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体育理论复习.ppt_第1页
南京大学体育理论复习.ppt_第2页
南京大学体育理论复习.ppt_第3页
南京大学体育理论复习.ppt_第4页
南京大学体育理论复习.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3体育理论复习 南京大学体育部 1体育的概念广义概念 体育是以身体活动为媒介 以谋求个体身心健康 全面发展为直接目的 并以培养完善的社会公民为终极目标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和教育过程 狭义概念 一般仅指体育教育 2体育的功能体育的本质功能包括健身功能 教育功能 娱乐功能三个方面 体育的非本质功能也非常的丰富 如 经济功能 政治功能 情感功能 促进个体社会化功能等 3 人体基本生理指标 血糖 血红蛋白 血压 乳酸等 及其医务监督作用 自我医务监督 是指锻炼者在体育锻炼过程中 对自身生理机能和健康状况观察和和评定的一种方法 也是全面体格检查的一种补充 红细胞的功能是由血红蛋白完成 血红蛋白有运输氧和二氧化碳的作用 乳酸与肌肉的酸痛有关 4神经系统基本活动方式 反射牵张反射在正常机体内 肌肉被固定在骨的两端 当骨骼肌受到外力牵拉时 肌肉内的本体感受器不断有冲动传入骨髓 反射性地引起肌纤维收缩 称为牵张反射 5能量代谢及其应用 按能量代谢体系分类有氧代谢类 健身跑 健身操 自行车无氧代谢类 短跑 举重 拳击 能量供应过程三磷酸腺苷 ATP 是肌肉活动的唯一的直接能量来源 肌肉活动时ATP的再合成 1 磷酸肌酸 CP 的分解 磷酸原系统CP是贮存在肌细胞内的一种高能磷化物 当肌肉收缩时 随着ATP迅速分解 CP即迅速分解放能 使ADP磷化合成ATP 2 肌糖原的酵解 乳酸能系统在大强度 持续时间较长 机体供氧不足的情况下 运动所需要的能量 只能靠肌糖原的酵解来合成ATP 机体所产生的乳酸在氧供应充足时 一部分氧化释放能量 另一部分合成肝糖原 乳酸是强酸 当它在体内集聚过多时 会使机体工作能力下降 3 糖和脂肪的有氧氧化 有氧氧化系统在氧供应充足下 机体利用糖和脂肪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释放大量的能量来合成ATP 这种有氧氧化供能过程称为有氧氧化过程 如果持续低强度的运动12分钟以上 就可以消耗储藏在体内的脂肪 达到减肥健美的目的 运动中的供能系统 6肌肉的收缩形式 向心工作 又称缩短收缩指当肌肉收缩时所产生的张力大于外加阻力时 肌肉长度缩短 并牵拉骨杠杠做向心收缩 其特点是肌肉变短 变粗 肌腹隆起 如握哑铃弯曲时的肱二头肌 离心工作 又称拉长收缩离心收缩是指当肌肉收缩时所产生的张力小于外力时 肌肉虽然积极收缩 但仍然被拉长了 这种收缩称为离心收缩 其特点是肌肉变长 变细 如握哑铃前臂弯曲后缓慢放下动作中的肱二头肌 等长收缩当肌肉收缩所产生的张力等于外力时 肌肉虽然积极收缩 但长度并不发生变化 这种收缩称等长收缩 等长收缩时 肌肉的张力可发展到最大 但没有位置的移动 7影响肌肉收缩力量的因素 肌肉的生理横断面肌纤维越多 生理横断面越大 肌肉力量就越大 锻炼可以使肌肉纤维增粗 从而使肌肉力量增大 肌肉收缩前的初长度在肌肉收缩前适当的拉长 能增加肌肉的力量 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取决于精神状态和心理因素 心理状态好 兴奋性就高 一个人如能够轻松专注 就能够较好的发挥现有的水平 8运动时如何进行合理的呼吸 1 在周期性的运动中 有节奏的呼吸 在非周期的运动中 配合动作进行呼吸 2 加深呼吸的深度 适当的增加呼吸频率 3 口鼻并用 减少呼吸道阻力 4 合理运用憋气 9身体素质的练习方法 有氧耐力练习方法有氧耐力最常采用的是持续负荷方法 特点 量大 时间长 强度低 力量练习方法力量练习常采用重复练习法 速度练习方法及种类速度素质由反应速度 动作速度 位移速度组成 10准备活动及其意义 1 准备活动以后体温有所升高 可以加强新陈代谢 从而提高体内各器官系统的机能能力 2 准备活动帮助运动者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灵活性 适应性 以便尽快地进入与之相应的状态 3 准备活动可以提高心血管系统的机能 使心率增加 心输出量增加 使肌细胞与血液间的气体交换和物质交换加强 以利于保证人体对氧和营养物质的需要 4 准备活动可以提高呼吸系统的机能 使呼吸加深 肺通气量增加 使氧债减少 5 可以降低肌肉和韧带的粘滞性 提高其弹性和伸展性 从而有利于肌肉的力量 速度 耐力 爆发性 柔韧等水平的发挥 同时还可以增加关节的活动幅度 避免肌肉的拉伤和关节损伤 11运动负荷运动负荷是指进行身体活动时人体所能承受的生理负荷 包括运动强度 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 