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新泰市龙廷镇中心学校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鲁教版.doc_第1页
山东省新泰市龙廷镇中心学校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鲁教版.doc_第2页
山东省新泰市龙廷镇中心学校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鲁教版.doc_第3页
山东省新泰市龙廷镇中心学校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鲁教版.doc_第4页
山东省新泰市龙廷镇中心学校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鲁教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省新泰市龙廷镇中心学校2014-2015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请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用蓝黑色钢笔或中性笔认真书写。2本试卷共10页,考试时间12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诘(ji)责 媲(b)美 叱咄(du) 龙吟凤哕(hu)b禁锢(g) 胡髭(z) 缥(pio)碧 即物起兴(xng)c迸(bng)射 锃(zhng)亮 招徕(li)觥(gng)筹交错d鲲(kn)鹏 缄(jin)默 牟(mu)取 负箧曳屣(l)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宽恕 睥睨 挑衅 粗制滥造 肃然起敬b琅琊 馈赠 阴翳 翻来复去 广袤无垠c蹲据 伛偻 酷肖 引经据典 合辙押韵d愚钝 璀璨 镶嵌 顾名思议 正襟危坐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微(没有)斯人,吾谁与归(归依)?(范仲淹岳阳楼记)b既醉而退,曾不吝情(舍不得)去留(离开和留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c录毕,走(跑)送至,不敢稍逾约(超过约定的期限)。(宋濂送东阳马生序)d峰回路转(拐弯),有亭翼然临(靠近)于泉上者,醉翁亭也。(欧阳修醉翁亭记)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因为它们的视力很差,鼠目寸光,看不到远处的东西,所以很难把大海和小河沟区别开来。b买卖人的功夫在嘴上,到了需要逢场作戏、八面玲珑、看风使舵、左右逢源的时候,就更指着杨巴那张好嘴了。c不管是扔进去什么东西,这个慷慨大方的洞全部一视同仁,照收不误,这个洞任劳任怨地给整个城市洗刷着各种肮脏的的东西。d生态环境发生恶化,沙漠以每年3米至5米的速度向湖中推进,罗布泊很快与广阔无垠的塔克拉玛干沙漠自成一统。5下列短语的结构类型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白天鹅 改革开放 藤野先生 我的母亲 b跑得快 打量一番 洗得干净 心情愉快c赠从弟 敬畏自然 登飞来峰 热爱劳动d雁归来 旅鼠之谜 俗世奇人 精力充沛6下面一段话的语序恰当的一项是这么多的细胞不仅能够相互协调 而且每个细胞都有着与众不同的特殊分工 每个细胞都有其特定的工作 绝对不会混淆 人体共有一万亿多个细胞 从而使整个人体处于高度有序的状态a b c d7下列诗文默写与原文一致的一项是a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b布衾多年冷似铁,雨脚如麻未断绝。(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c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峰。(王安石登飞来峰)d春泥不是无情物,化作落红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8下列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喂出来的作者星新一是日本现代科幻小说作家,以微型小说著名,作品最大特点是构思巧妙。b藤野先生选自朝花夕拾,作者鲁迅在这篇课文里向我们讲述了发生在20世纪初那个特殊年代里感人至深而又发人深省的往事。c海底两万里主要讲述诺第留斯号潜艇的故事,描绘了人们在大海里的种种惊险奇遇,作者凡尔纳被公认为是“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d书谱是唐代著名书法家、书法理论家张旭的书法代表作。