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高中生物 分类突破赢高考8.doc_第1页
【备战】高中生物 分类突破赢高考8.doc_第2页
【备战】高中生物 分类突破赢高考8.doc_第3页
【备战】高中生物 分类突破赢高考8.doc_第4页
【备战】高中生物 分类突破赢高考8.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7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备战2014生物分类突破赢高考8【专题知识网络】【高频考点汇编】考点一、生长素的发现经典实验分析 实验处理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达尔文实验单侧光照射下,胚芽鞘弯向光源生长单侧光照射使胚芽鞘的尖端产生某刺激,当这种刺激传递到下部的伸长区时,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长快,因而出现向光性弯曲单侧光照射下,切去尖端的胚芽鞘不生长、也不弯曲不透光的锡箔罩子把胚芽鞘的尖端罩上,胚芽鞘直立生长;不透光的锡箔罩子把尖端的下面一段罩上,胚芽鞘弯向光源生长詹森实验切去尖端的胚芽鞘,在单侧光照射下不弯曲。而在尖端下面放一片琼脂片的胚芽鞘则弯向光源生长胚芽鞘的尖端产生的刺激可以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拜尔实验把胚芽鞘的尖端切下,然后将其放在去掉尖端的胚芽鞘的一侧,在黑暗中一段时间后,发现胚芽鞘都弯曲生长了,且向放置尖端相对一侧弯曲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为尖端产生的刺激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的温特实验 去尖端的胚芽鞘上放经处理的琼脂块(接触过尖端),胚芽鞘向对侧弯曲生长;去尖端的胚芽鞘上放没有接触过尖端的琼脂块,胚芽鞘既不生长也不弯曲胚芽鞘的尖端确实产生了某种促进生长的物质,这种物质可由尖端向下运输,促进下部的生长。温特认为这种促进生长的物质可能是一种和动物激素类似的物质,并把这种物质命名为生长素生长素的确认1934年,科学家从人尿中分离出具有生长素效应的化学物质吲哚乙酸,直到1942年人们才从高等植物中分离出生长素,并确认。 特别说明:温特实验之前的实验结论中不能出现“生长素”,只能说“刺激”。证明“刺激”是“化学物质”而非其他信号的科学家是温特。上述实验中都设置了对照,体现了单一变量原则。考点二、生长素的运输方式及方向(1)极性运输的方向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的上端运输到形态学的下端,而不能从形态学的下端运输到形态学的上端(茎是由茎尖到基部,根也是由根尖到基部),从跨膜运输的方式仍然是主动运输;另外,除极性运输外,生长素在其他因素下,也会产生横行运输,如在单侧光的照射下,能够在胚芽鞘尖端从向光一侧向背光一侧运输;在重力的作用下,生长素在尖端能远重力侧向近重力侧运输,从而使植物表现出向光性、向重力性,且这种运输只出现在植物体内,而在琼脂块中的生长素却没有这种运输。(2)生长素分布不均引起植物向性运动的生态学意义 植物茎的向光性和背地性生长使植物的茎、叶处于最适宜利用光能的位置,有利于接受充足的阳光而进行光合作用;根的向地性生长使根向土壤深处生长,这样既有利于植物的固定,又有利于从土壤中吸收水和无机盐。这是植物对外界环境的一种适应性,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考点三: 生长素的作用特征及应用1.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同一种植物的同种器官的影响不同,例如顶端优势。对不同浓度生长素作用于某器官的曲线(如图)的理解应注意三个方面:作用的双重性。如顶端优势中的顶芽和侧芽,平放植物的根、茎的近地侧或远地侧生长速度的不同。都体现了因浓度不同生长速度不一,体现出生长素既有促进作用,也有抑制作用。即教材中“既能促进植物生长,也能抑制生长;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 a、b、c、d四个关键点的不同意义。促进作用最低浓度a点,此点为表现促进作用的最低浓度,低于此浓度时,植物处于休眠状态、种子不能萌发、发育中的种子或果实因无法正常发育而脱落;促进作用最适浓度b点,此时,促进作用最强;促抑转换点c点,c点浓度不促不抑,低于转换点浓度(ac)起促进作用,高于此点(cd)起抑制作用;致死浓度d点,达致死浓度后,植物将被迅速致死,例如,用2,4-d除去双子叶植物杂草。 三是“低浓度”“高浓度”不是具体值,而是浓度范围,参照点不同意义不同。教材中“一般来说,低浓度的生长素可以促进植物生长,而高浓度的生长素则抑制植物生长”中的“低浓度”“高浓度”因参照点不同有两种理解:一是相对于最适浓度,低于最适浓度随浓度升高促进作用加强(即ab),高于最适浓度随浓度升高促进作用逐渐减弱(即bc)、抑制作用逐渐增强(即cd);二是相对于促抑转换点,低于转换点浓度起促进作用(即ac),只有高于此点浓度起抑制作用(即cd)。 2相同浓度的生长素对同一植物的不同器官的影响不同,例如根的向地性和茎的背地性。