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江省工程建设标准 寄宿制普通高级中学建设标准 Construction standard for boarding senior middle school DB33 1025 2006 2006 04 28 发布2006 06 01 实施 浙江省建设厅发布 w w w w e b o o s co m 本资料限内部使用 严禁用于商业 浙江省工程建设标准 寄宿制普通高级中学建设标准 Construction standard for boarding senior middle school DB33 1025 2006 主编单 ftz浙江省教育厅 参编单位z浙枉省教育基建学会 杭州市教育局 浙江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批准部门 浙江省建设厅 施行日期 2006年6 月1 日 申副it筑s J t tit民祉 2006北京 w w w w e b o o s co m 本资料限内部使用 严禁用于商业 浙江省建设厅文件 建设发 2006 108号 关于发布浙江省工程建设标准 寄宿制普通高级中学建设标准 的通知 各市建委 建设局 绍兴市建管局 省级有关厅 局 省建设 投资集团 省标准设计站 各有关单位 根据浙江省建设厅印发的 二0 0四年度浙江省工程建设 地方标准 标准设计图集编制 修订计划 建科发 2004 115号 由浙江省教育厅主编的 寄宿制普通高级中学建设标 准 已通过审查 现批准为浙江省工程建设标准 编号为 DB33 1025 2006 自2006年6月1日起施行 本标准由浙江省建设厅负责管理 浙江省教育厅负责具体 内容的解释 浙江省标准设计站组织发行 抄送 建设部标准定额司 浙江省建设厅 二00六年四月二十八日 3 w w w w e b o o s co m 本资料限内部使用 严禁用于商业 前 本标准是根据浙江省建设厅建科发 2004 115号文件的要 求 由浙江省教育厅主编 在编制过程中 编制组认真总结了近年来浙江省寄宿制普通 高级中学的建设经验 对浙江省不同地区的寄宿制普通高级中学 抽样调查研究 对收集的基础数据资料科学分析论证 在此基础 上 结合浙江实际 深入学习国家有关建筑规范和建设标准 同 时实地考察了部分省 直辖市同类学校的校园建筑 编制组广泛 征求了浙江省发展改革 建设 国土 财政等部门对本标准的意 见 还多次召开由各地教育行政部门 寄宿制普通高级中学 建 筑设计单位 标准管理单位等方面专家参加的专题研讨会充分论 证 初稿形成后 编制组又结合 浙江省十一 五教育发展规 划 的要点 认真研判本标准如何更好地适应今后寄宿制普通 高中教育发展趋势 经过反复讨论和修改 最终定稿 本标准共有八章 其主要技术内容是 总则 术语 学校建 设规模和校舍用房组成 学校网点布局 选址和校园规划 学校 用地面积指标 校舍建筑面积指标 校舍主要建筑标准 学校环 境与建筑设施等 本标准由浙江省建设厅负责管理 浙江省教育厅负责解释工 作 在执行过程中如有需要修改或补充之处 请将意见或有关资 料寄送浙江省教育厅 地址 杭州市文晖珞321号 邮编 310014 以便修订时参考 4 w w w w e b o o s co m 本资料限内部使用 严禁用于商业 本标准主编单位 浙江省教育厅 本标准参编单位t浙江省教育基建学会 杭州市教育局 浙江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董子庆楼洪伟舒培冬章潘彪 李哲民潘丽春单玉川汪继起 5 w w w w e b o o s co m 本资料限内部使用 严禁用于商业 目次 1总则 2术语 2 3 学校建设规模和校舍用房组成 3 3 1 建设规模 3 3 2校舍用房组成 3 4学校网点布局 选址和校园规划 4 4 1 学校网点布局 4 4 2校址选择 4 4 3校园规划设计 4 5学校用地面积指标 6 6校舍建筑面积指标 8 7校舍主要建筑标准 10 8学校环境与建筑设施 14 8 1 室内环境 14 8 2 室外环境 16 8 3 设施配置 16 8 4 环境保护 17 本标准用词说明 18 条文说明 19 7 w w w w e b o o s co m 本资料限内部使用 严禁用于商业 1总则 1 0 1 为深入实施 科教兴省 战略 适应教育现代化 教育 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满足素质教育对校园和校舍条件与环境的要 求 创造适合青少年德 智 体 美 劳全面发展的育人环境 进一步促进浙江省寄宿制普通高中学校的均衡发展 商标准 高 质量普及高中段教育 加强学校建设管理的科学化 规范化和标 准化 提高学校规划建设水平和投资效益 根据国家有关法律 法规和浙江省经济社会及教育发展规划 制定本标准 1 0 2 本标准适用于浙江省寄宿制普通高级中学新建 迁建 项 目的规划设计和建设 1 0 3 寄宿制普通高级中学的建设 应以人为本 必须贯彻安 全 适用 经济和美观的原则 新建学校应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 况 妥善处理近期和远期建设的关系 并有适度的超前性 应重 视学校环境与建筑设施的配套 贯彻节约资源的原则 1 0 4 寄宿制普通高级中学的建设除执行本标准外 尚应符合 国家现行建设标准和建筑设计规范的规定 1 w w w w e b o o s co m 本资料限内部使用 严禁用于商业 2术语 2 0 1 高中教育highschool education 指我国适龄青少年接受义务教育阶段后的高级中等教育 包 括普通高级中学和中等职业学校在内的国民基础教育 2 0 2普通高级中学normalsenior middle school 指我国实施一般文化科学知识中等教育后一阶段并独立设置 的学校 