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省威海市经济技术开发区20152016学年度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一、选择题(共12小题,10小题为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11、12小题为多项选择题每小题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选不全的得2分,选错或不选的得0分,请把正确答案的标号填在答案表格中)1科学探究一般包括“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与论证”等几个环节,体育课时,同学们对“铅球”的制作材料进行讨论,有同学认为“铅球”是铁制的,并从实验室借来吸铁石吸一下,“吸一下”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中哪一个环节()a提出问题b设计实验c进行实验d分析与论证2近年来,我国大部分地区的空气被严重污染,有害物质含量严重超标,其中pm2.5是天气阴霾的主要原因,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m的颗粒物,单个pm2.5是隐藏在空气的浮沉中,容易被吸入人的肺部造成危害,下列关于pm2.5颗粒物直径的单位换算正确的是()a2.5m=2.5um106mb2.5m=2.5105dmc2.5m=2.5106cmd2.5m=2.5109m3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a一枚一元硬币厚度为1.9nmb正常人脉搏每秒跳动70次c中学生课桌的高度约8dmd物理课本的长度约是26mm4下列关于参照物说法正确的是()a要描述一个物体运动的情况,必须首先选定一个静止的物体为参照物b飞机在空中加油时,以地面为参照物,受油机是静止的c卡车和联合收割机正在麦田进行收割作业,以卡车为参照物,联合收割机是静止的d人在上升的电梯中,以地面为参照物,人是静止的5甲、乙两辆汽车行驶在平直的公路上,甲车上的乘客看乙车在向南运动,乙车上的乘客看到树木都向南运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乙两车可能都向南运动b甲、乙两车都向北运动c甲车向北运动,乙车向南运动d甲车一定在向南运动,乙车向北运动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太空中宇航员能对话,说明声音可在真空中传播b手在小提琴上不同位置按弦,主要目的是改变响度c道路两旁的隔音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db超检查身体是超声波在医学中的应用7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与日食形成原因相同的是()a水中折笔b手影c水中倒影d雨后彩虹8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适当的紫外线照射有助于人体合成维生素d,能促对钙的吸收b我们能看到鲜艳的红色的花是因为红花能反射红色的光c彩色电视机的色彩是用红、黄、蓝三种色光按不同的比例混合得到d雨后天空出现的彩虹,这是一种光的色散现象9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在光的折射现象中,折射角可能大于入射角b当我们逐渐靠近平面镜的过程中,我们在镜中的像大小不变c光的色散现象说明玻璃对不同色光的折射程度不同d看到物体成的虚像,并没有光线射入我们的眼睛10在下面所看到的“像”中,是实像的是()a看到树荫下地面上太阳的像b看到平面镜中自己的像c看到玻璃幕墙中汽车的像d看到水中游动的鱼的像1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二胡演奏出的优美旋律,是由弦的振动产生的b“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音调高c超声波在医学上能粉碎结石是因为超声波具有能量d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同一音叉是为了探究音调与频率的关系12如图所示为激光液面控制仪的原理图,固定的激光源沿ao方向以入射角0照射到容器中的水平液面上,m是一个光电转换器,它能够将接收到的光信号转变成电信号,从而指示出容器中液面的高度,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该装置利用了光的反射定律b该装置利用光的折射定律c光信号由b1移动到b2位置时表示容器中的液面下降d光信号由b1移动到b2位置时表示容器中的液面上升二、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将正确的结果填写在题中横线的上方)13“红色摇篮、绿色家园”,是井冈山展现出来的独特魅力“五一”期间,苹苹乘坐的汽车刚刚进入井冈山景区,便有一种“车行绿色中,风景扑面来”的感觉,实在是令人心旷神怡“车行绿色中,风景扑面来”所选的参照物分别是与14海洋动物质量越大,其叫声越是有力而低沉,即响度较,音调较15大多数人能够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是;噪音会严重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因此控制噪音十分重要,控制噪声污染最根本的措施是16图中圆柱体直径为cm,小兰用毫米刻度尺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结果分别为6.58cm、6.60cm、6.59cm、