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广饶经济开发区乐安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试题(无答案) 新人教版五四制 (2).doc_第1页
山东省广饶经济开发区乐安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试题(无答案) 新人教版五四制 (2).doc_第2页
山东省广饶经济开发区乐安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试题(无答案) 新人教版五四制 (2).doc_第3页
山东省广饶经济开发区乐安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试题(无答案) 新人教版五四制 (2).doc_第4页
山东省广饶经济开发区乐安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试题(无答案) 新人教版五四制 (2).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省广饶经济开发区乐安中学2014-2015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试题一、语言积累与运用(20分)1读语段,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依次填写)。(3分) 生命,是一树花开或安静或热烈,或黯淡或绚( )烂,就在岁月的年轮中渐次厚重。那些天真的、跃动的,抑或深思的灵魂,就在繁华与喧xio( )中, 被镌上深深浅浅的印痕。2下面一段话中有两处语病,请找出来并写出修改意见。(2分) 电信诈骗的泛滥和滋生使许多人成为受害者。电信诈骗不仅损害了公民权益,而且扰乱了社会秩序。开展防电信诈骗进校园,走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和维护社会秩序的需要。 (1)第 句,修改意见: (2)第 句,修改意见: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时间都去哪儿了在唱响我们心灵深处温存记忆的同时,也让我们思索应该怎样度过自己的一生?b学校对面三、四百米处一家网吧,有的学生考完试就来到这里“减压”,一些家长颇感担忧。c中国有句古话:“宁为太平犬,不做离乱人“。这是亲身经历了国破家亡的人的痛切之言。d桃花开了,红得像火;梨花开了,白得像雪;郁金香也开了,黄色、紫色交相辉映;好一派万紫千红的灿烂春光。4.填入下面文字中空缺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命运,其实是公平的。它遵循一条鲜为人知的补偿法则,它青睐不断拼搏的强者, ,收获也最多。a强者在生活中失去太多 b强者尽管在生活中失去太多c虽然生活让强者失去太多 d让生活中失去太多的强者5、填空(5分) (1)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以“ , ”写出了戍边征夫思乡与报国的心里矛盾。(2)李清照武陵春中“ , ”这两句化抽象为具体,写尽忧愁之沉重。(3)江城子密州出猎中,以魏尚自比,希望朝廷把边事委托给自己的句子是:_,_。(4)沁园春 雪中抒发诗人雄心壮志的句子_,_,_.。(5)表明陈涉具有反抗封建思想的句子是:_.6.名著阅读(3分) 文段一:他没有什么模样,使他可爱的是脸上的精神。头不很大,圆眼,肉鼻子,两条眉很短很粗,头上永远剃得发亮。腮上没有多余的肉,脖子可是几乎与头一边儿粗;脸上永远红扑扑的,特别亮的是颧骨与右耳之间一块不小的疤小时候在树下睡觉,被驴啃了一口。文段二:街上的柳树,像病了似的,叶子挂着层灰土在枝上打着卷;枝条一动也懒得动,无精打采的低垂着。马路上一个水点也没有,干巴巴的发着白光。便道上尘土飞起多高,与天上的灰气联接起来,结成一片恶毒的灰沙阵,烫着行人的脸。处处干燥,处处烫手,处处憋闷,整个的老城像烧透的砖窑,使人喘不出气。文段一中的“他”指的是 ,这两段文字均出自老舍的长篇小说 。(1分)文段二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何作用?(2分) 7.综合性学习(4分)材料一:据统计,a市患呼吸、心脑、内分泌系统疾病的人数比例与10年前比增加了2.4倍。医学证实,雾霾中的微颗粒携病菌进入呼吸道和肺叶中引起炎症,进入人体血液循环导致人脑功能衰老,引起如肾衰竭等生殖泌尿系统病变,进入心脏引发心肌梗死、心肌缺血或损伤,对人体造成直接严重危害。