张旭的书法地位极高,是“狂草”的创始人,也被称为“草圣”。二、阅读雪,完成912题。雪鲁迅暖国的雨,向来没有变过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花。博识的人们觉得他单调,他自己也以为不幸否耶?江南的雪,可是滋润美艳之至了;那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深黄的磬口的蜡梅花;雪下面还有冷绿的杂草。胡蝶确乎没有;蜜蜂是否来采山茶花和梅花的蜜,我可记不真切了。但我的眼前仿佛看见冬花开在雪野中,有许多蜜蜂们忙碌地飞着,也听得他们嗡嗡地闹着。孩子们呵着冻得通红,像紫芽姜一般的小手,七八个一齐来塑雪罗汉。因为不成功,谁的父亲也来帮忙了。罗汉就塑得比孩子们高得多,虽然不过是上小下大的一堆,终于分不清是壶卢还是罗汉;然而很洁白,很明艳,以自身的滋润相粘结,整个地闪闪地生光。孩子们用龙眼核给他做眼珠,又从谁的母亲的脂粉奁中偷得胭脂来涂在嘴唇上。这回确是一个大阿罗汉了。他也就目光灼灼地嘴唇通红地坐在雪地里。第二天还有几个孩子来访问他;对了他拍手,点头,嘻笑。但他终于独自坐着了。晴天又来消释他的皮肤,寒夜又使他结一层冰,化作不透明的水晶模样;连续的晴天又使他成为不知道算什么,而嘴上的胭脂也褪尽了。但是,朔方的雪花在纷飞之后,却永远如粉,如沙,他们决不粘连,撒在屋上,地上,枯草上,就是这样。屋上的雪是早已就有消化了的,因为屋里居人的火的温热。别的,在晴天之下,旋风忽来,便蓬勃地奋飞,在日光中灿灿地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雾,旋转而且升腾,弥漫太空,使太空旋转而且升腾地闪烁。在无边的旷野上,在凛冽的天宇下,闪闪地旋转升腾着的是雨的精魂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9下列词语全都表现作者对江南下雪时的感受的一项是a.单调孤独 滋润美艳 b.青春壮健 美艳孤独c.青春单调 美艳孤独 d.滋润美艳 色彩斑斓 10对第段中画横线句子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写出了在“江南的雪”的滋润之下,冬花傲然开放,蜜蜂们忙忙碌碌的情景。b.这是虚写,作者运用想象的手法,进一步突显了“江南的雪”的特点。c.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形象的写出了蜜蜂们在嬉闹之余仍然忙碌采蜜的情景。d.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生动地写出了江南冬天花儿怒放、蜂蝶嬉闹的情景。11对第段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总结全文,表现了雪孤傲独立、宁死不屈的英雄主义精神。b.总结全文,表现了雪桀骜不驯、敢于斗争、积极上进的精神。c.集中突出地表现了北方的雪孤傲独立、蓬勃向上、勇于献身的精神。d.鲜明地写出了北方的雪虽然美丽,但在阳光的威力之下仍然会孤独的死去。12对作者把“江南的雪”和“朔方的雪”对比来写的用意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为了突出“江南的雪”。 b.既对立又统一,告诉我们要博采众华、广而兼之。c.为了突出“朔方的雪”。 d.相互照应衬托,描写了两幅各具特色的雪景图画。三、阅读大雁归来节选的文字,完成1315题。一只燕子的来临说明不了春天,但当一群大雁冲破了三月暖流的雾霭时,春天就来到了。如果一只主教雀对着暖流歌唱起春天来,却发现自己搞错了,它还可以纠正自己的错误,继续保持它在冬季的缄默;如果一只花鼠想出来晒太阳,却遇到了一阵暴风雪,也可以再回去睡觉;而一只定期迁徙的大雁,下定了在黑夜飞行200英里的赌注,它一旦起程再要撤回去可就不那么容易了。向我们农场宣告新的季节来临的大雁知道很多事情,其中包括威斯康星的法规。11月份南飞的鸟群,目空一切地从我们的头上高高飞过,即使发现了它们所喜欢的沙滩和沼泽,也几乎是一声不响。乌鸦通常被认为是笔直飞行的,但与坚定不移地向南飞行200英里直达最近的大湖的大雁相比,它的飞行也就成了曲线。大雁到了目的地,时而在宽阔的水面上闲荡,时而跑到刚刚收割的玉米地里捡食玉米粒。大雁知道,从黎明到夜幕降临,在每个沼泽地和池塘边,都有瞄准它们的猎枪。3月的大雁则不同。尽管它们在冬天的大部分时间里都可能受到枪击,但现在却是休战时刻。它们顺着弯曲的河流拐来拐去,穿过现在已经没有猎枪的狩猎点和小洲,向每个沙滩低语着,如同向久别的朋友低语一样。它们低低地在沼泽和草地上空曲折地穿行着,向每个刚刚融化的水洼和池塘问好。在我们的沼泽上空做了几次试探性的盘旋之后,它们白色的尾部朝远方的山丘,终于慢慢扇动着黑色的翅膀,静静地向池塘滑翔下来。一触到水,我们刚到的客人就会叫起来,似乎它们溅起的水花能抖掉那脆弱的香蒲身上的冬天。我们的大雁又回来了。