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商文化游 新编导游词.doc_第1页
晋商文化游 新编导游词.doc_第2页
晋商文化游 新编导游词.doc_第3页
晋商文化游 新编导游词.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晋商文化游 导游词 李永强重新编写第 4 页2020-1-20晋商文化游2 双林寺世界文化遗产平遥古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双林寺,坐落在平遥县城西南的桥头村内。寺中有精美的彩塑艺术作品,故被中外艺术家称为“东方彩塑艺术宝库”。双林寺原名“中都寺”,创建年代很古,重修于北魏时期。宋时依照释迎牟尼“双林入灭”之说,改名为双林寺。双林寺,坐北朝南,修建在3米高的土台基上。寺院内十座殿堂组成三进院落,中轴排列着天王殿、释迦殿、大雄宝殿和娘娘殿。以天王殿、释迦殿为中心的前院内,还包括东边的罗汉殿、武圣殿,以及西边的地藏殿和土地殿;以大雄宝殿为中心,东西两侧各为菩萨殿和千佛殿,组成了第二进院落;第三进院落主要有娘娘殿。朋友们请随我进寺门参观,首先看到的是天王殿前迎面而立的四尊金刚像,也就是佛教四大金刚,大家请看,怀抱琵琶者为东方持国天;臂绕蟒蛇者是西方广目天;托塔举伞者为北方多闻天;手持宝剑者是南方增长天。穿过天王殿,北面坐落的是释迦殿,整个建筑简洁质朴,释迦牟尼佛祖正中高坐。再看这四壁上的内容,讲述的是释迎牟尼从“白象投胎”,“四门问苦”,“夜半逾城”,“金刀削发”,“菩提悟道”,“初转法轮”“灵鹫说法”直到“双林入灭”等成佛过程和度化众生的佛传故事。200多尊人物形象,身分不同,神态各异,活动于宫廷、城堡、山野、森林之中,生动体现了古代社会的多种生活场面。此外,殿后还有“渡海观音”,她坐在粉色莲瓣上,神情坦然安详,背后是波澜起伏的蔚蓝色海水,画面色彩明快,给人以强烈的美感。 下面请进罗汉殿,“金刚天王好,罗汉更精彩”,这18尊栩栩如生的罗汉像是宋代作品,也是双林寺彩塑艺术的精品。这些塑像大大突破佛教造像成规的束缚,而更多地采取了造型手法上的“开放”,因而使眼花缭乱的各种精美彩塑显示出浪漫的色彩。这18尊罗汉个性鲜明,形神兼备,有 “哑罗汉”,有“病罗汉”、“多言罗汉”等,都是后人以其形象而起的别名。 武圣殿内,正中塑关羽坐像,气势威严,神态逼真。再请看四周墙壁上的悬塑,反映了关羽生平事迹,内容有“桃园结义”、“怒斩华雄”等,形象生动,色彩艳丽。前院到此参观结束,下面我们去中院参观。现在我们面前是大雄宝殿。大雄宝殿重建于明朝,殿内有佛坛三间,塑有“三身佛”四菩萨,迎门而立的是阿弥陀佛,它又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双林寺的彩绘壁塑最为有名,数量也很多,大家请看这墙壁四周,是诸天神将向佛陀顶礼膜拜的“诸天礼佛图”,构图严谨,气势非凡。 出了大雄宝殿,我们要参观东侧的菩萨殿。我国在唐代以后的塑像和绘画中,菩萨多以女性表现。这里的1000多尊菩萨多以宫娥、彩女的风貌为模特,把欢乐和严肃结合为一体。请看主尊千手观音,头顶日月,手托各种法器,惩恶扬善,以艺术的手法体现出慈悲为怀的菩萨救苦救难的情形。再请看这尊水月观音,她不是正襟危坐,而是随便地在这里布道,神态自若。