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电源术语及定义.doc_第1页
电子电源术语及定义.doc_第2页
电子电源术语及定义.doc_第3页
电子电源术语及定义.doc_第4页
电子电源术语及定义.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4交流输出稳定电源术语 4.1交流电源A.C. power supply 电源输出端极性随时间变化的供电电源。 4.2交流电压(电流)稳定A.C. voltage(current)stabilization 以交流输出电压(电流)为稳定输出量的一种稳定方式。 注:被稳定的交流输出电压(电流)值可以用有效值、峰值等表示。 4.3波形稳定wave form stabilization 用控制交流电压(电流)瞬时值,以得到预期电压(电流)波形的一种稳定方式。 4.4频率稳定frequency stabilization 以交流输出频率为稳定输出量的一种稳定方式。 4.5相角稳定phase angle stabilization 使交流输出电压相对于一个特定电压的相位保持在规定相位移值 范围内的一种稳定方式。 4.6负载阻抗的不平衡unbalance ofload impedance 对多相输出的稳定电源,负载阻抗值至少有一相与其它相的值有明显不同的状态。 4.7输出交流电压(电流)失真outputA.C. voltage(current)distortion 交流电源输出电压(电流)的波形与所要求波形的偏差。 4.8谐波含量harmonic content 从一个非正弦周期函数中减去基波分量得到的函数。 4.9相对谐波含量relative harmonic content 谐波含量的有效值与非正弦周期函数的有效值之比。 4.10谐波分量harmonic components 以描述周期函数的傅里叶级数各项的阶次及有效值来表示谐波含量的各分量。 4.11周期性输出电压调制periodic outputvoltage modulation 频率低于基波输出频率的输出电压幅值的周期性变化。 4.12周期性频率调制periodic frequency modulation 输出频率相对其额定值的周期性变化。 4.13随机偏差random deviation 当所有影响量和控制量保持恒定时,在规定的频带内输出量相对其所要求值的偏移。 4.14不间断电源uninterrupted power supply(UPS) 在交流输入源发生故障(如电力中断、电压、频率、波形等不符合供电要求)时,能向负载连续供电的电源。 4.15供电连续性supply electricity continuity 指在静态和动态情况下,电力的中断不超过负载(用户)允许的极限,以及供电质量(电压、频率、波形等的变化)在规定的范围之内。 4.16电力电子变流器power electronic converters 由一个或多个电子器件、变压器、滤波器(如有必要)及辅助设备(如有这些辅助设备)所组成,用于电力电子变流的运行单元。 4.17 (不间断电源的)功能单元(UPS)function unit 指整流器、逆变器、蓄电池组和不间断电源开关等。 4.18开关transfer switch 用于将电能从一个电源转换到另一个电源的开关。 4.19 换流(换相)conversion current(commutation) 电流在变流器相继两臂之间的转移。 4.20电网换相line commutation 借助电网提供换相电压的一种换相方式。 4.21自换相self-commutation 借助变流器或电力电子开关内部元件提供换相电压的一种换相方式。 4.22主电源master power supply 在正常工作情况下,连续向不间断电源供电的交流输入源,一般指公共电网。 4.23备用电源reserve power supply 在主电源发生故障时,用来代替主电源的电源。 4.24旁路bypass 用以代替不间断电源设备中电力变流器部分的电源通路。 4.25旁路电源bypass power supply 经由旁路供电的主电源或备用电源。 4.26在线式不间断电源on-line UPS 无论交流输入电源中断与否,电压、波形符合供电要求与否,都能保证向负载提供转换时间为零的电源。 4.27离线式(后备式)不间断电源off-line(stand-by)UPS 能够在交流输入电源中断或电压低于预定值时自动转换,取代交流输入电源向负载供电。 4.28单一式不间断电源single UPS 只包括一个不间断电源装置的不间断电源。 