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限时精练(四)一、 语知天天练1. 下列加点字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 豆豉/奢侈单薄/刻薄赝品/义愤填膺b. 即使/觊觎倾轧/轧钢狙击/含英咀华c. 慨叹/楷模狼藉/蕴藉炮烙/一丘之貉d. 渣滓/恣意倒退/倒影辍学/掇拾旧闻2. 下列语段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翠峰一滴三江水,珠流万里入南洋。”珠江,孕育了无数的风流人物,见证了中华民族的沧海桑田,叙说着一个又一个脍炙人口的故事。特别是鸦片战争以来,思想的飓风一直激荡着广袤的华夏大地,珠江流域成为众望所归的近现代革命策源地。a. 风流人物b. 沧海桑田c. 脍炙人口d. 众望所归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句是()a. 近视患者都应当接受专业医师的检查,选择合适的眼镜,切忌不要因为怕麻烦、爱漂亮而不戴眼镜。b. 本市国税局绘制出“税源分布示意略图”,解决了税源管理辖区划分不清、争议扯皮等问题的发生。c. 为加强国际交流,提高山东环保产业水平,省政府拟举办“生态山东建设高层论坛”暨第五届环保产业博览会。d. 日本在野党强烈指责财务大臣“口无遮拦”、公开谈及政府去年入市干预日元具体汇率的行为是极不负责任的。4. 依次填入下列语段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过去的儿童教育是注入式教育,只要把种种的死知识、死教训装入儿童头脑中,就以为满足。,;。儿童自由的读物,实在极少。我们出版这个儿童世界的宗旨就在于弥补这个缺憾。 教师教一课,他们就读一课 刻板庄严的教科书,就是儿童的唯一读物 我们虽知道之前的不对 然而小学校里的教育仍旧不能十分吸引儿童的兴趣 而且各种教育,仍旧是被动的,不是自动的 也想尽办法去启发儿童的兴趣a. b. c. d. 二、 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闲的视镜汪涌豪 “闲”是古代文论主体范畴中很重要的一个概念,由其所指称的主体的自我处置与安顿方式,形成了一种特殊的心性趣味,既深刻地影响了古人看待世界的方式,也直接决定了他们表现世界的结果。所以在实际运用中,它不仅仅影响人的气性修养,还成就了作品的体调与风格。而这种气性修养与体调风格,因贴合创作主体的自在个性和日常趣味,相对而言,比较能脱开政教的牵绊,直显艺术的本真。所以,对它的形成发展历史作深入的追源,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究明古代文学创作和批评的某些特点。 深入地看这种“闲”所指谓的处世态度和审物视界,可以发现,它有湛深的思想背景,儒道两家都曾为其提供过直接的精神资源。 一般以为,儒家讲究德礼,注重修身,最是庄敬不过。其实,它并不排斥悠闲的处身方式,相反,对生活中许多快乐体验和才艺赏欣都很在行,以为这种玩物适情,正可涵养人的德性。譬如孔子就尚“身心一如”“文质彬彬”,雅好以音乐怡情悦性,尝从人学琴,与人同歌,与弟子一起披春服而咏归,享受在大自然中的休憩乐趣。此外又“盛容饰”,当一个人燕居独处时,“申申如也,夭夭如也”。故礼记有仲尼燕居和孔子闲居,一者“善而不倦”,一者“倦而不亵”。 儒家虽一人安居,仍恒慎其独。至若礼乐之文,射御书数之法,在他们看来也都寓有至理,可博人旨趣,此孔子所以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正是持这样的人生态度,儒者即使人在陋巷,箪食瓢饮,也能做到不改其乐。 道家于此,贡献尤巨。道家非“礼”崇“无”,最崇尚个体的精神自由。如果说儒家重视在社会秩序中安顿人群,那么道家则尤重在自然秩序中安顿自己,故论道过程中每常言及“闲”字。其代表人物如庄子,不但常用“闲”指称人的闲暇,如庄子知北游篇之“今日晏闲,敢问至道”,天地篇之“闲居三月,复往邀之”,寓言篇之“向者弟子欲请夫子,夫子行不闲,是以不敢”等等,更用此来指称人由“身闲”而及“心闲”的精神性活动,如天道篇有“以此退居闲游,则江海山林之士服”,知北篇有“尝相与无为乎,淡而静乎,漠而清乎,调而闲乎”,刻意篇有“就薮泽,处闲旷,钓鱼闲处,无为而已矣,此江海之士,避世之人,闲暇者之所好也”。 这种心闲以及对心闲的深切体认,显然包含有否定世俗功利和遵从个性自由的意思。至于他好讲逍遥游,也如唐人所说,“义取闲放不拘,怡适自得”。由此“乘物以游心”,放眼六合之外,属意于无己、无功、无名,实际上都是为了达至他在大宗师中所说的“其心闲而无事”的高上境界。 统合两家思想,可以看到,儒道对“闲”的论说虽分属各自的思想体系,一个隐居以求志,一个修德以就闲,内里却有着共通的气息相勾连。即它都不是发生在广庭与热场,也无关于名利与禄位,它更多表现为个人的选择,如周敦颐思归旧隐,所谓“闲方为达士,忙只是劳生”,关乎的是个人在日常安处中的道德精进与精神修养,所以一个要进行“己有耻”的“慎独”,一个依赖“坐忘”“朝彻”而“见独”。