根最敏感,茎敏感性较差,芽的敏感性介于根与茎之间。三者的最适浓度顺序为:茎芽根。3.不同植物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一样。不同类型的植物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一般情况下,双子叶植物对生长素的敏感性比单子叶植物高,所以一定浓度的生长素能杀死双子叶植物,却能促进单子叶植物的生长。考点四、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1.四种激素比较表植物激素形成部位存在部位主要生理作用赤霉素幼芽、幼根和未成熟的种子、胚等幼嫩组织高等植物的所有器官促进细胞伸长;诱导淀粉酶的形成;促进植物抽苔和开花;促进雄花的分化等细胞分裂素根尖,通过木质部输送到地上部分高等植物中普遍存在,尤其是正在进行细胞分裂的器官促进细胞分裂;使细胞体积加大;促进芽的分化;抑制衰老等乙烯果实、种子、花、根、茎、叶都可以产生广泛存在于植物体中促进果实成熟;促进老叶脱落和衰老;促进次生物质的排出等;促进多开雌花脱落酸植物体在生活条件不适宜或生长季节终了时产生广泛存在于高等植物体中,但在将要脱落或进入休眠期的器官中更多抑制细胞的分裂和伸长;促进器官脱落;促进休眠、促进气孔关闭等考点五、探究生长素类似物对扦插枝条生根的影响1.自变量的控制(1)设置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梯度:用容量瓶将母液分别配成0.2、0.4、0.6、0.8、1、2、3、4、5 mg/ml的溶液,分别放入小磨口瓶,及时贴上相应标签。(naa有毒,配制时最好戴手套和口罩。剩余的母液应放在4 保存,如果瓶底部长有绿色毛状物,则不能继续使用。)(2)枝条处理方法:浸泡法和沾蘸法。建议各小组采用不同方法进行实验。浸泡法也可设置不同的浸泡时间。应该鼓励学生设计多种方案,以便交流,资源共享。2.研究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分析不同插条的生根情况。不能生出不定根:有可能是枝条上没有芽、枝条倒插等。都能生出不定根:促进扦插枝条生根是指刺激枝条的下端生出不定根,而不是刺激根生长。不同的枝条可能生出的不定根的数目多少不一样,如枝条上芽多,则产生的生长素就多,就容易促使不定根的萌发。分析与本实验相关的其他因素。a.温度要一致;b.设置重复组。即每组不能少于3个枝条;c.设置对照组。清水空白对照;设置浓度不同的几个实验组之间进行对比,目的是探究2,4-d或-萘乙酸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最适浓度。3.预实验:在进行科学研究时,有时需要在正式实验前先做一个预实验。这样可以为进一步的实验摸索条件,也可以检验实验设计的科学性和可行性,以免由于设计不周,盲目开展实验而造成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预实验也必须像正式的实验一样认真进行。2012年高考预测预测一、经典实验思想及应用仍会以自然或实验状态下的植物的向性运动现象为背景考查植物向性原理及能运用该原理解决实际问题;注重经典实验思想和一般实验原理在解释生命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预测二、生长素的作用特征及应用以生长素及其类似物在生产的应用为考察背景,以促进果实发育、性别转化、顶端优势、除草剂与农业生产、实验状态下材料不同部位生长的不平衡性为载体,考查学生对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的理解;要求同学们灵活运用生长素的作用曲线中隐含的规律去解释自然现象和实验现象。预测三、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结合植物生长发育某阶段的生理变化过程,考查细胞分裂素、乙烯、赤霉素和脱落酸的作用,或这些激素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常以图形表格曲线的形式考查,且设置一些列信息障碍,考察学生获取信息、利用信息的能力及知识的迁移能力。预测四、与植物激素有关的实验设计以“探究生长素类似物对扦插枝条生根的影响”和“验证其他植物激素的生理作用”为主要内容,通过要求学生设置对照、写出主要实验步骤、对实验结果进行描述或预测来考查同学们的实验分析能力和设计能力。(2)命题形式预测从考查形式上:以生理图,曲线图,实验设计题,结合生产实践的简答题为主,命题的重点方向是考查分析能力、综合能力、实验能力。3.学习指导在平时的备考过程中,要十分关注课本经典实验的实验思想,用实验必须遵循的几个原则(对照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量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及平行重复等原则)去审视经典实验,切实领悟实验的方法和设计思路,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学会由此及彼,举一反三,实现触类旁通;还要注意平时注意如何在试题背景材料中找到相关的信息中获取有效信息,利用有效信息去联系所学教材知识,从而找到解题思路和方法。 