4.29并联式不间断电源parallel UPS 由两个或多个不间断电源装置并联运行构成的不间断电源。 4.30局部并联式不间断电源partial parallel UPS 有两个或多个逆变器并联运行,但只有一个公用的整流器和蓄电池组的不间断电源。 4.31冗余redundant 为确保连续供电,在一个电源中额外增加功能单元或功能单元组。 4.32冗余式不间断电源redundant UPS 有冗余不间断电源装置的不间断电源。 4.33局部冗余式不间断电源partial redundant UPS 一般是仅指逆变器部分有冗余的不间断电源。有时也可能是其他单元的冗余。 4.34备用冗余式不间断电源reserve redundant UPS 在冗余式不间断电源中,增设一个或几个不间断电源装置作为备用,当运行中的不间断电源装置发生故障时投入这些备用装置,以确保供电连续性的一种不间断电源。 4.35并联冗余式不间断电源parallel redundant UPS 一种具有几个均分负载的不间断电源装置并联运行的冗余式不间断电源。当其中一个或多个不间断电源装置发生故障时,剩下的装置承担全部负载。 4.36负载功率因数load power factor 输出有功功率与视在功率之比。 4.37有效值电压的变化root-mean-square voltage change 实际的有效值电压与未受扰动时对应的有效值电压之差。 4.38峰值电压变化peak voltage change 实际的峰值电压与波形未受扰动时对应的峰值之差。 4.39不间断电源的效率UPS efficiency 在规定的工作条件下,储能装置不参与能量转换时,输出功率对输入功率之比。 4.40逆变效率inversion efficiency 在额定负载情况下,逆变器正常工作,电池已充满电荷时的输出功率与输入功率之比。 4.41蓄电池放电时间battery discharge time 在交流输入发生故障时,启动蓄电池,在规定的工作条件下,不间断电源设备保持向负载连续供电的最小时间。 4.42蓄电池充电时间battery charge time 蓄电池放电终了之后不间断电源在规定条件下运行,使蓄电池充满电能所需的最长时间。 4.43转换时间transfer time 输出量开始转换到转换完成止的时间间隔。 4.44中断时间interruption time 输出电压低于公差范围下限的持续时间。 4.45动态电压瞬变范围dynamic voltage transient range 交流输入电压不变,负载从轻载到满载突变和输出为额定负载不变,交流输入中断或恢复供电时的输出电压变化量。 4.46备用时间back-uptime 从交流供电切换到电池供电或由电池供电时起,在额定输出负载情况下,不间断电源保持向负载连续供电的时间。 4.47旁路开关切换时间bypass switch shear time 从逆变器停止工作时起到电网直接供电时止或从电网供电起到恢复逆变器工作时止所需要的时间。 4.48不间断电源开关UPS switch 用于使不间断电源的输出(或旁路)与负载接通或隔断的开关。 评论 (1) 阅读 (217) 转载 电子行业标准电子电源术语及定义5(SJ/T1670-2001) 2006-04-21 11:33:01 字号: 大 中 小 电子行业标准电子电源术语及定义(SJ/T1670-2001) Terms and definitions related to electronic power supplies (学习资料) 5测量电源术语 5.1电源装置supply apparatus 从供电电源(通常从供电网)取得电能,再把改变了形式的电能提供给一个或几个负载的装置。 5.2闭环稳定closed loop stabilization 将输出量的值与基准值比较,用这些值的差,直接或间接地将输出量控制在规定值上的工作方式。 5.3开环稳定open loop stabilization 通过内部的方法,把输出量的值控制在规定值上而不计算输出与其规定值之差的工作方式。 5.4稳定电源装置stabilized supply apparatus 输出一种或几种稳定量的电源装置。 5.5比较器compared device 把一个输出量值与作为基准目的规定的值比较并产生一个差分信号(误差信号)的器件。 5.6误差放大器error amplifier 放大比较器的差分信号(误差信号)的器件。 5.7末控元件final control element 把输出量控制到规定值的最后元件。 5.8附件accessory 与电源装置连用的器件或装置。 