材料二:a市10年前曾被誉为“天然氧吧”,如今却遭受着雾霾严重污染。表一 a市2014年13月份空气质量 (单位:天)月份严重污染中度污染轻度污染良优1月588912月588703月59980 表二 a市雾霾成分分析结果污染源热电排放化工生产汽车尾气居民生活地面灰尘其他所占比例25.2%30.7%13.5%12.7%11.9%6% 综合研读以上材料,写出你探究发现的结果。(2分)6月5日为世界环境日,世界环境日到来之际,学校组织开展“生命与空气”语文综合性学习,请你设计一项活动;联系实际拟写一则公益广告。(2分)二、古诗文阅读如梦令春思 北宋苏轼手种堂前桃李,无限绿阴青子。帘外百舌儿,惊起五更春睡。居士,居士。莫忘小桥流水。【注释】这首词是苏轼离开黄州多年后,回想起当年的生活情景而写的;百舌儿:鸟名;居士,居士:苏轼自号“东坡居士”。这里是作者的自我呼叫。8.词中第二句“无限”一词写出景物怎样的特点?(2分)9.你从“莫忘小桥流水”中读出苏轼怎样的情怀?(3分)(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7题(7分) 【甲】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宇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节选自史记陈涉世家) 【乙】项籍者,下相人也,字羽。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 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日:“彼可取而代也!”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粱以此奇籍。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 (摘自史记项羽本纪) 【注】下相:古县名,在今江苏宿迁境内项梁:项羽的叔父10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2分)(1)辍耕之垄上( ) (2)若为佣耕( )(3)毋妄言,族矣 ( )(4)皆已惮籍矣 (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乙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 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人敌,不足学。译文: 12甲、乙两文中,人物的思想性格及其描写方法各有何共同点?(3分)思想性格: 描写方法: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3题。(13分)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 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日:“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 ,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13、用/ 给下面的句子划分节奏,只标一处。(1分) 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14、.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2分)(1)请广于君 广:_ (2)休祲降于天 休:_1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2分)a.夫韩、魏灭亡 河曲智叟亡以应 b.秦王色挠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c.与臣而将四矣 上使外将兵 d.天下缟素 可以调素琴16.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译文:(2)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译文:17、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a.本文把人物放在一场尖锐的矛盾冲突中,通过对话,鲜明地表现了唐雎和秦王的性格特点。b.