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全球气候变化一、单项选择题科学家预测,到2100年,全球平均气温将升高1.4 5.8 ,约是20世纪升温幅度的210倍。结合下图回答13题。1气候变暖的影响可能有()冰川退缩冻土融化气候更加适宜生物生长,各地动植物数量增加高原内陆湖泊水量大增a bc d2全球变暖引起的后果有()a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被淹b中纬度温带地区变得湿润c高纬地区比原来降水更少d从全球看,利大于弊3该图反映的问题是全球变暖,下列对策可以缓解气候变暖的是()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量大面积植树造林发展技术,提高燃料利用率开发新能源,改善能源结构a bc d13.解析气候变暖可导致冰川退缩、冻土融化;可引起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被淹。针对气候变暖,人类应针对二氧化碳增多的原因,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治理,如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量、大面积植树造林、提高燃料利用率、开发新能源、改善能源结构等。答案1.c2.a3.d4下列关于全球变暖及其影响的叙述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全球各地气温持续上升b我国各地降水量普遍增多c全球各地的河湖水位上升d南极洲平均海拔高度降低答案d5全球变暖对于人类经济生活的影响有()a乞力马扎罗山雪线上升b哈尔滨冬季取暖用煤增加c印度用于制冷的能源将增加d我国柑橘种植界线向南移解析注意题干中的条件,a项不符合题干要求;受气候变暖影响,我国北方城市冬季取暖用煤应减少;柑橘为亚热带水果林木,随气候变暖,种植界线应向北移。答案c6在全球变暖的形势下,农业生产有可能获益的国家为()a印度、中国b冰岛、加拿大c澳大利亚、阿根廷 d美国、印度尼西亚解析气候变暖之后,高纬度地区热量条件变好,会利于农业生产,冰岛和加拿大位于高纬度地区,a、c、d三个选项中的国家位于中低纬度地区,故本题选b。答案b7在节能减排中,公众可参与的有利于抑制全球变暖的行动是()a充分利用太阳能,尽量使用公共交通工具b采用节水措施,开发利用无污染能源c多种水稻,充分利用风能d维持能源消费结构现状,自备购物袋答案a8地球大气的“温室效应”不会影响到()a农作物品种的分布b西沙群岛岛屿的数量c我国1月0等温线的位置d昼夜长短变化解析昼夜长短变化是地球公转造成的,与气候变暖无关,a、b、c三项中所述现象均与气候变暖有关,本题选d。答案d9下列现象中,与全球气候变暖有关的是()天山博格达峰雪线下降东海出现南海的鱼种华北地区树枝提前抽芽灾害性天气出现频繁a bc d解析全球变暖会使天山博格达峰雪线升高而不是降低,会使东海的水温升高而出现南海的鱼种,使华北地区的温度升高而导致树木的生长期提前,还会导致洪涝、干旱等灾害的增加。答案a对野象生活习性研究表明,野象喜欢生活在温暖湿润的森林环境中。下图为中国历史时期野象活动地点分布图,读图回答1011题。10据图可以分析得出,公元前550年至公元1830年野象活动北界()a不断北移 b不断南移c不断东移 d不断西移11关于该历史时期气候变化与现代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a两个时期气候变化趋势基本吻合b现代气候变暖使全球陆地面积增大c该历史时期雪线不断降低,现代则趋向升高d该历史时期我国1月份0等温线的位置北移1011.解析第10题,观察不同时间的图例符号位置变化,可知图中野象活动北界由黄河中下游地区到长江中下游地区,再到南方沿海地区,b项与此相符。第11题,历史时期,野象生活北界南移,反映气候变冷,气温下降,而现代气候变化则是气温上升,气候变暖。气候变冷使雪线下降,海平面下降,我国0等温线向南移动,而气候变暖会造成冰雪消融加快,雪线上升,海平面上升,陆地面积减少,我国1月份0等温线将向北移动。由此可知c项正确。答案10.b11.c下图示意我国某区域冬小麦和冬油菜适宜种植区的北界的变化。读图回答1214题。12冬小麦、冬油菜适宜种植区北界推移的最可能的原因是()a气候变暖b种植习惯变化c机械化程度提高d化肥、农药使用量增加13据图推测该区域农业生产可能发生的变化是()a棉花、玉米的种植面积缩小b春小麦的种植面积扩大c复种指数有所增加d作物适宜种植高度有所下降14根据图中冬小麦和冬油菜种植界线的变化,可推测()a沿海地区的低地可能被淹没b北温带耕作区向低纬方向扩展c高纬度地区降水减少d中纬度地区粮食产量增加1214.解析第12题,图中显示该区域冬小麦、冬油菜适宜种植区的北界向偏北方向推移,说明该地区的气温,尤其是冬季气温有较为明显的上升。选a。第13题,随着气温的升高、热量的增加,喜温作物如玉米、棉花、冬小麦、冬油菜等的种植面积会有较大幅度增加,而喜凉作物(如春小麦)会呈现出种植面积缩小的趋势;同时由于气候变暖,作物适宜种植的高度也会有所上升;作物的复种指数随着热量的增加而有所增加。选c。第14题,全球气候变暖可能导致沿海地区的低地被淹没;北温带耕作区向高纬方向扩展;高纬度地区降水增多;中纬度地区变得更加干旱,粮食产量减少。