5.9调整时间setting time 输出量值设置后,输出量进入并保持在允许误差带内的时间。 5.10准确度accuracy 输出量指示的一致性及与真值接近的程度。 5.11线性度(线性误差)linearity 控制输出量改变的曲线对理想直线偏差的大小。 5.12分辨力resolution 标准源能给出的输出量最小调定值(不同的量程有不同的分辨力)。 5.13灵敏度sensitivity 标准源在最低量程上具有的最高分辨力。 5.14输入电流失真distortion of the input current 当电源装置按以纯正弦波的交流电压源供电时,电源装置的输入电流的失真。 5.15输入电流纹波ripple of the input current 当用一个内阻可忽略不计的直流源作直流输入时,呈现在电源装置输入电流中的交流分量。 5.16最大浮动电压maximum floating voltage 对于浮动输出或浮动输入(控制输入),可在规定的端子与机架间永久保持的最大电压。 5.17控制特性control behavior 由人工操作或电信号或机械输入的有关控制所引起的输出变化的有效特性。 5.18控制过冲control overshoot 由输出控制调节的阶跃变化所引起的过冲。 评论 (0) 阅读 (184) 转载 电子行业标准电子电源术语及定义3 2006-04-21 11:31:25 字号: 大 中 小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行业标准电子电源术语及定义1-2(SJ/T1670-2001) 3 直流输出稳定电源术语 3.1直流电源D.C. power supply 电源输出端极性不随时间变化的供电电源。 3.2恒压恒流电源constant voltageconstant current power supply 取决于负载情况作为恒压源或恒流源运行的一种电源。 3.3交迭区crossover area 当工作模式改变时出现的输出量值范围。 注:(1)在此区域内输出量无法定义 (2)若无其它规定,交迭区以负载效应带或公差带给出。 3.4交迭点crossover point 以标称值为代表的两个稳定输出量的两条线的交点,通常为交迭区中心。 3.5可调交迭adjustable crossover 恒压恒流源的一种特性,利用它,两个稳定输出量的标称值能在电源的额定值范围内分别调节。 3.6控制control 利用可变元件或信号确定电源的输出,其有关数值可以连续变化或步进式变化。 3.7本机控制local control 电源输出由电源本身的控制元件来确定。 3.8远程控制remote control 通过外部控制量来调节电源输出。 注:通常根据提供的信号或信号量来指明其具体的远程控制方式,例如: 电阻控制; 电压控制; 电流控制; 数字控制。 3.9远程取样remote sensing 利用外部采样,使电源直接从负载上监控稳定输出量的一种方法。 注:负载线上的电压降落通过取样电路补偿到规定的极限。 3.10源功率因数power factor 源有功功率与源视在功率之比。 3.11源位移因数displacement factor 源的基波有功功率与源的基波视在功率之比。 注:位移因数也等于源电压和源电流的基波分量之间相角差的余弦。 3.12起动冲击电流inrush current 当电源接通时,电源输入电流的最大瞬时值。 3.13负载效应load effect 负载效应是负载变化引起的稳定输出量变化(见图7)。 3.14源电压效应source voltage effect 源电压效应指源电压的变化引起的稳定输出量的变化。 3.15组合效应combined effect 由下列两种或更多的影响量在其额定的使用范围内同时发生任何变化所引起的稳定输出量稳态值的最大变化。 (a)负载; (b)源电压; (c)源频率; (d)环境温度。 上述规定的组合效应不包括周期和随机偏移(PARD)、漂移、安稳效应及安稳偏移。 3.16源电压和负载组合效应combined source voltage and load effect 由源电压及负载条件在各自额定使用范围内同时发生任何变化所产生的最大效应(见图1)。 注:源电压和负载的组合效应可等同于或不同于源电压效应和负载效应的总合。后者是可能的,因为负载效应可能与源电压变化有关,且源电压效应可能与负载条件有关。 3.17效应带effect band 所有其他影响量均保持恒定,由一个或多个影响量变化所形成的稳定输出量稳态值的范围。 