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移动四网(2G、TD、TD-LTE、WLAN)融合室内覆盖的建设方案原则2011V1_第1页
北京移动四网(2G、TD、TD-LTE、WLAN)融合室内覆盖的建设方案原则2011V1_第2页
北京移动四网(2G、TD、TD-LTE、WLAN)融合室内覆盖的建设方案原则2011V1_第3页
北京移动四网(2G、TD、TD-LTE、WLAN)融合室内覆盖的建设方案原则2011V1_第4页
北京移动四网(2G、TD、TD-LTE、WLAN)融合室内覆盖的建设方案原则2011V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京移动新建四网 (2G、 TD-SCDMA、 TD-LTE、 WLAN)融合室内覆盖设 计指导书 北京移动 新建 四网 ( 2G、 TD-SCDMA、 TD-LTE、 WLAN)融合室内覆盖设计指导书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北京移动新建四网 (2G、 TD-SCDMA、 TD-LTE、 WLAN)融合室内覆盖设 计指导书 目录 1.前言 4 2.自有多技术的频段范围与共用分布系统的技术指标要求 4 2.1. 接入系统及频率汇总 . 4 2.2. 接入系统技术指标 . 4 2.2.1. GSM 网络(包括 GSM900和 DCS1800) . 4 2.2.2. TD-SCDMA系统( A、 F、 E频段) . 5 2.2.3. TD-LTE 系统(参照 TD-LTE 试验网要求) . 6 2.2.4. WLAN系统 . 7 3. 多技术共用分布系统设计流程 9 4. 多技术共用分布系统建设总 体原则 10 5. 多系统合路的常用组网方式 11 6. 信源规划及设计 12 6.1. 信源选择 . 12 6.2. 功率配置 . 12 6.2.1. GSM 信源 . 12 6.2.2. TD-SCDMA及 TD-LTE 信源 . 13 6.2.3. WLAN信源 . 13 6.3. 容量核算 . 13 6.3.1. 2G 系统( GSM&DCS) . 13 6.3.2. TD-SCDMA系统 . 14 6.3.3. WLAN系统 . 14 6.3.4. TD-LTE 系统 . 14 6.3.5. 注意事项 . 14 6.4. 小区规划 . 15 6.5. 频率规划 . 15 6.5.1. GSM 系统 . 15 6.5.2. TD-SCDMA系统 . 15 6.5.3. TD-LTE 系统 . 16 6.5.4. WLAN系统 . 16 7. 分布系统规划及设计 16 北京移动新建四网 (2G、 TD-SCDMA、 TD-LTE、 WLAN)融合室内覆盖设 计指导书 7.1. 分区与分簇 . 16 7.2. 分簇规划 . 16 7.3. 切换区规划 . 17 7.4. 外泄控制 . 17 7.5. 设计注意事项 . 18 8. 工程施工技术要点 18 8.1. 施工总体要求 . 18 8.2. 信源安装规范 . 18 8.3. 分布系统安装规范 . 18 8.3.1. 天线安装要求 . 18 8.4. 资源受限条件下的验收要求 . 19 北京移动新建四网 (2G、 TD-SCDMA、 TD-LTE、 WLAN)融合室内覆盖设 计指导书 1.前言 室内覆盖是整体无线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 ,建设室内分布系统有利用吸收话务量 ,提升用户感知 ,增强用户粘性。在四网融合 的业务发展背景下, GSM、 TD-SCDMA、TD-LTE、 WLAN具备不同的覆盖能力和业务场景,将长期共存。