至于其本质的落脚处,都不在形迹,而在精神。 后世文人士大夫追求“闲心乐地”,讲究“闲处从容”,并“寝兴从闲逸,视听绝喧哗”,除了受到“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这样的养生理论,以及后世佛教与禅宗的影响外,大抵都不出此两家思想的范围。(选自中国文学批评范畴十五讲,有删改) 5. 下列选项中,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a. “闲”因为比较能脱开政教的牵绊,直显艺术的本真,所以贴合创作主体的自在个性和日常趣味。b. 儒家讲求修身敬德,有着极其严肃的人生态度,但同时,儒家也认为人生中的许多快乐体验可以怡情悦性,涵养德性。c. “闲”有湛深的思想背景,儒道两家都曾为“闲”提供过直接的精神资源。相对而言,道家贡献更多。d. 儒道虽分属不同的思想体系,但在对“闲”的论说上存在着本质的联系,即都不重表面的形态,而重内里的精神。e. 后世文人士大夫追求“闲心乐地”,讲究“闲处从容”,都不出儒道两家思想的范围。6. 下列材料中,不能反映古人修心养“闲”的处世态度和审物视界的一项是()a.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b.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王羲之兰亭集序)c.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d.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苏轼赤壁赋)7. 请结合文本第段,简要分析“闲”的作用。 8. 儒、道两家分别为“闲”提供了哪些直接的精神资源? 三、 语用综合训练9. 阅读下面一段话,试概括出“啃老族”的四种类型。据调查,“啃老族”中的许多人并非找不到工作,而是对于自己的现实工作要求有理想,非要达到理想才能满足自己所需,所以一直在寻找工作。其中部分人赋闲在家仅因一两次的工作经历失败,对以后就业有挫折感,信心遭受打击,不敢再面对就业。据统计,“啃老族”年龄大都在2330岁之间,多为独生子女,从小到大衣食住行全靠父母,与社会接触少,与社会环境隔阂深,不敢融入社会。他们中大部分人从小受到家人的期待,认真读书只为了满足家人的期待,拥有高学历却不懂为自己将来打算,遂成为了米虫。 10. 仿照示例,以“种植与收获”为话题,写两组意思相对或相反的句子。示例:种植诚实,你就会收获信任;种植善良,你就会收获朋友。种植欺骗,你就会收获怀疑;种植自私,你就会收获孤独。 限时精练(四)1. b2. d3. c4. b5. ae6. c7. “闲”既深刻地影响了古人看待世界的方式(处世和审物),也直接决定了他们表现世界的方式。它不仅仅影响人的气性修养,还成就了作品的体调与风格,并由此直显艺术的本真。8. 儒家并不排斥悠闲的处身方式。他们对生活中许多快乐的体验和才艺赏欣都很在行。 儒家重视在社会秩序中安顿自己,则虽一人安居,仍恒慎其独。 道家则重视在自然秩序中安顿自己,他们否定世俗功利,遵从个性自由,追求“其心闲而无事”的高尚境界。 儒道都重视个人在日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数据库的安全性与管理策略试题及答案
- 托儿所火灾应急预案范文(3篇)
- 软件设计师考试核心试题及答案解析
- 计算机软件考试常见错误分析
- 行政管理社会服务试题及答案总结
- 便捷复习的试题及答案高效利用
- 企业财务健康状况与战略制定的关系试题及答案
- 高考数学难题攻略与答案
- 法学概论的重要概念归纳与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网络安全架构与运营考察试题及答案
- 卫生部手术分级目录(2023年1月份修订)
- YY/T 0299-2022医用超声耦合剂
- MT 181-1988煤矿井下用塑料管安全性能检验规范
- GB/T 193-2003普通螺纹直径与螺距系列
- 因纳特工商管理综合实训软件V4.00
- 四议两公开工作法课件
- 国有企业干部选拔任用条例
- 2022年保山数字产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招聘笔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通用造价35kV~750kV线路(国网)课件
- Unit 1 Lesson 1 Lifestyles 课件 高中英语新北师大版必修第一册(2022-2023学年)
- 村级组织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负面清单x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