3.18标称效应带nominal effect band 所有其他影响量均保持恒定,由一个或多个影响量在其各自额定使用范围内任一变化所形成的稳定输出量稳态值的范围。 3.19单一效应带individual effect band 在所有其他影响量均保持恒定的情况下,由于一个影响量在其额定使用范围内发生任何变化所形成的稳定输出量稳态值的范围。 3.20组合效应带combined effect band 几个影响量对稳定输出量的组合效应所对应的稳态值范围。 3.21源电压和负载组合效应带combined source voltage and load effect band 稳定输出量的源电压和负载组合效应所对应的稳态值范围(见图1)。 3.22输出效应系数output effect coefficient(ratio) 在所有其他影响保持恒定时,一个影响量每单位变化使某一个输出量数值上的最大变化。 注:温度系数即为最常用的输出效应系数。 3.23周期和随机偏移(PARD)periodic and random deviation 在全部影响量和控制量均保持恒定时,在规定的带宽范围内,一个直流输出量对其平均值上的周期和随机偏移。 注:(1)对一规定带宽而言,它可用有效值和或峰峰值来表述。 (2)对非对称波形,可使用尖峰图形表示。 3.23.1纹波ripple PARD的周期部分。通常是指输入电源频率与或内部开关频率产生的有关的谐波。 3.23.2噪声noise PARD的随机部分。 3.24漂移drift 当全部影响量和控制量在预热时间和测定漂移时期内均保持恒定的情况下,紧随预热时间后的一规定时间内输出量的最大变化。 注:漂移包括整个带宽内从零频(直流)到一指定频率上限的周期和随机偏移。漂移的指定频率上限与PARD的频率下限必须相重合。这样在恒定工作条件下的全部偏移均被规定在这个或那个指标之内。 3.25安稳效应settling effect 随着一种影响量发生起始变化时,一个输出量的相对慢变化,它是作为附加的输出效应。 注:通常此安稳过程随着电源内部热平衡而建立(见图2)。 3.26总效应total effect 由全部影响量在其额定使用范围内同时发生任何变化所引起的稳定输出量稳态值的最大变化。总效应也包括PARD、漂移和安稳效应。 3.27总效应带total effect band 由全部影响量在其额定使用范围内同时发生变化所引起的电源输出稳态值的范围。 3.28公差带tolerance band 处于工作误差极限之间的稳定输出量稳态值的范围(见图1)。 注:(1)公差带表征稳定输出量对额定值或预调值的容许偏差。 (2)如不需要区分输出效应和固定误差时,则给出公差带是有用的。 3.29安稳时间settling time 一个影响量的变化或输出的调节从开始变动起到一个稳定输出量仅决定于漂移、PARD所引起的变化这一点之间的时间间隔。 3.30起动时间start-uptime 电源接通后所规定的初始安稳时间。 3.31不连续控制分辨力discontinuous control resolution 在不连续控制情况下(如采用开关,可调线绕电阻器),由可重现的最小的控制元件档所形成的稳定输出量数值的最大增量。 3.32增量控制系数incremental control coefficient 稳定输出量的增量变化对控制量或对于输出控制旋钮位置所引起的增量变化之比。 3.33控制速率control rate 稳定输出量在不超过控制偏差带范围情况下,由于控制量的变化,稳定输出量能够改变的最大速率。 注:它仅在整个输出控制范围内基本上恒定时才适用。 3.34控制时间常数control time constant 在稳定输出量数值不离开控制偏差带时,表征稳定输出可以达到最快变化的时间常数。 注:控制时间常数仅当稳定输出量在其起始值与最终值之间基本上为指数变化时才适用。 3.35控制系数control coefficient 控制量的数值对稳定输出量预定值之比(见图3)。 注:控制系数可在整个控制量值范围内变化。 3.36控制偏差control deviation 稳定输出量的实际值和控制量除以控制系数之差。 注:控制偏差包括非线性、斜率误差和补偿效应。 3.37控制偏差带control deviation band 由控制偏差所形成的输出量容许值的范围(见图3)。 3.38恒压恒流交迭constant voltageconstant current crossover 为一种电源特性。即当输出电流达到预置值时,该种电源能将其工作模式自动从稳压变换为稳流,反之亦然。 3.39瞬态恢复带transient recovery band 以输出量终值为中心的或在有公差带的情况下标称值为中心的稳定输出量的数值范围。 