所谓佛在心中,雕塑这些彩塑的艺术家们一定真正领略了佛家的教义。与菩萨殿对称的千佛殿,殿的前搪下布满壁画,绘的是“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图”,构图宏伟,画工精细。殿内正中供奉的是自在观音,你看她面相恬静抚媚,姿态舒畅自然,在她的左右侧分别是夜叉、韦驮立像,这三尊塑像同样是艺术精品。此外,在四周的墙壁共计有516尊菩萨像,有的对坐讲经,有的成队过海,有的独自驾云,但都朝着主尊自在观音的方向,表示归向主尊。朋友们,由大雄宝殿、千佛殿、菩萨殿组成的第二进院落就参观到这里。 下面我们要参观的是本寺中轴线上最后一座建筑娘娘殿。与前面不同的是,娘娘殿属于道教建筑,建于明朝,殿内供娘娘坐像七尊,娘娘是中国人心目中的风俗神。正中的三尊是三霄娘娘,左右依次排列的是痘神娘娘、子孙娘娘、送子娘娘和乳母娘娘。朋友们,参观完10座殿堂后,您是否为精妙逼真的彩塑而喝彩!是的,这2000多尊彩塑、100多平方米壁画,俨然一座精美的艺术殿堂。这些彩塑从形式到内容都是丰富而独特的,它在吸收古代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基础上展现了民族的特色和风格。她确实是我国雕塑艺术宝库中一颗闪烁的明珠,这里不愧为“东方彩塑艺术的宝库”! 女士们、先生们,古老而美丽的平遥城即将远去,愿平遥之行给您留下美好的回忆。3 晋祠三晋第一名胜太原晋祠,地处太原市区西南20公里处的悬瓮山下,晋水源头,是镶嵌在黄土高原上的中国古建园林明珠。其历史悠久,始建年代无考,北魏郦道元所著水经注一书已有记载,说明晋祠在一千五百余年前,已有一定规模了。 晋祠,原是祭祀西周初年唐叔虞的祠堂。后因晋水发源于此,改国号为晋,故名晋祠。晋祠是一个有灵气的地方,并伴有数不清的美丽传说。走进晋祠大门我们先到左边看一下示意图,在晋祠有三大国宝建筑,即:献殿、鱼沼飞梁、圣母殿;三绝即:宋代侍女像、难老泉、周柏。我们今天主要参观的是这些和晋祠中轴线上的景点即:水镜台会仙桥金人台对越枋献殿鱼沼飞梁圣母殿。迎面第一重建筑就是水镜台。这是古代演戏的舞台。水镜台为清明时期的建筑。前台正中悬挂的 “水镜台”这块匾额是由清乾隆年间著名书法家杨二酉所书。我们看到这个字非常秀气,它被誉为晋祠三大名匾之一,以秀丽之笔来著称。水镜台正西跨越智伯渠上的这座小桥名叫会仙桥。据传说,此桥是明朝翰林罗洪先与仙女相会的地方,所以取名“会仙桥”。走过会仙桥,越过金人台。那我们前面这个木牌坊是对越牌坊,它建于明万历四年,距今有将近五百年的历史了,那“对越”二字引用诗经当中的名句“秉文之德,对越在天”。在诗经当中对“对越”二字解释为这样:“对”为报答,“越”为宣扬,所以二字合一,在这里主要是报答和宣扬圣母恩德。那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殿中央它有一块竖匾写有“献殿”。“献”就是贡献的献。因为这个大殿建好之后,它的用用完主要是摆放贡品的,也就是供奉圣母祭品的享堂。献殿面宽3间,进深4间,单檐歇山顶。而且献展为全木结构,整个大殿全凭斗拱相接,没有一根铁钉子,这在全国为数不多的金代建筑中就显得更有价值,在五十年代文化部就曾将献殿鉴定为晋祠三大国宝建筑之一。那为何要将些建成一个凉亭式的建筑呢?