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4 福建中学数学 2 0 l 4年第5 期 直线 Y 一 2 p上任意一点 过 点 引抛物线的切线 切点分别为 A B A B中点为 直线 M N与抛物线 交于点 P 设切线 M A MB与 Y 轴分别交于点 E F 则 1 直线 A B过定点 Q 且 足 k 点 M 除 0 一 2 p 外 为定值 2 直线 M A A B M B成 等差数列 且 为定值 提升 2探究切点弦与焦点弦的位置关系 可有 如下命题 2 2 命题 1 0设椭 圆方程为 l a b 0 P a 19 为椭 圆右准线任意一点 过 P引椭 圆的两条切线 切点分别为 B 则直线 A B恒过椭圆的右焦点F A PF L A B v 2 2 命题 1 1设双曲线方程为 一 1 点F c 0 a D 为它的右焦点 J P Y o 为双曲线右准线 上任意一 点 过 P引双 曲线 的两条切线 切点分别 为 A B 则三点 A F B共线 且 P F上A B 通过 以上的思考与提升可使学生发现 圆锥曲线 具有共 同的渊源 在很多性质上具有通性 平时学 习中细心观察 大胆联想 就能发现有价值 的探究 资源 从而把握问题 的本质 体验创新的乐趣 总之 对于一道试题 重要的不是试题本身 而在于对待试题的态度 教学 中要讲背景和条件 要讲思路和过程 重视数学思想和方法 并能提升 其本质 就可能得出更进一步 更一般的结论 使 学生 自觉 主动 深层次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之 中 从数理两个方面发展探索能力 培养创新精神 加 强应用意识 争取在每一个问题上向前走一步 我 们的学 习将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参考文献 1 王芝平 动感设计轻松破解数学压轴题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 1 0 9 均值不等式与轮换式的精彩演绎 从清华 自招试题及 数学通报 1 8 6 3问题说起 王淼 生 福建省厦门第一 中学 3 6 1 0 0 3 2 0 0 9年清华大学 自主招生一道试题 详见本文 例 1 一经出炉便 引起许多读者的密切关注与探索 笔者拜读文 1 文 2 文 3 深受启 发 其 中文 1 给出了两种证明方法 即方法 1 利用数学归纳法并 结合重要不等式 方法 2 利用三角换元并结合二项 式定理 但其证明推理过程较为复杂 文 3 也给出 了两种证明方法 即方法 l 利用二项式定理并结合 放缩 方法 2 构造函数并利用求导 文 2 虽然给出 了利用均值不 等式的证 明方法 遗 憾的是作者 既没 有指出为何这样构思 也就是说对 读者 尤其是中 学生 难 以起到借鉴和指导作 用 更没有乘胜追击 地给予推广 倒是文 3 给出了推广 即命题 1 与命 题 2 美中不足的是其推广 的结论似乎与其提供 的证 明方法毫无关联 因此文 3 的作者 自己也谈到 因 命题 1 命题 2的证 明用前面两种方法难以凑效 故 命题 1 采用贝努力不等式 命题 2采用权方和不等 式来加以证明 依笔者愚见 作为读者恐难寻着文 3 作者的思路得 到这样 的推广 读者心里迷糊的是 怎么想到这样 的推广 呢 为何要这样推广呢 又如 何证明这样的推广呢 以后遇到这样 的问题又该如 何构思呢 因此笔者认为这样得来的推广多少有些 勉强 作为对这道清华 自主招 生试题探究的继续 笔者从轮换式的角度并结合均值不等式对这道著名 学府的 自主招生试题进行一些肤浅的探究 同时顺 势对 数学通报 1 8 6 3号问题 详见本文例 2 给 出一种简捷的解答 不妥之处 请批评指正 例 1 2 0 0 9年清华大学自 主招生试题 没 Y R Y 1 求证对任意正整数 有 Y 1 证 明 