若无其他规定,在某一影响量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其瞬态恢复带的宽度等于组合效应带。 若无其他规定,在某一控制量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其瞬态恢复带的宽带等于控制偏差带。若规定了公差带时,公差带即为瞬态恢复带。 3.40瞬态起始带transient initiation band 以初始值为中心的稳定输出量的数值范围。其宽度与瞬态恢复带相等。若规定了公差带,则以公差带作为瞬态起始带。 3.41过冲overshoot 稳定输出量瞬时偏离瞬态恢复带外的部分,其方向与稳定输出量接着发生的稳态变化相同。接着发生的相反方向的偏移则称为负过冲(见图4)。 3.42过冲幅度overshoot amplitude 最大过冲的峰值和瞬态恢复带或公差带中心之差的绝对值。 3.43开机(关机)过冲turn-on(turn-off)overshoot 由于加上(移去)源功率,或由于电源开关接通(断开)所形成的过冲。 3.44开(关)机极性变换turn-on(turn-off)polarity reversal 由于加上(移去)源功率,或由于电源开关接通(断开)时输出极性的瞬态变换。 3.45反冲undershoot 稳定输出量瞬时偏离瞬态起始带外的部分,其方向与稳定输出量接着发生的稳态变化相反(见图4A和图4B)。 3.46最大输出变化率maximum output rate of change 由于影响量与或控制量发生变化时,输出量相对于时间的最大变化速率。 3.47总恢复时间total recovery time 在某一控制量或影响量发生阶跃变化开始,至稳定输出量恢复到并能保持于瞬态恢复带时刻的时间间隔(见图4A和图4B)。 3.48瞬态延迟时间transient delay time 在某一控制量或影响量发生阶跃变化开始,至稳定输出量偏离其瞬态起始带时的时间间隔。 3.49瞬态恢复时间transient recovery time 瞬态延迟时间终止至稳定输出量恢复到并能保持于瞬态恢复带时刻的时间间隔。 3.50开机延迟时间turn-on delay time 接通源功率至稳定输出量开始进入输出效应带时刻的时间间隔。 3.51开机恢复时间turn-on recovery time 开机延迟时间终止至稳定输出量返回至并保持于瞬态恢复带中时的时间间隔。 3.52关机衰变时间turn-off decay time 源功率断开至输出电压降低到规定值以下时的时间间隔。 3.53输出阻抗output impedance 输出端的正弦电压与正弦电流的复数比。一个量是因另一个量引起并且属于外部原因。 注:输出阻抗是其频率的函数。 3.54输出电阻output resistance 直流输出电压的增量变化对直流输出电流增量变化之比。一个量是因另一个量引起并且属于外部原因。 3.55输出电容output capacitance 电源断电时存在于输出端子之间的电容。 3.56电源组合工作combined operation of power supplies 为了扩大单台(路)电源的输出能力,可将两台(两路)或更多的电源连接起来作为组合工作方式,通常除输出端子可以互连外,其它端子也可互连,例如用一台主电源来控制其他电源(从电源)的工作方式。 3.57从动工作slave operation 将两台或更多的稳定电源互连在一起,通过单独控制主电源的方法达到协调控制整个系统。这类组合的特点是所有单元的输出基本上是成比例的。 3.58从动跟踪工作slave tracking operation 两台或更多的电源(包括一个公共输出端),与一台或多台从动电源互连,其输出总是与主电源的输出保持相等或成比例。 注:就公共输出端而言,从电源的极性可以和主电源相同或相反,后者也称为“互补跟踪”。 3.59并联工作parallel operation 将两台或更多的电源的所有正输出端连接在一起,同时,所有负输出端也连接在一起的工作方式,从而使其总负载电流等于所有电源输出电流之和。 3.60规定负载分配的并联工作parallel operation with specified load sharing 将两台或更多的电源并联连接,其总负载按规定比率在各电源之间分配。 3.61从动并联工作slave parallel operation 将一台主电源与一台或多台从电源并联连接,从属电源输出电流总是与主电源的输出电流相等或成比例。 