实验题涉及的相关问题与实验实际不相符时,要根据所学实验内容去仔细甄别。例如:在条件限制方面,是否受题目要求的限制、实验材料的限制、或实验原理的限制?在实验变量方面,要关注自变量(实验变量)的可操作性、因(应)变量的可观察性及无关变量的可探性等。 要理论联系实际,多用课本基本理论(生长素作用特征)去解释自然界的或实验状态下的一些现象;结合试题,加深对其他植物激素(如细胞分裂素、脱落酸、乙烯和赤霉素)的生理作用的理解。【2011高考真题之植物的激素调节】1.(2011山东卷)下列与激素作用无关的实例是a.草莓果实自然发育成熟 b.人舌尖触到蔗糖时感觉甜c.自然生长的雪松树冠呈塔形d.饥饿时人体血糖仍维持正常水平【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有关激素作用。a选项是草莓果实自然发育成熟是幼嫩的种子产生生长素作用的结果;b选项是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果;c选项是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中的顶端优势原理;d选项是饥饿时人体血糖仍维持正常水平是人体内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作用的结果;所以b选项与激素作用无关。2.(2011海南卷)取某植物的胚芽鞘和幼根,切除胚芽鞘尖端和幼根根尖的尖端(即切除根冠和分生区),然后将胚芽鞘(近尖端向上)和幼根(近尖端向上)直立放置,分别在两者切面的左侧放置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快(生长素浓度为促进胚芽鞘生长的最适浓度),培养在黑暗条件下,幼根和胚芽鞘弯曲生长且方向相反,关于这一现象的说法,合理的是a.胚芽鞘向左弯曲生长,生长素在胚芽鞘中是极性运输b.胚芽鞘向右弯曲生长,生长素在胚芽鞘中是极性运输c.幼根向左弯曲生长,生长素在胚芽鞘中是非极性运输d.幼根向右弯曲生长,生长素在胚芽鞘中是非极性运输【答案】b【解析】生长素在茎尖和根尖都是极性运输;促进胚芽鞘生长的最适浓度对跟来说是起抑制作用。3.(2011浙江卷)研究人员进行了多种植物激素对豌豆植株侧芽生长影响的实验,结果见下图。请回答:(1)比较曲线1.2.3.与4.可知_对侧芽的生长有抑制作用,其中起作用的主要激素是_,而且_(激素)能解除这种激素的抑制作用。在保留顶芽的情况下,除了3所采用的措施外,还可通过喷施_的化合物促进侧芽生长。(2)比较曲线4与5。可知赤霉素能明显促进 _。而在完整豌豆植株的顶芽中,赤霉素产生于_组织。(3)分析上图,推测侧芽生长速度不同的原因是侧芽内_浓度或比例的改变。【答案】顶芽 生长素 细胞分裂素 对抗生长素 侧芽的伸长 分生 植物激素【解析】本题考查了有关植物激素的相关知识及识图能力。从图中曲线可知去顶芽切口涂抹生长素的侧芽生长最短,所以顶芽对侧芽的生长有抑制作用,其他激素是促进的,起主要作用的激素是生长素,从图中可以看出保留顶芽涂细胞分裂素时,侧芽生长明显,所以细胞分裂素能解除生长素的抑制作用;还可以采用与生长素作用相反的物质即对抗生长素的化合物;比较曲线4与5。可知赤霉素能明显促进侧芽的伸长。一般生长素、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产生于分生组织细胞。推测侧芽生长速度不同的原因是侧芽内不同植物激素浓度或比例的改变。4.(2011江苏卷)人工合成的植物激素类似物常用于生产实践,某课题组研究了激素类似物甲和激素类似物乙对微型月季重要有和侧芽生长的影响,请回合上列问题:(1)由图1得出的初步结论是:甲和乙对微型月季插条生根的影响分别是 、 。(2)由图1的结果 (填“能”或“不能”)判断0.5mol/l的激素类似物乙对微型月季插条生根的影响。为探究3mol/l的激素甲和0.5mol/l的激素类似物乙对微型月季插条生根的复合影响,应设计 种培养基。(3)已知甲为生长素类似物,图2为其x、y和z三种浓度下: 微型月季茎段侧芽生长具有 作用。x浓度、y浓度和z浓度之间大小的关系是 。【答案】(1)促进生根 抑制生根 (2)不能 4(3)抑制 xy,xz,y与z之间大小关系不确定【解析】本题考查生长素的作用特点及同学们的识图能力,属于对应用层次的考查。(1)由图1可以看出,使用激素类似物甲比没使用的生长情况好,说明激素类似物甲具有促进生根的作用;同理说明激素类似物乙具有抑制生根的作用。(2)应设置甲、乙、甲和乙、都无四个组合来进行研究。1.当某植物顶芽比侧芽生长快时会产生顶端优势,其主要原因是a侧芽附近的生长素浓度过高,其生长受抑制b侧芽附近的生长素浓度较低,其生长受抑制c顶芽附近的脱落素浓度较高,其生长被促进d侧芽附近的细胞分裂素浓度较高,其生长受抑制【答案】a【解析】考查植物顶端优势产生的原因。顶端优势是指植物的顶芽优先生长而侧芽受到抑制的现象。产生顶端优势的原因是: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过多地积累在近顶端的侧芽部位,使近顶端的侧芽部位生长素浓度增加,从而抑制该部位侧芽的生长。2.某植物种子成熟后需经低温贮藏才能萌发,为探究其原因,检测了该种子中的两种植物激素在低温贮藏过程中的含量变化,结果如图。