学制三年 2 0 3 寄宿制学校boardingschool 指为所有学生提供住宿条件的学校 2 w w w w e b o o s co m 本资料限内部使用 严禁用于商业 3 学校建设规模和校舍用房组成 3 1 建设规模 3 1 1 寄宿制普通高级中学建设规模应根据批准的学校规模和 当地建设规划的要求确定 3 1 2寄宿制普通高级中学的规模应为24班 30班 36班 48 班 60班 每班人数不应超过50人 3 2校舍用房组成 3 2 1 寄宿制普通高级中学校舍应由教学及教学辅助用房 办 公用房和生活服务用房三部分组成 3 2 2教学及教学辅助用房应设置下列用房 1普通教室 2专用教室 选修课教室 实验室 演示实验室 标本模 型室 音乐教室 乐器演奏室 美术教室 书法教室 史地教 室 计算机教室 微格教室 劳动技术教室等 3 公共教学用房 合班教室 网络控制室 报告厅 图书 阅览室 科技活动室 心理咨询室 风雨操场等 3 2 3办公用房应设置教学办公室 行政办公室 广播室 社 团办公室 会议接待室 德育展览室和卫生保健室等 3 2 4 生活服务用房应设置教职工单身宿舍 学生宿舍 教职 工与学生食堂 锅炉房 浴室 开水房 配电室 教职工与学生 厕所 水泵房 理发室 小卖部 自行车库和汽车库等 3 w w w w e b o o s co m 本资料限内部使用 严禁用于商业 4 学校网点布局 选址和校园规划 4 1 学校网点布局 4 1 1 寄宿制普通高级中学网点布局 应根据当地建设规划的 要求 结合人口密度与人口分布 学生来源 外来人口变化趋 势 以及地形地貌 能源交通 自然环境等因素综合考虑 4 1 2 学校应实行规模办学 优化布局 统一筹划 以具有较 好的规模效益和社会效益 4 2校址选择 4 2 1 寄宿制普通高级中学的校址应选在交通便捷 环境适宜 场地干燥 公共设施比较完善 远离污染源的地段 井应避开地 震断裂带 滑坡段 悬崖边及崖底 河湾及泥石流地区 水坝泄 洪区等不安全地带和高层建筑的阴影区 山丘地区的阴坡面等不 利于日照地带 架空高压输电线及燃气管道 通航河道 无防护 设施的渠道等不得穿越校区 4 2 2 学校不应与集贸市场 公共娱乐场所 生产储藏易燃易 爆物品的车间库房 医院传染病房 太平间 公安看守所 高压 变配电所 公共交通枢纽站 垃圾堆场 垃圾 污水 处理站等 不利于学生学习和身心健康 以及危及学生安全的场所毗邻 4 3 校园规划设计 4 3 1 校园规划设计应结合当地的自然与地理环境特征 不应 破坏自然生态环境 并根据需要预留发展余地 4 3 2校园建筑应合理组合 集中紧凑 建筑形式和建筑风格 应力求体现教育建筑的文化内涵和时代特色 校园景观应结合建 筑统一规划设计 4 w w w w e b o o s co m 本资料限内部使用 严禁用于商业 4 3 3校园规划设计宣按教学 体育活动和生活等不同功能分 区 合理布局 各区之间应联系方便 互不干扰 教学楼应布置 在校园的静区 避免噪声干扰 同时 应保证良好的建筑朝向 日照和通风 主要教学用房的纵向外墙面与铁路的距离不应小于 300m 与公路干线同侧路边的距离不应小于80m 两排教室的 长边相对时 其外墙间距不应小于25m 校园规划应充分利用室 外气候及地形条件 通过合理设计使建筑能耗降低 以满足建筑 节能设计要求 校园内各建筑之间 校内建筑与校外相邻建筑之 间的间距 应符合国家和当地有关规划 卫生防护 日照 防火 和环保等有关规定 4 3 4 学校主要出入口的位置 应便于学生就学 有利于人流 迅速安全疏散 学校主入口不宜开向城市交通主干道 主入口与 城市道路之间应有lOm以上缓冲距离以便于临时停车及人员 集散 并应设置警示标志 4 3 5 体育活动场地与主要教学用房应有合理的间距 教学楼 长边与体育活动场地的间距不应小于25m 体育活动场地应有充 足的日照 设有环形跑道的田径场地以及球类场地 其长轴宜为 南北方向布置 4 3 6校园内的主要交通道路应根据学校人流 车流和消防要 求布置 做到人车分流 满足消防要求 校园道路不应穿越体育 活动场地 4 3 7 室外给排水 燃气 热力 电力 通信和网络等地下管 线 应根据校园总体规划的要求合理布置 并应按防火规范要求 设置室外消火栓 变配电系统应独立设置 规划设计用电负荷应 留有余量 室外管线的敷设应采用地下管沟暗设 4 3 8校园应满足无障碍设计的要求 4 3 9旗杆 旗台应设置在校园中心广场或主要运动场区等明 显位置 校园的围墙应美观 牢固 井有良好的通透性 5 w w w w e b o o s co m 本资料限内部使用 严禁用于商业 5 学校用地面积指标 S 0 1 寄宿制普通高级中学规划建设用地应包括建筑用地 体 育活动用地和绿化用地等 S 0 2 学校建筑用地应包括建筑物及构筑物首层占地面积 广 场 道路 建筑物周围通道 房前屋后零星绿地和建筑群之间小 片庭院式活动场地 S 0 3 学校体育活动用地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学校体育活动用地应包括环形跑道 直跑道 篮 排 球场 兼部分课间操场地 运动器械场地等 2 学校田径运动场规格不宣低于表5且3的规定 表5 0 3学校田径运动场规格 学校规模 运动场规格 姗及以下I 3oom环形跑道 36班以上I 400m环形跑道 注z省级示范性寄宿制普通高级中学均应设置400m环形跑道 3学校应设置篮 排 球场 应按每4个班不少于1个篮 排 球场配置 篮 排球场的比例宜为2 I 有条件的学校可设 置游泳 网球和羽毛球等运动场地 S 0 4 学校绿化用地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学校绿化用地包括集中绿地和室外自然科学园地等 2学校集中绿地面积不宜低于4m2 生 3校园绿地面积占学校用地总面积的比例宜按35 控制 s o s 学校校园生均规划建设用地面积指标不宜低于表5 0 5的 规定 6 w