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机械化新技术.doc_第1页
农业机械化新技术.doc_第2页
农业机械化新技术.doc_第3页
农业机械化新技术.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农业工程学科的主要研究内容是什么?1农业机械化工程2农业生物环境工程3农业水土工程4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工程5农村能源开发与利用工程6农产品收获后处理技术2、我国古农具的种类有哪些?按耕整地、播种、收割、场上作业、排灌、谷物加工分别举例说明。如耒耜、铫、钱、锸、锄、耨、镰、连枷、石磨、桔槔等3、记载我国古农具的著名农书有哪些?物原、世本吕氏春秋.任地汜胜之书齐民要术农书物种起源4、美国工程院评选的20世纪20项工程技术是什么?一、电气化。二、汽车。三、飞机。四、自来水。五、电子技术。六、无线电和电视。七、农业机械化。八、计算机。九、电话。十、空调制冷技术。十一、高速公路。十二、航天技术。十三、因特网。十四、成像技术。十五、家用电器。十六、保健技术。十七、石油化工。十八、激光和光纤。十九、核技术。二十、高性能材料。| 1什么是农业机械化、农业现代化?二者是什么关系?| 农业机械化是用各种动力机械和配套机具装备农业,促进农业生产的技术改造和经济发展,实现农业生产工具现代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主要标志。| 农业现代化是农业领域科技进步与组织结构更新的过程,是农业技术、生产装备和手段现代化、农业经济结构和经营管理现代化及农村城镇化的综合体现。|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主要标志之一,没有农业机械化就没有农业现代化,二者是密不可分的。| 2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目标、方向与技术?| 目标目标是:全国大部分地区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农机作业量达到全国农田总量的70%,耕地、播种和收获机械化程度分别达到85%、60%和50%,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对粮食增长和农业总产值的贡献份额达到30%,农业机械化的数量与品种满足率大于90%,质量和技术达到发达国家20世纪90年代末期水平| 2方向和技术:| 1)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和低耗农业,促进劳动力转移,增加农民收入提供技术物质装备。如工厂化农业、设施农业及生态农业技术等。| 2)为21世纪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物质装备。如节水灌溉、高效低污染农药、农膜回收、秸秆综合利用等。| 3)为增加农业抗御自然灾害能力提供技术物质装备。如节能排灌技术、农产品烘干与储藏技术等。3按发展阶段分我国农业机械化分为几个时期?| (一)国家经营为主时期| (二)集体经营为主时期| (三)户营为主时期| 4农业现代化的标志是什么?| 1)劳动生产率 2)土地生产率 3)农产品商品率6发展节水灌溉的重要意义与技术体系?| 节水灌溉机械化模式与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和农业节水措施等关系密切,它既有明显的地域差异性,又有其相似的一面,相互联系,互相影响。必须因地制宜,指导各地节水农业的发展,按气候、地形、地貌等自然地理条件、水资源条件、节水农业的发展途径等划分区域。如东北山丘平原区、黄淮海山地平原区、内蒙古草原区、西北黄土高原区、江淮山丘平原区、川陕山丘盆地区、东南沿海区、云贵高原区、西北内陆区,分区采取不同节水灌溉模式与技术。7吉林省农业机械化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如何加快吉林省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一是农民的思想意识还没有真正的解放。| 二是农机经营管理形式不明确。| 三是全省农机化发展不平衡。| 四是现行的机械化耕作技术体系受到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冲击。| 五是保护性机械化耕作栽培技术体系尚未形成。| 六是玉米机械化收获是难点中的难点。1简述美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历程 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畜力农业机械化。 1910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拖拉机取代畜力 1945年以后:向广度和更高水平发展,种植业和畜牧业等全面实现机械化2电子学在农业机械中的应用领域 1提高机器作业的技术性能:过程监视、控制、诊断、通信。 2实现节本增效和环境友好的农作:节约化肥、农药、水资源和燃料消耗,降低作业成本,保护生态环境,减少土壤、水体、动植物所遭受的污染。 3过程的精确操作:及时获取过程信息,使农业机械操作能精确执行过程控制指令。 4改善劳动者的操作条件:良好的人机接口,操作方便性、安全性、舒适性。 5发展基子卫星定位系统的农机作业田间导航、定位变量作业的智能控制农业机械,实现农场管理信息系统与田间移动作业机械间的无线通信与机群调度,支持农田作业的科学管理决策等3我国农业工程技术发展的方向与重点 1由小麦生产机械化转向水稻、玉米生产机械化; 2在全面提高粮食生产机械化的同时逐步转向经济作物和牧草生产机械化; 3在发展产中机械化的同时进一步向产前、产后延伸,重点开发产前种子加工、产后农产品加工增值和农业废弃物加工利用的工程技术; 4由狭义的种植业工程技术研发向农林牧副渔广义的农业工程技术研发拓展; 5由生产建设为主转向生产建设与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并重; 6由传统技术向高新技术发展,加强电子技术、信息技术、液压技术、航空技术、光机电一体化技术、智能化技术、自动化技术在农业工程技术上的应用研究,提高农业装备的技术含量、性能和质量,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4“十五”期间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主要目标 农业机械总量稳定增长,质量明显提高,结构进一步改善。到2005年,农业机械总动力达62亿千瓦左右,比2000年增长18左右;加大新技术、新机具推广力度,大中型拖拉机、小型拖拉机分别比2000年增长32、22左右,大中拖机具配套比、小拖机具配套比分别提高到12以上和11.7左右;联合收获机、农用排灌动力机械、节水灌溉类机械、机动植保机械、牧草收割机、农用运输车分别增长43、23、45、36、120、83左右。 1什么是保护性耕作?其关键技术是什么? 保护性耕作(Conservation Tillage)是相对于传统翻耕的一种新型耕作技术,即在一季作物之后地表残茬覆盖至少为30%,使土壤侵蚀控制约在50%的耕作和种植体系,主要用农药来控制杂草和病虫害的耕作技术。 四项关键技术组成:免耕播种技术,秸秆残茬处理技术,杂草控制技术,深松技术。 2为什么要实施保护性耕作? 1.保护性耕作是世界各国都普遍关注的生物与工程技术。 2.我国应加快保护性耕作实施进程。 3.进入新世纪,保护性耕作技术列入国家农业跨越计划和成果转化项目。 4.实施保护性机械化耕作是由我省旱地农业的生产和环境条件决定的。 5.保护性耕作是一项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兼得,农艺与农机紧密结合,生物技术与工程技术并举,增产和增收双蠃,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发展兼顾,农民利益和社会利益同步的重要措施。 3加拿大保护性耕作主要类型与技术体系 1加拿大保护性耕作主要类型: 1)条耕 2)垄耕 3)穴播 4)冬前条耕 2保护性耕作的技术体系 1)土壤状况分析 2)残茬覆盖 3)免耕播种机械 4)杂草防治 5)病虫害防治 6)肥料应用 7)轮作技术 8)覆盖作物 9)品种选用 4从耕作角度出发如何防治沙漠化 1、推广免耕法 2、种植牧草、保护草原。 3、扩大冬小麦面积。 4、建立风障。 5、解决农村能源。 6、坚决制止乱砍滥伐等破坏植被行为。 5发展生态农业综合治理沙漠化土地的主要技术措施 1、基本技术 (1)推广免耕法。 (2)做好草原建设,灌草结合,人工种草、划区围栏、封育保护结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