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设计】高中语文 11《物种起源》绪论活页规范训练 苏教版必修5.doc_第1页
【创新设计】高中语文 11《物种起源》绪论活页规范训练 苏教版必修5.doc_第2页
【创新设计】高中语文 11《物种起源》绪论活页规范训练 苏教版必修5.doc_第3页
【创新设计】高中语文 11《物种起源》绪论活页规范训练 苏教版必修5.doc_第4页
【创新设计】高中语文 11《物种起源》绪论活页规范训练 苏教版必修5.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课 物种起源绪论/1(时间:45分钟满分:60分)一、基础巩固(20分,每小题4分)1下列各组词语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是 ()a间断(jin)栖息(q)提供(gng)雌雄(c)b累积(li) 狭隘(y) 窜入(cun) 胚胎(pi)c札记(zh) 冒昧(mi) 气候(hu) 槲寄生(h)d琐屑(xi) 结束(sh) 搜集(su) 闪烁(shu)解析a项“供”应读gng。b项“隘”应读i。c项“候”应读hu。答案d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伦理转基因无明指无米之炊b爆炸 里程碑 干扰素 饮食起居c阐明 演生物 唱双簧 耸人听闻d疟疾 挖墙脚 双刃剑 对征下药解析a项“无明指”应为“无名指”。c项“演生物”应为“衍生物”。d项“对征下药”应为“对症下药”。答案b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著名歌唱家李双江之子李天一是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初生之犊,无照驾驶,肇事打人,寻衅滋事,其行为引起了人们对“星二代”的热议。b在广东千人冲击打砸茂名石化公司并袭警的事件中,一些不法分子为谋私利,不惜添油加醋,信口开河,凭空捏造,极尽诬蔑挑拨之能事。c在“九一八”国耻纪念日,刺耳的警报声响遏行云,提醒着中华儿女缅怀先烈,勿忘国耻,发愤图强,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d当前,伊朗正面临以色列、欧盟和美国等众多国家政治上的孤立、经济上的制裁和军事上的威胁,但伊朗政府并不认为局势已经不绝如缕。解析不绝如缕:像细线一样连着,差点儿就要断了,多用来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a项,初生之犊:刚生出来的小牛,比喻勇敢大胆、敢作敢为的青年人。褒义词,用于此处不合语境。b项,信口开河:随口乱说一气。此处应用“信口雌黄”。c项,响遏行云:声音高入云霄,把浮动着的云彩也止住了,形容歌声嘹亮。此处使用对象不当,不能形容警报声。答案d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这家乒乓球馆设施齐全,可为乒乓球爱好者提供不同档次的球台、球拍、球衣、球鞋等乒乓器材。b我们将由此看到,遗传的大量的变异至少是可能的。c我希望读者能够原谅我讲这些私事,我之所以说明这些事情,是为了要表明我并没有轻率地下结论的缘故。d1844年,我把这些简短笔记扩大为结论的纲要,这些结论我当时认为是正确的。解析a项不合逻辑,球衣、球鞋不是乒乓器材,应去掉。b项定语的顺序不当,应该是“大量的遗传变异”。c项成分赘余,去掉“的缘故”。答案d5按要求扩展下面的句子。原句:青年人读书,既要博又要专。(要求:以原句为总说,再写两个分说的句子,每句不少于20个字)答:(1)_(2)_答案(1)“博”就是广泛涉猎,博览群书,它能丰富你的人生阅历,增长你的智慧;(2)“专”则要求深入研究,求得甚解,它能使你独具慧眼,而不人云亦云。二、阅读精练(40分)(一)课内精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关于“物种起源”,如果一个自然学者,对于生物的相互亲缘关系、它们的胚胎的关系、它们的地理分布、地质上的连续以及其他的此类事实加以思考,就可能得到如下的结论:物种不是被独立创造出来的,而是像变种一样,是从其他物种传下来的。然而这样的结论,即使很有根据,也还是不充分的,除非等到能够说明世界上无数的物种曾经是怎样变化以获得如此完善地、正当地引起了我们赞叹的构造和相互适应。自然学者们常常把变异的惟一可能原因归之于如气候、食物等等外界条件,从某一狭隘的意义上来说,这是正确的,我们以后会论述到。但是要把像啄木鸟那样的构造,它的脚、尾、嘴及舌,如此巧妙地适应于捉取树皮下的昆虫,仅仅归因于外界的条件是不合理的。又如槲寄生的情形,它从某几种树木吸取养料,它的种子必须由某几种鸟为它传播,它的花雌雄分开,绝对需要借某几种昆虫的帮助,把花粉从一朵花带到另一朵花上。如果说这种寄生物的构造,以及它与其他数种不同生物的关系,是外界条件或植物的习性导致的结果,也同样是不合理的。6这段文字介绍的主要观点是什么?(6分)答:_答案物种不是被独立创造出来的,而是像变种一样,是从其他物种传下来的。7.根据这段文字筛选下列信息。(6分)(1)研究物种起源所凭借的事实基础是什么?(2)研究物种起源的方法是什么?(3)作者批判了什么错误学说?答:_答案(1)生物相互间的亲缘关系,生物的胚胎的关系,生物的地理分布以及在地质上的连续等。(2)对事实加以思考,进而推断。(3)把物种变异归结为外界原因。