6.61cm、6.95cm,更接近真实值的是cm17检查视力的时候,视力表放在被测者头部的后上方,被测者识别对面墙上镜子里的像,如图所示,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m,若视力表全长为0.8m,则视力表在镜中的像的长度为m18一辆汽车在一段公路上匀速行驶3.6km用时3min,则汽车的速度为km/h,合m/s19有一个同学的耳朵很灵敏,他能把原声与回声区分开的时间间隔仅为0.08s,如果将一大块木板竖立在他的面前,他对着木板大声说话,木板至少应放置在距他约为m处,他就能听到自己的回声(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约为340m/s)20小华骑自行车沿直线运动,前3s内运动了6m,接下来的5s内运动了8m,最后的4s内运动了6m,则前3s内的平均速度为m/s,最后4s内的平均速度为m/s,小华在整个运动过程的平均速度为m/s三、解答题(共3小题,满分0分)21(1)在图甲中作出反射光线oa所对应的入射光线(要求:作图时并注明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度数)(2)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在水面发生反射和折射如图乙,请画出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并标出反射角的度数(3)画出图丙中人眼通过平面镜m看到桌底下球的光22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1)下面步骤a、b、c、d的合理顺序是(填写步骤前字母)a在水平桌面上铺一张白纸,纸上竖立一块玻璃板,;b拿另一支完全相同没有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的后方,移动到某一位置时,发现该蜡烛与被点燃的蜡烛的像重合,在纸上记下该蜡烛的位置a1c改变玻璃板前蜡烛的位置,重复以上实验,在纸上记录物与像的位置a2、a2;a3、a3(如图乙所示)d点燃蜡烛放在玻璃板前,看到它在玻璃板后面的像,在纸上记录蜡烛的位置a1;(2)实验过程如图乙,分别将实验中的物点与像点连接,发现它们的连线始终与玻璃板面垂直,为了得到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某同学将实验数据填入表中,请将表头中空白部分填上合适的内容;实验次数177等大266等大333等大(3)实验中用平板玻璃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透明的特点,便于;实验中选择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关系(4)如果在像的位置放一光屏,光屏(填“能”或“不能”)承接到像,这说明23某实验小组在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时,将光从空气分别射入水和玻璃,测得数据如下表,分析表格中的数据,你可以得出一些规律,请任意写出其中的三条:空气中的入射角i0304560水中的折射角r0223240玻璃中的折射角0172430第一条:第二条:第三条:四、解答题(共2小题,要写出公式和必要的文字说明,计算过程要带单位,只写出结果的不能得分)24一辆汽车在匀速行驶,道路前方有一座高山,司机鸣笛并在4s后听到回声,若汽车行驶速度为72km/h求:(1)司机从鸣笛到听到回声,汽车行驶的路程?(2)司机听到回声时距离高山多远?25北京到威海k411次列车的时刻表见表格,客运列车的长度约为300m求:(1)列车从北京到济南东的平均速度为多少km/h?(保留1位小数)(2)列车行驶途中以20m/s的速度通过1500m长的大桥需要多长时间?车站名到达时间发车时间里程/km北京始发站23:470济南东06:0306:10198济乳山13:0213:041016威海14:42终点站1103山东省威海市经济技术开发区20152016学年度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五四学制)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2小题,10小题为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11、12小题为多项选择题每小题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选不全的得2分,选错或不选的得0分,请把正确答案的标号填在答案表格中)1科学探究一般包括“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与论证”等几个环节,体育课时,同学们对“铅球”的制作材料进行讨论,有同学认为“铅球”是铁制的,并从实验室借来吸铁石吸一下,“吸一下”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中哪一个环节()a提出问题b设计实验c进行实验d分析与论证【考点】物理学方法【专题】应用题;其他综合题【分析】解决此题要知道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如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解答】解:有同学认为“铅球”是铁制的,并从实验室借来磁铁吸一下这里“吸一下”这一过程是进行具体的实验验证,所以属于科学探究中进行实验环节故选c【点评】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科学探究的环节进行分析解答,比较简单2近年来,我国大部分地区的空气被严重污染,有害物质含量严重超标,其中pm2.5是天气