第一群大雁一旦来到这里,它们便向每一群迁徙的雁群喧嚷着发出邀请。不消几天,沼泽地里到处都可以看到它们。在我们的农场,可以根据两个数字来衡量春天的富足:所种的松树和停留的大雁。1946年4月11日,我们记录下来的大雁是642只。与秋天一样,我们的春雁每天都要去玉米地作一次旅行,但绝不是偷偷摸摸进行的。从早到晚,它们一群一群地喧闹着往收割后的玉米地飞去。每次出发之前,都有一场高声而有趣的辩论,而每次返回之前的争论则更为响亮。返回的雁群,不再在沼泽上空做试探性的盘旋,而像凋零的枫叶一样,摇晃着从空中落下来,并向下面欢呼的鸟儿们伸出双脚。那接着而来的低语,是它们在论述食物的价值。它们现在所吃的玉米粒在整个冬天都被厚厚的积雪覆盖着,所以才未被那些在雪中搜寻玉米的乌鸦、棉尾兔、田鼠以及环颈雉所发现。13对第段中加点的“威斯康星的法规”在文中具体指代内容判断正确的一项是a.春季禁止猎杀大雁,冬季则允许猎杀。 b.雁群要笔直的飞行,不能曲线飞行。c.冬季禁止猎杀大雁,春季则允许猎杀。 d.雁群11月份要南飞,3月份要返回。14选文对大雁的描写中蕴含着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对此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把大雁看做自己的朋友,字里行间饱含着对它们的喜爱之情。b.作者认为大雁是人类的伙伴,表达了对它们生存环境日益恶化的担忧之情。c.作者把大雁看做自己的朋友,抒发了对人类大肆捕杀它们的深切怨恨之情。d.作者认为大雁是人类的伙伴,充分表达了要保护动物、珍爱动物的美好心愿。15对文章的写作特色分析最正确的一项是a.科学性、实用性、抒情性的有效融合。 b.形象性、知识性、实用性的和谐统一。c.科学性、实用性、知识性的高度一致。 d.形象性、知识性、抒情性的完美结合。四、阅读端午的鸭蛋节选的文字,完成1619题。我的家乡是水乡。出鸭。高邮大麻鸭是著名的鸭种。鸭多,鸭蛋也多。高邮人也善于腌鸭蛋。高邮咸鸭蛋于是出了名。我在苏南、浙江,每逢有人问起我的籍贯,回答之后,对方就会肃然起敬:“哦!你们那里出咸鸭蛋!”上海的卖腌腊的店铺里也卖咸鸭蛋,必用纸条特别标明:“高邮咸蛋。”高邮还出双黄鸭蛋。别处鸭蛋也偶有双黄的,但不如高邮的多,可以成批输出。双黄鸭蛋味道其实无特别处。还不就是个鸭蛋!只是切开之后,里面圆圆的两个黄,使人惊奇不已。我对异乡人称道高邮鸭蛋,是不大高兴的,好像我们那穷地方就出鸭蛋似的!不过高邮的咸鸭蛋,确实是好,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鸭蛋多矣,但和我家乡的完全不能相比!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袁枚的随园食单小菜单有“腌蛋”一条。袁子才这个人我不喜欢,他的食单好些菜的做法是听来的,他自己并不会做菜。但是腌蛋这一条我看后却觉得很亲切,而且“与有荣焉”。文不长,录如下:腌蛋以高邮为佳,颜色细而油多,高文端公最喜食之。席间,先夹取以敬客,放盘中。总宜切开带壳,黄白兼用;不可存黄去白,使味不全,油亦走散。高邮咸蛋的特点是质细而油多。蛋白柔嫩,不似别处的发干、发粉,入口如嚼石灰。油多尤为别处所不及。鸭蛋的吃法,如袁子才所说,带壳切开,是一种,那是席间待客的办法。平常食用,一般都是敲破“空头”用筷子挖着吃。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高邮咸蛋的黄是通红的。苏北有一道名菜,叫做“朱砂豆腐”,就是用高邮鸭蛋黄炒的豆腐。我在北京吃的咸鸭蛋,蛋黄是浅黄色的,这叫什么咸鸭蛋呢!端午节,我们那里的孩子兴挂“鸭蛋络子”。头一天,就由姑姑或姐姐用彩色丝线打好了络子。端午一早,鸭蛋煮熟了,由孩子自己去挑一个,鸭蛋有什么可挑的呢?有!一要挑淡青壳的。鸭蛋壳有白的和淡青的两种。二要挑形状好看的。别说鸭蛋都是一样的,细看却不同。有的样子蠢,有的秀气。挑好了,装在络子里,挂在大襟的纽扣上。这有什么好看呢?然而它是孩子心爱的饰物。鸭蛋络子挂了多半天,什么时候孩子一高兴,就把络子里的鸭蛋掏出来,吃了。端午的鸭蛋,新腌不久,只有一点淡淡的咸味,白嘴吃也可以。孩子吃鸭蛋是很小心的。除了敲去空头,不把蛋壳碰破。蛋黄蛋白吃光了,用清水把鸭蛋壳里面洗净,晚上捉了萤火虫来,装在蛋壳里,空头的地方糊一层薄罗。萤火虫在鸭蛋壳里一闪一闪地亮,好看极了!16对选文画横线的句子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运用动作描写,生动传神的写出了吃鸭蛋的过程。b.运用动作描写,形象逼真地写出了吃鸭蛋的方法。c.从听觉和视觉的角度写出了高邮鸭蛋“质细而油多”的特点。d.从听觉和嗅觉的角度写出了高邮鸭蛋蛋白柔嫩、蛋黄通红的特点。17下列不能表现高邮咸鸭蛋与众不同的一项是a.我在苏南、浙江,每逢有人问起我的籍贯,回答之后,对方就会肃然起敬:“哦!你们那里出咸鸭蛋!”b.不过高邮的咸鸭蛋,确实是好,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鸭蛋多矣,但和我家乡的完全不能相比!c.