3.62串联工作series operation 将两台或更多的电源的相互串联工作,即一台电源的正输出端连接于另一台的负输出端,从而使电源的输出电压相加的一种工作方式。 3.63规定负载分配的串联工作series operation with specified load sharing 将两台或更多的电源串联连接,其总电压按规定比率在各电源之间分配。 3.64从动串联工作slave series operation 将一台主电源与一台或多台从电源串联工作,从属电源输出电压总是与主电源的输出电压相等或成比例。 3.65分流保护电路crowbar protection circuit 能迅速在电源输出端之间跨接一个低电阻的保护电路,从而使输出电压降到某一低值。 3.66反向电压保护reverse voltage protection 保护电源防止反向电压加到输出端。 3.67反向电流保护reverse current protection 保护电源防止由负载反馈到电源的电流。 3.68过热保护over-temperature protection 保护电源或其部件防止其温度超过规定值。 3.69限流current limiting 将恒压电源的输出电流限制到某个预定最大值(固定值或可调值)的一种功能,并且,当过载或短路排除后能自动地将输出电压恢复到其正常值,有三种限流类型(见图5)。 (a)恒压恒流交迭; (b)当电流增大时,使输出电压降低(通常称自动限流); (c)当负载电阻减小时,使电压和电流都降低(通常称为折返限流或减流限流)。 3.70门限电流current limiting threshold 当负载电阻减小到稳定输出量即将超出负载效应带或(所规定的)公差带时的输出电流值。 3.71最大极限电流maximum limited current 在限流工作状态时,电源输出电流的最大稳态值。 注:在某些情况下,应同时规定这个输出电流值的极限持续时间。 3.72短路电流short-circuit current 输出端短路时,恒压源输出的稳态电流。 3.73限压voltage limiting 将恒流电源的输出电压限制到某个预定最大值(固定值或可调值)的一种功能,并且,当负载条件恢复到正常时,其输出电流应能自动恢复至正常值。有两种限压类型(见图6)。 (a)恒压恒流交迭; (b)当电压增加时,减小输出电流(通常称为自动限压)。 3.74门限电压voltage limiting threshold 当负载电阻增加到稳定输出电流即将超出负载有关的效应带或公差带(所规定的)时的恒流源输出的电压值。 3.75开路电压open circuit voltage 不接负载时,恒流源输出端的电压。 3.76开关电源switching power supply 功率器件处于开关工作状态的电源。 3.77开关电源维持时间maintain time 供电断电后,由开关电源继续向负载有效供电的时间。 图1效应带与公差带关系 图2安稳效应 图中:=输出效应 S=安稳效应 TS=安稳时间 图3控制量与输出量关系 图中:=R1/A1控制系数=A2-A1控制偏差 =A/R增量控制系数 图4A规定瞬时初始带和瞬时恢复带时的瞬态期限 图4B规定公差带时的瞬态期限 A输出量N标称值 B瞬态恢复带 O最大过冲幅度 C输出效应带 P负过冲幅度 A1输出量的起始值TD瞬态延迟时间 AF输出量的最终值TR瞬态恢复时间 I瞬态起始带 TT总的瞬态恢复时间 D公差带宽度 U反冲幅度 图5限流的类型 图中:CVCC=恒压/恒流 ACL=自动限流 FCL=过载限流 T=电流阈值 M=最大限流 S=短路电流 注:虚线表示效应带的极限。 图6恒流源的限压 图7负载效应 评论 (0) 阅读 (169) 转载 国家与行业通信电源现有标准的名称及编号 2006-04-21 11:26:55 字号: 大 中 小 国家与行业通信 通用标准 电工术语基本术语GBT2900.11992; 电气图用图形符号GB4728.11985; 电气简图用图形符号第2部分符号要求、限定符号和其他常用符号GBT4728.21998; 电气简图用图形符号第3部分导体和连接件GBT4728.31998; 电气简图用图形符号第4部分基本无源元件GBT4728.41999; 电气简图用图形符号第5部分半导体管和电子管GBT4728.52000; 电气简图用图形符号第6部分电能的发生与转换GBT4728.62000; 电气简图用图形符号第7部分开关、控制和保护器GBT4728.72000; 电气简图用图形符号第12部分二进制逻辑元件GBT4728.121996; 电气简图用图形符号第5部分模拟元件GBT4728.131996; 