根据激素的作用特点,推测图中a、b依次为a赤霉素、脱落酸 b细胞分裂素、生长素c脱落酸、细胞分裂素 d赤霉素、乙烯【答案】a【解析】考查各种植物激素的作用。赤霉素能促进细胞伸长、植株增高,诱导开花,促进果实生长;乙烯可以促进果实成熟,促进叶片和果实脱落;细胞分裂素能促进细胞分裂,延缓叶片衰老,诱导芽的分化;脱落酸能促进芽和种子的休眠,促进叶片和果实的衰老、脱落;生长素有促进生长的作用。根据上述激素的作用可以知道,在低温处理过程中脱落酸的含量在逐渐降低,而赤霉素的含量在增多,因此符合要求的选项是a。3.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的是(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细胞【答案】b【解析】细胞分裂素的合成过程是受基因控制合成的相关酶作用调控,因此与基因作用有关;过量紫外线的辐射,可能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细胞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细胞,是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的产生是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的结果。极端低温由于结冰导致细胞膜破裂,与基因无关,因此b选项正确。4.为了探究生长素和乙烯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及这两种激素的相互作用科学家用某种植物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由此可初步推测a浓度高于moll的生长索会抑制该植物茎段的生长b该植物茎中生长素含量达到m值时,植物开始合成乙烯c该植物茎中乙烯含量的增加会促进生长素的合成d该植物茎中生长素和乙烯的含量达到峰值是不同步的【答案】bd【解析】在10-6mol/l时茎的长度最长,这个时候应该是促进作用;从右图可以看出当生长素浓度为m时这个时候开始产生乙烯了,随着时间的增加,生长素达到峰值,而乙烯仍在增加,说明乙烯的增加并不能促进生长素的合成,然后乙烯才达到峰值,说明两者峰值是不同步的。5. 将一玉米幼苗固定在支架上,支架固定在温、湿度适宜且底部有一透光孔的暗室内,从题4图所示状态开始,光源随暗室同步缓慢匀速旋转,几天后停止于起始位置。此时,幼苗的生长情况是( )a根水平生长,茎向上弯曲 b根水平生长,茎向下弯曲c根向下弯曲,茎向上弯曲 d根向下弯曲,茎向下弯曲【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植物激素调节,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由于旋转,因此不需考虑重力的影响,仅考虑单侧光的影响,所以选b。6.从某植物长势一致的黄化苗上切取等长幼茎段(无叶和侧芽),将茎段自顶端向下对称纵切至约34处后,浸没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中,一段时间后,茎段的半边茎会向切面侧弯曲生长形成弯曲角度(a)如图甲,。与生长浓度的关系如图乙。请回答:(1)从图乙可知,在两个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中,茎段半边茎生长产生的弯曲角度可以相同,请根据生长素作用的特性,解释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原因是_ _。(2)将切割后的茎段浸没在一未知浓度的生长素溶液中,测得其半边茎的弯曲角度,从图乙中可查到与对应的两个生长素浓度,即低浓度(a)和高浓度(b)。为进一步确定待测溶液中生长素的真实浓度,有人将待测溶液稀释至原浓度的80,另取切割后的茎段浸没在其中,一段时间后测量半边茎的弯曲角度将得到。请预测与相比较的可能结果,并得出相应的结论:_ _。【答案】(1)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双重性,最适生长素浓度产生最大值,高于最适浓度时有可能出现与低于最适浓度相同的弯曲生长,从而产生相同的值。(2)若2小于1,则该溶液的生长素浓度为a;若2大于1,则该溶液的生长素浓度为b。【解析】本题考查了生长素的作用特征及同学们的识图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由于生长素作用具有双重性,而又有一最是浓度,此时促进作用最明显;而高于此浓度会出现和低于此浓度时相同的促进效果,从而出现在两个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中,茎段半边茎生长产生弯曲角度相同的结果。(2)第(2)小题中,某未知浓度的生长素溶液所对应的生长效应可以有两个浓度,即a(低浓度)与b(高浓度),但具体是哪一个不清楚。现将待测溶液稀释至原浓度的80%,假设原溶液是低浓度(a),则稀释后,其促进生长作用将减弱,那么2将小于1;假设原溶液是高浓度(b),则原浓度是因为浓度过高而使其促进作用减弱的,浓度稀释80%后,其作用将趋近最适浓度,其促进作用得到加强,其结果将是2将大于1。7.