阴霾的主要原因,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m的颗粒物,单个pm2.5是隐藏在空气的浮沉中,容易被吸入人的肺部造成危害,下列关于pm2.5颗粒物直径的单位换算正确的是()a2.5m=2.5um106mb2.5m=2.5105dmc2.5m=2.5106cmd2.5m=2.5109m【考点】物理量的单位及单位换算【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物理量不同单位的换算正确与否包括两方面:进率和过程据此作出判断【解答】解:a、2.5m106m得到的单位不存在此选项错误;b、c、d、1m=106m=105dm=104cm,2.5m=2.5106m=2.5105dm=2.5104cm故选b【点评】解答此类问题应明确单位换算的方法及换算过程,应注意只对单位进行换算,倍数不能参与到计算中3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a一枚一元硬币厚度为1.9nmb正常人脉搏每秒跳动70次c中学生课桌的高度约8dmd物理课本的长度约是26mm【考点】长度的估测;时间的估测【专题】应用题;参照思想;估算法;估算综合应用题【分析】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解答】解:a、5枚一元硬币叠放的高度在10mm左右,一枚一元硬币的厚度在2mm=2106nm左右故a不符合实际;b、正常情况下,人的心跳1min在75次左右,跳动1次的时间接近1s故b不符合实际;c、中学生的身高在160cm左右,课桌的高度大约是中学生身高的一半,在80cm=8dm左右故c符合实际;d、中学生伸开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离大约20cm,物理课本的长度略大于20cm,在26cm=260mm左右故d不符合实际故选c【点评】本题与生活联系密切,需要学生对平时经常遇到的东西有所了解,还要对一些物理量的单位大小有所了解,方能解答4下列关于参照物说法正确的是()a要描述一个物体运动的情况,必须首先选定一个静止的物体为参照物b飞机在空中加油时,以地面为参照物,受油机是静止的c卡车和联合收割机正在麦田进行收割作业,以卡车为参照物,联合收割机是静止的d人在上升的电梯中,以地面为参照物,人是静止的【考点】参照物及其选择【专题】应用题;比较思想;归纳法;运动和力【分析】在研究机械运动时,人们事先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参照物参照物的选择是可以任意的,但为了研究问题方便,应选择最合适的参照物【解答】解:a、参照物可任意选择,既可以是运动的物体,也可以是静止的物体,不一定是在地面上不动的物体,故a错误;b、飞机在空中加油时,以地面为参照物,受油机是运动的,故b错误;c、卡车和联合收割机正在麦田进行收割作业,以卡车为参照物,联合收割机是静止的,故c正确;d、人在上升的电梯中,以地面为参照物,人是运动的,故d错误故选c【点评】(1)参照物可以按需要可以任意选择(除研究对象以外),可以选择静止的物体做参照物,也可以选择运动的物体为参照物,具体选哪一种物体为参照物,是以研究问题的方便而定的(2)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如果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结论就会不同5甲、乙两辆汽车行驶在平直的公路上,甲车上的乘客看乙车在向南运动,乙车上的乘客看到树木都向南运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乙两车可能都向南运动b甲、乙两车都向北运动c甲车向北运动,乙车向南运动d甲车一定在向南运动,乙车向北运动【考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专题】参照思想;运动和力【分析】判断一个物体的运动情况,一定是相对参照物而言,选择不同的参照物,物体的运动情况会不一样【解答】解:(1)乙车上的乘客看到路边的树木向南运动,说明乙车一定向北运动,所以ac错误;(2)若甲车向北运动,且速度大于乙车,则甲车上的乘客看乙车在向南运动,所以b正确,d错误故选b【点评】解决此类问题时首先抓住以地面、树木或建筑物为参照物判断出其中一个物体的运动情况,再根据它们之间的关系逐个分析,考查了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太空中宇航员能对话,说明声音可在真空中传播b手在小提琴上不同位置按弦,主要目的是改变响度c道路两旁的隔音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db超检查身体是超声波在医学中的应用【考点】声音的传播条件;音调;超声波与次声波;防治噪声的途径【专题】应用题【分析】(1)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它既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2)音调的高低与发声物体振动的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3)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种:在声源处减弱噪声;阻断噪声的传播;在人耳处减弱噪声;(4)超声波是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它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易于获得较集中的声能,在水中传播距离远,可用于测距,测速,清洗,焊接,碎石、杀菌消毒等【解答】解:a、因为月球上是没有空气的,需要靠无线电来对