别说鸭蛋都是一样的,细看却不同。有的样子蠢,有的秀气。挑好了,装在络子里,挂在大襟的纽扣上。d.高邮咸蛋的特点是质细而油多。蛋白柔嫩,不似别处的发干、发粉,入口如嚼石灰。油多尤为别处所不及。18对文章录入袁枚的随园食单小菜单“腌蛋”一条的作用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表现袁才子对高邮鸭蛋的偏爱之情。b.印证了高邮的咸鸭蛋确实要比别的地方的好,丰富了文章内容。c.说明了家乡高邮的咸鸭蛋在历史上就非常有名气,所以我喜欢。d.说明袁才子虽然不会做菜,可写做菜的文章却是一把好手,与我有相同的爱好。19对文章的语言特点分析错误的一项是a.质朴自然中流露出典雅之美。 b.熔书面语与口语于一炉。c.古汉语和现代汉语完美融合。 d.华美晦涩而又通俗易懂。五、阅读与朱元思书,完成2022题。与朱元思书吴均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20能总括全文的一项是a.从流飘荡,任意东西。b.奇山异水,天下独绝。c.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d.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21下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水皆缥碧,千丈见底”写出了水的颜色和深、急、清澈的特点。b.“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写出了山的高远、多密的特点。c.文章动静结合,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结合,描绘了一幅充满生机的大自然画卷。d.文章流露出对追求利禄之徒的蔑视,也传达出爱慕美好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22与文中画线句子描写的意境相似的一项是a.待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王维终南别业)b.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其五)c.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欧阳修醉翁亭记)d.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范仲淹岳阳楼记)六、阅读水调歌头,完成2325题。水调歌头苏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23对上阕画线句子的字面意思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站在琼楼玉宇的高处,“我”感到一阵阵寒意扑面涌来。b.清冷的夜晚,寒风刮进了天上的宫阙,让人心生悲凉之感。c.“我”想乘着清风飞向月宫,又怕那里的琼楼玉宇太高了,受不住那儿的寒冷。d.人间太嘈杂,月宫太高寒,表达了“我”既向往天上又留恋人间的矛盾心理。24下列分析错误的一项是a.“清影”指月光之下佳人秀美飘逸的身影,代表着作者心中的美好理想。b.词的上阕叙述了他的身世之感和思想矛盾,下阕抒发对兄弟的思念之情。c.这首词是苏轼在中秋之夜,对一切经受着离别之苦的人表示的美好祝愿。d.这首词既有理趣,又有情趣,意境豪放而阔大,情怀乐观而旷达,耐人寻味。25与下阕画线句子“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有异曲同工之妙的一项是a.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李商隐无题)b.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c.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李煜相见欢)d.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七、阅读小石潭记,完成2628题。小石潭记柳宗元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26解释句中加点的词。(1)卷石底以出 (2)佁然不动 (3)潭中鱼可百许头 (4)以其境过清 27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2)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3)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28文章描写了小石潭上怎样的氛围?