在验证生长素类似物a对小麦胚芽鞘(幼苗)伸长影响的实验中,将如图1所示取得的切段浸入蒸馏水中1小时后,再分别转入5种浓度的a溶液(实验组)和含糖的磷酸盐缓冲液(对照组)中。在23的条件下,避光振荡培养24小时后,逐一测量切段长度(取每组平均值),实验进行两次,结果见图2。请分析并回答: (1)生长素类似物是对植物生长发育有重要 作用的一类化合物。本实验中 mg/l浓度的溶液促进切段伸长的效果最明显。(2)振荡培养的目的是:增加溶液中的 以满足切段细胞呼吸的需求;使切段与溶液成分接触更 。(3)生长素类似物a溶解于 中,以得到5种浓度的a溶液。切段浸泡在蒸馏水中的目的是减少 对实验结果的影响。(4)图2中,对照组切段的平均长度是 mm。浓度为0.001mg/l的溶液对切段伸长 (选填“有”或“无”)促进作用;与浓度为1 mg/l的结果葙比。浓度为10mg/l的溶液对切段的影响是 。(5)图2中,浓度为0.1mg/l时实验二所得数据与实验一偏差较大,在做原始记录时对该数据应 (选填下列选项前的字母)。a.舍弃 b.修改 c.如实填写,为检验该浓度下相关数据的可靠性,还应 。【答案】(1)调节 (2) 氧气 均匀 (3)含糖的磷酸盐冲夜 切段中内源激素(4)7.0 有 促进伸长的作用减弱 (5)c 重复试验【解析】本题既考查生长素作用的相关知识,也考查对实验结果的分析,但考查的侧重点还在于实验操作中的基本方法与技术。第(2)小题要求分析“振荡”的目的。在生物技术中,振荡是最基本的操作之一。溶液的振荡是为了混合均匀、接触充分,在生物材料的溶液培养中,振荡还常常用于增加溶氧。在细胞培养、微生物培养中,振荡的目的大体都是如此。第(3)小题考查的是通过无关变量的控制,以减少实验的误差。根据本实验的操作可知实验的自变量是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而含糖的磷酸盐缓冲液属于无关变量,无论实验组与对照组都应该是相同的。如果将生长素类似物溶于蒸馏水中,则含糖磷酸盐缓冲液在实验组与对照组中就有了区别,生长素类似物就不再是单一变量。所以,实验组的生长素类似物a必须溶解于与对照组相同的含糖磷酸盐缓冲液中。切段浸泡在蒸馏水中的目的是什么呢?试题提示是为了减少对实验结果的影响,而本实验是为了说明外源的生长素类似物a对切段的影响的,因此最可能是为了溶解内源性的生长素,以排除内源激素对实验结果的干扰。第(5)小题涉及对实验数据的处理。在实验数据面临明显误差的情况下如何处理数据,如实填写记录原始数据是科学的对待态度。要检验某一实验数据的可靠性,重复进行操作或增加实验组数,是最基本的方法。8.从某植物长势一致的黄化苗上切取等长幼茎段(无叶和侧芽),自茎段顶端向下对称纵切至约3/4处。将切开的茎段浸没在蒸馏水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半边茎向外弯曲生长,如图所示。若上述黄化茎段中的生长素浓度是促进生长的,放入水中后半边茎内,外两侧细胞中生长素浓度都不会升高。请仅根据生长素的作用特点分析半边茎向外弯曲生长这一现象,推测出现该现象的两种可能原因。 原因1是_。原因2是_。【答案】原因1:内侧细胞中的生长素浓度比外侧细胞中的高,所以内侧细胞生长较快。原因2:内外两侧细胞中的生长素浓度相同,但该浓度更有利于内侧细胞的生长。(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考查植物的激素调节等相关知识。 从题干上来看,(1)幼茎段无叶无侧芽,暗示我们不会再有新的生长素产生;(2)黄化苗茎段中的生长素浓度是促进生长的,放入水中后半边茎内、外两侧细胞中的生长素浓度都不会升高,暗示我们只考虑低浓度的促进效应,不考虑高浓度的抑制效应;(3)仅根据生长素的作用特点分析半边茎向外弯曲生长这一现象,暗示我们不能把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单纯归结为内外两侧的细胞吸水膨胀不同引起的。 从图示的情形可以推测出来,应该是半边茎内侧细胞生长比外侧快形成的;而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则可能是:(1)内侧生长素比外侧高,这可能与内侧细胞和外侧细胞的吸水能力不同有关;(2)内外两侧细胞内生长素的浓度是相等的,但是内外两侧细胞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一致;(3)其他合理的原因。 9.回答有关值物生长发育以及杂交育种的问题。取优质高产燕麦幼苗若干,在胚芽鞘顶端以下插入云母片,如下图所示。32. 在图中幼苗的左侧给予光照,结果幼苗 。解释幼苗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 。33. 切取若干光照后幼苗a处的组织块,消毒后,接种到诱导再分化的培养基中培养,该培养基中两种植物激素浓度相同。从理论上分析,分化的结果是 ;原因是 。34. 现欲进行该优质高产燕麦与玉米的杂交研究,可采用 技术, 因为该技术可解决 ,并有可能培育出新的 。【答案】32.向光弯曲(向左侧弯曲)胚芽鞘顶端合成生长素,并向胚芽鞘下方运输,促进胚芽鞘细胞的伸长;光照会影响生长素的分布,使背光侧的生长素比向光侧多;同时幼苗左侧插入的云母片阻碍了向光侧生长素的向下运输,导致背光侧细胞伸长不均匀,因此幼苗向光弯曲。33生根原培养基中细胞分裂素与生长素的浓度相等,而经光照后的a处组织块含较多生长素,因此组织块处1.