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福建省教师招聘考试小学语文考试大纲1.doc_第1页
2012年福建省教师招聘考试小学语文考试大纲1.doc_第2页
2012年福建省教师招聘考试小学语文考试大纲1.doc_第3页
2012年福建省教师招聘考试小学语文考试大纲1.doc_第4页
2012年福建省教师招聘考试小学语文考试大纲1.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2年福建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小学语文学科考试大纲 一、考试性质福建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是符合招聘条件的考生参加的全省统一的选拔性考试。考试结果将作为福建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面试的依据。招聘考试应从教师应有的专业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等方面对考生进行全面考核,择优录取。招聘考试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二、考试目标与要求1考查考生义务教育阶段语文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2考查考生对应于小学语文课程的高等教育相关专业知识和能力。3考查考生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知识和能力。(考核的能力要求分六个层级:A识记、B理解、C应用、D分析、E评鉴、F创新。见附录1)三、考试范围与内容(一)义务教育阶段语文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汉语拼音、字、词、句1掌握汉语拼音方案。 (能力层级:A、C)2正确读写3500个常用汉字,辨别和纠正错别字。 (能力层级:A、C)3掌握汉字基础知识,主要包括:笔画笔顺、偏旁部首、间架结构、构字方法等。 (能力层级:A、C) 4正确使用常用工具书。 (能力层级: C)5积累丰富的词汇,正确理解、使用常用词语(包括成语、歇后语、谚语、俗语等),评鉴其表达效果。(能力层级:B、C、D、E)6能根据表达的需要变换句式。 (能力层级:C)7掌握常见的修辞格,评鉴其表达效果。 (能力层级:B、D、E)(常见修辞格包括:比喻、比拟、夸张、排比、对偶、反复、反问、设问、衬托、对比等。)8正确修改常见病句并作分析。 (能力层级:C、D)(常见病句包括: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词序颠倒、表意不明、重复罗嗦、前后矛盾、不合逻辑等。)9正确使用常用标点符号。 (能力层级:C)(常用标点符号包括:句号、问号、叹号、逗号、顿号、分号、冒号、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间隔号、书名号等。)阅读10熟记指定古诗文,正确默写指定篇目(见附录2),能正确理解和恰当运用;阅读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附录“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中推荐的读物,了解内容。 (能力层级:A、B、C)11把握关键词句,体会其意义和作用。 (能力层级:B、E)12正确划分文章(含诗歌)的段落或层次,概括段落大意,归纳文章(含诗歌)主要内容,把握思想感情。 (能力层级:D)13正确评析文章(含诗歌)的写作特点、表达顺序和表达方法。(能力层级:B、D、E)14分析和评价文章(含诗歌)的思想观点。 (能力层级:D、E、F)写作15按要求和提示写记叙文、议论文、常用的应用文(含说明文)、演讲稿等。 (能力层级:F)(二)高等教育对应于小学语文学科的知识和能力(见附录3)中外文学史1正确掌握古今中外文学(特别是儿童文学)史上标志性作家、作品。 (能力层级:A)2正确理解和分析古今中外著名文学作品(片段),包括内容、主要人物、体裁、写作手法、艺术特色、社会影响及文学史地位等。 (能力层级:D、E、F)现代、古代汉语的基本知识3掌握现代、古代汉语的基本概念,包括:汉语、古代汉语、现代汉语、普通话、汉字、词汇、语法、修辞等。 (能力层级:A、B) 4掌握现代、古代汉语的基础理论,包括:现代汉语规范化问题、语言的性质和功能、汉语书面语和口语的相互作用、现代汉语的主要特点、古代汉语的主要特点、汉字性质和特点、汉字的演变、词义的古今异同、词的本义和引申义等。 (能力层级:A、B)5正确应用现代、古代汉语,包括:分清多义词和同音词、辨析同义词、常用虚词的用法与辨析、古文的翻译等。 (能力层级:A、B)6掌握现代、古代汉语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包括:汉字的基本知识、汉语拼音的拼写规律、汉字规范的要求、成语的特征等。 (能力层级:C、D)文学概论7掌握文学的起源、性质、作用,文学作品的内容与形式,文学的鉴赏。 (能力层级:B、C、D、E、F)儿童文学8掌握儿童文学的基本概念,包括:儿童文学、童话、寓言、儿歌、儿童小说、儿童科技文学、儿童戏剧等。 (能力层级: A、B)9掌握儿童文学的基础理论,包括:儿童文学的美学特征、儿歌与儿童诗的异同、童话和寓言的艺术特征、图画文学的作用和艺术特征、中外儿童文学的特点等。 (能力层级:C、D)(三)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知识和能力1正确理解和掌握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规定的语文课程的性质、基本理念、课程目标(总目标和学段目标)、课程内容(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实施建议等。 (能力层级:、)2掌握小学语文教学基本方法,根据小学语文课程目标及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情合理运用。掌握小学语文教学评价的种类及其特点与功能,包括: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等。 (能力层级:A、C、E)3根据所提供的教材内容进行教材分析和教学设计,对有关教学案例进行评析(教材内容及教学案例主要取自小学高年级)。书面教学设计包括: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把握教学重难点、运用教学方法、使用媒体手段、设计教学过程(课堂导入、教学活动、课堂提问、组织讨论、课堂作业、课堂总结、课后作业、板书设计等)。教学案例评析要求依据语文课程理念及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对案例的教学目标、教学行为及其教学效果等进行评析,做到有理有据。 (能力层级:C、D、E、F)四、考试形式1答卷方式:闭卷、笔试。2考试时间:120分钟。3试卷分值:150分。五、试卷结构1主要题型: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鉴赏题、教学设计、案例分析题、论述题、写作等。2内容比例:语文学科专业基础主干知识(义务教育阶段语文学科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和高等教育对应于小学语文学科的知识和能力)约占60,小学语文学科课程与教学论内容约占40。教学案例取自小学高年级教学内容。3试题难易比例:容易题约占40%,中等难度题约占40%,较难题约占20%。 附录1 能力要求六个层级说明 A识记 指识别和记忆,是最基本的能力层级。B理解 指领会并能作简单的解释,是在记忆基础上高一级的能力层级。C应用 指对知识的使用,是以记忆和理解为基础,主要表现为语文知识的使用和教学技能的运用(如教学设计)。D分析 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理(如教材分析、案例分析),是在记忆、理解和应用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的能力层级。E评鉴 指根据标准对阅读材料等的鉴别、赏析和评说,是以识记、理解、应用和分析综合为基础的高一级能力层级。F创新 指重组已有知识经验,建构新的模型或结构(如写作);探究疑难问题,具有独到之见;探索适切有效的教学方法等。这是对各种知识、技能等融会贯通而形成的高级能力。对A、B、C、D、E、F六个能力层级都可有难易不同的考查。附录2 要求背诵、默写的篇目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附录中推荐背诵的优秀古今诗文:1背诵、默写1-6年级古诗文70篇(具体篇目见“课标”第23-25页)。2背诵7-9年级古诗文50篇(具体篇目见“课标”第25-27页),其中要求默写的篇目有:孔子语录观沧海(东临碣石)、饮酒(结庐在人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望岳(岱宗夫如何)、春望(国破山河在)、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天街小雨润如酥)、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等篇目以及鱼我所欲也等名篇中的名句。 附录3 要求掌握的相关知识1.古代文学作家、作品诗经(关雎蒹葭氓硕鼠七月君子于役)屈原橘颂孔子论语(节选)孟子孟子(节选)司马迁项羽本纪陶渊明桃花源记归园田居王勃滕王阁序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王维使至塞上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将进酒蜀道难杜甫望岳登高江南逢李龟年韩愈师说马说刘禹锡陋室铭白居易长恨歌卖炭翁柳宗元捕蛇者说黔之驴杜牧江南春绝句泊秦淮范仲淹岳阳楼记渔家傲秋思欧阳修醉翁亭记柳永八声甘州王安石伤仲永苏轼水调歌头前赤壁赋李清照声声慢陆游卜算子咏梅关山月(和戎诏下十五年)辛弃疾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文天祥正气歌关汉卿窦娥冤王实甫西厢记施耐庵水浒传罗贯中三国演义吴承恩西游记吴敬梓儒林外史曹雪芹红楼梦2.现、当代文学作家、作品鲁迅祝福阿Q正传朝花夕拾郭沫若女神矛盾子夜巴金家春秋老舍茶馆骆驼祥子艾青大堰河我的保姆孙犁荷花淀沈从文边城湘行散记周作人自己的园地林语堂谈中西文化梁实秋雅舍丰子恺缘缘堂随笔钱钟书围城杨沫青春之歌舒婷致橡树余华许三观卖血记莫言红高粱阿城棋王林清玄心灵上的百合花余光中乡愁铁凝哦,香雪王安忆长恨歌贾平凹腊月正月.外国文学作家、作品荷马伊利亚特奥德赛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哈姆雷特塞万提斯堂吉柯德歌德少年维特之烦恼浮士德雨果巴黎圣母院普希金叶甫盖尼奥涅金托尔斯泰复活高尔基童年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罗曼罗兰名人传海明威老人与海泰戈尔新月集飞鸟集法布尔昆虫记笛福鲁滨逊漂流记一千零一夜.