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设计】高中语文 第14课《诗经》两首同步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1页
【创新设计】高中语文 第14课《诗经》两首同步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2页
【创新设计】高中语文 第14课《诗经》两首同步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3页
【创新设计】高中语文 第14课《诗经》两首同步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创新设计】2013-2014学年高中语文 第14课诗经两首同步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1(时间:45分钟满分:60分)积累与运用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4分)a氓之蚩蚩(mn)静女其姝(sh)匪我愆期(yn)b静女其娈(lun) 乘彼垝垣(u) 尔卜尔筮(sh)c夙兴夜寐(s) 隰则有泮(pn) 贻我彤管(y)d洵美且异(xn) 无与士耽(dn) 渐车帏裳(chn)解析“氓”应读“mn”,“愆”应读“qin”。答案a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4分)a体无咎言 夙兴夜寐 嗜草 乘彼垝垣b糜室劳矣 城隅 彤管 踟蹰c自我徂尔 有炜 洵美 于嗟鸠兮d泣涕涟涟 送子涉骐 晏晏 帏裳解析a“嗜”应为“蓍”;b.“糜”应为“靡”;d.“骐”应为“淇”。答案c3下列各句,全有通假现象的一项是()(4分)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士之耽兮,犹可说也于嗟鸠兮,无食桑葚桑之落矣,其黄而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爱而不见,搔首踟蹰彤管有炜,说怿女美女也不爽,士贰其行abc d解析“说”通“脱”;“于”通“吁”,“无”通“毋”;“泮”通“畔”;“爱”通“薆”,“隐藏”之意,“见”通“现”;“说”通“悦”,“女”通“汝”。答案d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4分)a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b将子无怒,秋以为期c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d送子涉淇,至于顿丘解析b项“以为”是“以之为”,省略句,意思是“把它作为”。c项“不爽”是“没有差错”的意思。d项“至于”在这里是“到”的意思。答案a5诗经中最常用的表现手法有“赋”“比”“兴”,下列诗句的表现手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4分)a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b河水清且涟猗c忧心烈烈,载饥载渴 d桑之未落,其叶沃若解析c项是“赋”,其余为“兴”。答案c阅读与鉴赏一、课内精读阅读下文,完成68题。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6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5分)a其叶沃若沃若:润泽的样子。b于嗟女兮于嗟:叹息,“于”通“吁”。c女也不爽不爽:指不爽快。d靡室劳矣室:家务。解析c项,“爽”,这里是“差错”的意思。“不爽”应译为“没有什么差错”。答案c7下列加点词与现代汉语意思不同的一项是()(5分)a淇水汤汤,渐车帷裳 b夙兴夜寐,靡有朝矣c言既遂矣,至于暴矣 d兄弟不知,咥其笑矣解析c项,古代汉语“至于”有“就对”的意思,现代汉语“至于”有“说到”和“到某种地步”的意思。答案c8翻译下列句子。(10分)(1)女之耽兮,不可说也。译文:_(2)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译文:_(3)士也罔极,二三其德。译文:_(4)静言思之,躬自悼矣。译文:_解析文言翻译要注意字字落实。答案(1)姑娘沉溺于爱情之中,就无法解脱了。(2)桑树落叶的时候,它的叶子枯黄,纷纷掉落下来。(3)男子的爱情没有标准,总是三心二意。(4)静下来想想,只能独自悲伤。二、课外拓展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912题。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9诗经的主要艺术表现手法有赋、比、兴等,请思考:关雎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运用这种手法起到了什么作用?(5分)答:_解析本题考查诗经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所谓“赋”,是铺陈其事;所谓“比”,是譬喻和比拟;所谓“兴”,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朱熹诗集传)。但是,关键不只在于识别,更在于体会这些艺术手法的表达效果。 答案关雎这首诗主要运用了“兴”的艺术手法。如本诗开头“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它原是诗人借眼前景物发端的话,但水鸟和鸣,也可以喻男女求偶,或男女间和谐恩爱。和下文“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意义上发生关联。本诗的起兴之妙正在于诗人情趣与自然景物浑然一体的契合,也即一直为人们所乐道的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10在蒹葭这首诗歌中运用了景物描写,请思考:这些景物描写在诗中起到了什么作用?(5分)答:_解析写景其实是为抒情服务的,成功的写景能做到情景交融,以景传情。答案景语即情语。诗开篇便向读者展示了一个凄清的画面:一个晚秋的早晨,天色朦胧,笼罩在晨雾中的是一望无际的沾带露珠的芦苇。一条河流,蜿蜒而去。望远处,是一块小小的沙洲。这是一幅萧瑟的晚秋晨光图,烘托主人公凄恻的情感。诗的第二、三章采用重章回复的方式,反复咏唱。但景物又有不同。首章“白露为霜”,露凝为霜,是拂晓时;二章“白露未晞”,太阳露面,天已大亮;末章“白露未已”,阳光照射,露水快干。三幅不同时间的晚秋晨光图,烘托出主人公久久伫立远望而始终不能见面的惆怅心情,而主人公这种心情随着晨光画面的重叠,显得越来越急切,越来越凄婉。这首诗在艺术上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地。11关雎和蒹葭两首诗歌大量运用了重章叠句的表达方式,充分表达了诗人细腻的思想感情,请从诗中找出一处,反复朗读,并体会其作用。(5分)答:_解析重章叠句的形式,即重复的几章节,意义和字面只有少数的改变。如蒹葭全篇只变动了十几个字,不但写出了芦苇茂盛的状态,爱情道路的曲折绵长,伊人虽近在咫尺,但又遥不可及的痛苦心情,而且通过不断重复的旋律,表现出诗人对爱情的执著追求,似乎有一种合唱、轮唱的味道。答案关雎中“关关”(叠字)形容鸟叫声,“窈窕”(叠韵)表现淑女的美丽,“参差”(双声)描绘水草的形态,“辗转”(叠韵)刻画出因相思而不能入眠的情状,既有和谐的声音,又有生动的形象。蒹葭中的“苍苍”“萋萋”“采采”(叠字)形容芦苇茂盛的样子,为下文“溯洄从之”“溯游从之”作了铺垫,渲染了气氛。12比较关雎和蒹葭在写法上的不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