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经典诵读,促进学生成长.doc_第1页
加强经典诵读,促进学生成长.doc_第2页
加强经典诵读,促进学生成长.doc_第3页
加强经典诵读,促进学生成长.doc_第4页
加强经典诵读,促进学生成长.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加强经典诵读,促进学生成长 - 中华经典诵读经验交流材料 朱王堡小学 李艳萍经典美文诵读,是一把开启学生心灵的钥匙,它不但促进学生的成长,同时也可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夯实教师的文化底蕴,推进语文教学改革发展。“腹有诗书气自华”。如何让学生多读书,爱读书呢?当然不能强迫硬逼,而要依靠环境的熏陶、榜样的引领。只有让学生成长在浓郁的诗词文化氛围中,耳濡目染,亲近经典,才能激起诵读兴趣。因此,要从“创设书香校园、打造书香家庭”入手,创造“人人是教师,处处皆课堂”的诵读环境,全方位地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让书香弥漫学生身边的每一寸空间,使学生浸润在书海之中。引导学生与书为友,悟读书之法,品读书之趣。一、创设书香校园,营造诵读氛围 学校要根据儿童年龄特点,加大投入,从优化校园文化环境做起,努力建设“书声朗朗,文墨溢香”的书香校园。在校墙、橱窗上粘贴经典诗文等书法作品,教室四周悬挂名言警句;校园主要通道两旁放置精心设计的文化标语牌,在绿树鲜花的掩映下显示出其独特的魅力。如“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等格言警句时刻进入学生视野,浸润学生心灵,从而达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效果。 在每天早晨规定一定的诵读时间,诵读诗词内容,与文本对话,与名人交流,让学生在增长知识的同时,心灵得以净化,品德得到陶冶。每周定期设定诵读栏目,播放古诗词光盘,或配乐朗诵、配图解读、配文表演,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感受中国文化艺术的精湛和美妙。 学生的课外时间大部分在家庭中度过,家庭氛围对孩子诵读习惯的养成起着重要的作用。要求家长做到“建一个家庭书架,共读经典美文”,引领构建学习型家庭,使家长成为诵读活动的倡导者、参与者和建设者,以此作为促进学生诵读深入持久、永不衰竭的动力。 二、建立制度,分级落实保障诵读 为了使诵读从一开始就落实到位,学校要及时建立并完善系列制度,保持学生诵读热情的持续高涨。 一是保证诵读时间 。要保证每天一小课,每周两大课的时间进行诵读。例如:每周二、四下午诵读课及操前20分钟统一为全校诵读时间,每天10分钟晨读,每节课前3分钟诵读,走读学生每天回家再诵读20分钟,以此达到积少成多效果。 二是探索导读方法 学校倡导老师开发阅读指导课,激发阅读兴趣,提高阅读效率,促进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近几年,教师们探索研究阅读方法的指导,常见的有自主阅读课,读书汇报课,好书共享课,你评我点话好书鉴赏课以及阳光诵读等课型,这些方法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诵读效率及热情。还有一天一句格言警句,一周一篇经典美文,一月一次读书交流,一期一次成果展示会,一年一个读书节,倡导“熟读成诵,渐得渐悟”等等。三是建立评价制度 学校每学年评选一次“经典诵读之星,”学生可人人参与,不限制名额,只要达到规定要求,均可以成为经典诵读之星。同时,每个寒暑假学校可开展师生阅读活动,并进行假期阅读之星评比,及时召开读书交流会,营造师生共阅读的气氛。 学校还可每年评选书香家庭,以此为契机,引导家长建立家庭书架,制订亲子阅读计划,落实亲子阅读活动,达到良好的阅读效果。 三、创设条件,推荐读物分层读。 1、构建书库。 “有书读”不能只求数量不谈质量,而要让各个层面的孩子有适合他们自己阅读的书。