%。13果蝇是常用的遗传学研究的试验材料,据资料显示,果蝇约有104对基因,现有一黑腹果蝇的野生种群,约有107个个体,请分析回答以下问题:(1)该种群的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统称为种群的_,经观察,该种群中果蝇有多种多样的基因型,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是在突变过程中产生的_,通过有性生殖过程中的_而产生的,使种群产生了大量的可遗传的_,其产生的方向是_,其来源包括_、_和_。它们都能为生物进化提供_,但不能决定生物进化的_。(2)假定该种群中每个基因的突变率都是105,那么在该种群中每一代出现的基因突变数是_。(3)假定残翅(v)的基因突变率为105,由于在正常环境条件下,残翅果蝇难以生存,结果长翅(v)类型个体逐渐增多,v基因频率也随之升高,经过许多代后,长翅类型成为该种群中的常见类型。与其他突变类型相比,残翅个体数要少得多,这一现象说明_。(4)通过对果蝇及其他生物的群体遗传学的研究,可得出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_;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_,新物种形成的三个基本环节是_、_、_;其中必要条件是_,_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_的方向。解析:由于残翅果蝇难以生存,所以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逐渐被淘汰而数量减少,基因频率中的v的频率逐渐增加,而v则逐渐减少,说明自然选择决定着生物进化的方向。答案:(1)基因库等位基因基因重组变异不定向的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畸变原材料方向(2)2106(3)残翅是不利变异,经长期的自然选择而不断被淘汰,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4)种群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隔离隔离自然选择生物进化14用水蚤(一种水生小动物)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请回答:(1)实验结果表明,多数水蚤生活的最适温度为_。(2)有些水蚤能在20 环境中生活,还有些水蚤能在28 环境中生活,这表明水蚤个体之间存在着_,从而体现了生物的变异一般是_的。(3)能在20 环境中生存的个体都是_的个体,而在28 环境中生存的个体都是_的个体。所以,温度的改变对水蚤起了_作用,而这种作用是_的。(4)20 环境中生活的水蚤移入28 环境中,将导致水蚤死亡;同理,28 环境中生活的水蚤移入20 环境中也引起死亡。这说明,当环境条件发生变化时,如果生物体缺少_,就要被环境所淘汰。(5)如果第二次改变实验温度,还有少部分水蚤个体生存下来,再重复几次同样的实验过程,将会筛选出什么样的水蚤个体?_。答案:(1)25 (2)差异(变异)不定向(3)适应20环境适应28 环境选择定向(4)适应新环境的变异(5)对20 、25 、28 均能适应的即适应温度范围较广的水蚤个体15(探究创新题)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其中影响种群基因频率的因素有很多,如自然选择、基因重组、遗传漂变、生物个体的迁入迁出等。某中学生物研究小组为证明人工选择对种群基因频率的影响,选用了纯种长翅果蝇和残翅果蝇进行实验。已知果蝇的长翅(b)对残翅(b)为显性,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他们的实验过程如下:a选择一只纯种雄性长翅果蝇与一只残翅雌性果蝇进行杂交,获得子一代雌雄果蝇;b让子一代果蝇连续自由交配5代,同时在每一代中都要除去残翅果蝇;c当子六代所有长翅果蝇自由交配后,统计子七代长翅果蝇和残翅果蝇在种群中的百分比;d根据残翅果蝇的百分比计算出b、b基因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