表现了作者当时怎样的心情?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932题。火是风儿吹开的花十三岁那年,我做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那时,我在上小学四年级,一个偶然的机会,在一家报纸上看到一则征文启事。我忍住狂乱的心跳,在一个无人的夜晚,写了篇题目为我的理想的作文。第二天,又像做贼一样把信投进邮筒。在稿子寄出好长时间里,我一直都沉浸在幸福和忐忑中。然而,一切似乎并没有改变。太阳依然东升西落,每天还依然是上学,放学。一日,当我吃完午饭到教室时,看到有好多同学正围着班长狂笑不已。看到我进来,笑声更是像决堤的洪水。他们用手指着我大声说:“看,咱班的大作家来了!”我一惊,顿时愣住了。正不知所措之时,班长兴冲冲地走到我跟前:“作家同志,我们班因你而骄傲!”他的话刚说完,笑声再次轰然而起。这么多年来,我一直默默守候在教室的角落里,有很多老师都不知道我的名字,现在猛地被推到风头浪尖之上,一时变得手忙脚乱。“怎,怎么了?”“怎么了?”班长脸一扬,“你的文章发表了!”“啊!”我忽然有一种被抛到半空的感觉,一下子跳了起来,然后抓住班长的肩膀使劲晃着,“真的吗?真的吗?真的吗?”哈哈,教室里再一次响起哄堂的笑声,还有的干脆使劲敲起桌子。“真的!”班长说着把一封已经开口的信扔到我的身上。我匆匆打开,里面就是我的那篇文章,只是第一页多了几个字:“退回,继续努力!”时间顿时凝固了,我的心一下子跌到失望的深渊,真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你的理想不是当作家吗,我看你干脆当家作得了,在家里作!”他的话就如鞭炮的捻子,再一次引爆了全班。我就像孔乙己,给教室内外带来了快活的空气。那个中午我不知道是怎么过来的。回到家,妈妈正坐在厨房里做饭,我不觉哭起来。妈妈慌了,问发生了什么。我抽泣着把事情的经过告诉了她,她听后,什么也没有说。不知过了多少时候,她拿出一盒火柴,抽出一根轻轻一划,顿时一个如豆的火苗燃烧起来。她说:“孩子,吹灭它!”我不明白妈妈究竟要干什么,只是对着火苗,噗的一声,火熄了,剩下一缕袅袅升起的青烟和一截烧焦的木棒。母亲又用火棍挑起锅底正在燃烧的柴火,对我说:“对这里面吹。”我使劲吸了一口气,然后对着锅底狠狠地吹了过去。那火如浇了油似的,熊熊燃烧起来,还有一团火苗发怒了一般挤出了灶膛。母亲随手往锅底又加了一把柴禾,对我说,“继续吹,吹灭它。”我茫然地摇了摇头,说:“火太大了,吹不灭。”这时,母亲语重心长地说,“火柴一口气就轻易吹灭了,而锅底下的火越吹越旺,你愿意做火柴还是愿做柴火啊?”“我要作柴火。”我重重地说。当说完那句话的时候,我就像卸掉了负载的重担一样,顿觉身轻如燕。五年级,我终于在一家小学生读物上发表了第一篇文章,继而,第二篇,第三篇也纷至沓来。我成了班级和学校名副其实的“作家”。面对同学钦羡的目光,我终于明白,之前受到讽刺,是因为我不够优秀。如今,无论做什么,每当我看到别人异样的目光,听到别人讽刺打击,遇到困难和挫折想停下脚步的时候,我都会想起母亲锅底下的那堆柴火,它如一朵无比美丽的花朵迎风怒放,催我前行。29第段中“看,咱班的大作家来了!”这句话让“我一惊,顿时愣住了”,请你结合上下文,揣摩“我”当时的心理活动,并写在答题卡的横线上。30按要求品析下列句子。(1)将第段中画线句子“真的吗?真的吗?真的吗?”改成“真的吗?”好不好,为什么?(2)第段画线句子中的词语“顿时”“一下子”有什么作用?31文章第段在内容和结构上各有什么作用?32你觉得文章中的母亲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请简要分析。九、作文。33请以“藏在 中的精彩”为题,写一篇文章。提示:可从“课本”“故事”“诗词”“竞争”“节日”等词语中选择一个,把题目补充完整。要求:请把题目补充完整再写作文;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书写整洁,表达流畅,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如需要,请用“”代替。20142015学年度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八年级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一、【答案】1.b 2.a 3.b 4.d 5.c 6.a 7.a 8.d 二、【答案】9.d 10.b 11.c 12.c三、【答案】13.a 14.a 15.d 四、【答案】16.c 17.c 18.b 19.d 五、【答案】20.b 21.a 22.d六、【答案】23.c 24.a 25.b 【评分】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