w w w e b o o s co m 本资料限内部使用 严禁用于商业 表5 0 5学校生均规划建设用地面积指标表 学校规模 生均用地面积 m2 生 纠班 30班 36班 48班 班 41 28 I 39 8s I 38 62 I 39 oo I 37 13 7 w w w w e b o o s co m 本资料限内部使用 严禁用于商业 6 校舍建筑面积指标 6 0 l 寄宿制普通高级中学校舍建筑面积指标和生均建筑面积 指标不宜低于表6且1的规定 表6 0 1学校校舍建筑面积和生均建筑面积指标表 学校规模I 24班 跚I36班I48班 建筑面积川 川 货465I 41532 I 53987 I 6649 7 生均建筑面积川生 23 68 I 23 64 I 肌I 22 49 I 泣1 7 注 表中建筑面积以埔厚240mm计算 6 0 2 学校教学用房应配置普通教室 专用教室和公共教学用 房 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普通教室每班应设1间 每间使用面积不应小于68m20 2 学校专用教室的使用面积指标不宜低于表6 0 2 1的规 定 模 1 规 b 校 hJ 学 表一 学校专用教室使用面积指标表 24班30班36班48班60班 使用面积 m2 2808 3714 4038 5188 5907 3 学校公共教学用房的使用面积指标不直低于表6且2 2的 规定 模 2 规 L 校 hJ 一学 表一 学校公共教学用房使用面积指标表 24班30班36班48班60班 使用面积 m2 3120 3647 4312 5499 6967 6 0 3 教学办公用房使用面积不应小于6m2 人 学校办公用房的使用面积指标不宜低于表6 0 3的规定 8 w w w w e b o o s co m 本资料限内部使用 严禁用于商业 学校办公用房使用面积指标表 24班 1243 30班 1544 36班 1766 48班60班 2115 2544 6 0 4 学校生活服务用房的使用面积指标不宜低于表6 0 4的规 定 表6 0 4学校生活服务用房使用面积指标表 模一 规 n7 校 h 学一脚 用 使 24班 8248 姗I36班I4跚I60班 1的34I 12到I16326 I 20400 9 w w w w e b o o s co m 本资料限内部使用 严禁用于商业 7 校舍主要建筑标准 7 0 1 寄宿制普通高级中学的建筑标准必须贯彻安全 适用 经济和美观的原则 7 0 2校舍建筑层数宜符合下列规定 1 教学用房直为多层建筑 2 普通教室用房宣为5层或5层以下 7 0 3校舍建筑层高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普通教室的层高不应低于3 8m 2专用教室的层高不应低于3 9m 3行政办公用房的层高不应低于3 0m 4 学生宿舍采用单层床时 层高不宜低于2 8m 采用双层 床 或高架床 时 层高不宣低于3 6m 5 合班教室 风雨操场等公共教学用房的层高 可根据使 用要求确定 阶梯教室最后一排的净高不应小于2 2m 7 0 4 建筑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 7 0 5 校舍建筑设计应满足50年的使用年限 校舍结构体系应 根据校舍使用功能 以及保障安全和抗御较大自然灾害的要求 选择合适的结构形式 其中 教学用房宜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 结构 易发生地震 台风等自然灾害的地区 应按当地的抗震 设防烈度 抗风或抗洪要求进行设防 7 0 6校舍建筑材料和建筑构件的品种 规格 型号 强度等 级 质量等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校舍建筑应采用新型墙体材料 7 0 7校舍建筑屋面应根据各地气象条件和建材供应情况 采 用不同的屋面形式 均应有可靠的防水 排水 隔热 保温措 施 7 0 8校舍建筑地面应符合下列规定 10 w w w w e b o o s co m 本资料限内部使用 严禁用于商业 1 普通教室和各种专用教室 门厅 走道 楼梯的地面 均宜采用防尘 易清洁 耐磨 防滑和防污染的面层 2化学实验室地面宜采用耐酸碱腐蚀的面层 3风雨操场等地面直采用软性面层 4 计算机教室等需要埋设管线部位的地面做法 应有利于 管线敷设和维修 计算机教室地面宜采用防静电面层 5 食堂 厕所等用房地面宜采用防滑 易清洁的面层 并 应有可靠的防水和排水设施 7 0 9校舍建筑门厅 走廊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教学楼的门厅宜适度宽敞 应有利于人流集散通行和短 暂停留 2 教学楼宜采用南外廊 廊净宽不应小于2100mm 中内 廊净宽不应小于2700mm 办公用房的廊净宽不应小于1800mm 3 门厅和走廊的楼地面不宜设台阶 地坪有高差时 应采 用防滑坡道 当地坪高差较大 必须设置台阶时 踏步不得少 于三级 4 教学楼内的走廊或过厅等合适位置 宜设置饮水处 7 0 10校舍楼梯的数量 宽度 位置和形式应满足使用要求 并应符合交通疏散和防火规范的规定 校舍不得采用螺旋形或 扇形踏步 楼梯间应通风 并应有直接天然来光 楼梯的踏步 高度不应大于160mm 楼梯踏步宽度不应小于280mm 楼梯井 的净宽度不宜大于200mm0 7 0 11 校舍安全防护栏杆或栏板设计应坚固安全 应采用不易 攀登构造 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上人屋面等临空处 应设置安全防护栏轩 其净高不应 低于llOOmm 2外廊栏杆或栏板的净高度不应低于llOOmm 3室内楼梯栏杆或栏板的净高度不应低于900mm 室内楼 梯顶层水平段 室外楼梯栏板或栏杆的净高度不应低于 