秦王描绘由天子之怒引致“伏尸百万,流咂千里”的场面,目的是用武力恫吓唐雎。c.唐雎不畏强暴,慷慨陈词,在这场弱国与强国的斗争中,最终取得了胜利。d.唐雎以专诸、聂政、要离行刺的故事,表明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严正立场和凛然正气18、自古至今,像唐雎一样“不辱使命”的外交人才还有很多,试举一例,用一句话概括其主要事迹。(2分)三、现代文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9-22题。(10分)蜘蛛的智慧在我观察过的独居的昆虫中,蜘蛛最聪明。坚硬的甲胄,柔韧的皮甲,强壮的脚爪,宽大透明的眼睛和嘴巴上的钳子,都是装备在蜘蛛身上的战斗武器,而它编织的网更是它主要的武器,因此,它总是要竭尽全力,把丝网织得尽善尽美。当蜘蛛开始织网时,为了固定其一端,它首先对着墙壁吐出一滴液汁,慢慢硬化的丝线就牢固地粘在墙上了。然后,蜘蛛往回爬,这根线越拉越长;当它爬到线的另一端应该固定的地方,就会用爪把线聚拢来以使线绷紧,也像刚才一样固定在墙壁的另一端上。它就这样牵扯丝拉线,固定了几根相互平行的丝,这就是准备好了意想中的网的经线。为了做成纬线,它又如法炮制出一根来,一端横粘在织成的第一根线(这是整个网圈子最牢固的一根)上,另一端则固定在墙壁上。所有这些丝线都有黏性,只要一接触到什么东西就可以胶住;在这个网上容易被毁损的部分,我们的织网艺术家懂得织出双线以加固之,有时甚至织成六倍粗的丝线来加大网的强度。三天以后,这个网就完成了;我不禁想到这个昆虫在新居过活,一定欢乐无。它在周围往返地横行着,仔细检查丝网每一部分的承受力,然后,才隐藏在它的洞里,不时地出来探视动静。不料想它碰到的第一个敌手,竟是另外一个更大的蜘蛛。这个敌手没有自己的网,也可能已经耗尽了积蓄下来的汗液,因而现在不得不跑来侵犯它的邻居。于是,一场可怕的遭遇战立刻由此展开。在这场拼搏中,那个侵略者似乎占了体大的上风,这个辛勤的蜘蛛被迫退避下去。我观察到那个胜利者利用一切战术,引诱它的对手从坚强的堡垒中爬出来。它伪装休战而去,不一会儿又转身回来,当它发现计穷智竭以后,便毫不怜惜地毁坏了这个新网。这又引起了另一次战斗,并且,同我的估计相反,这个辛勤的蜘蛛终于反败为胜成了征服者,杀死了它的对手。 有时,苍蝇落入它的陷阱时,这只蜘蛛并不急于出击,知识耐心地等待着,直到有把握捕捉对方时,它才动手。如果它立即逼近苍蝇,将会引起这只苍蝇更大的恐惧,还可能导致这个俘虏奋力逃走;所以,他学会了耐心等待,直到这个俘虏因无效挣扎而精疲力竭。有一次,我把一只黄蜂放进一个蛛网中,但当蜘蛛照常出北京电视台捕食时,先是观察一下来的是个什么样的敌人,根据量力的原则,制伏击了的对手,它立刻主动上去解除紧紧束缚对手的丝线,以放走这样一个强大的敌手。当黄蜂得到自由后,我多么希望那个蜘蛛能抓紧修理一下网的被破坏的部分;可是,它似乎认定网已无法修补了,便毅然抛弃了那个网,又着手去织一个新网。我很想看看一只蜘蛛单独靠自己的储备能够完成多少个丝网。因此,我破坏了它织就的一个又一个的网,那蜘蛛也织了一个又一个。当它的整个储存消耗殆尽,果然不能再织网了。它赖以维持生存的这种技艺(尽管它的生命已被耗尽!)确实令人惊异无比。我看见蜘蛛把它的腿像球一样旋动,静静地躺上几小时,一直小心翼翼地注视着外界的动静;当一只苍蝇碰巧爬得够近时,它就忽然冲出洞穴,攫住它的俘获物。19.第1段有何作用?请简要回答。(2分)20.文中用了“织网艺术家”“俘虏”和“侵犯”“欢乐无比”等词语来写蜘蛛和它的对手,这样写有什么好处?(2分)21.蜘蛛的智慧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4分)22.从蜘蛛的智慧中,你得到了什么样的启示?(2分)(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26题。(15分)菊事 丁立梅去年冬天,我把一盆开过花的菊,随手丢弃在屋旁,连同装它的瓦盆。屋旁有巴掌大的空地,没人理它,它便自作主张地在里面长婆婆纳,长狗尾巴草,长车前子,长蒲公英,还长荠菜。我挑过一回荠菜,满像那回事的,把一份野趣挑进篮子里。后来,这一小撮荠菜,被我切碎了,烙进糯米饼里。饼烙得点点金黄,配了糯米的糯白,配了荠菜的嫩绿,不用吃,光看看,就很享受了。咬一口,鲜透牙。很是感动了一回,有泥土的地方,总会生长着我的故乡。现在,这块地里,多出一大丛的菊来。是被我丢弃的那一盆。谁想到呢,它的花萎了,叶萎了,心竟是活的。它搂着这颗心,落地生根,不声不响地,勤勤勉勉地生长。最终,它不单自己活了下来,还子孙满堂的样子,去冬不过一小瓦盆的花,今秋已繁衍成一大丛了。它让我想到柳暗花明,想到天无绝人之路,想到苦尽甘来,只要心没有死,总有出头之日的。