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文章主旨 体会文章语言美_第1页
把握文章主旨 体会文章语言美_第2页
把握文章主旨 体会文章语言美_第3页
把握文章主旨 体会文章语言美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石家庄市第三中学课时教案授课班级: 授课时间: 月 日 第 周章节 第二课时课题与朱元思书课型新授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理解和分析,欣赏富春江上雄奇秀丽的景致,领会作者爱慕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读出本文生动形象、优美传神而富于意蕴的特点;了解景物描写的层次、艺术处理方法,调动丰富的想象拓延本文的意境。 2、能力目标:引导学生品味赏析文章的语言美,培养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逐步提高鉴赏水平。3、情感目标:通过教读本文,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重点通过理解和分析,欣赏富春江上雄奇秀丽的景致,领会作者爱慕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赏读基础上熟诵全文。难点寓情于景体会文中作者追求自由的情怀和寄情山水的情趣,把握课文的主旨。教学方法和手段讲授法、朗读法、点拨法、小组合作教学步骤及过程师生活动安排一、导入:昨天我们了解了与朱元思书的文学常识,朗读了课文,疏通了文意,整理了文言知识。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吴均的这篇山水小品。(板书题目、作者)我们先来齐读一遍课文,注意读音、节奏,尤其注意语速要放慢,这样才能读出文言文的语感。 (学生齐读)通过大家的读,我似乎看到了吴均书信中描绘的那既秀丽、又壮美的景色。今天我们就来透过文字去欣赏一下富春江这条“唐诗之路”的美丽景色。二、赏析:(一)我们先来齐读第一段,在我们的大脑中,要想像,天空中万里无云,天和山都是青青的颜色。我吴均坐在船上,跟随流水飘荡,随着水流任凭它把我带向东带向西。从富阳到桐庐这一百来里呀,全是天下独一无二的奇山异水,我吴均真是看不够。(情不自禁唱起来)船儿哟,你慢些走呀,慢些走。让我把这美丽的富春江看个够. 1、这是总写,还是分写? (总) 2、总写富春江的什么特色?课文中有四个字可以具体概括。 (奇山异水) 3、或者叫“山奇水异”。那么接下来应该分别来写山之奇,水之异。第几段? (二、三段) 4、“奇山异水,天下独绝”领起全篇,却为什么先写异水后写奇山? (先写水后写山,由近及远,符合“从流飘荡”的观景习惯,条理清楚) 5、这三段是什么关系? (总分)试着齐背第一段,想象作者顺流而下,尽情观赏的情形。(二)我们再来齐读“异水“部分,第二段。 1、写了水的哪几方面? (水清、水急) 注意:“千丈”是写水深,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可是“千丈见底”就是写水清了,这是侧面描写。 水清从哪几方面看出来? (水色、水清、水中) 从描写方法上看用了什么方法? (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2、“甚箭”,“若奔”,分别是什么意思? (像箭一样、像飞奔的马) 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比喻、夸张) 3、大家看看以上写异水的三个句子,前两句和后一句,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 (静态描写、动态描写)试着齐背第二段,想象富春江江水的秀美与壮阔。(三)我们再来看“奇山”部分,第三段。 1、先齐读“夹岸高山-千百成峰”。 大家知道,山是静态的,生长时也是默默的,可是,这里24个字,就写出了夹岸高山昂扬的生命力。这种写法,叫什么? (以动写静) 再考虑,这几句是从视觉,还是从听觉来写的? (视觉) 用了什么修辞? (拟人) 2、再齐读“泉水激石-百叫无绝”。 用了什么修辞? (对偶) 通过什么来写山? (泉、鸟、蝉、猿) 通过四种事物的什么来写? (响声)点拨:也就是通过听觉来写的。也就是说,有的泠泠作响,有的嘤嘤成韵,有的千转不穷,有的百叫无绝。这样就形成了一种非常喧闹、非常嘈杂的景象。是吧?大家再仔细品一品。这是一种嘈杂的气氛吗?