多技术室内分布系统的设计需要统筹考虑,如何使分布系统资源得到充分、合理地利用,避免重复建设、重复施工以及系统间相互影响。本建议书适用于指导北京 移动 自有多技术共用分布系统设计以及资源受限系统的验收。 2.自有多技术的频段范围与共用分布系统的技术指标要求 2.1. 接入系统及频率汇总 表 2.1-1 多技 术占用频段汇总 系统名称 使用频率 GSM900 上行 889MHz-909MHz 下行: 934MHz-954MHz DCS1800 上行 1710MHz-1735MHz 下行: 1805MHz-1835MHz TD-SCDMA 2010MHz-2025MHz( A频段), 1880MHz-1900MHz( F频段), 2320MHz-2350MHz( E频段) TD-LTE 2350MHz-2370MHz( 2.3GHz 频段), 由于 TD-LTE 还没设备 ,现在设计方案 暂时 按 TD-SCDMA 系统( E频段)考 虑。 WLAN 2400 2483.5MHz( 2.4GHz频段), 5725 5850MHz( 5.8GHz频段) 优先选用 2.4GHz(2400MHz-2483.5MHz)频段,以支持 802.11n 标准的设备为主进行组网,向下兼容 802.11b/g 标准。当频率资源紧张时,可以启用 5.8GHz频段(建议采用支持 802.11n的标准设备 ) 2.2. 接入系统 技术指标 2.2.1. GSM网络(包括 GSM900和 DCS1800) (1)信号覆盖电平可接通率: 在设计目标覆盖区域内的 90%位置 , 99%的时间移动台可接入网 络。 北京移动新建四网 (2G、 TD-SCDMA、 TD-LTE、 WLAN)融合室内覆盖设 计指导书 (2)边缘场强: 一般大于 -75dBm,室内封闭区域应大于 80dBm。 (3)切换 要求 : 为确保切换成功率,各个出入口覆盖电平符合以下标准: 1、 出入口为慢速人行出入口,室内覆盖系统电平 -85 dBm,且室外基站信号电平 -85 dBm的交界区的最短长度大于 10米。 2、 出入口为高速车辆出入口,室内覆盖系统电平 -80 dBm,且室外基站信号电平 -80 dBm的交界区的最短长度 35米。 (4) 质量要求 : 1 、在满足以上条件情况下,保证设计要求区域通话效果良好,切换正常, 95%的设计区域占用室内覆盖系统的信道。 2、室内覆盖区误码率( ReQual)等级为 3以下(含 3级)的地方占 97%以上。 3、同频干扰保护比: C/I 12dB(不开跳频 )C/I 9dB(开跳频 )。 4、邻频干扰保护比: 200KHz邻频干扰保护比: C/I -6dB、载波偏离400KHz时干扰保护比: C/I -41dB(工程设计中需对以上 C/I 值增加 3dB的余量) 5、满足环境电磁波卫生标准 (5) 室内信号的外泄要求: 保证在所覆盖的建筑物的外围 10 15米处室内覆盖系统电平低于室外 15dBm。室外道路上(除入口的道路外)的室内覆盖系统电平 -90dBm。 室内信号 电平比室外泄漏进来的信号电平高 10dB。 2.2.2. TD-SCDMA系统( A、 F、 E频段) ( 1) 信号覆盖: 普通建筑物: PCCPCH RSCP=-80dBm。 北京移动新建四网 (2G、 TD-SCDMA、 TD-LTE、 WLAN)融合室内覆盖设 计指导书 地下室、电梯等封闭场景: PCCPCH RSCP=-85dBm。 ( 2) 干扰保护比: 普通建筑物 : C/I=0dB。 地下室、电梯等封闭场景: C/I=-3dB。 ( 3) 室内信号的外泄要求: 在室外 10米处应满足 PCCPCH RSCP 95dBm或室内分布外泄的 PCCPCH RSCP 比室外宏站最强 PCCPCH RSCP 低 10dB。 ( 4) 可接通率: 移动台在无线覆盖区内 90% 的位置, 99% 的时间可接入网络。 ( 5) 服务质量: 块差错率目标值( BLER Target):话音业务为 1%, CS64k 为 0.1% 1%,数据业务为 5% 10%。 2.2.3. TD-LTE系统(参照 TD-LTE试验网要求) ( 1) 信号覆盖: RSCP=-105dBm ( 2) 干扰保护比: 在覆盖区域内满足参考信号 SINR(同频网络空载 ) 12dB的概率大于 90,SINR(同频网络满载) 0dB的概率大于 90%。 ( 3) 室内信号的外泄要 求: 室内覆盖信号应尽可能少地泄漏到室外,在室外距离建筑物外墙 10米处,室内信号泄漏强度应小于室外覆盖信号 10dB 以上。 ( 4) 可接通率: 要求在 TD-LTE 网无线覆盖区 90%位置内, 99%的时间移动台可接入网络。 ( 5) 服务质量: 北京移动新建四网 (2G、 TD-SCDMA、 TD-LTE、 WLAN)融合室内覆盖设 计指导书 块差错率目标值( BLER Target):数据业务为 10%。 ( 6) TD-LTE 系统 采用 MIMO天线方案, 需要新增一路天馈线。为了保证 MIMO性能,建议双天线尽量采用 10以上间距,约为 1 1.5m,如实际安装空间受限双天线间距不应低于 4 ( 0.4 0.6m) 。 2.2.4. WLAN系统 1.覆盖技术指标 ( 1) 信号覆盖: 为保证 WLAN 业务服务和网络运行质量, 在 设计覆盖目标区域 内 ,应保证 90%(参考集团 TD指标要求) 覆盖范围内边缘 接收电平原则上不低于 -75dBm。 ( 2) 干扰保护比: 在设计目标覆盖区域内 95%以上位置,用户终端无线网卡接收到的信噪比( SNR)大于 20dB。 ( 3) 服务质量: 在不高于设计并发用户数时,单用户平均上网速率不低于 500Kbps。 2. WLAN建设总体思路 根据集团公司 2011年 WLAN建设整体规模要求,结合 北京移动 自身 WLAN业务发展需要, 2011年 北京移动 WLAN 建设 总体思路为: 保市场需求、促数据分流 。一方面关注市场部门明确提出的一些成系列的地点目标,满足市场营销拓展需求;另一方面关注 T+W战略的落地,积极利用 WLAN 网络分流现网数据热点的流量,尤其是分流 2G数据流量。 (一 )WLAN覆盖热点的定义 (1) 对于一般 WLAN室内覆盖,优先以一个独立或相对独立建筑物作为一个热点;对于高校、居民区等区域类型,或者部分无法通过建筑物统计的特殊区域,可以一个业主单位或封闭、半封闭空间整体作为一个热点。 (2)对于 WLAN 室外覆盖,以一片相对连续覆盖的区域作为一个热点 。 (二 )2011年 WLAN 覆盖热点筛选原则 北京移动新建四网 (2G、 TD-SCDMA、 TD-LTE、 WLAN)融合室内覆盖设 计指导书 (1)2011年 WLAN建设热点筛选要统筹兼顾市场需求以及 WLAN手机终端高流量分布特性,通过区域属性及功能类型属性两个维度进行定位筛选,在建设中优先考虑重点区域内的重点类型,作为 2011年 WLAN建设优选地点。 (2)从区域属性上看, 2011年 WLAN十大热点区域如下: 序号 热点区域 1 CBD 商圈 2 王府井 -东单 -建国门 -朝外区域 3 三元桥区域 4 望京区域 5 金融街 -西单商圈 6 北四环(学院桥、奥运中心区、惠新东桥) 7 中关村 -西北高校区域 8 六里桥 -西客站区域 9 木樨园区域 10 郊区新城(通州新城、昌平回龙观 /天通苑、顺义新城) ( 三 )各类热点楼宇内要尽量 “ 全覆盖 ” ,以满足 WLAN手机的上网需求。