说到摆放贡品呢,就要考虑到一个问题了:因为在夏天的时候,天气非常的热,如果这些贡品摆放几天的话很容易坏掉,它里面要有肉类的东西,所以当时的建筑师考虑到通风的问题,因此我们可以看一下这个大殿的四周,它不同于其它的殿,全部是砖石垒起来的,而这个大殿是直棱栅栏,所以整个殿我们站在远一点的地方来看它,它这个殿身非常轻巧,就好象一个凉亭式的建筑。从献殿出来之后要想到达圣母殿,那中央的这座鱼沼飞梁桥可以说是一个必经之路。这个桥是我们晋祠的第二大国宝建筑,它建于宋代距今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古人对水塘的命名是:圆者为池,方者为沼;又因沼中游鱼众多,所以取名鱼沼;鱼沼飞梁桥整体很像一个展翅欲飞的大鸟,故称飞梁;这种奇特的十字形桥梁是研究我国古代桥梁艺术的重要实物。经过鱼沼飞梁,我们来到的就是晋祠的主殿圣母殿。它是晋祠的主殿,也是晋祠三大国宝建筑之一,位于全祠中轴线西端。建于公元984年,距今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大殿的结构与形制甚为独特。殿顶为重檐歇山式,殿堂面阔7间,进深6间。如此宽广的大殿,内部竟无一根明柱,这在建筑学上叫做减柱法。殿内共减少12根柱子,从而使前廊和内殿十分宽敞,为设置神翕和塑像创造了足够的空间。而且,四周的柱子皆微微内倾,制成柱“侧角”,四根角柱又明显升高,造成柱“生起”,这样既增强了建筑的稳固性,又使前檐四角翘起,显出曲线之美。如此设置反映出宋代木构建筑的高超技巧。大殿前廊进深两间,廊柱子上的8条木质蟠龙是宋元二年太原府吕吉等人捐资所雕,造型精巧,栩栩如生,这也是中国现在木构建筑中最早的蟠龙大柱。在我国保存下来的宋代彩色泥塑人像屈指可数,在圣母殿里面,最精彩也被称为晋祠一绝的就是宋代的彩色泥塑像。在大殿当中,彩色泥塑像一共是43尊,它们是晋祠文物中的精华,也是我们古代泥塑艺术的珍品。作为宋代原物,迄今已有900年的历史。这群栩栩如生的侍女像被誉为晋祠“三绝”之一。那么,我们接下来参观晋祠的另外两绝,即“晋阳第一泉”难老泉,一级齐年古柏。这里还有许多值得参观的地方,剩下的时间留给大家去细细品味。4乔家大院祁县东观镇乔家堡村,有一座气宇轩昂的大院,形如城堡,不与周围民居相连,而是四面临街。这里就是“晋商翘楚”乔致庸建于清代乾隆20年,后又在清同治和光绪年间多次增修、扩建的乔家大院。距太原54公里。占地8725,共6个大院,这6个大院是一群四合院的有序组合,如果我们从高空俯视院落布局,很似一个象征大吉大利的双“囍”字。早在十几年前就流传:“皇家有故宫,民宅着乔家。”1985年乔家大院被开辟成为祁县民俗博物馆,1986年11月1日正式开放。现在我们就来参观这个古老而文明的大院。眼前这座高墙深宅的大院,为砖砌拱券式门楼,他坐西朝东,上面建有高达的顶楼。顶楼檐下正中,悬挂着山西巡抚受慈禧面谕为褒奖乔家赠送的牌匾,上书“福种琅嬛”四个大字。慈禧太后为什么要给乔家赠匾呢?这是因为1900八国联军进犯北京,慈禧、光绪仓皇出逃到西安途中,途经山西,因缺少盘缠,只能向晋商借贷,而乔家“大德恒”商号太原分号的掌柜叫贾继英,无偿向朝廷捐了20万两白银,救了慈禧一行的燃眉之急。由于是太后和皇上的旨意,皇恩浩荡,乔家特意把这块匾额悬挂在这座大门楼上,以示荣耀。“琅嬛”传说是神仙的洞府,是神话中天帝藏书的地方,称为琅嬛福地。慈禧把乔家大院说成是神仙住的地方,与天帝的天书馆一样,既是对乔家大院极大的赞赏,又体现了她在患难中来乔家吃的舒服、住的舒坦的深情谢意。