llOOmm 11 w w w w e b o o s co m 本资料限内部使用 严禁用于商业 4 外墙窗下墙高度小于900mm时 应设置安全防护栏杆 其净高度不应低于llOOmm 5 栏杆垂直杆件间的净距不应大于llOmm 7 0 12校舍建筑门窗应耐用 便于开启和清洁 并应符合下列 规定 1 门窗开启后不应影响室内空间的使用和走廊通行的便利 与安全 2教学用房的门窗应有利于采光 通风 门扇上宣设观察 窗 门框上部宜设采光通风窗 3 普通教室 各种专用教室和部分公共教学用房应根据人 流安全疏散的要求 设置前后门 教室门洞口宽度不应小于 lOOOmm 合班教室的门洞口宽度不应小于1500mm 阶梯教室 安全出入口的门洞口宽度不应小于2000mm 4教学用房及教学铺助用房均不应设置门槛 不得使用弹 簧门 玻璃门应采用安全玻璃 平开式外窗应采用合理 可靠的 五金配件 保证使用安全 7 0 13校舍建筑的室外装修应根据城市建设规划和校园景观的 整体要求 因地制宜 合理设计 室外装修不应采用大面积玻璃 幕墙 7 0 14校舍建筑的室内装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室内装修的构造和装修材料应满足安全 防火和环保等 要求 2 室内装修不得破坏结构主体 3校舍所有内墙的阳角和方柱装修时宣做成圆角 4走廊 门厅 楼梯间宜做易清洗 不易污损的墙裙 高 度不宜低于1200mm 饮水间 浴室和厕所直做便于冲洗的墙 裙 高度不宜低于1800mm 7 0 15 校园厕所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师生厕所宜分别设置 2 学校应设室内水冲式厕所 12 w w w w e b o o s co m 本资料限内部使用 严禁用于商业 3厕所应设前室 污水池 洗手盆和镜台 4 占地较大的校园 宜同时设置适量厕位的独立厕所 其 位置应在教室 办公室的下风方向 并保持适宜的距离 5厕所宜采用资质的大小便槽 器 大便厕位宜设隔板 应妥善解决厕所的通风 排气问题 6教学楼学生厕所卫生器具的数量 女生应按每25人设1 个大便器计算 男生应按每50人设1个大便器和IOOOmm长小 便槽计算 7 0 16 校园智能化设计应做到技术先进 经济合理 使用可靠 以校园主要建筑为平台 进行综合布线 综合布线系统应满足校 园内信息通信网络的布线要求 支持通信网络和计算机网络的应 用 建筑内应设置有线电视系统 含闭路电视系统及广播电视卫 星系统 公用直线电话 内线电话和作息音响信号系统 应设 置终端到校园各主要建筑的计算机网络系统 有条件的学校可设 置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和安全防范系统 7 0 17校园建筑节能设计应符合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及 现行有关标准 规范的规定 改善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 提高空 调采暖设备和照明设备的效率 以保证室内环境 节约能源 校 舍建筑总平面的布置和单体设计宜利用冬季日照井避开冬季主导 风向 利用夏季自然通风 建筑的朝向直选择最佳朝向或接近最 佳朝向 13 w w w w e b o o s co m 本资料限内部使用 严禁用于商业 8 学校环境与建筑设施 8 1 室内环境 8 1 1 学校主要教学用房的天然采光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选择最佳的建筑朝向 井应避免阳光直射室内 2 教学用房宜双侧采光 主要采光面应位于学生座位左侧 并应防止眩光 主要采光窗窗台高度宜为900mm 3 教学及办公用房的采光玻地比不得低于l 60 8 1 2 学校各类用房内的照明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学校各类用房的采光系数标准值不应低于表8 1 2的规 定 表8 1 2学校各类用房来光系数标准值表 侧面采光 采光 室内天然光采光系数 用房名称 等级临界照度最低值 Ix Cmin 普通教室 音乐教室 实验室 劳动技术教室 合班教室 史地教室 科技活动室 心理咨询室 m 100 2 0 办公室 会议室 卫生保健室 教室前方黑板n 200 2 0 计算机教室 图书阅览室 美术教室 书法教室 II 150 3 0 德育展览室 风雨操场 一 100 1 5 卫生间 走道 楼梯间v 30 0 5 学生宿舍 食堂N 50 1 0 2照明灯具的数量 功率 布置方式和悬挂高度应满足照 度均匀度的要求 并应达到规定的照度标准 14 w w w w e b o o s co m 本资料限内部使用 严禁用于商业 3室内应采用配有保护角灯罩的荧光灯具 不得采用裸灯 灯具悬挂高度距桌面不应低于1700mm 其长轴应布置成垂直于 书写板的方向 4 生物实验室的实验桌上宜设局部照明 5 教学用房的照明应分楼 分层及分部位控制 6室内应设置适应教学 办公手段现代化的电器插座和 分楼 分层或分部位控制的广播线路 劳动技术教室 科技 活动室 厨房等用房 宜根据设备运行需要设置动力电源插 座 8 1 3 学校各类用房室内应有良好的自然通风和空气质量 化 学实验室及毒气拒 药品储藏室及储藏柜 合班教室 风雨操场 等 应根据使用要求设置有效的排气装置 8 1 4 学校各类用房室内应有适宜的温度 校舍建筑围护结构 和外门窗应有良好的保温隔热性能 应有针对性地采取保暖和降 温措施 室内的电扇 采暖空调等设备的安装均应符合国家规范 的有关规定 8 1 S 学校各类房间围护结构设计应满足隔声设计规范要求 各 类用房室内允许噪声级 A声级 dB 空气声隔声标准和撞击 声隔声标准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计算机教室 