选a。答案12.a13.c14.a二、综合题15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2013年5月10日,气候变暖的首要元凶二氧化碳在大气中的浓度首次超过400 ppm(ppm:百万分之一)。上一次温室气体达到如此高的浓度还是在几百万年前,那时北极还不是冰雪世界,撒哈拉大沙漠还是草原,海平面比现在高40米。材料二gdp碳排放指的是产生万元gdp排放的二氧化碳数量,降低碳强度只是降低单位gdp排放二氧化碳的数量,不一定会产生二氧化碳总量减少的结果。2009年11月25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到202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要比2005年下降40%45%。(1)山西省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原因是什么?(2)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为什么会导致全球气候变暖?(3)简述全球气候变暖带来的不利影响。(4)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措施主要有哪些?解析(1)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与能源消费结构、工业结构、能源利用率等有关,山西省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原因可以从上述几个方面来说明。(2)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多,则大气对地面长波辐射的吸收能力增强,进而导致全球气温升高。(3)全球气候变暖的不利影响主要从全球气候变暖对生态环境、海平面上升、自然灾害和人类健康的影响等方面来说明。(4)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措施,不仅应包括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措施,还应包括吸收二氧化碳的措施,如植树造林等。答案(1)山西煤炭在能源消费结构中所占比重大;煤炭发电及耗能大的电力工业多;技术水平低,资源利用率低,二氧化碳排放量大。(2)二氧化碳增多,大气吸收地面长波辐射能力增强,地面温度升高,进而导致全球气温升高。(3)造成生态系统破坏;引起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低地;海水入侵,海水侵蚀作用加剧;风暴潮、洪涝灾害加剧,自然灾害频发;对人类健康的威胁增加。(4)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量;提高能源利用率;大力发展新能源;加强国际合作;控制人口;植树造林;保护原始森林等。16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问题。材料一我国首次发布的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预测:未来百年我国将继续变暖。为此,我国计划到本世纪中叶争取实现碳排放量的零增长乃至负增长。材料二北方15个省(市、区)2005年1月平均气温及采暖耗能变化图。(1)从图中看,北方大部分省区1月平均气温_(偏高或偏低);其中1月平均气温偏高明显且采暖耗能减少最多的省级行政区是_。(2)近年来,我国北方许多城市逐步把由单位和住户的分散取暖改为市政集中统一供暖,主要目的是_。(3)我国北方冬季气温比南方低,采暖耗能多,但酸雨危害的面积却比南方小得多,主要原因是什么?(4)为遏制我国气候变暖的趋势,实现本世纪中叶碳排放的目标,请你从能源开发和利用的角度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药房药店员工培训试题及答案
- 发热知识培训总结课件
- 医疗器械生产相关法规规范知识考核试题及答案
- 配电安规知识考核试卷及答案解析要点
- 通信与电力系统相关知识考试试卷及答案
- 危重患者风险及安全制度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初级电工证资格模拟考试题库及答案
- 民防消防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培智立正稍息课件
- 培智教材冬天课件
- 2024年重庆永川区招聘社区工作者后备人选笔试真题
- 医学技术专业讲解
- 唯奋斗最青春+课件-2026届跨入高三第一课主题班会
- 2025民办中学教师劳务合同模板
- 留疆战士考试试题及答案
- SMT-快速换线推进报告-.课件11
- 楼板下加钢梁加固施工方案
- 斜坡脚手架搭设施工方案
- 建筑行业人才培养与发展战略研讨会
- 成人高等教育学士学位英语核心单词+短语
- 费森CRRT设备操作流程-CVVH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