容易得知当 X 0 或Y 0 或 X Y有 一 个为负数时上述结论显然成立 见文 2 也就是 说本题只要证明当 Y R 时结论成立 由2 z 元 均值不等式可得 2 0 1 4年第 5期 福建 中学数 学 5 2 J 上述两式相加 即可得证 惠特霍斯指出 一般地 解题之成功 在很大 的程度上依赖于选择一种最适宜的方法 评注 上述证明极其简捷 让人赏心悦 目 那为 何这样构思呢 缘由无论是已知条件 还是求证结 论均具有轮换式 或对称式 或轮换对称式 特征 我们考虑等号成立 的条件 即 x Y并结合 X Y 1 可 1 1 1 得 Y 去 则 去 因此凑项 去 与之配 证明同上理 由 只证明 五 R i 1 2 k 的情况 由2 n 元均值不等式可得 2 2n J 令i 1 2 k 得到k 个不等式 相加即得证 借鉴上述构思 可以顺势解决 例 2 数学通报 1 8 6 3号问题 设 X Y R 1 一 且x 2 3 求去 的最小值 Y 解答如果我们把其 中一个 Y看作 z 则上述 1 8 6 3号问题等价于如下问题 设 X Y Z R 且 1 1 1 Y z 3 求 的最小值 由 三元均值 套 之所以凑配 2 一 1 个 就是为了使用2 玎 元 不等式 1 1 1 1 l 3 z l l l 三 均值不等式时可以将 X 从根号顺利 剥离 出来 并 且得到 X 进而与另一处得到的 Y 相加 为直接利 用 Y 1 创造条件 从而将问题完美解决 美妙 的构思缘 由 恰 当的证 明方法 筒捷 的推 理过程中往往蕴含着借鉴 指导 推广 尤其是让 读者学会模仿 甚至可以悟出具体的操作过程和流 程 这样才是撰写论文的真正意义与价值所在 回顾 上述构思缘 由与具体操作过程 自然而然 得到文 3 的推广 即 为 了便于对照 列出命题 1 与命题 2 命题 1设 X l X 2 为实数 X 1 x k 1 k为 正 整 数 则 对 任 意 正 整 数 有 2 n 一 X 2n 命题 2设 X 2 为实数 a a a 为正实数 x 1 x x k 1 k 为正整数 则对 任意正整数 有 口 日 2 z n 1 事实上 还可 以将上述命题 1推广到更一般的 情况 即 命题 3设 X l X 2 为实数 l X 2 X k 为正常数 k 为正整数 则对任意正整 数 刀 有 1 6 3 1 1 X Y Z X Y 1 1 1 Y z 二十 二 二 9 X Y Z 1 1 I 5 1 3 即最小值为 3 X Y Z 对于一个数学问题 当寻觅到一种筒捷妙解 宛如一弯绚丽的彩虹 折射出智者之光辉 体现出 数学之魅力 这正是数学简洁之美 这正是数学爱 好者的精神食粮 正如克莱因所说 一个精彩巧妙 的证明 精神上近乎一首诗 评 注 上述问题刊登 出来就引起很 多数 学爱好 者的关注与研究 其中文 5 采用了构造 数字式 方 法对该问题进行解答 文 4 中给 出基本不等式的解 法 拜读上述文章颇受启迪 笔者觉得构造 数字式 方法构思新颖 但似乎难以想到且推理过程较为复 杂 文 5 给出均值不等式的解法 总觉得没有完全 展现均值不等式精髓 因此笔者还是从轮换式的角 度并借助均值不等式给出了上述自然 筒捷 绝妙 的通性解法 之 所以把其中一个 Y暂时看作 z 就是为了构造 轮换式 而轮换式中的所有字母的值相等 即上述 1 2 1 Y z 1 故 配凑 1 1 三 1 1 二 X X Y Y 1 1 1 二 其 目的就是为了确保运用均值不等式 z z 时等号成立 的条件得到满足 6 福建 中学数学 2 0 1 4年第 5期 有兴趣 的读者按照上述剖析完全可以模仿证明 文 6 中的推广 l 即文 4 中的问题 1 并容易看出 并证明文 4 的推广 运用均值不等式的关键就是充分利用等号成立 的条件 尤其是对具有 或经过适当变形使之具有 轮换 式 对称式 轮换对称式的问题更是特别有效 此时只要寻找到等号成立的条件 然后利用条件配 凑 添加因式 为妥善运用均值不等式创造条件 