运动时间 每次锻炼的持续时间 和运动密度 每一次锻炼中 运动与运动之间间隔的次数和时间的长短 三个部分的总和 在运动中 心率在120次 140次 分是较适中的 12运动处方定义 对从事体育锻炼者或病人 根据医学检查资料 包括运动试验及体力测验 按其健康 体力以及心血管功能状况 结合生活环境条件和运动爱好等个体特点 用处方的形式规定适当的运动种类 时间及频率 并指出运动中的注意事项 以便有计划地经常性锻炼 达到健身或治病的目的 即为运动处方 运动处方的制定步骤 健康论断 运动试验和体力测定 根据检测结果和锻炼者需求确定锻炼的目的 选择锻炼的手段 按照科学锻炼的原则和方法 制定运动处方 实际锻炼 锻炼一段时间后 再次检测健康状况 根据其承受运动负荷能力和体力状况所反馈的信息 评价运动处方效果 修订原运动处方和制定新的运动处方 13身体素质 身体素质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的支配下 人体身体形态 机能和各种能力在身体练习活动时的一种综合体现 身体素质主要包括力量 速度 耐力 灵敏和柔韧等五大类素质 14身体锻炼的基本原则 1 自觉积极性原则 2 因人制宜原则 3 适量运动负荷原则 4 循序渐进原则 5 持之以恒原则 6 全面性原则 15人体心血管机能评定的指标 1 心率2 心肌3 动脉血管弹性4 心血管调节机能5 血压6 台阶试验16常用体检指标的医务监督作用 17体质与身体素质的关系 体质是在遗传性和获得性的基础上表现出来的人体的形态结构 生理功能和心理因素的综合性的 相对稳定的特征 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身体形态发育水平 即体格 体形 姿势 营养状况及身体组成成分等 生理功能水平 即机体新陈代谢水平及各器官 系统的效能 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发展水平 即速度 力量 耐力 灵敏 柔韧等素质及走 跑 跳 投 攀爬等身体活动能力 心理发育水平 即本体感知能力 个性 意志等 适应能力 即对内外环境条件的适应能力 应急能力和对疾病的抵抗力 身体素质是人体在运动过程中所表现的力量 速度 耐力 柔韧及灵敏等机能能力的总称 18闭合性软组织损伤的处理措施 以踝关节扭伤为例 原因与症状 运动中跳起落地时失去平衡 使踝关节过度内翻或外翻致伤 处置 受伤后立即冷敷 用绷带固定包扎 并抬高伤肢 24h后根据伤情采取综合治疗 如外敷伤药 理疗 按摩等 对严重患者 可采用石膏固定 处理原则 制动防肿 先冷后热 活血化瘀 敲捶振动 19在体育运动中各种运动生理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其处理方法 运动中腹痛 重力性休克 极点等 运动中腹痛 原因 多数在中长跑 竞走运动中产生 主要因准备活动不充分 开始运动时过于剧烈 或者跑的过快 内脏器官功能尚未达到竞赛状态 致使脏腑功能失调 引起腹痛 也有的因运动前吃的过饱 饮水过多 以及腹部受冷 引起胃肠痉挛 少数因运动时间过长或过于剧烈 使下腔静脉压力上升 引起血液回流受阻 或者因肝睥淤血 膈肌运动异常 致使两肋部胀痛 患有肝炎 慢性胃病或阑尾炎等 处理 一般可采用减慢跑速 加深呼吸 按摩疼痛部位等方法处理 疼痛常可减轻或消失 如疼痛仍不减轻甚至加重 则应送医院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重力性休克 原因 由于中 长跑运动时间长 强度大 机体对能量及氧的需求量相应增加 这时血管明显扩张 尤以下肢显著 加上下肢运动中强有力和节奏的肌肉收缩 使血液回流增快 以满足机体的需要 但当到达终点后因疲劳立即停下 使大量血液积聚在下肢舒张的血管中 导致回心血量和输出量的减少 血压突然下降 脑血管痉挛 引起脑部突然供血不足而发生一时性知觉丧失 处理 应立即让患者平躺 足略高于头部 并进行由小腿向大腿心脏方向推摩或拍击 同时用手指点在人中 合谷等穴位 必要时给氨水闻嗅 如有呕吐 应将患者头偏向一侧 如停止呼吸 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轻度休克者 应由同伴搀扶慢慢走一段时间 帮助进行深呼吸 症状即可消失 3 极点 原因 在剧烈运动初期时 由于人体的内脏器官不能适应人体运动能力的需要 而出现人体生理上不适应现象的发生 称为 极点 其症状表现为呼吸急促 胸部发闷 下肢沉重 动作失调甚至有呕心头晕的现象 处理 锻炼前做好准备活动 一旦出现极点 适当减慢运动速度 并注意加深呼吸 加强意志品质能力的培养 出现极点时用舌抵上齿龈 20生命急救的处理步骤和方法 在体育锻炼和日常生活中人们会遇到一些意外甚至危及人体生命的事故发生 而生命科学研究表明 人能活还是死去 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