儿童文学作家、作品伊索寓言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克雷洛夫寓言科洛迪木偶奇遇记卡罗尔爱丽丝漫游奇境记埃克多马洛苦儿流浪记约翰娜斯比丽小海蒂马克吐温汤姆索亚历险记亚米契斯爱的教育弗兰克鲍姆绿野仙踪黑柳彻子窗边的小豆豆叶圣陶稻草人张天翼宝葫芦的秘密冰心寄小读者繁星春水洪汛涛神笔马良金波绿色的太阳 2011年福建省小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含答案)一、小学语文教材教法(10分)根据现行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并联系教学实际填空(每空1分)(1)语文是最重要的 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2)阅读教学是 、 、 之间对话的过程。其中 应当是对话的中心。(3)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 、思考、 、评价的能力。(4)口语交际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 中进行。(5)综合性学习应强调合作精神,注意培养学生策划、组织、 和实施的能力。(6)语文课程评价应突出整体性与综合性,要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 几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察学生的 。二、基础知识与积累(22分)填空题(5分,每小题1分)(1)“任”和“种”用于姓氏时,读音分别为 和 。(2)“佞”字和“衙”字的意符分别是 和 。(3)谜语“无角牛登上没峰山(猜一字)”和“跳远评分(猜一成语)” 最合适的谜底分别是 和 。(4)中国文学流派“三曹”指的是汉魏间诗人曹操与 和 的合称。(5)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诗歌分编为三大部分。其中, 这个部分是各个地域的乐曲,也是诗经的精华; 这个部分是贵族统治者祭祀神灵时的乐歌。辨析题(2分)副词“还”作状语可以表示多种意义。下面句中的“还”字,请用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替换。(替换的词写在各句后的括号里)除了他们,还有谁支持你的意见? ( )他这个人当个一般干部还可以。 ( )你走路还走不稳呢,就想跑? ( )这么棘手的问题,他还真解决好了。 ( )默写题(10分,第1小题4分,第2小题6分)(1)把成语补充完整陈词 调 以 效尤 虚无缥 再接再按 就班 颠 不破 床架屋 枕 待旦(2)把名言名句补充完整学而不思则罔, 。 (论语)富贵不能淫, ,威武不能屈。(孟子)亦余心之所善兮, 。 (屈原)感时花溅泪, 。 (杜甫)了却君王天下事, 。 (辛弃疾)千磨万击还坚劲,。(郑板桥)判断题(5分,对的在括号内打“”,错的打“”)叹号和问号都可以用于反问句的末尾。 ( )现代汉语词汇中,双音节词占优势。 ( )“国家需要人才,人才需要教育,教育需要教师。”这里主要运用了“排比”和“层递”这两种修辞方式。 ( )“绝句”是近体格律诗的一种形式。五言一般为四句,七言一般为八句。(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是鲁迅的狂人日记。 ( )三、阅读能力考查(18分)阅读下列选文,按要求回答问题(一)科学就是探求真理。在探求真理的过程中,人们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往往要经历艰苦曲折的过程。常常有这样的情形,由于研究的角度不同,掌握材料的差异,以及认识方法的不同,就会出现“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情况,以至引起学术争论。因此,有作为的科学工作者都把反对意见看做对自己的莫大帮助。李四光说:“没有什么东西比对我的论题的坦白批评更能使我感到激动。”歌德也说:“赞同的意见使我们处之泰然,反对的意见才使我们的思想获得丰产。”这都是因为,赞同的意见未必正确,反对的意见未必错误。退一步说,即使错误的反对意见,对自己的科学研究也是很有好处的。法国科学家普鲁斯特和贝索勒为探讨定比定律,进行了长达几年的辩论。最后,普鲁斯特成为辩论的获胜者,发现了定比定律。但是他并未因此趾高气扬,相反,他对贝索勒倾吐了由衷的感激之情。他说:“要不是你的质疑,我是难以深入地去研究定比定律的。”他还宣告,发现定比定律,贝索勒有一半功劳。要成为一个有作为的科学工作者,就要具有宽广的胸怀。只有虚怀若谷,才能容得下百川之流,听得进反对意见。6、本文的中心论点是()(1分)A.科学就是探求真理。B.有作为的科学工作者都把反对的意见看做对自己的莫大帮助。C.赞同的意见未必正确,反对的意见未必错误。D.人们对客观规律的认识要经过艰苦曲折的过程。文中有四句名人名言。根据它们在文中的作用判断,可以做道理论据的两项是( )(2分)A.正如李四光所说:“没有什么东西比对我的论题的坦白批评更能使我感到激动。”B.“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C.歌德也说:“赞同的意见使我们处之泰然,反对的意见才使我们的思想获得丰产。”D.普鲁斯特说:“要不是你的质疑,我是难以深入地去研究定比定律的。”本文使用的论证方法有、。(2分)能否删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为什么?(2分)答:第一段中加点词语“要经历艰苦曲折的过程”指什么?用文中语句回答。(1分)答:第一段中加点的词“这”指代的具体内容是什么?用横线在文中画出。(1分)(二)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 上文选自陈涉世家,作者是。该作者用毕生精力著成了我国第一部体通史(2分)。找出上文中的两个通假字,并解释其含义。(3分)通,含义是通,含义是下面句中加点的“以”与“扶苏以数谏故”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1分)A.或以为死,或以为亡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