话交谈,说明真空中不能传播,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b、音调的高低与发声物体振动的频率有关,琴弦绷紧的音调高,松弛的音调低,不断用手指改变对小提琴琴弦的控制,是用手指改变琴弦的松紧,从而可以控制琴弦的音调,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c、道路两旁建隔音墙是在噪声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d、b超是利用超声来工作的,选项说法正确,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声音传播、声音的特征及应用的掌握情况,需要联系实例来解释其中的原理7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与日食形成原因相同的是()a水中折笔b手影c水中倒影d雨后彩虹【考点】光直线传播的应用【专题】应用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分析】(1)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产生的现象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等;(2)光线传播到两种介质的表面上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例如水面上出现岸上物体的倒影、平面镜成像、玻璃等光滑物体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3)光线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或者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就会出现光的折射现象,例如水池底变浅、水中筷子变弯、海市蜃楼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解答】解:日食是当月亮正好在太阳和地球之间时,地球进入了月亮的影子中时形成的,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现象,a水中折笔属于光的折射现象,b手影是都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c水中倒影属于光的反射现象,d雨后彩虹属于光的色散,选项b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此题通过几个日常生活中的现象考查了对光的折射、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的理解,在学习过程中要善于利用所学知识解释有关现象8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适当的紫外线照射有助于人体合成维生素d,能促对钙的吸收b我们能看到鲜艳的红色的花是因为红花能反射红色的光c彩色电视机的色彩是用红、黄、蓝三种色光按不同的比例混合得到d雨后天空出现的彩虹,这是一种光的色散现象【考点】紫外线;光的色散;色光的三原色和颜料的三原色;物体的颜色【专题】应用题;比较思想;归纳法;光的折射、光的色散【分析】(1)紫外线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紫外线能合成vd促使钙的吸收,紫外线能杀菌,适当照射紫外线是有好处的过量照射紫外线是有害的,轻则使皮肤粗糙,重则引起皮肤癌(2)本身不透明的物体只能反射和它自身颜色相同的光;(3)光的三原色:红、绿、蓝;(4)彩虹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解答】解:a、适当的紫外线照射有助于人体合成维生素d,能促对钙的吸收,故a正确;b、我们能看到鲜艳的红色的花是因为红花能反射红色的光,故b正确;c、彩色电视机的色彩是用红、绿、蓝三种色光按不同的比例混合得到,故c错误;d、雨后天空出现的彩虹,这是一种光的色散现象,属于光的折射,故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比较多,主要考查学生对所学物理知识的综合分析能力9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在光的折射现象中,折射角可能大于入射角b当我们逐渐靠近平面镜的过程中,我们在镜中的像大小不变c光的色散现象说明玻璃对不同色光的折射程度不同d看到物体成的虚像,并没有光线射入我们的眼睛【考点】光的折射规律;光的反射定律;实像与虚像的区别;光的色散【专题】应用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光的折射、光的色散【分析】(1)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它介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反之,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当垂直入射时,方向不变;(2)平面镜成像时,像的大小始终与物体大小相等;(3)光的色散说明不同色光的偏折程度不同;(4)我们能看到物体,是因为物体反射或发出的光进入了人的眼睛【解答】解:a、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当光从水或其它透明介质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故a正确;b、当我们逐渐靠近平面镜的过程中,我们在镜中的像大