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月考题.doc_第1页
高二历史月考题.doc_第2页
高二历史月考题.doc_第3页
高二历史月考题.doc_第4页
高二历史月考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二历史月考题班别: 姓名: 成绩: 1“坟对中国人来说,不是一片平常无奇的土堆。而是社会关系、人生价值之所以维系的一个坐标。不像基督教等文明,中国人信仰自己的祖先。”这种现象的出现渊源于古代的( )A分封制 B宗法制 C道教 D佛教2秦朝之后两千多年的王朝帝国,“历代都用秦政法”。这里的“秦政法”是指( )A“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专制皇权 D焚书坑儒3一位美国传教士曾于18401850年来华传教十年,他可能亲历的历史事件是( )A虎门销烟 B开埠通商 C金田起义 D江南制造总局创办4“选”的对象为没有官职的读书人,“拔”的对象是下级官吏,按规定,他们都必须是品德高尚、学识才干出众的人,由下而上推举官吏。我国古代比较符合上述选拔官吏的方法和结果的是( )A世袭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52009年5月英国卫报的一篇文章这样评价美国对欧洲国家安全的作用:“美国的安全保证,自二战以来一直让我们受益,也使不少欧洲邻国在国家安全方面搭上了山姆大叔的便车。”二战以来美国对欧洲国家的安全保证是通过( )A.马歇尔计划 B欧共体 C联合国 D北约6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根据产生方式的不同,各种政府官员在权力上有着不同的限制。通过选举产生的官员只有通过选举才能继续留任其职位,而由政府首长或部门指派的其他官员则根据指派人的意愿决定去留,而且随时可以被罢免。这一规则也存在例外,这个例外指( )A副总统 B各州州长 C最高法院大法官 D国会议员7日本今井武夫在支那事变的回想中写道:“在中国事变的开头,日本方面有一部分人以为一个回合就可以使中国军订立城下之盟。这种思想如白日梦一样消逝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事变”是指日本全面侵华 B“事变”促成了中国全民族抗日C“事变”引发了中美关系走向破裂 D淞沪会战导致了日本“白日梦的消逝”8.中国一直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对外交往坚持和平共处的基本原则,这是因为( )它体现了中国传统儒家哲学的中庸之道,为国际社会所倡导;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是中国外交的基本目标之一;“一边倒”政策提出后,不利于发展对外关系;它可以为国内改革创设良好的国际环境A. B C D9.罗马帝国皇帝查斯丁尼钦定出版的法学阶梯中说,“受法律和习惯统治的一切国家,部分是受其固有的特定法律支配,部分是受全人类共有的法律支配。一个民族所制定的法律,称为该民族的民事法律,但是,由自然理性指定给全人类的法律,则称为国际法,因为所有的国家都采用它。”材料中的“国际法”所包含的理念主要是( )A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以及法律保护私有财产的神圣不受侵犯 B人人生而平等,每个人都有追求生命、自由、财产和幸福的权利C适用于罗马帝国境内一切自由民的万民法 D注重调解罗马帝国境内的经济和民事纠纷10.规则和制度无处不在。人们制定和遵守规则制度是为了形成相对稳定的秩序,破坏规则和制度则是为了有所突破或另有它图。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论语颜渊材料二:比一切东西更有利的莫如挖掉这些罪恶的根源,那就是不经议会同意,而妄以国王陛下名义,向人民征税或征收其财产税的专断权力;如今,已由两院断定并以国会的一项法案,宣布这权力是违反法律的。 大抗议书材料三:安倍卷土重来,表现出强烈的政治欲望,试图实现5年前的未竟之志,而其最大心愿就是修改日本的和平宪法,让日本摆脱二战结束后形成的所谓“战后体制”束缚,实现“国家正常化”。 京华时报更保守的安倍会将日本带向何方(2012、9、27)(1)材料一中孔子维护的是什么秩序?(2)材料二体现的是哪两大势力争夺规则制定权?其最终结果如何?出现这种结果的原因是什么?(3)材料三中的“战后体制”指什么?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说明日本为摆脱“战后体制”的束缚采取了哪些行动?11.选举制度的变迁反映了中西方政治文明的发展历程。阅读下列材料: “选举”一词早已见诸古代文献,其狭义或是指古代文献认为在三代就已存在的“乡举里选”,或是指从西汉起已确定地形成制度的察举(荐选),这种狭义的“选举”常提出来与后来的“科举”(考选)相对而言,如元代陈佑三言“今之议者互有异同,或以选举为尽美而贱科第,或以科第为至公而轻选举。” 中国古代的“选举”与源自西方、现在流行的“选举”虽然中文字面相同,在实质内容方面无疑是有着根本性的差别的。 节选自何怀宏选举社会及其终结请回答:(1)根据材料指出中国古代的“选举”有哪些具体制度?(2)结合所学知识,现在流行的“选举”在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制度中是如何体现的?这一制度具体分为哪两大类型?(3) 结合所学知识,自古以来西方国家的选民获得选举权有哪些限制条件?“选举”的变化在政治上反映了怎样的历史趋势?12、政治文明的演进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中国政制)达臻“文明”一途,实应归功于西周的创制。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因此古贤多称周秦之间为“天下一大变局”。