阅览室等有特殊安静要求的房间 室内允 许噪声级不应大于40dB 2一般教室室内允许噪声级不应大于50dB 3健身房 教师办公室以及以操作为主的实验室等无特殊 要求的房间 室内允许噪声级不应大于55dB 4学生宿舍室内允许噪声级不应大于40dB 5 围护结构 隔墙 楼板 的空气声隔声标准计权隔声量 不应小于50dB 6教室层间楼板撞击声隔声标准计权标准化撞击声压级不 应大于65dBo 15 w w w w e b o o s co m 本资料限内部使用 严禁用于商业 8 2 室外环境 8 2 1 学校室外活动场地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室外活动场地应与城市道路有Sm以上的隔离带 2 室外运动场地的布置方向 以长轴为准 宜为南北向 根据浙江省的地理纬度和主导风向 布置方向北偏西不宜超过 15 3 室外运动场地应为弹性地面 并应采取有效的防滑和排 水措施 4 教育活动场地应有良好的日照 通风和宽敞的活动空间 8 2 2校园绿化景观环境设计宣进行专项设计 校园景观 环 境设计应结合校园历史和文化 整体构思 校园小品造型设计应 选题恰当 特色鲜明 尺度适宜 并应保证结构牢固与安全 便 于清洁和维护 8 2 3 学校停车场地应符合浙江省 城市建筑工程停车场 库 设置规则和配建标准 的规定 停车场地应设置在行车方便 不 影响教学宁静 保证师生安全和不影响景观环境的地段 停车场 地应平整 坚实 防滑并满足排水要求 室内底层 地下 半地 下停车库最低处净高不应小于2m 8 3 设施配置 8 3 1 学校普通教室固定设施的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室内前部应设置黑板 电视机架 投影幕或电子自板挂 钩 讲台 后墙宜设置展示板 2 室内适当位置宜设置雨具架 清洁柜 贮物柜和音箱等 8 3 2 学校教师办公室宣设置洗手盆 存衣柜 嵌韬式或悬挂 式书柜 8 3 3 学校实验室及附属用房室内设施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实验室内应设置黑板 讲台 窗帘杆和银幕挂钩 2 实验室及附属用房应根据使用要求设置给水排水系统 16 w w w w e b o o s co m 本资料限内部使用 严禁用于商业 通风管道和各种电源开关 插座 3化学实验室内应设置一个事故急救冲洗水嘴 4化学实验室及准备室 生物解剖实验室应设地漏 8 4环境保护 8 4 1 学校宜采用节能型 新能源利用型 雨水和再生水等天 然资源利用型的设施和设备 8 4 2 学校各类用房的室内室外给排水系统 消防综合系统及 相应的设施必须达到环保标准 校园内必须有符合卫生标准的饮 用水供应 8 4 3校园建筑设施中产生的废水 废气 废渣及噪声 应进 行有效处理 达到环保卫生规定的标准 8 4 4校舍的建筑材料和装修材料应符合污染控制规范的规定 17 w w w w e b o o s co m 本资料限内部使用 严禁用于商业 本标准用词说明 1 为便于在执行本标准条文时区别对待 对要求严格程度 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 表示很严格 非这样做不可的 正面词用 必须 反面词用 严禁 2 表示严格 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用 应 反面词用 不应 或 不得 3 表示允许稍有选择 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用 宜 反面词用 不宜 表示有选择 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 采用 可 2标准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 规范执行的 写法为 应按 执行 或 应符合 的规定或要求 18 w w w w e b o o s co m 本资料限内部使用 严禁用于商业 浙江省工程建设标准 寄宿制普通高级中学建设标准 Construction standard for ho町ding回回ormiddle school DB33 102S 2006 条文说明 w w w w e b o o s co m 本资料限内部使用 严禁用于商业 目次 1总则 23 3 学校建设规模和校舍用房组成 24 3 1 建设规模 24 3 2校舍用房组成 24 4 学校网点布局 选址和校园规划 25 4 1 学校网点布局 25 4 2 校址选择 25 4 3 校园规划设计 25 5 学校用地面积指标 27 6校舍建筑面积指标 29 7校舍主要建筑标准 42 8 学校环境与建筑设施 44 8 1 室内环模 44 8 2 室外环绕 45 8 3 设施配置 6 8 4 环境保护 45 21 w w w w e b o o s co m 本资料限内部使用 严禁用于商业 1总则 1 0 1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为了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全面 协 调 可持续发展 适应浙江省教育现代化 教育改革和发展的 需要 进一步提高寄宿制普通高级中学建设水平和办学效益 积极应对浙江普通高中教育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 率先 实现 高标准 高质量普及高中段教育 的目标 同时 为浙 江省寄宿制普通高级中学的项目决策和校舍建设提供法规依据 特制定本标准 1 0 2 本标准适用于浙江省寄宿制普通高级中学新建 迁建 项 目的规划设计 建设和管理 改建 扩建项目的规划设计 建 