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节 常见的化学反应燃烧综合检测知能升级一、选择题1.(2011百色中考)某物质的着火点为t ,图中该物质燃烧得最旺的点是( )a.q点 b.n点c.p点 d.m点2.(2012泸州中考)固体co2又称干冰,易升华。干冰灭火器常用于扑救档案资料室发生的火灾。下列关于干冰灭火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干冰升华时吸热,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b.co2覆在可燃物表面,隔绝空气c.co2不能支持燃烧d.干冰升华后不污染档案资料3.人类生活需要能量,下列能量是通过化学变化产生的是( )a.给电熨斗通电产生的热量b.水电站利用水力发电产生的电能c.液化石油气燃烧产生的热量d.给电动车充电贮存在电瓶中的电能4.学以致用,请用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做法中安全可行的是( )a.在加油站拨打或接听移动电话b.遇火灾时打开所有门窗c.档案资料着火,可用液态二氧化碳扑火d.启用闲置的沼气池前先进行火把实验5.“魔棒点灯”趣味实验的操作为:取少量高锰酸钾晶体放在表面皿上,在高锰酸钾上滴加2滴3滴浓硫酸,用玻璃棒蘸取后去接触酒精灯的灯芯,酒精灯立刻被点燃了。你认为酒精灯能被点燃的主要原因是( )a.“魔棒”具有神奇的功力使酒精灯点燃b.高锰酸钾与浓硫酸的混合物能降低酒精灯的着火点,使酒精自发燃烧c.它们之间发生化学反应,放出大量的热,使温度达到酒精的着火点d.它们之间发生化学反应,产生大量氧气,酒精在氧气浓度大的环境中能自发燃烧6 “蜂窝煤”比煤球更有利于煤的完全燃烧、提高燃烧效率,这主要是因为( )a降低了煤的着火点b升高了煤的着火点c提高了氧气的浓度d增大了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7.燃着的火柴梗竖直向上,不如火柴梗水平放置或略向下放置燃烧得旺,其原因是( )a.火柴梗着火点低b.空气中氧气不足c.火柴梗跟氧气接触面积小d.火柴温度不易达到着火点8.小林查阅资料获得有关物质燃烧的新信息:(1)2na+cl22nacl (2)2mg+co22mgo+c。由此形成以下几点认识:反应(2)属于置换反应 工业上常用反应(1)生产食盐 燃烧不一定要有氧气参与 使用co2灭火应有所选择。其中正确的是( )a只有 b只有c只有 d只有二、填空与简答题9.据媒体报道:一辆行驶在某国道上运送镁粉的罐车起火,消防队员采取了覆盖沙土的方法将火扑灭。看到这篇报道某同学产生疑问:消防队员为什么不用水或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呢?于是他查阅了相关资料,得到如下信息:镁遇热水反应产生氢氧化镁和氢气;燃烧的镁可以在二氧化碳气体中继续剧烈燃烧生成白色的氧化镁和黑色的炭。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覆盖沙土灭火的原理是_。(2)解释镁粉着火不能用水灭火的原因_。(3)写出镁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4)由镁可以在二氧化碳气体中燃烧的事实,你对燃烧、灭火有什么新的认识:燃烧_、灭火_。1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2010年上海市静安区某大楼发生特大火灾。据报道,该事故的起因是违规使用大量尼龙网、聚氨酯泡沫塑料等易燃材料,电焊工违规作业,在短时间内引燃聚氨酯泡沫塑料引起的。材料二:氢氧化镁是一种新型的阻燃剂。当温度达到380 时,氢氧化镁开始分解出水蒸气,同时生成耐高温的氧化镁固体。利用氢氧化镁这一性质,将它添加在塑料等易燃性材料中能起阻燃作用。(1)聚氨酯泡沫塑料属于_(填“有机”或“无机”)材料。请回答聚氨酯泡沫塑料的一条化学性质_。(2)电焊产生的火花在引发这场火灾中所起的作用是_(填标号)。a.提供氧气 b.使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c.提供可燃物(3)上海火灾凸显逃生意识隐患。当火灾发生时,下列逃生措施正确的是_。马上拨打119火警电话 立即用湿毛巾捂住嘴和鼻 尽量使身体贴近地面 高楼着火时,应立即打开所有门窗 披上浸湿的衣物、被褥等找安全出口 可乘坐电梯逃生 若身上着火,应立即奔跑找水源。(4)根据灭火原理初步分析氢氧化镁能作阻燃剂的原因_(答一条)。氢氧化镁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11.钠是一种非常活泼的金属,它可以和冷水直接反应生成氢气,但是它与煤油不会发生反应,把一小块银白色的金属钠投入盛有蒸馏水的烧杯中,如图(a)可以看到钠浮在水面上,与水发生剧烈反应,反应放出的热量使钠熔化成小球,甚至会使钠和生成的氢气都发生燃烧,如果在上述盛蒸馏水的烧杯中先注入一些煤油,再投入金属钠,可以看到金属钠悬浮在煤油和水的界面上,如图(b),同样与水发生剧烈反应,但是不发生燃烧。