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全国名校高考生物试题分类汇编(12月 第七期)J单元 生物与环境.doc_第1页
【备考】全国名校高考生物试题分类汇编(12月 第七期)J单元 生物与环境.doc_第2页
【备考】全国名校高考生物试题分类汇编(12月 第七期)J单元 生物与环境.doc_第3页
【备考】全国名校高考生物试题分类汇编(12月 第七期)J单元 生物与环境.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j单元生物与环境目录j单元生物与环境1j1 生态因素1j2 种群的特征、数量变化及种群密度调查1j3 群落的结构特征、演替及丰富度4j4 生物与环境综合4j1 生态因素j2 种群的特征、数量变化及种群密度调查【理综卷(生物解析)2015届河北省唐山一中高三12月调研考试(201412)】31(9分)如图表示某种群数量变化可能的四种情况(“j”型、),其中a点表示外界因素的变化。请据图回答问题:(1)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_。若该种群数量变化呈现图中“j”型曲线,其种群增长率_。(2)若图示种群每年以倍“j”型增长,n0为种群起始数量,t年后该种群数量可表示为nt=_。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环境阻力,可引起该种群的_发生改变,进而导致物种进化,_(一定/不一定)产生新物种。(3)若图示物种为长江流域生态系统中的最高营养级生物之一的野生扬子鳄,当a点后的变化曲线为、且种群数量为k2时,对该物种最有效的保护措施是_。(4)若图示种群为东亚飞蝗,应控制其种群数量为_(k1、k2、o),以有利于维持该地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干旱能抑制造成蝗虫患病的一种丝状菌的生长,若a点变化为干旱,则a点后的变化曲线为_,此时东亚飞蝗不断的聚集迁徙去追逐“绿色”,这体现了生态系统的_功能。【答案】【知识点】j2种群的特征、数量变化及种群密度调查【答案解析】(共9分,每空1分)(1)种群密度不变(2)n0t 基因频率不一定(3)就地保护(或建立自然保护区)(4)k2 信息传递解析:(1)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种群密度,j型曲线的增长率不变。(2)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自然环境是通过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来推动生物进化的。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生殖隔离;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不一定导致生殖隔离的产生。(3)由图可知,种群数量锐减,应给予就地保护。(4)东亚飞蝗为害虫,应在快速增殖之前加以控制。干旱造成东亚飞蝗的天敌死亡,环境更利于东亚飞蝗的生存,其环境容纳量将增大。【思路点拨】根据图示结合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分析。【生物卷(解析)2015届山西省山大附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201411)】32.某岛屿引入外来物种野兔,研究人员调查了30年间野兔种群数量的变化,并据此绘制了值变化曲线。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第1年至第5年间野兔种群数量保持相对稳定b第5年起野兔种群数量开始下降c第15年至第20年间野兔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d第20年至第30年间野兔种群数量增长率为0【答案】【知识点】 j2 种群的特征、数量变化及种群密度调查【答案解析】d解析:根据题意种群的增长率=-1,如果-1大于0则种群数量一直增加,如果等于0,则种群数量不变,如果小于0,则种群数量减少;由于在第1年至第5年间的值大于1,所以野兔种群数量处于增长状态;第5年初值大于1,种群数量表现为增加;在第15年至第20年间由于值小于1,所以野兔种群数量减少;在第20年至第30年间由于值等于1,野兔种群数量增长率为0。【思路点拨】本题难度中等,属于考纲理解层次。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种群增长率与时间的关系【生物卷(解析)2015届山西省山大附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201411)】24.资源的合理使用是使产量最大化,又不影响资源的持久利用。自然种群增长呈“s”型曲线。假设种群的最大值k200,n表示种群数量水平,根据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曲线上的点种群大小(kn)/k种群的增长量s1200.9018s2500.7538s31000.5050s41500.2538s51800.1018a环境阻力对种群增长的影响出现在s4点之后 b防治蝗虫应在蝗虫数量达到s3点时进行c渔业捕捞后需控制剩余量在s3点d若此表示酵母菌生长状况,则有害代谢产物在s1时期大量积累【答案】【知识点】 j2 种群的特征、数量变化及种群密度调查【答案解析】c解析:因为s3点之后种群的增长量减少了,所以环境阻力对种群增长的影响出现在s3点之后,a错误。s3点为k/2,此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快,防治蝗虫应严防种群数量达到k/2,而渔业捕捞后需控制剩余量在s3点,b错误、c正确。在培养液中培养酵母菌时,当种群数量达到k值后,种内斗争最激烈,d错误。【思路点拨】本题考查种群增长曲线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典型总结】对“s”型曲线及其种群增长速率曲线对应关系分析(1)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与种群增长速率曲线的不同说明:图甲为种群数量的增长曲线,图乙为种群增长速率曲线。两图中t1时种群数量为k/2,t0t2时种群增长为“s”型曲线。在t1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在t2时种群数量最多,但种群增长速率为零,而且出生率等于死亡率,因此种群增长率也为零。(2)“增长率”是否就是曲线的斜率种群数量的两种增长曲线(如下图):“j”型增长曲线(图a)和“s”型增长曲线(图b)。其实,在种群数量增长曲线中,增长率并不等于曲线的斜率,只有增长速率才等于曲线的斜率。“j”型增长曲线的增长率不变,但其增长速率(等于曲线的斜率)却逐渐增大。“s”型增长曲线的种群增长率一直下降,其增长速率(等于曲线斜率)是先增后减。j3 群落的结构特征、演替及丰富度【生物卷(解析)2015届浙江省嘉兴一中等五校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201412)】35下列关于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a群落自然演替是一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