确实因商务 谈判或工程实施问题无法实现 “ 全覆盖 ” ,应优先确保重要区域的覆盖。 序号 热点类型 优先确保的覆盖 区域 1 高校 覆盖宿舍楼、教学楼、图书馆、阶梯教室等室内人群聚集区 2 连锁餐饮 餐饮区、休息区、等候区 3 移动营业厅 休息区、等候区、展示区 4 WLAN 终端卖场(手机 /笔记本等) 卖场区、休息区、等候区 5 移动自有办公楼宇 办公区、会议区、等候接待 区 6 交通枢纽 覆盖公共休息区 7 写字楼 楼内公共区域、公司前台、 会议室、洽谈室 8 地铁 /公交 站台等候区、休息区、车厢北京移动新建四网 (2G、 TD-SCDMA、 TD-LTE、 WLAN)融合室内覆盖设 计指导书 内 9 小商品批发市场 商铺区、休息区 10 居民区 /城中村 公共休闲区域、居民室内;利用室外覆盖方式进行立体覆盖 11 大型商场 休息区、等候区、餐饮区等 12星级酒店 /公寓 会议区、休闲区、咖啡厅 13 室外公共休闲区 /科技园区 /艺术区 利用室内外协同覆盖方式 进行立体覆盖 14 旅游 热门景点 利用室内外协同覆盖方式 进行立体覆盖 对于 十 大 WLAN 热点区域内要统筹兼顾室内、室外 WLAN建设需求,采取有效的协同覆盖技术手段,努力实现成片的 WLAN连续覆盖区域,提升用户业务感受。 WLAN 室外覆盖手段应优先解决室内热点需求,其次才是解决单纯的室外公共休闲需求。 3. 多技术共用分布系统设计流程 图 3-1 室内分布系统设计流程图 北京移动新建四网 (2G、 TD-SCDMA、 TD-LTE、 WLAN)融合室内覆盖设 计指导书 4. 多技术共用分布系统建设总体原则 ( 1) 室内分布系统的建设要统筹考虑 GSM/TD-SCDMA/TD-LTE/WLAN四网融合的目标,提前考虑 WLAN大规模部署以及 LTE引入等因素对分布结构的影响,避免后期频繁改动。 ( 2) 应综合考虑网络容量、系统干扰、资源情况、建设难度、投资成本等各种因素选择最佳建设模式。 ( 3) 应遵循现有的各技术制式下分布系统的设计原则,并满足各自系统的设计指标。 ( 4) 应精心设计分布系统拓扑结构,充分考虑新制式的影响,便于新系统的引入 :以 TD制式的技术条件来确定分区,以 WLAN制式的技术条件来确定分簇,使分布系统局部的调整尽量在分簇或分区的小范围内进行,避免引入新技术时对整个系统的拓扑结构进行大调整。 ( 5) 建设室内分布系统的物业点应能保证优质的室内覆盖,同时要控制好室 内信号,避免对室外构成强干扰。 ( 6) 分布系统建设应考虑多系统间的干扰,尤其关注室内 LTE 与 WLAN的天线隔离,以及多系统合路器的干扰抑制指标。 ( 7) 室内分布系统应 按照 WLAN 的频段进行模测和布放天线点 ,并采用 “多天线、小功率”的原则进行建设,电磁辐射必须满足国家和通信行业相关标准。 ( 8) 对于前期只出过 2G方案的站点,在 引入 WLAN 系统时, 首先对原 2 G系统 达不到 WLAN 覆盖效果的区域 进行补点,再馈入 WLAN 信号, 然后 对WLAN 容量需求高的重点区域单独布放 AP进行组网设计 。 ( 9) 对于前期出过 2G+TD 方案的站点,在馈入 WLAN系统时, 首先对原 2G+TD系统馈入 WLAN 信号,然后对 WLAN 覆盖弱区域或容量需求高的重点区域单独布放 AP进行组网设计 。 注 :四网融合设计方案对于 WLAN 系统而言 ,原则上 要以馈入方式为主 ,重点区域 (会议室、多功能厅等) 单独布放的原则来考虑 ,交换机 主要安装于机北京移动新建四网 (2G、 TD-SCDMA、 TD-LTE、 WLAN)融合室内覆盖设 计指导书 房或弱电竖井内, AP 馈入时主要安装于机房、弱电竖井 内, AP 单独布放时主要布放在功能区的吊顶内(根据现场情况 合理 安装) 。 