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3版高中历史单元质量评估(二)新人教版选修1(45分钟 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2012长沙高二检测)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社会现象包括( )井田制瓦解铁农具和牛耕推广新兴地主阶级开始掌握政权百家争鸣争霸战争频繁a. b.c. d.2.(2012临沂高二检测)齐国的“相地而衰征”与鲁国“初税亩”的共同本质是( )a.有利于增加国家的赋税收入b.承认了土地私有c.有利于农民获得土地d.赋税有了统一的标准3. 郭沫若曾指出:“东周列国的社会制度变革到春秋末年时达到质变。”最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a.春秋争霸战争b.“战国七雄”出现c.各国通过变法废除奴隶制,确立封建制d.周王室更加衰微4.在战国变法运动中,提出了“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理”的思想家是( )a.墨子 b.孟子 c.商鞅 d.荀子5.商鞅携其家人仓皇出逃至秦国边境的关口,想找个旅店投宿,遭到拒绝。商鞅怅然叹曰:“嗟乎!为法之敝一至此哉!”商鞅变法中与之有关的是( )a.行县制 b.法律严酷c.奖励军功 d.“焚诗书”6.(2012合肥高二检测)吴起在楚国变法,最后被乱朝的大臣乱箭射死;商鞅在秦国变法,在秦孝公死后被处以车裂之刑。这些史实直接反映出( )a.吴起、商鞅为了推行新法,严刑少恩,不得人心b.改革要适应历史发展规律c.地主阶级与奴隶主贵族争夺统治权的斗争异常激烈d.变法时机还不成熟7.商鞅变法规定,禁止父子及成年兄弟同居一室,其目的除了改革旧的社会习俗,还有( )a.增加赋税收入 b.提高军队战斗力c.严格控制人民 d.打击贵族势力8. 商鞅变法奖励军功,实行二十等爵制,其作用是( )有军功的农民可以得到官爵成为中小地主军功定尊卑,废除了世卿世禄制度中央集权建立起来贵族失去了通过军功加官晋爵的机会a. b. c. d.9.(2012无锡高二检测)商鞅变法时制作了“商鞅铜方升”这一标准器,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又加刻诏书发到地方,其主要影响是( )a.促进了秦国经济的发展b.有利于加强集权,巩固统一c.方便了人民群众的生活d.促进了秦国的强大10.2011年7月15日,中国新闻网撰文“商鞅南门立木的典故”介绍商鞅变法。 商鞅变法的措施中对后来有消极作用的有( )重农抑商 “燔诗书而明法令”奖励军功 废除井田制a. b.c. d.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11题16分,第12题14分,第13题16分,第14题14分,共60分)1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使用并逐步推广,还出现了贵族使用的牛形酒容器。国语上记载:“夫范、中行氏不恤庶难,欲擅晋国,今其子孙将耕于齐,宗庙之牺为畎亩之勤。”材料二 相地而衰征,则民不移;政不旅旧,则民不偷;山泽各致其时,则民不苟国语齐语材料三 秦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为私斗者,各以轻重被刑大小。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史记商君列传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样的历史信息? (4分)(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一次改革,其最主要的措施是什么? (6分)(3)从材料二到材料三反映的历史发展趋势是什么?(6分)12.(2012扬州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秦国之俗,贪狼强力,寡义而趋利,可威以刑,而不可化以善;可劝以赏,而不可厉以名。被险而带河,四塞以为固,地利形便,畜积殷富。孝公欲以虎狼之势而吞诸侯,故商鞅之法生焉。淮南子要略材料二 (变法)行之十年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史记商君列传材料三 从商鞅变法到秦始皇即位前一年的一百多年间,秦军同六国共作战65次。秦军战绩全胜未获全胜或互有胜负败北58次3次4次栗劲秦律通论(1)材料一从哪四个方面概述商鞅变法的条件?(8分)(2)综合上述材料,分析商鞅变法的特点和作用。(6分)1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一位历史学家曾发出这样的感叹:中国古代的改革,是人类智慧所做的最惊心动魄的魔术,它能使一个侏儒变成一个巨人,把一个没落的民族变成一个蓬勃奋发的民族,把一个弱小的国家变成一个强大的国家。材料二 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五月而秦孝公卒,太子立。公子虔之徒告商君欲反,发吏捕商君。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曰:“莫如商鞅反者!”遂灭商君之家。史记商君列传请回答:(1)请从政治、经济、军事三个方面简要分析商鞅变法是如何“把一个弱小的国家变成一个强大的国家”的?(12分)(2)根据材料二回答导致商鞅悲惨结局的原因是什么?(4分)14.(2012武汉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入境,观其风俗,其百姓朴,其声乐不流污,其服不挑(佻),甚畏有司而顺,古之民也。及都邑官府,其百吏肃然,莫不恭俭、敦敬、忠信而不楛(粗劣的),古之吏也。入其国,观其士大夫,出于其门,入于公门,归于其家,无有私事也;不比周,不朋党,倜然莫不明通而公也,古之士大夫也。观其朝廷,其朝间,听决百事不留,恬然如无治者,古之朝也。荀子强国材料二 (商鞅的法令)行之二岁,秦俗日败。故秦人家富子壮则出分,家贫子壮则出赘。借父耰鉏(指农具),虑有德色(指脸上显出给父亲恩德的表情);母取箕帚,立而谇语(指恶语相加)。妇姑不相说,则反唇而相稽。其慈子耆利(指爱自己的孩子、贪求财利),不同禽兽者亡几耳。治安策(1)材料一反映了商鞅变法后“百姓”、“百吏”、“士大夫”、“朝廷”的生存现状。分析导致这一现状的原因有哪些。(6分)(2)商鞅变法中的哪些内容导致了材料二所述社会风气的变化。(5分)(3)结合上述材料,概括商鞅变法的特征。(3分)答案解析1.【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分别从经济、政治、思想、军事四个方面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现象。