与植物顶端优势有关的植物激素是 a生长素 b赤霉素 c脱落酸 d乙烯【答案】a【解析】植物顶端优势是指植物的顶芽优先生长,而侧芽的生长受抑制的现象,其原因是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积累在侧芽部位,侧芽部位生长素浓度升高,生长受抑制。2.某农场购买了一批生根粉准备用于某植物的批量扦插,说明书没有注明该植物适宜的使用浓度,正确的使用措施是 a用高浓度,以保证生根 b用低浓度,以降低成本 c任选一种浓度进行扦插 d用不同浓度进行预实验【答案】d【解析】生根粉在低浓度时会促进生根,高浓度则抑制生根,但浓度过低,所生的根又过少,因此正确的做法是先用不同浓度进行预实验,然后再在预实验的基础上设计细致的实验,找到该植物适宜的使用浓度。3.某研究小组探究避光条件下生长素浓度对燕麦胚芽鞘生长的影响。胚芽鞘去顶静置一段时间后,将含有不同浓度生长素的琼脂块分别放置在不同的去顶胚芽鞘一侧,一段时间后测量并记录弯曲度()。左下图为实验示意图。右下图曲线中能正确表示实验结果的是a. a b. b c. c d. d【答案】b 【解析】因为生长素在低浓度时促进生长,高浓度时抑制生长,所以胚芽鞘去顶静置一段时间后,将含有不同浓度生长素的琼脂块分别放置在不同的去顶胚芽鞘一侧,一段时间后测量、记录的弯曲度应如图b所示。在低浓度时都弯曲,但在高浓度时弯曲的角度不可能超过90(如 a),也不可能超过一定浓度就弯曲度就不变(如c),d与高浓度时抑制生长不相吻合。所以b正确。4.在黑暗条件下,细胞分裂素可延缓成熟绿叶中叶绿素的降解,表明细胞分裂素能a延缓叶片变黄 b促进叶片衰老c在成熟的叶肉细胞中合成 d独立调节叶绿素降解的生理过程【答案】a【解析】叶绿体中含有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两者的比例决定了叶片的颜色,叶绿素若被降解含量减少,类胡萝卜素比例增大,叶片就会变黄,反之,叶片变黄将可延缓。5.在5个相同的琼脂块上分别放置15个水稻胚芽鞘尖端,几小时后将这些琼脂块分别紧贴于5个切去尖端的胚芽鞘切面一侧,经暗培养后,测定胚芽鞘弯曲角度(如右图所示)。正确的结果是 【答案】a【解析】芽对生长素的敏感度不高,所以随尖端数量增多,生长素含量增多,生长增快,弯曲角度增大。6. 在植物细胞中,吲哚乙酸主要由色氨酸经一系列酶催化生成。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吲哚乙酸可在胚芽鞘中大量合成b. 色氨酸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c. 吲哚乙酸是一种具有调节作用的蛋白质d. 过量的色氨酸可抑制吲哚乙酸的合成【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了吲哚乙酸(植物生长素)的相关知识。吲哚乙酸主要在幼嫩的芽、叶和发育着的种子中合成,相对集中地分布在生长旺盛的部分,如胚芽鞘;吲哚乙酸是一种化学物质,不是蛋白质;色氨酸是一种氨基酸,氨基酸都有一个相同的结构式:一个c上通过化学键连着一个羧基、一个氨基、一个氢和一个r基团,r基团中也有可能有羧基或氨基,所以色氨酸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b选项正确。7.下列有关植物激素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可利用适宜浓度的赤霉素促进细胞伸长,使植物增高在植物组织培养中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不同配比会影响组织分化使同种植物的扦插枝条产生相同生根效果的2,4-d浓度相同在太空失重状态下植物激素不能进行极性运输,根失去了向地生长的特性a b c d【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植物激素的应用。不同植株的枝条情况也会不一样,比如幼芽的数量等都会影响生长素的产生。所以使同种植物的扦插枝条产生相同生根效果的2,4-d浓度应该不相同极性运输并不是由重力影响的,是从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所以在太空失重状态下植物激素可以进行极性运输。8.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根尖能够产生细胞分裂素 b. 脱落酸能抑制马铃薯发芽 c. 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d. 赤霉素施用过多可引起水稻植株疯长【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植物激素的成分,产生,生理作用等,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一类含有一个不饱和芳香族环和一个乙酸侧链的内源激素,生长激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9(10分)桃果实成熟后,如果软化快,耐贮运性就会差。下图表示常温下a、b两个品种桃果实成熟后硬度等变化的试验结果。