5. 多系统 合路的 常用 组网方式 ( 1) 优选方式 1 经过两级合路 :第一路为 2G+ TD-LTE,第二路为 TD-LTE+ TD-SCDMA。 WLAN 在末端馈入 GSM一路。 ( 2) 优选方式 2 经过一级合路 :第一路为 2G+ TD-LTE+WLAN,第二路为 TD-LTE+ TD-SCDMA,(此种情况各系统需要单独布放主干线缆, 在楼宇内弱电竖井预留空间 能满足线缆或器件布放、安装的情况下 优选 )。 ( 3) 优选方式 3 经过两级合路 :第一路为 2G +TD-SCDMA+ TD-LTE,第二路为TD-LTE。 (改造情况下建议优先选择此方式,不改动原有的 2G、 TD系统, WLAN采用馈入 +单独布放 AP的方式) 北京移动新建四网 (2G、 TD-SCDMA、 TD-LTE、 WLAN)融合室内覆盖设 计指导书 6. 信源规划及设计 6.1. 信源选择 GSM系统为适应多通道,建议选用有接收分集功能的设备。 TD-SCDMA和 TD-LTE 系统主要设备类型为基带拉远型( BBU RRU)基站。 WLAN系统 AP现阶段 招标设备均为 802.11n设备。 6.2. 功率配置 6.2.1. GSM信源 信源功率配置应留有一定余量,典型设备功率可参照以下配置: 表 6.2-1 NOKIA 基站输出功率 载频配置 配置 4 5配置 12 基站功率( dBm) 35 29 注:单载频功率 43.7 dBm (满足 EDGE) 表 6.2-2 MOTO 基站输出功率 载频配置 配置 4 5配置 12 900M 基站功率( dBm) 35.4 32.4 1800M 基站功率( dBm) 34.4 31.4 表 6.2-3 干放功率计算表 载频配置 配置 4 5配置 12 干放功率计算 按照 6载频计算 按照 10载频计算 注:干放的输入功率必须满足设备要求,干放输出要求与实际开通情况相符,避免出现开通后,降低干放的输出功率减少上行干扰的问题 . 对部分覆盖面积较小的场景可降低功率设计。 北京移动新建四网 (2G、 TD-SCDMA、 TD-LTE、 WLAN)融合室内覆盖设 计指导书 6.2.2. TD-SCDMA 及 TD-LTE信源 TD-SCDMA室内分布选用 BBU+RRU作为信源,应使用 PCCPCH信道功率进 行分布系 统功率预算,为保证公共信道和上下行各业务平衡,室内分布系统设计 TD-SCDMA按照 PCCPCH信道功率(双码道)为 32dBm 取定,对部分覆盖面积较小的场景可降低功率设计 。 TD-LTE 单通道 20M带宽的发射功率 按 37dBm( 20W设备, 4载频 计算 ) 。 6.2.3. WLAN信源 WLAN系统放装型 AP按 20dBm(100mw)进行考虑,室内分布型 AP按 27dBm(500mw)进行考虑。 6.3. 容量核算 需根据楼宇用户数及移动用户渗透率及 2G、 TD-SCDMA、 TD-LTE、 WLAN业务比例测算各制式所需最小容量常规 情况下,各系统配置对应的容量如下: 6.3.1. 2G系统( GSM&DCS) 表 6.3-1 2G 基站载频与支持用户数 载波数(个) TCH 数(个) 话务量 2%(erl) 3 22 14.89 4 29 21.03 5 36 27.34 6 44 34.68 8 58 47.75 10 73 61.99 注:系统中多台干放的引入必然会对基站造成上行底噪的干扰,因此为了提高基站的性能,单个基站的干放数量超过一定数量需要分区,如下: 1、 写字楼单个基站的干放数量超过 6 台( 5W)需要分区。 2、 住宅、小区分布和别墅的基 站所带干放数量不超过 10 台( 10W)。 