这正是均值不等式的精髓 对上述例 2 我们可以改 变 已知条件 如 X 2 y 1 3 y 1 2 x Y l 当然相应的结论也随之而变 这样可以得到一 系列的变式训练题 从上述两个例 1 例 2的分析过 程足够可以看出这种构思和证明过程完全可以模仿 并掌握其操作流程 并且比较容易得出其推广结论 如果我们从构造轮换式 的角度去回顾并审视 曾 经看过 做过的题目 不论是常见的课本习题 高 考试题 还是 自主招生试题 数学问题 乃至国际 奥赛试题 您会发现身边有太多这样 的题 目 行文至此 笔者感叹陆老师在文 7 开始时的一 段精彩的话语 不等式的证明对证 明者来说是一个 极大的挑战 因命题者当局者迷 也许会给旁观者 留下证明的宽阔舞台 于是一个又一个简单的 漂 亮的证明被不等式爱好者寻获 这也是笔者本文的 目的 抛砖引玉 期望看到更多数学名家大师演绎 均值不等式与轮换式的完美篇章 渴望看到上述这 些不等式问题获得更简洁 更漂亮 更绝妙的解答 参考文献 1 时宝军等 2 0 0 9年清华大学 自主招生数学试题解答与评析 数学通讯 2 0 1 0 3 5 4 5 7 2 亚辉 简证 2 0 0 9 年清华大学 自主招生一道数学试题 数学通讯 2 0 1 0 8 2 8 3 赵思林等 2 0 0 9年清华大学 自主招生 一 题的简解 j 推广 数学通讯 2 01 0 1 1 5 3 4 刘成龙 数学通报 1 8 6 3号问题的另证及推广 中学数学研究 江西 2 0 1 1 6 2 5 2 6 5 薛茂文 对一个数学问题的探究 中学数学研究 江西 2 0 1 2 3 l 3 1 5 6 王增强 对一个数学问题的再探究 中学数学研究 i 西 2 0 1 2 9 2 6 2 7 7 陆爱梅 若干分式不等式证明的思考 中学数学研究 江西 2 0 1 2 9 21 2 2 欧拉 E u l e r 公式的一个推广 黄文谦 福建省莆田市第十三中学 3 5 l 1 5 2 式公式等等 本文将阐述分式公式的一个推广 分 式公式为 r f 0 r 0 1 1 2 J 日 b C r 3 上述公式给 出了分式 二 r 在 0 2 3 时的值 这里我们将探 讨当 3 时 分式 r a 0 C I I 一 6一cl I 的取值情况 一a c b 1 当 4时 4 a一6 a c b 6一c 6一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教师课堂培训课件
- 口才户外采访课件
- 燃放技术人员考试题及答案
- 辅警知识培训会议课件
- 邮储银行2025秋招笔试专业知识题专练及答案福建地区
- 邮储银行2025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秋招笔试专业知识题专练及答案
- 2025年3D打印技术的定制化医疗设备应用
- 2025年3D打印的金属材料与航空航天应用
- 交通银行2025宁波市秋招笔试性格测试题专练及答案
- 2025量子密码学的安全漏洞分析
- 星途汽车全新星纪元ET增程四驱上市营销整合方案
- 老年人如何预防骨质疏松
- 《天然植物化学成分与抗肿瘤机制》课件
- 购买铁艺围栏合同协议
- 有机食品超市可行报告
- 2024心理咨询师考试心理危机干预知识与试题及答案
- 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雪亮工程)运维服务方案纯方案
- 超声规范化培训
- 3.2《做自尊的人》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 班主任心理健康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度广西事业单位退休返聘合同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