电气设备用图形符号绘制原则GBT5465.11996; 电气设备用图形符号GBT5465.21996; 太阳电池型号命名方法GBT22961980; 碱性蓄电池型号命名方法GBT71691987; 铅酸蓄电池产品型号编制办法JBT25991993; 轻型燃气轮机成套设备型号命名GBT104921989; 通信电源设备型号命名方法YDT63831998; 起动用铅酸蓄电池产品品种和规格GBT5008.21991; 固定型防酸式铅酸蓄电池规格和尺寸GBT13337.21991; 小型阀控密封式铅酸蓄电池产品分类JBT6457.11992; 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GB42081993; 电工电子设备防触电保护分类GBT125011990; 自动化柴油发电机组分级要求GBT47121996; 邮电通信设备可靠性通用试验方法YDT2822000; 通信用电源设备通用试验方法GBT168211997; 通信用直流直流变换器检验方法YDT7321994; 电能质量供电电压允许偏差GBT123251990; 电能质量电压允许波动和闪变BT123261990; 电能质量公用电网谐波GBT145491993。 系统标准 通信局(站)电源系统总技术要求YDT10512000; 微波无人值守电源技术要求YDT5012000; 光缆通信无人值守电源技术要求YDN0701997; 程控交换基础电源技术要求YDT6931993; 接入网电源技术要求YDT11842002; 通信电源和空调集中监控系统技术要求(暂行规定)YDN0231996; 高频开关电源监控单元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YDT11042001。 产品标准 往复式内燃机驱动的交流发电机组GBT2820.161997; 轻型燃气轮机通用技术要求GBT104891989; 轻型燃气轮机辅助设备通用技术条件GBT136731992; 通信专用柴油发电机组技术要求YDT5022000; 单晶硅太阳电池总规范GBT126321990; 地面用晶体硅光伏组件设计鉴定和定型GBT95351998; 通信用半导体整流设备YDT5761992; 通信用高频开关整流器YDT7312002; 通信用太阳能供电组合电源YDT10732000; 通信用高频开关组合电源YDT10582000; 通信用直流直流变换设备YDT6371993; 通信用直流直流模块电源YDT7331994; 通信用逆变设备YDT7771999; 不间断电源设备GBT72601987; 信息技术设备用不间断电源通用技术条件GBT147151993; 通信用交流不间断电源UPSYDT10952000; 固定型防酸式铅酸蓄电池技术条件GBT13337.11991; 小型阀控密封式铅酸蓄电池技术条件JBT6457.21992; 起动用铅酸蓄电池技术条件GBT5008.11991; 镉镍碱性蓄电池GBT93681988; 镉镍碱性蓄电池组GBT93691988; 通信用阀控密封式铅酸蓄电池YDT7992002; 蜂窝电话用锂离子电池总规范GBT182782000; 蜂窝电话用金属氢化物镍电池总规范GBT182882000; 蜂窝电话用镍镉电池总规范GBT182892000; 移动通信手持机电源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YDT8561996; 移动通信手持机用锂离子电源及充电器YDT9981999; 通信用配电设备YDT5851999; 中同轴电缆1800路载波通信远供电源架技术条件YDT5261992; 传输设备用直流电源分配列柜YDT9391997; 通信用交流稳压器YDT10742000; 补偿式交流稳压器JBT76201994; 通信电源设备电磁兼容性限值及测量方法YDT9831998; 通信电源设备的防雷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YDT9441998; 通信电源用阻燃耐火软电缆YDT11732001。 电源现有标准的名称及编号 评论 (0) 阅读 (343) 转载 电子行业标准电子电源术语及定义1-2(SJ/T1670-2001) 2006-04-21 11:14:58 字号: 大 中 小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行业标准电子电源术语及定义(SJ/T1670-2001) Terms and definitions related to electronic power supplies (学习资料)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电子电源(以下简称电源)常用名词术语的定义。 