其实,乔家大院是俗称,其真正的名字叫“乔在中堂”。“在中堂”是什么意思呢?是乔致庸取其名字中包含的“不偏不倚,执用两中”之意定的堂名。其实这也是他为人的座右铭。这个大门顶端正中所嵌一块青石上刻有“古风”二字,雄健的笔力表达了这所宅院的古朴风格。漆黑大门两边的一幅对联“子孙贤,族将大;兄弟睦,家之肥”可以看出乔家作为商人的最高追求,就是人丁兴旺,大家和睦,这是致富的前提,也是富贵的归宿。我们现在来到乔家大院的大门口了, 我们看到乔家大院的门前并没有旗杆和石狮子,但是高大的院墙,足以显示出主人的威严气派。我们看到大门正对的这个砖雕“百寿图”照壁,是由100多个篆体寿字构成,一字一个样,字字有风采,象征着与寿有关的百种事物,如阴阳八卦、风雷雨电、花鸟鱼虫。百寿图的上方有“履和”二字,体现了乔家主人的中庸思想。在百寿图的两边有一幅对联“损人欲以覆天理,续道德而能文章”这是当时左宗棠写的,意思是减少个人的私欲,去恢复天理,以修养好自己的道德。体现了主人乔致庸以诚信经商为正道的人生境界。进入大门后我们首先来看一下大院的简单构造图,我们面前的这条常80米的甬道,将乔家大院的六个大院分为南北两院,北院房屋大都高大,是长辈居住的地方,南面的房屋相对较低是晚辈居住的地方,大门是朝东开的,所谓“紫气东来”这个大门就是吸收祥气的。那我门一个大院一个大院来参观。第一院,称为老院,乔致庸之父乔全美所建。进入大门,我们会看到一个影壁,叫做福德祠,那正是印证了“门迎百寿,院纳福德”。这里的福德祠是用来供奉土地爷的,下面有一个小龛,正是摆放土地爷的,此外,在整个照壁上还有许多精美的砖雕,我们来看,上面,两边各有一对狮子,那它的谐音就是“四时平安”,中间有几件法器戟、磬、如意,寓意为“吉庆如意”,下边有寿山石,寓意为“寿比南山”,旁边的芙蓉树,寓意为“福如东海”,我们数一数,一共有六对鹿,寓意为“六时通顺”。好了我们要进院去参观了,那这个院子是一个里五外三的穿心楼院,我们要连登三级台阶,高约为1丈,寓意为步步登高的吉祥祝福。穿过穿心,我们来到了第二进院,我们看到,正房是一个二层的小楼,可是二楼是有窗没有门,这叫做统楼,上方有一块牌匾“为善最乐”,这正是乔家老爷的座右铭,那以前正房是用来会客的,东西厢房是书房和卧室。 东厢房展出的是岁时节令, 西厢房展出的是衣饰,偏房是农俗展览。 第二院所展出的就是乔家的发迹史。跨过第二院落,来到三元 。 第三院为三宝院,我们来一件一件看,从正房看起,正房内的叫做犀牛望月镜,他是用东南亚铁梨木雕刻而成的,东南亚铁梨木的密度很大,它会沉在水底。它分为三部分,上面是镜面,它像天上圆圆的月亮,然后是祥云,最后是一头犀牛,这里还有一个传说故事,传说犀牛是天上的一个神将,后贬到人间,由于留恋天上的生活,所以他的头总是朝向天上望着月亮,所以叫做犀牛望月,此外,犀牛还与喜牛谐音,也取一个吉祥的寓意。据文物专家鉴定,此镜最低价也值300万人民币。东厢房中展出的事第二件宝物,叫做“万人球”,这是个圆球形的镜子,无论有多少人在房中,也无论站在哪个角度,都可以在镜子里找到自己,而且映像十分清晰,不会变形,所以叫做万人球。第三宝就是悬吊在西厢房的这两盏“九龙灯”。九龙灯是用珍贵的乌木制作的一对八角形宫灯。因为灯上共雕有九条龙,故称“九龙灯”。据说,这对九龙灯是当年慈禧太后西逃时赐给乔家的。我们现在来到的就是第四院,商俗院,也是新院,它是由乔致庸的侄孙乔映霞所见的,那这个院子在建筑风格上处处体现出了他留学所带来的先进技术。