设和管理可参照执行 根据浙江省实际情况 省级示范性普通 高级中学在省内起着带头和示范作用 应高于本标准进行规划 设计和建设 1 0 3寄宿制普通高级中学无论是新建 迁建 扩建和改建都 必须规划设计 经主管部门确认后方可建设 校园规划设计应 以人为本 体现超前性和可持续性 同时要根据学校的特点 城镇规划的要求 困地制直地组织实施 各类用房网络终端的 设置要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要求 扩建和改建项目 应充分利 用学校现有设施 设备 校园规划设计应便于建设单位根据需 要和可能分期实施 贯彻节约能源 水 土地等资源的原则 1 0 4浙江省寄宿制普通高级中学的规划设计和建设 应认真 执行本标准的规定 同时还应符合 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 城市普通中小学校校舍建设标准 及国家有关建筑法规的规 定 23 w w w w e b o o s co m 本资料限内部使用 严禁用于商业 3 学校建设规模和校舍用房组成 3 1 建设规模 寄宿制普通高级中学的建设规模是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并结合 当前浙江省的办学实际确定的 学校教职工人数参照 浙江省中 小学教职工配置标准 见浙政办发 2004 22号 执行 学校 的规模 班额 教职工数 学生数等测算见表3 1 表3 1学校的规模 班额 教职工数 学生数测算表 学校规模每班人数学生人数教职工数其中专任教师数 班 人 人 人 人 24 50 1200 116 94 30 50 1500 145 117 36 50 1800 173 140 48 50 2400 230 186 60 50 3创页 287 232 3 2校舍用房组成 3 2 1 寄宿制普通高级中学校舍组成中各类用房的设置是按照 一定时期内实施教育现代化的目标 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以 及浙江省普通高级中学课程教学要求考虑的 有条件的地区或省 示范性学校 经相关部门批准 可增设本节未列的用房 并可适 当扩大有关用房的面积 3 2 2风雨操场宣包括以下内容 室内活动场 篮排球场 乒 乓房 体操房等 体育器材室 教师办公室和更衣室等附属用 房 24 w w w w e b o o s co m 本资料限内部使用 严禁用于商业 4 学校网点布局 选址和校园规划 4 1 学校网点布局 寄宿制普通高级中学网点布局 应考虑使学校形成适度的规 模 更好的发挥投资效益和社会效益 避免因办学规模过小 造 成人力 财力 物力的浪费 新 扩 改建学校时 有关部门应 合理确定学校规模 科学选择学校地址 按本标准规定的学校生 均校园用地面积和校舍建筑面积指标进行规划和建设 4 2 校址选择 寄宿制普通高级中学的校址应选择在有利于青少年的身心健 康和确保安全的地段 防止因选址不当而影响学生德 智 体 美 劳全面发展 远离污染源的地段 主要指各种工 矿企事业单位所排放的 各类有害物 如化学 生物 物理污染源 化学污染源 指排出有害气体 液体的工厂 对空气 环境 及水源产生的污染 生物污染源 指垃圾堆放站 粪便 传染病医院等疾病传染 源 物理污染源 指过强的声 光 热 电磁波等 为保障学生安全 不得将校址选择在地质灾害或洪水淹没等 不安全地带以及架空高压线影响的范围内 如确无其他合适地 址 则应把架空高压线迁离校区或埋入地下 4 3 校园规划设计 校园总体规划设计应做到分区明确 布局合理 联系方便 各类建筑物 构筑物应协调一致 与校园景观融为一体 25 w w w w e b o o s co m 本资料限内部使用 严禁用于商业 教职工住宅不应建在校园内 在规划设计中 风雨操场宜靠近室外运动场 并应适当远离 教学用房 音乐教室布置应尽量避免对普通教室的影响 学校的 主要教学用房及生活用房设计布局 应考虑当地的气候及地形条 件 设计时 应对外墙 门窗 屋面等考虑保温隔热措施 学校规划设计还应注意设置独立的变配电系统 应有利于管 理用电和保证用电 设计时用电负荷应留有余量 以满足今后不 断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教学设备对用电量的需求 学校室外各 种管线应埋设于地下或电缆沟内 以保证使用安全 创造良好的 校园环境 校园无障碍设计的基本原则是 对每一个人的关怀 使所 有的人在校园 活动场地 走道通行和设施使用上没有任何不方 便和障碍 校园无障碍设计应符合 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 计规程 的规定 要充分按照人的尺度和活动空间参数进行设 计 26 w w w w e b o o s co m 本资料限内部使用 严禁用于商业 5 学校用地面积指标 5 0 1 学校规划建设用地不包括代征土地面积 5 0 3 学校的环形跑道 田径场 篮 排 球场应符合国家体 育标准规定的要求 学校体育活动用地面积见表5 10 表S 1学校各类体育活动用地面积表 m2 24班1200人30 班1500人36班1800人48班2400人 班3000人 名称 用地用地用地用地用地 数量 面积 数量 面积 数量 面积 数量 面积 数量 面积 田径场 10152 10152 10152 18创 18000 用地面积 篮球场 4 2432 6 3648 8 4864 8 4864 10 6080 用地面织 排球场 2 572 2 572 4 1144 4 1144 5 1430 用地面积 体育活动 13156 14372 16160 24008 25510 用地合计 5 0 5 学校规划建设用地面积和生均用地面积指标不宜低于表 5 2的规定 同时 学校生均用地面积指标不应高于浙江省国土 部门规定的学校建设项目用地控制指标 