据图回答:(1)该实验结果显示桃果实成熟后硬度降低,其硬度降低与细胞壁中的_降解由关,该物质的降解与_的活性变化有关:也与细胞壁中的_降解有关,该物质的降解与_的活性变化有关。(2)a、b品种中耐贮运的品种是_。(3)依据该实验结果推测,桃果实采摘后减缓变软的保存办法应该是_,因为_。(4)采摘后若要促使果实提前成熟,科选用的方法由_和_。(5)一般来说,果实成熟过程中还伴随着绿色变浅,其原因是_。【答案】(1)纤维素 纤维素酶 果胶质 果胶酶 (2)a(3)适当降低温度 低温可降低有关酶的活性,延缓果实软化(4)用乙烯进行处理 适当提高贮存温度 (5)叶绿素含量低【解析】(1)从图中可以看出,果实成熟后硬度的变化与细胞壁中纤维素的含量变化一致与果胶质水解产物变化相反,可见,其硬度的降低与纤维素和果胶的降解有关,而纤维素的降解与纤维素酶的活性有关,果胶的降解与果胶酶的活性有关。(2)a品种在成熟后,其硬度变化比较小,应耐贮运。(3)从(1)的分析可以看出:果实成熟采摘后要减缓变软就是要降低酶的活性,而要降低酶的活性,就要适当降低温度,从而延缓果实软化。(4)采摘后要使果实提前成熟,可以根据以上分析,适当提高贮存的温度或用乙烯处理。(5)果实成熟过程中绿色变浅是因为叶绿素转变成了其他色素,从而含量降低。11.(7分)某生物兴趣小组调查发现,在黄瓜幼苗期喷洒一次乙烯利溶液(100200mg l-1),可促进多开雌花,提高黄瓜产量。但乙烯利浓度低于或高于这个范围时,其作用效果尚不清楚。请设计实验,探究乙烯利浓度对黄瓜开雌花数量的影响。材料用具:23片真叶的盆栽黄瓜幼苗若干、乙烯利溶液(300mgl-1)、蒸馏水、喷壶方法步骤:(1)将黄瓜幼苗平均分成a、b、c、d四组。(2) 。(3) 。(4)连续观察6周,记录并统计 。实验结果预测:(请在图中将预测的结果以折线的形式表示)【答案】.(2)用蒸馏水稀释乙烯利溶液,配置成4种浓度(要求在0100mgl-1、100200mgl-1、200300mgl-1三个区间各至少取一种浓度)。(3)取等量上述各浓度乙烯利溶液,用喷壶分别喷洒各组黄瓜幼苗一次。(4)各组雌花数(或各组每株平均雌花数)实验结果预测:如配置的浓度为0、50、150、250mgl-1,折线图为(要求在横坐标上注明上述(2)配置的浓度)【解析】本题考查通过设计实验,来探究乙烯利浓度对黄瓜开雌花数量的影响。因此设计实验时应遵循对照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因此步骤。(2)用蒸馏水稀释乙烯利溶液,配制成4种浓度(要求在0100mgl-1 、100200mgl-1、200300mgl-1三个区间各至少取一种浓度)。(3)取等量上述各浓度乙烯利溶液,用喷壶分别喷洒各组黄瓜幼苗一次。(4)观察记录并统计各组雌花数(或各组每株平均雌花数)。 实验结果预测:如配制的浓度为0、50、150、250 mgl-1,折线图为12.智能温室无土栽培作物,易于管理,优质高产。该项技术广泛应用于现代农业。(1)无土栽培所用营养液中的无机盐在植物体内的作用是_和_。植物因种类和生长发育阶段不同对无机盐的需求也不同,所以应视具体情况调整_。供作物_性吸收无机盐离子。(2)营养液中某些无机盐离子浓度比根细胞内的低,植物仍可通过_方式吸收。若栽培池内较长时间通气不畅,作物根部可能出现的症状是_,其生理原因是_。(3)下图表示温室内光照强度(e)与作物光合速率(v)的关系。在温度、水分和无机盐均适宜的条件下,当eb时,增大光合速率的主要措施是_;当bec时,可采取_措施,保证作物的最大光合速率,如遇连阴天,温室需补光,选用_光最有效。(4)用适宜浓度的2,4,-d处理番茄花蕾可提高坐果率。请设计实验方案,确定施用2,4-d的最适浓度。_。【答案】(1)细胞的组成成分 调节植物的生命活动 营养液中无机盐的组成和比例(营养液的配方) 选择 (2)主动运输 根变黑(烂根) 根进行无氧呼吸,细胞内积累酒精(3)增大光照强度 co2浓度 遮光 红(蓝紫)(4)将生长状况相同的番茄平均分成若干组配置对应组数的系列浓度梯度的2,4,-d溶液分别用不通浓度的2,4,-d溶液处理对应组的番茄花蕾统计分析不同处理组的番茄坐果率,确定最适施用浓度【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如下:1.组成细胞的化合物中的无机盐的作用以及物质的跨膜运输的等相关问题2.影响光和作用速率的因素3.其他植物激素的相关实验设计1. 组成细胞的化合物中的无机盐的作用以及物质的跨膜运输的等相关问题(第(1)(2)小题)题中在无土栽培所用营养液中的无机盐的作用是构成细胞的组成成分调节植物的生命活动;植物因种类和生长发育阶段不同对无机盐的需求也不同,所以应视具体情况调整无机盐的组成和比例,以便供作物选择性的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吸收无机盐离子;栽培池内较长时间通气不畅,所以根会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而毒害植物,这样作物根部可能出现变黑、腐烂等症状!2.影响光和作用速率的因素(第(3)题)本题以图示的形式反映了随着光照强度的变化光和作用速率的变化。在曲线中在b点以前主要是图中横坐标所示的因素在影响光合作用的速率,本题中即为光照强度;在bc之间影响光和作用速率的因素是除横坐标以外的因素,如温度,co2、水分、无机盐等,但本题中的前提是温度、水分和无机盐均适宜的条件下,故而此时限制光和作用速率的主要因素是co2;c点以后,光照过强会导致气孔关闭,降低光和作用速率,欲保证作物的最大光合速率可以适当遮光;如遇连阴天,温室需补光,选用红光、蓝紫光最有效,因为色素主要吸收这段波长的光。