小不变,始终与物体等大,故b正确;c、光在折射时,不同色光的偏折程度不同,光的色散现象说明玻璃对不同色光的折射程度不同,故c正确;d、无论是看到物体成的虚像还是实像,都是有光线射入我们的眼睛,故d错误故选d【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深入理解光的折射规律,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光的色散现象等,属光学综合题,难度不大10在下面所看到的“像”中,是实像的是()a看到树荫下地面上太阳的像b看到平面镜中自己的像c看到玻璃幕墙中汽车的像d看到水中游动的鱼的像【考点】实像与虚像的区别【专题】应用题;比较思想;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光的折射、光的色散【分析】掌握并区别日常生活中的成像情况:看到水中的物体,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为物体的虚像;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放大镜所成的像是物体放大的虚像;银幕上看到的像是物体放大的实像【解答】解:a、看到树荫下地面上太阳的像,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太阳的实像,故a正确;b、平面镜中所成的是虚像,故b错误c、看到玻璃幕墙中汽车的像属于平面镜成像,平面镜中所成的是虚像,故c错误d、鱼反射的光线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发生折射,折射光线远离法线方向,岸边的人逆着折射光线看到变高的鱼的虚像,故d错误故选a【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各种成像情况,在平时学习中要注意总结规律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成的像,虚像不是实际光线会聚成的,而是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成的;实像可以用光屏接收到,虚像不能用光屏接收到1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二胡演奏出的优美旋律,是由弦的振动产生的b“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音调高c超声波在医学上能粉碎结石是因为超声波具有能量d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同一音叉是为了探究音调与频率的关系【考点】声音的产生;响度;声与能量【专题】应用题;声现象【分析】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2、音调与振动快慢有关,响度与振幅有关;3、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解答】解:a、二胡演奏出的优美旋律,是由弦的振动产生的,a正确;b、“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响度大,b错误;c、超声波在医学上能粉碎结石是因为超声波具有能量,故c正确;d、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同一音叉是为了探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声音振动的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故d错误故选:ac【点评】通过课本中对关于声音的传播、音调高低决定因素、响度的影响因素和声波的应用等基础知识的记忆,可以得到答案12如图所示为激光液面控制仪的原理图,固定的激光源沿ao方向以入射角0照射到容器中的水平液面上,m是一个光电转换器,它能够将接收到的光信号转变成电信号,从而指示出容器中液面的高度,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该装置利用了光的反射定律b该装置利用光的折射定律c光信号由b1移动到b2位置时表示容器中的液面下降d光信号由b1移动到b2位置时表示容器中的液面上升【考点】光的反射定律【专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分析】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根据液面上升或下降,判断出反射点和反射光线的变化,从而分析出反射到光电转换接收器的光点与液面变化的关系【解答】解:由于入射光线是固定的,且光在水面上发生的是镜面反射,因此利用了光的反射定律;当水面发生变化时,故反射光线的方向与原来的反射光线是平行的,如图所示:反射到光电转换器接收平面上的光点从b1点移向b2点,则表明被监视的液面是降低的故选ac【点评】本题利用了镜面反射来解释分析液面微变监视器的原理本题中的液面上升或下降,法线和入射光线不变,所以入射角不会变化,反射角也不会变化,从而导致反射光线只是平行移动,光电转换接收器的光点随反射点的移动而移动二、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将正确的结果填写在题中横线的上方)13“红色摇篮、绿色家园”,是井冈山展现出来的独特魅力“五一”期间,苹苹乘坐的汽车刚刚进入井冈山景区,便有一种“车行绿色中,风景扑面来”的感觉,实在是令人心旷神怡“车行绿色中,风景扑面来”所选的参照物分别是青山与乘客【考点】参照物及其选择【专题】应用题【分析】(1)研究物体运动时,要选择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