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复习方略】(邵阳专用)中考历史 专题五 中外历史上的科学家及科技成就精练精析 岳麓版(1).doc_第1页
【全程复习方略】(邵阳专用)中考历史 专题五 中外历史上的科学家及科技成就精练精析 岳麓版(1).doc_第2页
【全程复习方略】(邵阳专用)中考历史 专题五 中外历史上的科学家及科技成就精练精析 岳麓版(1).doc_第3页
【全程复习方略】(邵阳专用)中考历史 专题五 中外历史上的科学家及科技成就精练精析 岳麓版(1).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五中外历史上的科学家及科技成就一、选择题1.(2012连云港中考)“伦乃用树肤、麻头及敝布、渔网以为纸。”这一历史现象发生在( )a.春秋b.战国c.秦d.东汉2.“大运河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由此可以看出隋朝开凿大运河的意义是( )a.结束了我国南北分裂割据的局面b.有利于中外经济交流c.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 d.加速了隋朝的灭亡3.天工开物中记载“(成分)以消石(硝石)、硫磺为主,草木灰为辅。消性至阴,硫性至阳,阴阳两神物相遇于无隙可容之中。其出也,人物膺(承受)之,魂散惊而魄齑粉(粉身碎骨)”。文中提到的是( )a.火药b.造纸术c.磁石d.印刷术4.下列图片选自同一本著作,结合所学知识判断这些图片出自( )a.水经注b.齐民要术c.天工开物d.资治通鉴5.(2012滨州学业考)中国人口多,人均耕地少,维护粮食安全一要坚守耕地数量,二要提高粮食产量。有人这样称赞中国的一位农业科学家:“是他使饥饿的威胁在退却,正引导我们走向一个营养充足的世界。”他是( )a.袁隆平b.邓稼先c.焦裕禄d.钱学森6.我们生活中使用的许多工具,如钳子、剪刀等都是根据杠杆原理制造的,发现此原理的科学家来自( )a.古埃及b.古印度c.古希腊d.古罗马7.“牛顿的发现,给人类带来从未有过的自信。曾经匍匐在上帝脚下的人类,终于大胆地抬起头来,开始用自己理性的眼光打量世界。”这主要是因为牛顿( )a.提出了三权分立学说b.确立了生物进化论c.提出了著名的相对论d.建立了经典力学的完整体系8.(2012南阳模拟)“他引发了人们脑子里的一场地震,他改变了人们的世界,他打败了无敌的神,他开始使人们重新认识世界,认识自己。”材料中的他是指 ( )a.物种起源 b.战争与和平 c.英雄交响曲 d.美国的悲剧9.“在未来某一时间,有一对20 岁的孪生兄弟,弟弟乘宇宙飞船以29 万千米秒的速度飞行,哥哥留在地球上。50年后,哥哥已是白发苍苍的老人,他去迎接回到地球的弟弟,却发现弟弟还是一个30多岁的年轻人!原来,对于乘坐光速飞船的弟弟来讲,才刚刚过了十几年。”与这段描述相对应的科技理论是( )a.浮力定律b.万有引力定律c.进化论d.相对论10.(2012扬州中考)下列属于工业革命所带来的影响的一组选项是( )实现了人类生产方式的变革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直接对立阶级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证明资本主义制度优越于封建制度a.b.c.d.11.(2012绵阳中考)1876年,美国为纪念独立100周年,在费城举办国际博览会。假如你参加了这次博览会,你在会上见到的最新科技成果可能是( )12.(2011潍坊学业考)“马克思说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事实证明这话讲得很对。依我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类历史上发生的三次科技革命的共同影响不包括( )a.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b.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c.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d.推动了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二、非选择题13.(2011台州学业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见下表中国古代重大科技成果在世界重大科技成果中所占比例表材料二 中国高铁技术世界领先,每百公里能耗是大客车的50%,飞机的18%;高铁建设大量采用“以桥代路”,如京沪高铁全长1318千米,桥梁总长度占全线的80%,节约用地3 000多公顷。(1)中国科技有过辉煌的历史。请列举古代中国除四大发明外的两项科技成果。(2)明清时期,中国科技成果在世界重大科技成果所占比例迅速下降,请分析原因。(3)进入新世纪,中国的科技事业进入崭新的春天。请概括材料二体现的我国发展高速铁路的意义。(4)科技实力决定国家命运。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谁不重视科技,谁就要被淘汰。对此,你是怎样理解的?14.(2011河北中考)阅读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 2010年11月8日,探月工程嫦娥二号任务圆满完成。这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进程中的又一重要成果,是数万名科技人员团结协作、自主创新的结果。探月工程的实施,突破了一批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推进带动了信息技术、新材料等领域一批新技术的发展,增强了我国自主创新能力。材料三 公民的科学素质是科技创新的土壤。公民的科学素质通常从三个方面衡量: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2010 年,我国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公民比例为3.27 % , 虽比2001 年提高了1.83 个百分点,但只相当于日本、加拿大等主要发达国家在20 世纪80 年代末的水平。(1)材料一反映了哪次科技革命的成果?这次科技革命中,我国有些成果走在了世界前列,请用20 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具体史实加以说明。(2)据以上材料,概括出影响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因素有哪些。(3)请说出两种提高自己科学素质的具体做法。答案解析一、【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提取题干中的关键信息“伦”“纸”,可以链接所学知识“蔡伦改进造纸术”。因蔡伦改进造纸术是在东汉,故选d。2.【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从题干中的“大运河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可看出大运河的开凿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应选c。3.【解析】选a。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和理解能力。从消石(硝石)、硫磺、草木灰等可看出这些都是制作火药的材料,从“魂散惊而魄齑粉”可以说明火药的威力。