3、 其它楼宇的干放数量参考写字楼计算。 北京移动新建四网 (2G、 TD-SCDMA、 TD-LTE、 WLAN)融合室内覆盖设 计指导书 6.3.2. TD-SCDMA 系统 表 6.3-2 TD-SCDMA基站载频与支持用户数 载波数 (个) HSDPA时隙数(个) 支持的终端用户数(户) 支持的 HSDPA卡用户数(户) 3 6 343 187 4 6 889 187 5 9 889 280 6 12 889 373 注: TD-SCDMA 系统分区原则上同 2G系统分区数量。 6.3.3. WLAN系统 在满足集团要求的单用户吞吐量不低于 500kbps 的前提下,单 AP可支持的并发用户数为 20个。单 AP支持的最大关联用户数可按照 64个确定。 6.3.4. TD-LTE系统 根据集团“十二五”规划, TD-LTE主要承载高速数据业务( 500kbps),并具备承载语言业务的能力。 TD-LTE数据速率覆盖要求 如下:在室内单小区 20MHz组网情况下,要求单小区平均吞吐量满足 DL40Mbps/UL10M;若实际隔离条件不允许,可以按照单小区 10MHz、双频点异频组网规划,要求单小区平均吞吐量满足DL20Mbps/UL5M /10MHz。 LTE容量估算的方法不同于传统的容量 估算方法,影响 LTE容量估算的因素较多,包括环境、多天线技术、干扰消除、调度算法、设备性能等因素,因此不能简单的利用公式来进行计算。目前,业界主要通过系统仿真和实测统计数据的方法获得各种无线场景下、网络和 UE各种配置下的小区吞吐量和小区边缘吞吐量;在实际规划时,根据规划地的具体情况,查表确定 LTE的容量。 6.3.5. 注意事项 一般情况下, GSM900配置 O8以上 可以 考虑 分区或 引入 DCS1800, TD-SCDMA配置 一般首选 A频段 ,参考 2 G分区数量 ,容量高的区域 可考虑引入 F 或 E频段。 北京移动新建四网 (2G、 TD-SCDMA、 TD-LTE、 WLAN)融合室内覆盖设 计指导书 6.4. 小区规划 ( 1)小区规划要 考虑室内具体环境,可借助建筑物的楼板、墙体等自然屏障产生的穿透损耗形成小区间的隔离,这对于 TD-SCDMA、 TD-LTE这类频率并不充裕的系统尤其重要。 ( 2)空旷或封闭性较差的室内环境(如:同一楼层由多个小区覆盖的商场、超市,上下分区的楼宇中电梯及电梯厅,或挑空大堂、体育场馆等开放性室内环境),必须严格控制不同小区之间的覆盖区域,并通过不同小区之间采用异频组网等手段,保证分布系统达到性能指标要求。 ( 3)小区数量应均衡覆盖和容量,并结合楼宇结构、不同技术制式的设备性能来综合确定,从而避免后期容量增加对现网 室内分布系统做大的调整。 ( 4)多技术制式共用分布系统时,可在合路位置引入分区或分簇概念。由于TD-SCDMA是室内要求普遍覆盖的制式,可以 在 TD-SCDMA信源允许的分布系统损耗作为分区损耗的标准,定义在 25 30dB之间。 WLAN信源可作为分簇的标准,无功放时定义在 12 15dB 左右。以分区及分簇为基本单位,构建易于调整的分布系统拓扑结构。 6.5. 频率规划 多技术制式共用分布系统,应合理设计分布系统结构,避免多系统频率之间的相互干扰。 6.5.1. GSM系统 优先使用 900M 频段,在容量需求无法满足时可考虑引入 1800M 频段。 6.5.2. TD-SCDMA 系统 室内覆盖与室外覆盖尽量采用异频组网方式。在频率紧张的情况下,应保证与室外有切换关系的室内小区的主载频与室外小区主载频保持异频。 目前,室分主要使用 A频段,在 容量 需求 较大 的场合,可考虑使用 F频段。在 E频段设备成熟后,应将 E频段作为热点区域 TD-SCDMA系统室内覆盖的扩展频段。