(1)在(a)实验中钠和氢气燃烧是因为_。(2)在(b)实验中钠与水反应,但却不燃烧,这是因为_。12.化学在我们人类的生产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燃烧就是我们人类最早应用的化学反应之一,在北京周口店猿人遗址就发掘出50多万年前北京人使用火的痕迹。(1)北京猿人使用自然火时,需要不断地向火焰中添加木柴和兽骨,从燃烧的条件分析,“木柴和兽骨”是_。到了3万多年前,山顶洞人就会“钻木取火”,他们用植物的绒毛用力摩擦木柴的目的是_。(2)随着人类对燃烧认识的不断发展,我们可以利用燃烧完成一些不可思议的事,如火箭升空,现代火箭加注的燃料主要是偏二甲肼(c2h8n2),燃烧后生成水、二氧化碳和氮气,写出此化学反应的方程式_。(3)当然我们也要学会控制火,否则就会发生危险。在家中若发现天然气泄漏并在小范围内被引燃,可采取哪些简单办法熄灭火焰_。(答一点即可)三、实验与探究题13.水蒸气能点燃火柴吗?做如图所示实验,加热烧瓶中的水使之沸腾,水蒸气通过加热的铜管喷出;把火柴靠近铜管口处,火柴被加热;迅速从蒸气中移开,火柴燃着了。(1)a处气压大于标准大气压,则烧瓶内沸水的温度应_。(2)b处水蒸气对点燃火柴所起的作用是:_。(3)火柴为什么移离蒸气才能燃烧?_。14.(2011江西中考)某化学小组围绕燃烧与灭火的主题开展了相关活动。请你参与完成:【知识回忆】可燃物燃烧的必备条件是_;【交流讨论】(1)改进后的装置(如图二)与图一相比,其优点是_。欲使图二中的红磷着火,可将试管从水中取出并_后才能对试管加热;(2)将装有某气体的大试管口朝下垂直插入水中,使管口罩住白磷(如图三所示),结果观察到了“水火相容”的奇观,则大试管中所装的气体可能是_;【综合应用】“水火不相容”是指水能灭火,其实水有时也可以“生火”,比如钾遇水会立刻着火,因为钾遇水生成h2和一种碱,该反应是_ (选填“吸热”或“放热”)反应,其生成的碱的化学式为_。答案解析1.【解析】选a。物质燃烧,温度需要达到着火点,p点温度在着火点以下,故p点该物质不燃烧;温度越高,氧气浓度越大,物质燃烧越剧烈,故q点该物质燃烧得最旺,选a。2.【解析】选a。本题考查干冰灭火的原理,解答问题的关键是明确干冰升华吸热的性质。着火点是可燃物的固有性质,不随外界条件的改变而发生变化;co2的密度比空气大,可覆在可燃物表面,隔绝空气;co2不能支持燃烧;干冰升华后生成气体,没有液体或固体残余物,不会对档案资料产生腐蚀。3.【解析】选c。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伴随着能量的变化,题目中只有c项中液化石油气的燃烧是化学变化。【拓展归纳】考查物质的变化时,常把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联系在一起。(1)化学变化不仅生成新物质,而且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这种能量的变化经常表现为热能、光能的放出或吸收。(2)根据化学反应中的热量变化,把化学反应可分为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物质的燃烧、酸碱中和反应、金属与酸反应等是放热反应,碳和二氧化碳的反应、高锰酸钾分解制取氧气的反应等是吸热反应。(3)人类需要的能量大部分由化学变化产生:如利用燃烧产生的热量做饭、取暖、发电、烧制陶瓷、发射火箭等;利用化学爆炸产生的能量开山采矿、拆除危旧建筑等;利用食物在体内发生化学反应放出的热量,维持体温和日常活动所需的能量等。4.【解析】选c。汽油有很强的挥发性,在加油站拨打或接听移动电话,会引起爆炸,故a错误;遇火灾时打开所有门窗,空气流通加速,火势会燃烧得更旺,故b错误;档案资料着火,可用液态二氧化碳扑火,二氧化碳蒸发后,不会对纸张有损害,故c正确;启用闲置的沼气池前先进行火把实验,易引发爆炸,故d错误。5.【解析】选c。物质燃烧所需的条件是:物质具有可燃性、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实验中酒精具有可燃性并且与氧气接触,缺少的就是温度,因此是化学反应中放出大量的热,使温度达到了酒精的着火点。6【解析】选d。与煤球相比,“蜂窝煤”中增加了许多小孔,这样就增大了煤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有利于煤的充分燃烧。7.【解析】选d。由于物质燃烧时火苗向上窜,因此如果火柴梗竖直向上,火焰下面的部分由于温度较低,从而不易达到火柴的着火点。8.【解析】选c。由题给反应可知,反应(1)是化合反应,反应(2)是置换反应;两反应均是在点燃条件下发生的燃烧反应,但都没有氧气参加,故燃烧过程中不一定有氧气参加;由反应(2)知,金属镁可以在二氧化碳中燃烧,说明用二氧化碳灭火,不适用于镁的燃烧,因而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应有所选择。9.