本标准适用于电子电源专业范围内制定各种标准、编制各类技术文件,也适用于科研、教学等方面。 2通用术语 2.1额定值rated value 制造厂对电源在规定的工作条件下所指定的一个量值。 2.2范围range 是两个极限值之间的区域,用所考虑的量的上、下极限值来表示。 注:术语“范围”通常与一个修饰词连用,它可以适用于一个性能特性,一个影响量等。 2.3性能performance 电源完成预期功能的程度。 2.4性能特性performance characteristic 为了定义电源的性能而给它规定的某个量(用数值、公差和范围来描述)。 2.5影响量influence quantity 不是被测量的量或供给量,但影响被测量或供给量的数值或电源的指示值。 2.6基准条件reference conditions 规定了公差的基准值和基准范围的一组影响量和性能特性的适当组合,按此规定固有误差。 2.7基准值reference value 一组基准条件中的一个规定值。 注:一个基准值应有公差。 2.8基准范围reference range 一组基准条件中的一个值的规定范围。 2.9额定工作条件rated operating conditions 是性能特性规定的测量或供给范围和影响量的规定工作范围的组合,在此范围内规定和确定电源的变动量或工作误差。 2.10规定的工作范围specified operating range 一个单一影响量的数值范围,它构成额定工作条件的一部分。 注:工作范围是一个与使用的“标称范围”和“额定使用范围”相类似的概念。 2.11规定的被测量或供给范围specified measuring range 被测量或供给量的一组数值,在此范围内电源的误差应在规定的极限之内。 注:(1) 一个电源可以有几个规定的被测量或供给范围。 (2) 规定的被测量或供给范围可能优于指示值范围。 (3) 这一术语曾被称为“有效范围”。 2.12极限条件limiting conditions 工作状态下电源能经受住的极端条件,当它继续工作在额定工作条件下时不致损坏和降低其性能。 2.13贮存和运输条件storage and transport conditions 非工作状态下电源能经受住的极端条件,当它以后工作在额定工作条件下时不致损坏和降低其性能。 2.14变动量variation 当一个单一影响量相继取两个不同值时,电源指示或记录的同一个值的示值差。 2.15误差error 2.15.1绝对误差absolute error 对电源而言,误差指稳定输出量的真值减去其额定值、指示值或预置值。 2.15.2相对误差relative error 绝对误差与真值之比。 2.16固有误差intrinsic error 在基准条件下所测得的误差。 2.17工作误差operating error 在额定工作下所测得的误差。 注:在工作范围内,某些影响量值的组合点上,工作误差会产生极端值(不考虑符号)。 2.18误差极限limits of error 制造厂对工作在规定条件下的电源给定误差的最大值。 2.19源source 电能的来源点,在本标准中作为形容词表征设备的输入端。 2.20电源power supply 提供电能的装置。 2.21稳定stabilization 依靠电源内部措施来减小影响量的变化对输出量的影响。 2.22稳定电源stabilized power supply 从源取得电能,向一对或多对输出端子提供稳定形式电能的一种装置。 2.23恒压源constant voltage power supply 相对于影响量的变化稳定输出电压的电源。 2.24恒流源constant current power supply 相对于影响量的变化能稳定输出电流的电源。 2.25基准源reference source 一种电量的源,其数值作为闭环稳定的基准。 2.26源失真source distortion 源电压或源电流波形与等同有效值的理想正弦波的偏移。 注:源失真可以用下列量来表示。 总谐波含量 单一谐波含量 瞬时幅度偏移,其变化率及持续时间。 2.27源电流失真source current distortion 是由电源对源呈现的随时间变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