3.其他植物激素的相关实验设计(第(4)题)本实验设计思路较简单,只要设置一系列浓度梯度的2,4,-d溶液来处理番茄花蕾,通过统计坐果率来判断最适浓度即可13.回答下列、小题:.(14分)请回答下列有关赤霉素的问题:(1)赤霉素有促进细胞分裂的作用。用适宜浓度的赤霉素处理植物芽尖细胞,其细胞周期的 期明显变短,此时期分子水平上所发生的变化主要是 和 。(2)植物体内赤霉素的合成主要在未成熟的种子、幼 根和幼芽等 的部位。用赤霉素多次喷洒水稻植株后,引起其生长速度过快,将导致稻谷产量 。(3)赤霉素促进茎的伸长主要与细胞壁的伸展性有关。有人进行了cacl2和赤霉素对某植物种子胚轴生长速率影响的实验,结果如右图所示。由图分析可知,一定浓度的cacl2溶液对细胞壁的伸展起 作用;加入赤霉素溶液的时间在图中的 (a点、b点、c点)。根据上述实验分析赤霉素促进茎伸长的可能原因是 。【答案】(1)分裂间 dna复制 有关蛋白质的合成(2)生长旺盛 降低(3)抑制 b点 赤霉素降低了细胞壁上ca2+的浓度【解析】本题考查有关赤霉素的知识。(1)因为赤霉素能促进细胞分裂,用适宜浓度的赤霉素处理植物芽尖细胞,其细胞周期的分裂间期明显变短(分裂间期),此时期分子水平上所发生的变化主要是dna的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2)植物体内赤霉素的合成主要在未成熟的种子、幼 根和幼芽等生长旺盛的部位。用赤霉素多次喷洒水稻植株后,引起其生长速度过快,从而导致稻谷产量降低。(3)由图分析可知,使用cacl2后生长速率将下降,因此,一定浓度cacl2的溶液对细胞壁的伸展起抑制作用;加入赤霉素溶液的时间在图中的b点。根据上述实验分析,赤霉素促进茎伸长的可能原因是赤霉素降低了细胞壁上ca2+的浓度。14.为了验证“植物主茎顶芽产生的生长素能够抑制侧芽生长”,某同学进行了以下实验:选取健壮、生长状态一致的幼小植株,分为甲、乙、丙、丁4组,甲组植株不做任何处理,其他三组植株均切除顶芽。然后乙组植株切口不做处理;丙组植株切口处放置不含生长素的琼脂块;丁组植株切口处放置含有适宜浓度生长素的琼脂块。将上述4组植株置于相同的适宜条件下培养。回答下列问题:(1)各组植株侧芽的预期生长情况分别为:甲组_ _;乙组_ _;丙组_ _;丁组_ _。(2)比较甲组与乙组的预期结果,能够说明_ _。(3)比较乙组和丙组的预期结果,能够说明_ _。(4)比较丙组和丁组的预期结果,能够说明_ _。(5)顶芽产生的生长素抑制侧芽生长的原因是_ _。【答案】(1)生长受抑制 生长 生长 生长受抑制(每空1分,共4分)(2)顶芽生长抑制侧芽的生长(1分)(3)琼脂块对侧芽生长没有影响(1分)(4)对侧芽生长起抑制作用的是生长素(1分)(5)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在侧芽处积累较多,侧芽对生长素浓度比较敏感,使侧芽生长受到抑制(2分)【解析】本题考查实验设计。(1)甲组有顶芽所以侧芽生长受抑制,乙组没有顶芽,不会产生生长素抑制侧芽生长,侧芽生长;丙组也没有顶芽所以侧芽生长;丁组虽没有顶芽,但是有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生长素会运输到侧芽抑制侧芽生长。(2)甲组和乙组的变量是顶芽的有无,所以证明的是顶芽生长抑制侧芽的生长。(3)乙组和丙组的差别在丙有琼脂块,可以证明琼脂块对侧芽生长没有影响;(4)比较丙组和丁组的变量是顶端有没有生长素,所以可以证明对侧芽生长起抑制作用的是生长素(5)生长素具有两重性,生长素顶芽产生的生长素抑制侧芽生长的原因是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在侧芽处积累较多,侧芽对生长素浓度比较敏感,使侧芽生长受到抑制。1.下图所示的燕麦幼苗中,对ac进行右侧光照处理。b被金属小帽遮住了胚芽鞘尖端,c被切去尖端后又将尖端放在了幼苗的一侧,d用黑暗处理,并插入了玻璃片。上述幼苗弯曲生长角度最大的是【答案】c【解析】c胚芽鞘尖端的生长素集中移向左端发挥作作用,胚芽鞘弯曲角度最大。2.某同学做过如下的实验:为六个空白琼脂块,经过一段时间后,对实验结果的预测和实验结论等相关内容叙述正确的是a含生长素比多,含生长素比多,含生长素比多b若将和放置于去除尖端的胚芽鞘一侧,则二者生长趋势相同c由此实验可知,生长素有极性运输现象,并且该现象和单侧光照有关d若将和均放置于去除尖端的胚芽鞘一侧,放置的胚芽鞘弯曲角度更大【答案】d【解析】单侧光影响胚芽鞘尖端,不对琼脂块和胚芽鞘下端的生长素分布产生影响,、所含生长素一样多,且含生长素比多,ab错误。实验不能看出生长素有极性运输现象,c错误。3.当植物受到环境刺激时,下图中所表示的生长素分布与生长情形正确的是(黑点代表生长素的分布)a b c d【答案】a【解析】对胚芽鞘来说,在单侧光照射下,背光一侧生长素分布多,且生长快;对根来说,在重力的影响下,近地侧生长素多,但生长慢。4.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注:为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