【解析】覆盖沙土灭火是为了隔绝氧气;由于镁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气,氢气能够燃烧,并且与空气混合遇明火易发生爆炸,所以镁粉着火不能用水灭火;镁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生成氧化镁与碳;通过上述事实可知燃烧不一定要有氧气参加,有些物质着火(如镁等)不能用水或二氧化碳灭火等。答案:(1)隔绝空气(或氧气) (2)镁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气,氢气能够燃烧,与空气混合遇明火易发生爆炸(3)2mg+co22mgo+c (4)燃烧不一定要有氧气参加有些物质着火(如镁等)不能用水或二氧化碳灭火(合理即可)10.【解析】(1)因聚氨酯泡沫塑料中含有碳元素,因而属于有机物;由题中信息知,聚氨酯泡沫塑料易燃烧,故具有可燃性(或易燃性);(2)因电焊提供的火花引发了可燃物聚氨酯泡沫塑料的燃烧,因而“火花”使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从而引发燃烧;(3)当发生火灾时,若打开门窗,就给可燃物提供了充足的氧气,会加速燃烧;若乘坐电梯,很有可能会因火灾造成断电、停电,将自己困入电梯,增大受伤机会;若身上着火,应立即就地打滚,将火压灭,若奔跑则更助火势,因而的做法均不正确;(4)氢氧化镁分解后产生的氧化镁覆盖在可燃物的表面,使可燃物与空气(氧气)隔绝。答案:(1)有机 可燃性 (2)b (3)、(4)氢氧化镁受热分解生成的氧化镁覆盖在燃烧物表面,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绝(叙述合理即可)mg(oh)2mgo+h2o11.【解析】燃烧需要三个条件,缺一不可。(1)中钠和氢气能燃烧,说明钠和氢气首先是可燃物,且与空气接触,钠与水反应产生的热量达到了钠和氢气的着火点,因此都能燃烧;(2)中钠和水反应,但却没有燃烧,说明燃烧条件被破坏,煤油起到了隔绝空气的作用。答案:(1)钠和氢气都是可燃物,温度达到了着火点,并且与氧气接触(2)煤油隔绝了氧气12.【解析】(1)木柴和兽骨能够燃烧,属于可燃物;摩擦能够产生热量可以使木柴的温度达到着火点。(2)根据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3)根据灭火的原理选择正确的灭火方法,如关闭阀门等。答案:(1)可燃物 摩擦生热使木柴的温度达到着火点(2)c2h8n2+4o22co2+4h2o+n2(3)关闭阀门(或其他合理答案)13.【解析】(1)水在标准大气压下,沸点为100 ,高于标准大气压时,要使水沸腾需高于100 。(2)b处喷出的水蒸气温度较高,能达到火柴的着火点。(3)b处喷出的水蒸气虽然温度较高,但缺少氧气。答案:(1)高于100 (2)使温度达到火柴的着火点(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社区团购市场用户留存与社区团购平台用户增长策略研究报告
- 2025年工业互联网平台TEE在工业设备智能故障诊断与修复的应用案例
- 江苏省淮安市淮阴中学、姜堰中学2026届化学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6届云南省文山州马关县一中化学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答案
- 广东大埔华侨二中2026届化学高三第一学期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6届安徽省亳州市第十八中学化学高二上期中联考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5年注册会计师(CPA)考试 会计科目押题冲刺试卷及解析
- 新中国人口政策的变迁
- 河南省安阳市林州一中2026届高三化学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
- 2026届黑龙江省大兴安岭漠河县一中化学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模拟试题含解析
- DB65-T 4773-2024 生物安全实验室消毒技术指南
- 成人体外膜氧合辅助期间感染防控专家共识2024版
- 2024年河北石家庄市井陉矿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公益性岗位招聘100人历年(高频重点提升专题训练)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优化方案语文必修上册
- 云南省大中型水电站情况表
- 旅游景区规划设计方案
- 高中历史知识竞赛省公开课一等奖全国示范课微课金奖课件
- DL-T 5117-2021水下不分散混凝土试验规程-PDF解密
- 铁路专用线设计规范(试行)(TB 10638-2019)
- 国家药政法规培训
- 深圳航空公司招聘笔试真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