考虑到与 WLAN 频段相隔较近, E频段应从低端开始使用。 北京移动新建四网 (2G、 TD-SCDMA、 TD-LTE、 WLAN)融合室内覆盖设 计指导书 6.5.3. TD-LTE系统 室内采用 2.3GHz 频段( 2350MHz 2370MHz) ,采用双路组网方式 。 6.5.4. WLAN系统 WLAN系统开放频段为 2400MHz 2483.5MHz, 2.4GHz只有 3个互不干扰的频点。在需满足容量的场景下,应采用合理的网络规划方案使同频点的 AP 间信号不可达,以此规避干扰。 7. 分布系统规划及设计 7.1. 分区与分簇 图 7.1-1 分布系统分区 /分簇示意图 ( 1) 多制式分布系统设计,应以覆盖最受限的 WLAN制式的技术条件来确定天线覆盖半径,并构建分布系统基本单元(“分簇”)。簇内天线点数量尽量均衡,天线位置相对集中。 ( 2) 以 TD-SCDMA制式的技术条件来确定分区。一个分区内可有多个分簇。各分区应尽量保持良好的空间隔离,以便于 TD空间复用 等技术的应用并提高 TD业务吞吐量。 7.2. 分簇规划 ( 1)对于多隔断的封闭空间, WLAN天线覆盖半径取 6 10米。对于开阔空间,WLAN天线的覆盖半径可适当扩大 (以上均以模测数据为准 )。 北京移动新建四网 (2G、 TD-SCDMA、 TD-LTE、 WLAN)融合室内覆盖设 计指导书 ( 2)因用户上网体验与 WLAN信号强度直接相关,故 WLAN天线口功率应在满足电磁辐射标准的前提下尽可能做大,天线口功率以 10 15dBm为宜。 ( 3) 500mW室内分布型 WLAN AP,设计中可按支持 4 6个天线,覆盖面积 8001200平方米进行规划。 ( 4)由于 WLAN 干放比 WLAN AP昂贵,干放性能难以保证易引入干扰,且 不符合国家无委相关规定, WLAN AP末端不应再接入干放。 ( 5)分簇内其它技术制式的功率要求如下: 表 7.2-1 天线口功率与前端功率要求 技术制式 天线口功率( dBm) 分簇 WLAN合路器前端其它制式功率( dBm) TD-SCDMA 0 10 11 22 TD-LTE 10 15 21 26 DCS1800 6 10 17 21 GSM900 4 6 13 16 7.3. 切换区规划 室内分布系统小区切换区域的规划建议遵循以下原则: ( 1)切换区域应综合考虑切换时间要求及小区间干扰水平等因素设定。 ( 2)室内分布系统小区与室外宏基站的切换区域规划在建筑物的入口处。 ( 3)电梯的小区划分:建议将电梯与低层划分为同一小区,电梯厅尽量使用与电梯同小区信号覆盖,确保电梯与平层之间的切换在电梯厅内发生。 7.4. 外泄控制 室内覆盖系统的信号不过度覆盖室外,保证覆盖建筑物 10 15 米外室内覆盖系统电平低于室外 15dBm。 为防止信号过度泄漏,靠近楼宇门窗处的天线可按如下方法处理: ( 1) 5层以下可以采用定向吸顶天线 ; 北京移动新建四网 (2G、 TD-SCDMA、 TD-LTE、 WLAN)融合室内覆盖设 计指导书 ( 2) 如果楼宇周边有立交桥、过街天桥,可以根据桥的高度适当增加定向吸顶天线的使用楼层; ( 3) 由不同基站覆盖的相邻楼宇, 如果距离小于等于 20米,需要增加定向吸顶天线,防止泄漏 7.5. 设计注意事项 7.5.1. 天线、器件 使用原则 : 考虑到 WLAN、 TD-LTE系统的合路,器件选择上优先选用工作频率范围为 800 2500MHz 的器件 。 7.5.2. 馈线使 用原则 : 室分系统平层馈线中长度超过 50m的 需更使用 7/8馈线;主干馈线中长度超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