风一场,雨一场,秋季翻过,已是冬了,它还没开够,朵朵灿烂。满世界的萧条,唯它,一簇新亮,是李商隐诗里的“融融冶冶黄”,是童年乡下屋檐下的那抹明黄,打老远就看得见。路过的人,有的站着远远瞅。有的看不过瘾,走近了细细瞧。一律的惊叹,好漂亮的花!它倒是沉得住气,面对众人的赞赏,不动声色,不慌不忙地,只管把好颜色往外掏。一瓣金黄,再一瓣,还是金黄。如历尽世事的女子,参透人生无常,倒让自己有了一份坚守,那就是,守住自己,守住心。所以,冷落也好,繁华亦罢,它都能安然相待,不急不躁。孤寡老人程爹,在小区的小径旁长菊。小径旁的空地,原是狭长的一小块,小区人家装修房子,把一些碎砖碎玻璃倒在里面。路过的人都小心不去碰触,以免被玻璃划伤了。连调皮的小猫,也绕着那块地走。老人清理掉碎砖碎玻璃,在里面长青菜和菊。几棵青菜,几朵菊花。再几棵青菜,几朵菊花。绿配紫,绿配红,绿配白,绿配黄,小块的地,让人看过去,竟有花园般的感觉。这些天,老人除了吃饭睡觉,几乎都围着他的菊在转。我上班时看见他,下班时还看见他,背着双手,很有成就感地在小径上漫步,来来回回。一旁,他的菊,如同被惯坏的孩子,正满地打着滚,撒泼似的,把些紫的、红的、白的、黄的颜色,泼洒得四处飞溅。哪一朵,都是硕大丰腴的,都上得了美人头。天冷,菊越发的艳丽,直艳到人的心里去。小区的人,每日里行色匆匆,虽是久住,彼此却毫不关己地陌生着。而今,因为这些菊,一个个舒缓了脚步,脸上僵硬的线条,渐渐柔软起来。话搭话地闲聊几句,说着花真好看之类的。或者不聊,仅仅站着,看一眼菊,相互笑笑,自有一份亲切,入了心头。再遇见,便是老相识了。清寒疏离的日子,因菊,变得脉脉温情。 (选自扬子晚报)23.本文围绕着菊写了几件事?请简要概括。(4分)答: 24.品味语言,回答下面的问题。(4分)(1)结合语境,谈谈你对句子中加点词的理解。因为这些菊,一个个舒缓了脚步,脸上僵硬的线条,渐渐柔软起来。答: (2)从修辞角度,赏析第段画线句的妙处。它倒是沉得住气,面对众人的赞赏,不动声色,不慌不忙地,只管把好颜色往外掏。答: 25.文章第段写层旁巴牚大的空地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3分)答: 26.通读全文,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作者笔下的菊给了你哪些启示。(4分)答: 四、作文(45分,含书写5分)27.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我们总是在羡慕别人,而对自己所拥有的却常常视而不见。 冬日的暖阳,怒放的花朵,亲朋的问候,动人的文章,甚至是一个小小的善举,一个温暖的眼神只要用心感受,你会恍然发现:原来,我也拥有这么多! 请以“原来我也拥有这么多”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文体自选(除诗歌外);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地名、校名和人名。附加题:古诗文阅读6、默写(6分)(1) 词人笔下的愁绪总是风姿别样,温庭筠的望江南中的 “ ” 用夸张手法直接表达愁肠寸断的强烈相思之情;李清照更是语意新奇,她的“ , ”化虚为实,生动地写出了女主人公内心的哀愁之多之重,简直无法排解。(2)辛弃疾在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表达爱国激情和雄心壮志的句子是: , 。(3)陆游在卜算子咏梅中直抒胸臆,赞美梅花饱爱摧残却依然不改坚贞节操的诗句是:“_ _,_ _”(4)更深夜静,月光倾洒,诗人刘方平仰望寥廓天宇,发现斗转星移,感觉时光正悄然流转的诗句是:“_,_”(5)思乡,是古典诗歌中永恒的主题。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中吟诵出“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的绵绵乡情;温庭筠在商山早行中则借“_,_”含蓄流露出脉脉乡思。二、阅读理解(50分)(一)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1)(2)两小题。(4分)苔清袁枚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亦学牡丹开。8、第一、二两句写出了“苔”怎样的特点?(2分)9、“借苔说理”是这首诗的一大特色,请就此作赏析。