猿,本来是一种叫声凄厉的动物,俗话说:“猿鸣三声泪沾裳”,可是在这里,我们却觉得是一种美妙的声音。这里表面上喧闹、嘈杂,实际上,却都是自然界的非常和谐的声音,没有社会上、官场里、商场里,那种人声鼎沸。这里的声音,都是安静的,“洁净”的。所以这是以闹来写静,以声衬靜,或者是,以表面的繁杂来写单纯。 这里,作者是怀着一种对大自然的向往之情、赞美之情来写的。这样,写到这里,我们就很容易理解下面两句。 3、齐读“鸢飞戾天者-窥谷忘反”。 “鸢飞戾天者”和 “经纶世务者”分别指什么人?()点拨:鸢,一种凶猛的鸟。戾,到达的意思。飞得非常高的鸢,比喻为了功名利禄而极力攀高的人,他们看到这山峰后,也平息自己那热衷功名利禄的心。经纶,就是筹划,治理。筹划世俗事物的人,看到这幽美的山谷,也会流连忘返。这是作者的感慨。 作者是南朝的著名的文学家,博学多才,对史学有研究。他也曾经做过闲散的朝官。他曾经撰写齐春秋,得罪了梁武帝,遭遇了焚书免官的惩处。正因为有这样的遭遇和经历,面对这样的美景,作者自然产生对大自然的留恋、向往之情。可是,这里“望峰息心”、“窥谷忘反”说的不是作者自已,而是那些想干一番大事业的人,那些在官司场乃至商场中人,那些如日中天的人,他们如果见到这样的美景,一定会放弃自我的事业,迷途知返,正所谓“沉醉不知归处”,陶醉在这富春江的美妙之中。大家考虑考虑,这是写人呢,还是写山水呀? (山水之美) 这是一种什么写法?点拨:这是一种衬托(反衬)的写法。主要突出富春江景色的奇异、独绝。 4、齐读最后两句。 文章写到前面两句,应该结尾了,可是后面为什么还要接着写景?接着下去 ,是不是有点不伦不类?大家再仔细品读一下全文,带着感觉去读,考虑考虑作者留下这两句的原因是什么? 点拨:想想,作者乘着船,在刚刚发出那番感慨后,船继续前进,江面上又出现了一种景观:两岸高大繁茂的树木,把整个江面遮蔽了,好像一个大帐篷,船就在这种笼罩中慢慢前进、慢慢游弋,一会又到了江面稍宽的地段,“横柯”变成了“疏条”。船一直是在前进的。用陆游的话来说,是“柳暗花明又一村”。我们可以由此再进一步想像 ,再接下去,还有什么美妙的景致?让人愈想愈觉得有吸引力,真是言有尽而意无穷。试着齐背第三段,想象富春江两岸群山的秀丽高俊,体会作者的情感。3、 总结:最后,总结回顾一下这节课的内容。(PPT图表)我们一起把全文再背诵一遍,再去领略一番富春江的奇山异水,秀丽风光。 宋朝的苏轼曾经评价唐朝的王维,说他的诗“诗中有画”。咱们今天读吴均的骈文书信,有什么感觉? 这就有名的“吴均体”,短小精悍,诗中有画。教师导入。教师出示问题,学生讨论。教师出示问题,学生讨论。教师总结。板书设计 与朱元思书 吴均 异水 富春江 天下独绝 奇山 小结读与朱元思书,犹如赏一幅山水写意的图画,因为它有特色鲜明的景物,更有明朗洒脱的画意; 读与朱元思书,如同读一首好诗,因为它不仅使用辞藻隽永、音节和谐的诗一般的语言,更洋溢着清新淡雅的诗情。这节课我们对课文进行了深入的理解,课下希望同学们通过诵读课文、练习作业体会文章主旨。作业 本文构思别具一格,描写形神兼备,动静互见,虚实相生,行文骈散相间,短小精悍,诗中有画,实为一篇写景佳作,不仅给我们美的享受,还为我们学习景物描写提供了范本。、学习本文,你感悟最深的最想习得的一种写景方法是什么?提示:抓住景物特征;有一定的顺序;从多种层次、角度描写;运用修辞手法等。 、运用你学到的写景的一种或几种方法,完成100字左右的写景片断。提示:选择一个写作对象,可以写家乡的风云雨雪、天空云彩、山水树木等。课后反思本文虽是书信可与一般书信不同,人们往往把它看作是一篇由清词丽句构成的小品文。因此在教学时,应当使学生初步懂得怎样审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一要教学生读懂文本并能顺畅地朗读;二要善于启发学生的想像和联想。朗读,总的说来,速度宜慢,慢一些才有时间去品味文中的意境。要注意停顿,每读完一小层都可以作稍长的停顿,这样才有鲜明的层次感,不至于将两个不同的画面交错在一起。还要注意确定重音,例如“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中,重音当落在“箭”“奔”二字上,才会使人感到形象鲜明。教师要做示范朗读,也可以让学生中读得好的示范。教学时由眼前的风景引入。启发想像,教师可以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假定某些情节,然后设问。例如,作者这次是特意选择一个“风烟俱净”的日子并且自雇小船出游;作者说“猛浪若奔”不是从旁看到的,而是小船在浪尖上行驶时亲自感受到的;“负势竞上争高直指”是作者的幻觉,如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