首先我们来看正房的窗户,非常有欧式的风格。第五院落展出的是商业习俗。第五院就是乔家大院“在中堂”的主人乔致庸所建,它也是一个里五外三的穿心楼院,首先我们看到门楣上方,有一块匾,叫做在中堂,取意为“不偏不倚,执用之中”体现了主人的中庸思想,门楣上雕刻有福禄寿三星,两边有八骏的雕刻,希望后代子孙都有所作为,这一院展出的是人生礼仪 。穿过穿心院,我们来到里院,首先我们来看,它是一个明楼院,二楼是有门有窗的,相对于第一院来说,它的建筑结构与风格,就十分的讲究与先进了。里院展出的是婚俗。这是乔家中最美的院子,砖雕木雕道出都是。整个大院的雕刻有300多处,每一处雕刻都有一个吉祥的寓意。葡萄百子、白菜百财、龟背纹代表长寿等等令人回味无穷。 第六院是花园院,请大家自由参观5平遥古城平遥古城,地处三晋腹地的平遥县,最早称为古陶,是尧帝的封地,北魏时改名为平遥县。1997变正式确定为世界文化遗产。接受了“平遥是太阳”的赠言。前方是平遥城墙,据史书记载,西周宣王时,大将尹古甫(fu)驻兵于此,出于军事防御的需要,建筑西北两面夯土城墙。明代洪武三年即1370年,扩建为砖石城墙。以后历代多次修补,基本上建成了现存规模。平遥古城素有神龟城之称,龟在我们古代寓意为吉祥、长寿、青春永驻。据传说,城池南门为神龟的头部,门外的两眼水井象征着龟的双眼;北城门为龟尾,是全城的最低处。城池东西有四座瓮城,两两相对,上西门,下西门、上东门和下东门,前三门的外城门均向南开,形似龟的三条腿,惟有下东门瓮城的外城门,向东而开,据说是古人建城时惟恐“神龟”爬走,于是将其左腿使劲拉直,井用绳索紧捆在麓台塔上。这样神龟就可以永驻于此了。城墙的四周,本来还有护城河,并设有吊桥,在古代战乱的日子里,这的确是一道难以逾越的防线。这座雄踞在北方的千年古城,历经苍伤却风姿依旧。以南大街为中轴线,市楼跨街而过,对称式布局,左城隍庙,右县衙署;左文庙,右武庙;左清虚观,右集福寺置身其间,仿佛时光道速,莫非龟城是用来形容这座这座古城的苍老吗,还是有别的深意呢?让我们一起走进古城。我们首先进来的是下东门瓮城,瓮城早在商代就已出现,城门是人们进出的场所,又是全程防御的薄弱环节和重点。因形似大翁,所以形象的称之为:“瓮城”,这里地方狭小,四周有高墙围护,即使敌人攻入瓮城也只能进来少数,而且立即陷入包围之中,成为瓮中之鳖。大家再请看,瓮城里还有一个建筑考究而小巧的院落,这是小关帝庙。把关帝庙修进瓮城里,此乃平遥人的独创。请朋友们随我上城墙参观,领略古城风貌。城墙周长共6157米,高度为610米不等,墙身内是素土,外包砖石,顶铺砖面,在这上面可并行两辆马车,宽阔而坚实。这边高约两米的护墙,则可以掩护守城的战士。大家很容易看到城墙每隔一段,就有一个向外突出的部分,这叫做墩台,它的作用何在呢?大家猜对了,肯定是保护城墙的。我们知道,古代攻城的主要武器是弓箭和弩机,守城的土兵轻易不敢探出身去,这样使得城墙脚下变成防御的死角,为改变这种劣势,在墩台上组成一个强有力的射击网,从而大大增强了防卫能力。墩台中央的两层小楼叫“堞楼”或敌楼,一是储存给养、弹药,而是观察敌情,三是士兵可以遮风挡雨、另外也增加了美感,可以说是一种多功能军事防御型建筑。城墙上共建有72座敌楼,3000个垛口,据说是象征圣人孔夫子的三千弟子和七十二贤人。这座坚如磐石的古城,在古代起过抵御外敌的作用。而且在堞楼内均有孙子兵法石刻嵌于墙上。