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材料二 寓封建(注:即分封)之意于郡县之中,而天下治矣。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今之君人者,尽四海之内为我郡县犹不足也,人人而疑之,事事而制之。有司之官无肯为其民兴一日之利者,民乌得而不穷,国乌得而不羁?顾炎武顾亭林诗文集(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周和秦朝的主要政治制度。分析说明周秦政治制度的主要差别。(2) 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二中“其专在下”、“其专在上”各指什么。材料中顾炎武提出了怎样的思想主张,并予以简要评价。13、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我们认为,挽救目前抗战危机,准备反攻的急救办法,必须对政府的机构人事政策迅速来一个改弦更张因此我坦白的提出,希望国民党立即结束一党统治的局面,由国民政府召集各党各派、各抗日部队、各地方政府、各人民团体的代表,开国是会议,组织各抗日党派联合政府,一新天下耳目,振奋全国人心,鼓励前方士气 中共代表林伯渠:在国民参政会上关于国共谈判的报告(1944年9月)材料二 政协代表人数如此之多,质量又相当整齐,而革命发展,人民需要它担负的任务更大,所以“新政协”这一名词已不能包括其全部意义,筹备会的常委会已决定改称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这意思就是说他代表中国人民作政治协商的工作,实际是一个全国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同事也是一个全国革命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 董必武:关于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及团结民主人士问题(1949年8月)(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提出组织联合政府的目的,说明抗战胜利前后中国共产党为此而进行的努力。(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政协”改名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目的和背景。14、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形成了1949年、1972年和1992年三次与外国建交的高峰(见图15)。(1) 请指出促成三次建交高峰的国内外因素。(2)见图16,概述中国对外开放空间扩展的过程。参考答案15:BCBBD 610:CCBB10(1)西周的等级制度。(2分)(2)议会与国王。(2分)结果:议会取得胜利(或建立了君主立宪制)。(2分)原因:国王专权不得人心;议会代表资产阶级利益,随着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力量日益壮大;英国有宪政的传统;光荣革命推翻王权;权利法案限制王权。资产阶级、新贵族与封建势力妥协的结果。(6分,每点2分,答出其中三点即可)(3)雅尔塔体制。(2分)发展经济,成为经济大国;对外追随美国;争取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日本提出成为“政治大国”的口号。(6分,每点2分,答出其中三点即可)。11.(18分)(1)“乡举里选”、察举制、科举制。(3分)(2)体现:选民选举自己的代表组成议会,议会可以行使立法权,制约政府的行政权。(3分)类型: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4分)(3)限制条件:地域,身份,财产,性别,种族,年龄等。(任答三点给6分)历史趋势:政治民主化。(2分)12、【答案】(1)西周:分封制、宗法制;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西周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机构,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秦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制度,君主集权的官僚取代贵族政治。(8分)(2)地方权势过大;君主专制。提出“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的分权思想。批判君主专制,揭露官僚腐败,具有进步性;但还不具有近代的“民权”意识。(9分)13、答案要点:(1)目的:结束国民党一党专政,实行民主政治,争取抗战胜利。努力:中国共产党七大提出建立民主联合政府的目标;毛泽东赴重庆谈判;推动召开政治协商会议(4分)(2)目的:为区别于1946年的“政治协商会议”,更名后具有更广泛的代表性;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筹建新中国。背景:人民解放战争取得基本胜利,新中国成立在即(6分)14、(1)请从中任选一次,指出促成该次建交高峰的国内外因素。(8分)选答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帝国主义对中国实行经济封锁和外交孤立;中国实行“一边倒”对外政策,与苏联等17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选答二:2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