27 w w w w e b o o s co m 本资料限内部使用 严禁用于商业 表5 2学校规划建设用地面积指标褒 m2 24班1200人30班1500人36班1800人48班2400人 班3000人 名称 建筑用地建筑用地建筑用地建筑用地建筑用地 面积面积面积面积面积面积面积面积面积面积 建筑用地 28418 31576 35465 39406 41532 46147 53987 59986 66497 73886 面积 体育活动 13156 14372 16160 24008 25510 用地面积 集中绿化 飞 用地面积 4800 6仅JO7200 9曲 12仪 用地面积 49532 59778 69507 93594 11139l 合计 生均指标41 28 39 85 38 62 39 00 37 13 28 w w w w e b o o s co m 本资料限内部使用 严禁用于商业 6 校舍建筑面积指标 6 0 1校舍建筑面积指标 1 本标准在核算校舍建筑面积时所涉及的平面利用系数K 值 系采用各种用房综合的平面利用系数 即K 0 60 2学校各类用房使用面积和生均建筑面积指标测算 见表 6 1 6 2 表6 1学校各类用房使用面积指标表 m2 每间 24班1200人30班1500人36班1800人48班2400人60班3000人 用房名称使用 面积面积面积面积面积 面积问数 小计 问数 小计 问数 小计 间数 小计 间数 小计 一 教学及教 7560 9401 10798 13951 16954 学辅助用房 小计 1 68 24 1632 30 2040 36 2448 48 3264 60 4080 普通教室 2 2808 3714 4038 5188 5907 专用教室 选修课教室68 4 272 5 340 6 408 8 544 10 680 实验室 96 6 576 9 864 9 864 12 1152 15 1440 理 化 生 仪器标本 45 6 270 9 405 9 405 12 540 15 675 准备室 演示实验室96 2 192 3 288 3 288 4 384 4 384 标本模型室96 1 96 2 192 3 288 4 384 4 384 音乐教室96 96 96 96 2 192 2 192 乐穗室40 40 1 40 1 40 2 80 2 80 29 w w w w e b o o s co m 本资料限内部使用 严禁用于商业 续表 每间 24班1200人30班1500人36班1800人48班2400人60班3000人 用房名称使用 面积面积面积面积面积 面积 间数 小计 间数 小计 间数 小计 间数 小计 间数 小计 乐器演奏窒96 1 96 1 96 1 96 96 96 美术教室96 1 96 96 96 2 192 2 192 美术教具室40 1 40 40 40 2 80 2 80 书法教室96 96 96 96 96 96 史地教室96 1 96 96 96 96 96 史地教具室45 45 45 45 45 45 计算机教室96 3 288 5 480 5 480 6 576 6 576 计算机辅房31 2 62 3 93 3 93 4 124 4 124 徽格教室127 I 127 127 127 1 127 127 劳动技术教室120 2 240 2 240 3 360 3 360 4 480 劳动教具室40 2 80 2 80 3 120 3 120 4 160 3 3120 3647 4312 5499 6967 公共教学用房 合班教室200 1 200 1 200 200 200 2 400 合班教室辅房40 1 40 40 40 1 40 去80 网络控制室40 40 60 60 80 报告厅581 689 797 1012 1227 报告厅辅房40 1 40 40 l 40 40 40 30 w w w w e b o o s co m 本资料限内部使用 严禁用于商业 续表 每间 24班1200人30班1500人36班1800人48班2400人60班3000人 用房名称使用 面积 间数 面积面积面积面积 面积间数 小计小计 间数 小计 问数 小计 间数 小计 图书阅览室759 934 1107 1455 1804 科技活动室24 4 96 5 120 6 144 7 168 8 192 心理咨询室24 1 24 1 24 1 24 1 24 24 风雨操场1300 1500 1800 2400 3000 体育器材室40 60 100 100 120 一 办公用房1243 1544 1766 2115 2544 小计 教学办公室564 702 840 1116 1392 行政办公室18 13 234 15 270 17 306 19 342 21 378 广播室14 I 14 1 14 1 14 1 14 14 社团办公室18 1 18 2 36 2 36 2 36 2 36 会议接待室 小 30 30 30 30 30 1 30 会议接待室 大 75 94 112 149 186 德育展览室50 90 120 120 120 卫生保健室24 2 48 2 48 2 48 2 48 2 48 总务仓库80 100 100 100 140 维修管理室50 80 80 80 100 传达值班室80 80 80 80 100 31 w w w w e b o o s co m 本资料限内部使用 严禁用于商业 续表 每间 24班1200人30班1500人36班1800人48班2400人60班3000人 用房名称使用 面积面积面积面积面积 面积 问数 小计 间数 小计 问数 小计 问数 小计 间数 小计 一 生活服务8248 10334 12355 16326 20400 用房小计 教职工 423 522 630 828 1035 单身宿舍 飞 学生宿舍4680 5850 7020 9360 11700 教职工与 1598 1998 2396 3192 