标准就是参照物;(2)判断物体运动还是静止,就是看研究的物体和参照物之间位置是否发生了变化【解答】解:选择参照物时通常不能以被研究的物体自身作为参照物,车行绿色中是车在运动,所以应选车之外的青山为参照物;风景扑面来是风景在运动,所以应选风景之外的乘客为参照物故答案为:青山;乘客【点评】知道物体的运动状态,寻找参照物时,应先找到发生行为动词的主体,然后以该主体之外的物体作为参照物知道: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变了则物体是运动的,位置不变则物体是静止的,这是解题的关键14海洋动物质量越大,其叫声越是有力而低沉,即响度较大,音调较低【考点】响度;音调【专题】声现象【分析】物理学中把人耳能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称为响度,把声音的高低称为音调;声音的响度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解答】解:由题目信息知:海洋动物质量越大,其叫声越是有力而低沉,故响度大,音调低;故答案为:大;低【点评】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声音特征中的音调和响度定义去分析解答15大多数人能够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是2020000hz;噪音会严重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因此控制噪音十分重要,控制噪声污染最根本的措施是防止噪声产生【考点】人耳感知声音的过程及听到声音的条件;防治噪声的途径【专题】应用题;声现象【分析】人耳听到声音的范围是20赫兹到20000赫兹;【解答】解:人耳听到声音的频率有一定的范围,大多数人能够感受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是20赫兹到20000赫兹超过这个范围,人耳是听不到的噪音会严重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因此控制噪音十分重要,控制噪声污染最根本的措施是防止噪声产生故答案为:2020000hz;防止噪声产生【点评】本题考查人耳听到声音的条件及防治噪声的途径,属于基础题16图中圆柱体直径为0.90cm,小兰用毫米刻度尺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结果分别为6.58cm、6.60cm、6.59cm、6.61cm、6.95cm,更接近真实值的是6.60cm【考点】长度的测量【专题】应用题;定量思想;顺推法;长度、时间、速度【分析】使用刻度尺时要明确其分度值,起始端从0开始,读出末端刻度值,就是物体的长度;起始端没有从0刻度线开始的,要以某一刻度线为起点,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起始端所对刻度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同一个物体的长度是一定的,测量结果可能存在误差,但差别很小,差别较大的是错误结果将错误的剔除,其他测量结果取平均值,看哪一个最接近平均值【解答】解: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圆柱体左侧与2.00cm对齐,右侧与2.9cm对齐,估读为2.90cm,所以圆柱体的直径为d=2.90cm2.00cm=0.90cm;比较测量结果可以看出,除6.95cm以外,其他四个数值非常接近,说明6.95cm是错误的物体长度的平均值为=6.595cm6.60cm,所以最接近6.60cm故答案为:0.90;6.60【点评】此题考查的是长度的测量和对测量结果的分析和处理,理解测量值与真实值的关系是解答后一空的关键17检查视力的时候,视力表放在被测者头部的后上方,被测者识别对面墙上镜子里的像,如图所示,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5m,若视力表全长为0.8m,则视力表在镜中的像的长度为0.8m【考点】平面镜的应用【专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分析】依据平面镜成像特点,人和人的像相对于镜面对称,视力表和视力表的像相对于平面镜对称,依据数学知识计算【解答】解:视力表到平面镜的距离是3m,视力表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是3m,该同学到平面镜的距离是3m1m=2m,则镜中视力表的像到该同学的距离为3m+2m=5m,视力表全长为0.8m,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像与物大小相同,可知视力表在镜中的像的长度也为0.8m故答案为:5;0.8【点评】熟记并灵活运用平面镜成像特点:像与物大小相同;像与物到镜面距离相等;像与物连线与镜面垂直;虚像18一辆汽车在一段公路上匀速行驶3.6km用时3min,则汽车的速度为72km/h,合20m/s【考点】速度的计算【专题】计算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知道汽车行驶的路程和时间,根据公式v=求出汽车的速度1km/h=m/s【解答】解:t=3min=0.05h,汽车的速度:v=72km/h=72m/s=20m/s故答案为:72;20【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速度计算公式的理解和掌握,注意单位的换算19有一个同学的耳朵很灵敏,他能把原声与回声区分开的时间间隔仅为0.08s,如果将一大块木板竖立在他的面前,他对着木板大声说话,木板至少应放置在距他约为13.6m处,他就能听到自己的回声