8作者举槲寄生为例是为了说明什么观点?(6分)答:_答案想正确解释生物的构造,生物之间的关系,就不能归因于一个方面。(二)课外拓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1题。达尔文的拖延斯蒂芬杰古尔德没有什么事比一些名人长期而难以解释的停滞行为更能引发人们猜测的了。罗西尼因威廉退尔而达到他歌剧创作的辉煌巅峰,可是此后的30年他几乎什么也没写。多罗西塞耶斯在名望达到顶点时却背弃了彼得温姆西勋爵,转向笃信上帝。查尔斯达尔文在1838年就得出了全新的进化理论,却直到21年后才发表他的观点通过历时五年乘坐比格尔号与自然的接触,达尔文对物种固定不变的信念发生了动摇。1837年7月,他航海回来后不久,便开始记第一本关于“递变”的笔记。这时的达尔文已经确信进化的发生,他正在寻找一种理论来解释进化的机制。经过最初的猜想和少数不成功的假说,他逐渐建立了他的中心观念。达尔文在自传中写道:“1838年10月,我为了消遣,偶尔翻阅马尔萨斯的人口论,当时我根据长期对动植物习性的观察,已经可以正确认识生存斗争。我马上联想到,在这种情况下,有利的变异会趋向于保存下来,而不利的变异将被淘汰,这一结果将导致新物种的形成。”达尔文早就认识到动物驯养者所做的人工选择的重要性。但是直到马尔萨斯的斗争与拥挤的观点凝练他的思想之后,他才确定自然选择是进化的动因。达尔文知道得出的是什么理论,我们不能将他的拖延归因于他没有认识到自己所取得的成就的重要性。到1844年,他写出了他的理论的基本纲要。他还向妻子作了认真的交代,假如他生前不能完成他的主要著作,希望她发表这些手稿。他为什么等了21年才发表自己的理论?我们可能会把过去正常的时期错误地看做漫长的阶段,然而21年仍然是一个人正常事业的一半时间,纵然按照生活悠哉游哉的维多利亚时代的标准来看,那也是生命中的大部分时间。通常的科学传记是有关伟大思想家的明显错误信息的根源。这类传记往往将伟大的思想家描绘成简单、理性的机器,是凭着不懈的努力,不受任何其他事情的影响,严格按照客观材料寻觅真理的人。因此,对于达尔文等了21年的通常解释就是他的工作没有完成。他满意自己的理论,但觉得尚显单薄。他的理论只有等到汇集大量的支持材料才能发表,这需要时间。导致达尔文推迟发表的原因非常复杂,不能作简单的解释,但是有一件事是确定的:恐惧的负面作用与增加材料的正面需要至少同样重要。然而,达尔文恐惧什么呢?他得出进化论的观点时才29岁,那时他在专业上还没有地位,不可能通过宣扬他所不能证明的一种异端学说来危及自己有前途的事业。然而他的异端学说是什么呢?信奉进化本身就是一个明确的答案,但这还不是问题的主要部分。达尔文早年有关“递变”的笔记中可能含有问题的答案,这些笔记中包含了他所赞同但却害怕发表的一些观点,即哲学上的唯物主义。这远比进化本身更要异端,没有哪种观点比认为心灵只不过是大脑的产物,更能动摇西方思想中最深刻的传统了。达尔文确实进行了一场温和的革命。不仅在于他这么久地拖延了自己的工作,还在于他故意避开公众对他理论中哲学含义的注意。他在1880年写道:“我认为直接反对基督教和有神论,对公众不会有什么影响;而伴随科学的进步逐渐启迪人类的理解力,会更好地促进思想的自由。因此我一直不写有关宗教的文章,而且我本人的工作仅仅局限于科学之内。”然而他的工作内涵与传统的西方思想的确是极大的断裂,我们很难将其纳入这种传统中。例如阿瑟柯依斯勒之所以反对达尔文,也是基于不愿接受达尔文的唯物论,而且他还热衷于认为生命物质中含有特殊性。我承认对此我不太明白。疑惑和知识都应该坚持。我们难道因为自然中的和谐不是设计的就会降低对自然美的赞赏吗?难道因为有数百亿神经元在我们的颅骨里,我们心灵的潜力就激发不了敬畏吗?(选自自达尔文以来)9在作者看来,达尔文21年后才发表他的进化理论,原因是什么?请简要分析。(6分)答:_解析回答本题,需要在综合全文的基础上进行归纳概括。从文章内容来看,表述达尔文21年后才发表他的进化理论的原因的内容集中在三、四、五、六段,因此锁定材料后抽取关键语句来组织答案即可。答案达尔文虽然满意自己的理论,但他的理论还需要汇集大量的支持材料加以证明;他得出进化论时才29岁,那时他还没有专业地位,担心发表他的理论会危及自己有前途的事业;他的进化论实际上就是哲学上的唯物主义,而这一点会动摇西方思想中最深刻的传统。10作者说:“达尔文确实进行了一场温和的革命。”他的“温和”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分析。(8分)答:_解析首先要明确“温和”的含义,然后找出达尔文的做法中哪些具有“温和”的特征。本文主要谈的达尔文推迟发表自己的观点,因此,达尔文的“温和”主要表现在他发表自己的观点的循序渐进上。答案达尔文故意拖延发表自己的观点,是因为他认为当时发表的时机还不成熟;达尔文有意避开公众对他理论中唯物观的注意,因为在当时这是比进化论本身更加异端的思想;达尔文从来不写有关宗教的文章,只把自己的工作严格局限在科学研究的框架内。11文中说:“疑惑和知识都应该坚持。”这里的“疑惑”和“知识”有哪些含义?为什么说“都应该坚持”?请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理解和看法。(8分)答:_解析本题目具有开放性,回答本题应在联系全文内容的基础上,抓住题目中的条件和要求。本题中出现的“疑惑”和“知识”在文中没有明确地界定其含义,但联系上下文语境,可知和其前后出现的人物行为有关,在答题时要注意这一点。答案观点一:“疑惑”指怀疑和批判精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