3992 学生食堂 锅炉房60 80 80 80 100 浴室196 246 294 392 490 开水房24 30 40 40 40 配电室60 80 80 80 100 教职工与 453 566 678 904 1130 学生厕所 水泵房60 80 80 80 100 理发室20 30 30 30 40 小卖部40 60 80 80 100 自行车库216 270 324 432 540 汽车库418 522 623 828 1033 32 w w w w e b o o s co m 本资料限内部使用 严禁用于商业 表6 2学校生均建筑面积指标表 m2 平面24班1200人30班1500人36班1800人48班2400人60班3000人 名称 利用 系数 使用建筑使用建筑使用建筑使用建筑使用建筑 面织面积 面积面积面军只面积面积面积面积面积 面积 0 6 17051 28418 21279 35465 24919 41532 32392 53987 39898 66497 合计 生均 23 68 23 64 23 07 22 49 22 17 指标 6 0 2 学校教学及教学辅助用房包括直接或间接为教学服务的 各种用房 1 普通教室是学生在校学习的主要活动空间 其面积由额定 席位 课桌椅尺寸及平面布置形式等因素决定 学生的课桌按单人 课桌韦面尺寸600mmx400mm或双人课桌平面尺寸1200mmx 400mm考虑 在后墙和侧墙上 可设置储物柜 每生一格 平 面布置参见图6 1 2专用教室 选修课教室是学生第二课堂学习场所 其大小与普通教室相 同 理化生实验室是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实验演示和操作空间 按物理 化学 生物分科设置 实验室实验桌台平面尺寸为 1200mmx600mm 平行于前墙面布置 平面布置参见图6 2和图 6 3 仪器标本准备室主要存放仪器设备 实验室试剂和生物标 本 并供教师做实验准备使用 音乐教室的数量和面积要适应教学计划的需要 以及桌椅和 大型乐器 乐器柜的布置 音乐教室除供上音乐课使用外 还要 考虑合唱课使用 另外 每校附设乐器室 存放各种乐器 美术教室主要用于培养学生掌握美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以及供他们开展第二课堂活动使用 以提高观察能力 形象思维 能力 美术欣赏能力 表现能力和陶冶情操 美术课使用的教具 33 w w w w e b o o s co m 本资料限内部使用 严禁用于商业 较多 故须设教具室 主要存放石膏模型 临摹画稿等教具 书法教室为第二课堂活动中的书法课而设 同时可兼作历史 教室使用 史地教室用于地理课教学并陈列地理挂图 地球仪和地壳构 造等模型 以及天象投影等教具 使学生通过理论和直观教育活 动获得有关知识 了解人类活动与地球资源 地理环境的密切关 系 计算机教室供学生上计算机课 上机操作 开展第二课堂活 动的使用 常见微机操作台的平面尺寸一般为900mmx600mm 另配置计算机辅房 用于存放资料等管理使用 微格教室是微格教学的手段 它是一种多媒体辅助教学手 段 源自于美国 微 是小的意思 格 就是量的意思 微 格教室是专门化的计算机多媒体教室 主要用于教学技术评价分 析 劳动技术教室用于劳动技术课教学 通过劳动技术理论与实 践操作 使学生掌握一些服务性劳动 工农业生产的基础知识和 基本技能 以及某些职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3 公共教学用房 合班教室主要供合班上课 观摩教学 视听教学等使用 合班教室辅房用于存放技影幻灯 声像和多媒体 等电教器 材 一般与合班教室组合设计 报告厅主要供大型讲座和集会等使用 图书阅览室包括藏书室和阅览室 应便于开架阅览 但更应 强化藏书与开架阅览的结合 书与人的关系 可根据使用要求将 报刊阅览室和图书阅览室分设 学校图书阅览室使用面积测算见 表6 3 34 w w w w e b o o s co m 本资料限内部使用 严禁用于商业 表6 3学校图书阅览室使用面积测算表 学校规模 名称定额 24班30班36班48班60班 1200人1500人1800人2400人3000人 教师 3 5人f班84 105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数据治理与工业物联网技术在生产监控中的应用
-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建筑系统集成与2025年节能降耗案例分析报告
- 网络文学国际化发展2025年现状与跨文化传播策略研究报告
- 新能源物流车推广应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与运营成本节约报告
- 青马课培训心得体会-青马网课心得体会总结
- 深度洞察2025年医疗器械国产化政策对产业链的影响报告
- 区块链跨境支付在跨境投资中的应用与实践
- 线下演出市场复苏2025年演出场馆运营与管理优化报告
- 城市轨道交通智慧运维系统2025年安全风险管理研究与应用
- 挑战深海宝藏开启绿色能源新纪元:2025年预研报告剖析
- DB65T 3282-2011肉牛场建设规范
- 喇荣课诵集(早课部分)
- 2023届湖南省邵阳市高三第三次联考(三模)物理试题
- 肝硬化失代偿期护理查房
- 急性脑卒中的介入治疗课件
- 《神经病理性疼痛》
- 学习弘扬吕梁精神PPT吕梁精神的形成与发展于时代价值PPT课件(带内容)
- 医院处方笺文档
- 余华《活着》读书分享课件ppt
- JJF 1220-2009颗粒碰撞噪声检测系统校准规范
- GB/T 37439-2019高速铁路预制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