(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约为340m/s)【考点】回声【专题】声现象【分析】已知区分开原声回声需要的时间,可以得到声音到达高墙的时间;已知声音传播的速度和到达高墙的时间,利用s=vt得到距离高墙的远近【解答】解:声音从发出到高墙的时间为t=0.08s=0.04s,人离高墙的距离为s=vt=340m/s0.04s=13.6m故答案为:13.6【点评】此题属于易错题,出错的地方是没有取时间的一半计算距离20小华骑自行车沿直线运动,前3s内运动了6m,接下来的5s内运动了8m,最后的4s内运动了6m,则前3s内的平均速度为2m/s,最后4s内的平均速度为1.5m/s,小华在整个运动过程的平均速度为1.67m/s【考点】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专题】计算题【分析】已知前3s、后4s通过的路程和所用的时间,利用公式v=计算得出;计算出总路程和总时间,利用公式v=计算得出【解答】解:前3s的平均速度为:v1=2m/s;最后4s的平均速度为:v3=1.5m/s;整个运动过程用的总时间为:t=t1+t2+t3=3s+5s+4s=12s通过的总路程为:s=s1+s2+s3=6m+8m+6m=20m故平均速度为:v=1.67m/s故答案为:2;1.5;1.67【点评】本题考查了速度公式的应用,计算平均速度时,要用总路程除以总时间,绝不是速度的平均三、解答题(共3小题,满分0分)21(1)在图甲中作出反射光线oa所对应的入射光线(要求:作图时并注明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度数)(2)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在水面发生反射和折射如图乙,请画出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并标出反射角的度数(3)画出图丙中人眼通过平面镜m看到桌底下球的光【考点】作光的反射光路图;平面镜成像的相关作图;作光的折射光路图【专题】作图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光的折射、光的色散【分析】(1)根据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作出入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大小(2)光在水面同时发生折射和反射: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作出反射光线;根据光由空气斜射进入水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作出折射光线(3)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作出球的像点,根据反射光线反向延长通过像点,可以由像点和眼睛点确定反射光线所在的直线,从而画出反射光线,并确定反射点,最后由发光点和反射点画出入射光线,从而完成光路【解答】解:(1)过入射点作法线,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为45,则反射角为9045=45;在法线左侧画出入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之间的夹角为入射角,反射光线与法线之间的夹角为反射角,如图所示:(2)先过入射点o垂直水面作出法线,求出入射角为60,所以反射角也为60,在空气中法线的右侧画出反射光线;折射角小于60,在法线的右侧的水中画出折射光线,如图所示:(3)作出球点s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即为像点s,连接sp交平面镜于点o,沿op画出反射光线,连接so画出入射光线,如图所示:【点评】(1)作反射图时,先确定反射点,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同一平面内法线的另一侧画出反射光线或入射光线,注意完成题目的要求(2)在两种介质的界面上,折射和反射一般是同时发生的,反射角和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在同种介质中,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在两种不同的介质中(3)考查了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与物大小相等,连线与镜面垂直,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左右相反,即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需要注意的是,像位于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上22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1)下面步骤a、b、c、d的合理顺序是adbc(填写步骤前字母)a在水平桌面上铺一张白纸,纸上竖立一块玻璃板,在纸上记录玻璃板的位置;b拿另一支完全相同没有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的后方,移动到某一位置时,发现该蜡烛与被点燃的蜡烛的像重合,在纸上记下该蜡烛的位置a1c改变玻璃板前蜡烛的位置,重复以上实验,在纸上记录物与像的位置a2、a2;a3、a3(如图乙所示)d点燃蜡烛放在玻璃板前,看到它在玻璃板后面的像,在纸上记录蜡烛的位置a1;(2)实验过程如图乙,分别将实验中的物点与像点连接,发现它们的连线始终与玻