这样就使得一座壁垒森严的城池显得文雅亲和、先礼后兵,透露出一种浓郁的文化气息。1986年12月平遥古城被国务院公布为历史文化名城之一;1988年1月平遥城墙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单位;被誉为“世界独一无二的珍宝”。接下来,我们将参观城内的中国票号博物馆,也就是日升昌旧址。请大家看这座面宽五间的大屋,这便是有“天下第一号”美称的“日昇昌票号”的铺面,这里现已辟为中国票号博物馆,我们可以想象当年这里人来车往、熙熙攘攘的场面。票号是以前的钱庄、银号,在我国银行没有出现以前,票号几乎控制着全国的金融业。票号是随着明后期资本主义萌芽而产生的,主要经营汇兑、存款、放款、代官府解粮钱、收捐税等的金融机构。清朝时交通不方便,商人们来回押运金银既麻烦,又不保险。道光四年,原平遥“西裕成”颜料庄老板接受了经理雷履泰的建议,出资32万两白银把颜料行改组成经营汇兑业务的商行,取“如日初升,繁荣昌盛”之意,定名为“日昇昌”。 余秋雨先生在抱愧山西一文中曾说“这里是中国银行的乡下祖父,也是中国金融发展史上一个里程碑所在”。朋友们,接下来我们游览前院的柜房。我的演讲结束。1 王家大院奢华的乔家,气派的渠家,壮观的曹家,今天我将带领大家去感受色彩最为浓重的的王家大院。推开王家大院这扇厚重的大门,近700年历史的晋商文化长卷便展现在我们面前,中国民居建筑的典范,家族文化的表率,吉祥文化的标本,这里是中国耕读传家与官商经济的契合,封建文化与传统礼制的全释。中国北方浑厚的黄土高原上,奇骏而悲情的绵山脚下,这片苍劲古卓的建筑群落负载着千百年华夏文明的映迹,深深的凝结在锦绣三晋的表里山河之中。于是王家大院就有了许多称谓,中国民间故宫,山西紫禁城,华夏民宅第一宅,还有蜚声遐迩的口碑“王家归来不看院”,所以有人说,王是一个姓,姓是半个国,家是一个院,院是半座城。王家大院地处晋中盆地的灵石县静升镇静升村,王家是太原王氏的后裔,南宋时迁至这里,清朝中期上升为名门望族,于是大兴土木,于清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年间先后建起,修成了占地15万平方米以上的古建筑群落。这里的建筑群落,将砖木石雕陈于一院,绘画诗文书法熔于一炉,人物禽兽花木汇成一体,姿态分成,各具特色,既表现了大户人家的风范,又充分显示出自己身高位权的身份,达到了建筑必有图,有图必有意,有意必吉祥的境界。王家大院被天然冲沟分为东西两片。各自建有城墙,修有城门,砰然两座森严壁垒的大城堡,靠石拱桥连接,跨度之大,令人惊叹。两片大院共有院落54座,大小不一,东边的大院是东堡院,也称高家崖,为17世纪王汝聪,王汝城兄弟兴建于嘉庆十年,也就是1805年的建筑群落。共26个院落,212间房屋,建筑特点是背阴抱阳,背山而水。走进王汝聪的敦厚宅,它是以传统风水布局修建的。我们看到的这座照壁为仿木结构歇山顶,壁心为两大一小三个是自滚绣球砖雕。因为狮子的“狮”与子嗣的“嗣”谐音,小狮子寓意着自私兴旺,彩带又表示着好事不断,所以有“狮子滚绣球,好事不断头”之意。正面的仿木结构垫拱板上,雕刻有石室山烂柯、全真教教主李重阳、元太祖成吉思汗会见全真教道首丘处机等故事,背面为牡丹、荷花、秋菊、冬梅四季花卉。这座位于敦厚宅东南角的高大楼门,俗称“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