2.【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比较能力。齐国的“相地而衰征”与鲁国的“初税亩”都是按照土地的多少和好坏进行征税,无论公田还是私田,都得征税,有利于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形成。3.【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题干中的“质变”是指社会制度的变革,春秋末期奴隶制瓦解,封建制开始形成。a、b、d三项均不涉及社会制度变革,故选c。4.【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再现史实、理解材料的能力。首先清楚题干材料反映的是法家依照时代发展变化进行社会改革的思想;其次抓住“战国变法运动中”即可确定此时的法家代表为商鞅。【规律方法】商鞅能够成为一名杰出的政治家的原因(1)个人因素:出生于贵族家庭,热衷于法家学说,有强烈的从政愿望。(鞅少好刑名之学,推崇李悝学说)(2)时代影响:士人热衷于游说诸侯国,建功立业。5.【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根据商鞅颁布的法令,店主必须验明住店人的身份,否则就要受严酷的惩罚。故选b,其他选项与此无关。6.【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箭杀吴起、车裂商鞅”的史实反映的共同问题是新兴地主阶级和奴隶主贵族争夺统治权的斗争。故选c项。7.【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禁止父子及成年兄弟同居一室”意在刺激小农户数的增加及生产的积极性,进而增加国家的赋税收入。b、d两项和题干没有联系,c项“严格控制人民”的措施主要是严密的户籍制度和连坐法。故选a项。8.【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理解问题的能力。商鞅变法奖励军功,无论贵族、地主、农民,只要有军功,均可以封官晋爵,排除。奖励军功与加强中央集权关系不大,排除。所以只有正确。9.【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统一度量衡有利于巩固统一,从而达到加强中央集权的目的。10.【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逆向思维理解能力。会阻碍商品经济的发展,会摧残文化,这些都是消极的影响,故答案为b。11.【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提炼信息和分析理解问题能力。第(1)题,从铁器、牛耕等关键信息入手,加以归纳概括。第(2)题,从材料的内容及出处,皆可判断是齐国的管仲改革,再结合教材知识,归纳改革的最主要措施。第(3)题,需知道管仲改革是在春秋时期,商鞅变法是在战国时期,联系时代背景,进行回答。答案:(1)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和牛耕逐步推广。(2)改革:管仲改革。措施:相地而衰征。(3)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从分裂走向统一。12.【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提取有效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第(1)题需注意从材料中总结,抓住关键语句如“秦国之俗,贪狼强力”“地利形便”“虎狼之势”;第(2)题需综合三则材料予以回答,理解数据背后的含义。答案:(1)民风民俗;地理环境;物质基础;统治者的抱负。(2)特点:利用强悍民风,因势利导;刑赏并用(以法家学说为指导思想)。作用:加强对人民的控制,稳定了社会秩序;增强秦军的战斗力;加快秦统一全国的进程。13.【解析】本题以商鞅变法为主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能力。第(1)题联系商鞅变法的措施及其作用回答。第(2)题注意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宗室贵戚多怨望者”“秦孝公卒”来概括回答。答案:(1)政治上:通过废除“世卿世禄制”、建立严密的户籍制度、推行县制、制订秦律等措施,打击旧势力,维护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加强中央集权。经济上:通过废除井田制、奖励耕织、统一度量衡等措施,改变旧的生产关系,激发劳动者的积极性,增强了秦国的经济实力。军事上:通过奖励军功等措施,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经过商鞅变法,秦国实现了富国强兵,成为七国中最强大的国家。(2)旧贵族的强烈反对;秦孝公的去世使变法失去了强有力的支持。14.【解析】第(1)题结合商鞅变法的地方管理制度和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来分析;第(2)题从经济和社会习俗方面进行概括;第(3)题结合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加以分析。答案:(1)建立严密的户籍制度,制定连坐法以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淄博师专面试技能真题及答案
- 特产电工面试题及答案
- 税法作业考试题及答案
- 最近面试真题及答案
- 助理广告师考试备战决策试题及答案
- 中级收费员试题及答案
- 机器设备评估试题及答案
- 5g网络试题及答案
- 2024年纺织工程师证书考试解决方案试题及答案
- 抗洪加试题库及答案
- 分期还款协议书模板示例
- 幼升小公有住宅租赁合同(2篇)
- 彩票大数据预测分析
- 4.1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第1课时)高一下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2
- (完整)老旧小区改造施工组织设计
- 2024-2030年中国科技服务行业发展前景及投资策略分析研究报告
- 《城市轨道交通》课件
- 建筑工程材料取样送检一览表
- 电梯安装挂靠合同
- 婚姻家庭继承法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 2024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数学试卷(含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