【拓展延伸】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世界历史的影响我国的四大发明在欧洲近代文明产生之前陆续传入西方,对欧洲历史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成为资产阶级发展的必要前提。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出现,改变了只有僧侣才能读书和接受教育的状况,为欧洲的科学从中世纪漫长黑夜之后突飞猛进地发展以及文艺复兴的出现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物质条件,便利了资产阶级文化的传播;火药和火器的采用摧毁了封建城堡,帮助资产阶级战胜封建贵族;指南针传到了欧洲航海家手里,使他们有可能发现美洲和实现环球航行,为资产阶级奠定了世界贸易发展的基础。总之,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曾经影响并造福于全世界,推动了人类历史的前进,这是中华民族对人类的杰出贡献。4.【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分析能力。根据图片判断,该著作包含了农业、手工业生产技术,还反映了明朝中后期手工作坊的生产面貌,由此判断是天工开物。5.【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能力。题干中的关键信息: “粮食安全”“使饥饿的威胁在退却”,考查“他”与“粮食安全”“使饥饿的威胁在退却”的关系,链接所学知识可知,袁隆平首次培育成籼型杂交水稻,提高粮食产量,实现了水稻育种的历史性突破。邓稼先是两弹元勋,焦裕禄是兰考县委书记,钱学森是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故a与题意相符。6.【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识记能力。杠杆原理是古希腊杰出的科学家阿基米德发现的。7.【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牛顿的发现”,在力学上,牛顿建立了完整的力学理论体系。a是孟德斯鸠的贡献,b是达尔文的成就,c是爱因斯坦的成就,故选d。8.【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英国达尔文的科学巨著物种起源,提出了“进化论”思想,第一次把生物学建立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上,推翻了神创论和物种不灭论,在欧洲乃至整个世界都引起轰动,沉重打击了神权统治的根基。故选a项。【概念链接】物种起源的影响物种起源自1859年在英国伦敦出版以来,受到众多市民的热烈欢迎,被争相购买。这本书的第一版1250册在出版之日就全部售罄。它以全新的进化思想推翻了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把生物学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提出震惊世界的论断:生命只有一个祖先,生物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逐渐发展而来的。它发表传播后,生物普遍进化的思想以及“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论已为学术界、思想界公认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20世纪40年代初,英国人霍尔丹和美籍苏联生物学家杜布赞斯在达尔文思想的影响下,创立了“现代进化论”。可以说,这本书在人类思想发展史上是最伟大、最辉煌的里程碑,对人类历史有着极大的影响。9.【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揭示了空间、时间的辩证关系,加强了人们对物质和运动的认识。材料所表达的含义正与此相关,故答案为d。10.【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综合理解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工业革命所带来的影响:实现了人类生产方式的变革,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直接对立阶级;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证明了资本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而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故答案选d。11.【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876年即19世纪70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已开始,故在此次博览会上见到的最新科技成果应该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发明。汽船和蒸汽机车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电子计算机是20世纪四五十年代开始的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所以正确选项是c。12.【解析】选d。本题考查比较分析能力。推动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不是前两次科技革命的影响。其余三项是三次科技革命的共同影响。13.【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分析、概括和认识理解能力。第(1)题依据所学知识回答,答案只要符合题目要求即可。第(2)题可从思想、政治、外交政策等方面思考回答。第(3)题答案可从材料二中提炼,亦可结合材料和所学内容概括、归纳。第(4)题答案言之有理即可。答案:(1)华佗制成的“麻沸散”是世界医学史上的创举、隋朝李春建筑的赵州桥等。(符合题意即可)(2)封建统治者实行专制统治,如八股取士、大兴文字狱,束缚人们的思想,扼杀了人们的聪明才智。清朝统治者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未能适时地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3)可以节省能源,减少对耕地的占用,提高经济效益,促进经济的发展。(符合题意即可)(4)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劳动者素质的提高,生产工具的改进,劳动对象的扩展,都要依靠科学技术,我们要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这样才会促进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言之有理即可)14.【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对基础知识的记忆情况。材料一中的互联网和嫦娥二号卫星分别反映的是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的计算机技术和航天技术,再结合我国六七十年代在科技方面取得的成就即可回答本题。第(2)题答案从材料二、三中概括、归纳。第(3)题为开放性题目,答案言之有理即可。答案:(1)第三次科技革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