璃板面垂直,为了得到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某同学将实验数据填入表中,请将表头中空白部分填上合适的内容;实验次数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cm)像到平面镜的距离(cm)像与物的大小比较177等大266等大333等大(3)实验中用平板玻璃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透明的特点,便于确定像的位置;实验中选择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4)如果在像的位置放一光屏,光屏不能(填“能”或“不能”)承接到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专题】实验题;等效替代法;实验分析法;图析法;探究型实验综合题【分析】(1)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实验步骤应该是先在水平桌面上铺一张白纸,纸上竖立一块玻璃板作为平面镜,再点燃蜡烛做实验,为得到普遍规律,应改变玻璃板前蜡烛的位置,多做几次实验(2)根据表中的实验数据和现象可填写空白(3)实验中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为了便于确定的位置;为比较像与物体的大小关系,实验中选取了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4)光屏不能接收虚像,只能接收到实像【解答】解:(1)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根据实验目的:实验步骤a、b、c、d的合理顺序为:a在水平桌面上铺一张白纸,纸上竖立一块玻璃板,在纸上记录玻璃板的位置d点燃蜡烛放在玻璃板前,看到它在玻璃板后面的像,在纸上记录蜡烛的位置a1b拿另一支完全相同的没有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的后方,移动到某一位置时,发现该蜡烛与被点燃的蜡烛的像重合,在纸上记下该蜡烛的位置ac改变玻璃板前蜡烛的位置,重复以上实验,在纸上记录物与像的位置b、b;c、c(2)根据表中的实验数据和现象可知,需要填写的空白分别是: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cm);像到平面镜的距离(cm);像与物的大小比较见下表:实验次数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cm)像到平面镜的距离(cm)像与物的大小比较177等大266等大333等大(3)实验中用平板玻璃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透明的特点,便于确定平面成像的位置;实验中用了两支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和物体的大小关系;(4)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成的,不是实际光线会聚的,是虚像;所以如果在像的位置放一光屏,光屏不能承接到像故答案为:(1)adbc;在纸上记录玻璃板的位置;(2)见上表; (3)确定像的位置;大小;(4)不能;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动手操作实验的能力并能根据实验现象得出正确结论,动手操作实验时,能根据实验现象得出正确的结论,提高实验能力此类题目在近年2016届中考题中较为热点只要牢记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解答此类题目就不难23某实验小组在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时,将光从空气分别射入水和玻璃,测得数据如下表,分析表格中的数据,你可以得出一些规律,请任意写出其中的三条:空气中的入射角i0304560水中的折射角r0223240玻璃中的折射角017243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从业资格证考试项目背诵及答案解析
- 标准化办公用品领用及库存管理流程表
- 表演串词游戏题库及答案
- 2025年文化创意产业国际合作模式研究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 文档编制与项目管理工具集
- 2025年心电图多选题题库及答案
- 教师上岗前考试考核内容及答案解析
- 2025年新能源行业新能源汽车技术发展与充电服务设施建设研究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 行业商务礼仪规范指南
- 2025年贸易物流行业跨境电商与全球化物流研究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 苏德战争教学课件
- 高一数学教案必修第一册(2025-2026学年)
- 税务风险知识培训课件
- 烟花炮竹仓库知识培训总结课件
- 2025年及未来5年中国汽车救援行业发展运行现状及投资战略规划报告
- 《在奉献中成就精彩人生》课件
- 第一性原理新视角
- 2025年钢筋工考试试题及答案
- 年产14万吨石墨烯轻纺产业园项目(一期)环评报告表
- 2.3 汉族民歌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音乐人音版(2019)必修音乐鉴赏
- 【大单元教学】第三单元《幸福一家人》单元整体设计(含教学评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