(2分)(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一)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二)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人,徐令彪之少子也。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然内孝谨,居家常执勤苦,不耻劳辱。有口辩,而涉猎书传。永平五年,兄固被召诣校书郎,超与母随至洛阳。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他志略,犹当效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乎?”左右皆笑之。超曰:“小子安知壮士志哉?”久之,显宗问固:“卿弟安在?”固对:“为官写书,受直以养老母。”【注释】扶风平陵:地名,在今陕西省。徐令:班超的父亲班彪曾任徐州令。永平:东汉明帝的年号。“永平五年”即公元62年。固:班固,班超的兄长。诣:前往。校书郎:汉朝宫廷中专司校勘图书的官职。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a辍耕之垄上( ) b苟富贵,无相忘( )c不耻劳辱( ) d有口辩,而涉猎书传( )1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 )(2分)a辍耕之垄上左右皆笑之 b佣者笑而应曰 有口辩,而涉猎书传c然内孝谨然足下卜之鬼乎 d以取封侯 杀之以应陈涉1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他志略,犹当效张骞立功异域” 固对:“为官写书,受直以养老母。13短文(二)中的班超与陈涉有什么共同点?又比陈涉多了什么特点?请结合材料概括回答。(3分)(一)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6-7题。(5分)望江南李煜闲梦远,南国正清秋。千里江山寒色远。芦花深处泊孤舟,笛在月明楼。【注】望江南:词牌名。这首词是南唐后主李煜亡国入宋后所作。南国:李煜故国南唐,都城在金陵(今南京)。6.这首词写江南秋景,选取了江山、 、 、明月等典型景物,描绘出南国秋天 的景色。(2分)7.有人评价这首词“朴素自然,没有一句直露地抒情,但又句句融情”,试以末句“笛在明月楼”为例,加以赏析。(3分)答: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2题.(15分)仲淹少有大志,于富贵、贫贱、毁誉、欢戚,无一动其心,而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每感激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一时士大夫矫厉尚风节,自仲淹创之。性至孝,以母在时方贫,其扣虽贵,非宾客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能自充。而好施予,置义庄里中,以赡族人。守杭之日,子弟知其有退志,乘间请治第洛阳,树园圃,为逸老地。仲淹曰:“人苟有道义之乐,形骸可外,况居室乎!吾今年逾六十,生且无几,乃谋治第树园圃,顾何待而居乎!吾之所患在位高而艰退,不患退而无居也”及卒,谥文正。既葬,帝亲书其碑曰“褒贤之碑”。仲淹为政主忠厚,所至有恩。其卒也,羌酋数百人哭之如父,斋三日而去。(选自续资治鉴卷五十二,有删节)【注】矫厉:振奋。重肉:两种以上的肉。义庄:一种慈善救国机构,由范仲淹开创。治第:建府宅。逸老:安享晚年。形骸:形体、身体。8请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共两处)。(2分)一 时 士 大 夫 矫 厉 尚 风 节9.请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1)每感激论天下事: (2)吾今年逾六十: (3)乃谋治第树园圃: (4)吾之所患在位高而艰退: 10.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2分)人苟有道义之乐,形骸可外,况居室乎!译文: 11.文章结尾写范仲淹死后君、民的反应,用意何在?(3分)答: 12.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写“予尝求古仁人之心”请说说范仲淹的“仁人之心”在上文中的具体表现。(4分)答: 阅读故乡中的几段文字,完成l316题。(10分)我这时很兴奋,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