为此,学校要建立三级书库:一是利用学校的图书馆、阅览室的大量优质图书,学生每周有固定时间借阅;二是建立“班级图书角”,图书来源于教师、学生,学生可以随时借阅;三是建立“家庭书架”,建议家长一个月左右与孩子逛一次书店,共读一本书,营造亲子阅读氛围。2、分段推荐读物。学生的年龄特点、个体差异和阅读能力决定了他们的阅读取向,因而各学段课外阅读内容和程度应该有梯度,由简单到复杂,由浅显到深奥。据此,可分低中高三个年段推荐优秀读物,并辅之以保障落实的阅读建议。例如:低年段可推荐中华童谣100首 假话国历险记等中外好书。建议 进行“一课一儿歌(对子歌)、一日一成语、两日一谚语、三日一古诗(三字经)、一周一接龙、一周一故事、一周一生活记录、一月一好书”。中年段推荐唐诗三百首元曲弟子归孟子长生塔爱的教育等中外好书,建议 “一课一名言、一日诵一段、两日一古诗、一周一摘录、一周两生活记录、两周一好书、一月一感受等活动。高年段推荐论语中庸大学庄子草房子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等中外现代文学作品,建议通过“一课一名句、一日一诵读、三日一古诗、一周一美文、一周一好书、一周两习作、一月一交流”加以落实。” 3、编写诵读读本。仅仅推荐读物篇目是不够的,因为每次老师都要独自寻找资料,难以真正落实。即使到书店买,也很难买到供各年段学习的适当读物。最好是利用学校教师资源,策划自主编写经典诵读读本,把小学阶段应该积累和阅读的优秀名句名篇以及本地名家名篇,如骆宾王、吴晗等作品统统编写进去,形成学校独有的文本1-6册,供一到六年级的孩子分别阅读。四、植根课堂,习得方法学会读 有了兴趣,还要懂得读书的方法,做到“会读书”。要把经典诵读牢牢植根于语文学习,与语文教学有机结合,致力于探索有效诵读模式,教会学生读书技巧,关注读书过程。 要探索课堂诵读模式 探索“引导诵读探索拓展”的课堂教学模式。要运用相关的名言警句、传说、轶事、诗歌赋文等激发学习兴趣。诵读时,通读、精读、美读、品读相结合,循序渐进。探索中,探究古汉语的语法现象、文中蕴含的思想和情感美等。拓展时,向同类题材的作品扩展,向整篇(部)著作拓展,以提高学生对比阅读的能力,拓宽视野。 经典诵读,不强求深入理解,要允许“不求甚解,渐得渐悟”,让学生在学语习文中,习得方法,习得能力,再向课外拓展,或独立或合作阅读,在自然状态中运用方法,在迁移中渐渐学会读书。做到“课内悟方法,课外求发展”。要明确“三不读书”要领,即 “不会默读不读书”,通过默读,推敲词义,理解句子,根据读书目的选择运用精读、略读、质疑、摘抄等读书方法,抓住主旨; “不动脑筋不读书”,把读书与积极思考结合起来;三 “不动笔墨不读书”,把阅读和动手结合起来,在读书时勤动笔,圈点勾画出精彩语句,涂抹记录下所思所感。 五、活动贯穿始终,体验成功促进读 “以兴趣为先导,以活动为载体”是开展经典诵读的又一策略。从“竞赛、欣赏、专题”三个角度设计活动。竞赛活动可分年段每学期举行一次,有全体学生参加,如诗歌朗诵、讲故事比赛、经典诵读展示会、课外阅读知识竞赛等。 欣赏活动可通过校广播进行,让学生领略古往今来博大精深的文化精髓,在欣赏中得到情感陶冶。 专题活动可以班级为单位展开,有专题辩论赛、好书推荐会、模拟书店和课前三分钟谈天说地。每学期不少于两次以班队会形式开展的专题活动,如“说古论今话对联”“走近李白”“能说会道大派对”等,还有“看,我家里藏书多”“寻访骆宾王”“走进中国小商品城”等系列社会实践活动。 学校每年隆重举行校园文化读书节,在读书节中开展“赛诗会”“美文诵读展演”等,让这些活动犹如一缕缕春风,拂过每一个孩子的心田。此外,学校要搭建平台让学生体验成功,教室板报是每个孩子展示读书成果的天地;学校校刊是学生展示自己的窗口;班级我们的成长故事记录孩子们的快乐生活;每年一次的读书节是学生展示的舞台。 六、家校联系,倡导亲子共阅读 调动学生诵读积极性,形成和保持旺盛的求欲,是开展活动需要解决的问题。除了学校老师采用丰富多彩的活动外,还要充分利用“父母”这个有效资源。父母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如果能够亲身力行,就能大力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因此,我们发出“构建书香家庭”倡议书,定期召开家长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