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子散文学案答案汇总.doc_第1页
诸子散文学案答案汇总.doc_第2页
诸子散文学案答案汇总.doc_第3页
诸子散文学案答案汇总.doc_第4页
诸子散文学案答案汇总.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学案答案一、指出通假字并解释1、鼓瑟希 希-稀2、莫春者 莫-暮3、唯求则非邦也与 与-欤二、指出词类活用并解释1、端章甫 名-动,穿着礼服,戴着礼帽2、风乎舞雩 名-动 吹风3、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形-名 小相,大相4、曾皙后 名-动 落在后面5、可使足民 使动 使充足三、指出文言句式并翻译1、不吾知也 宾语前置2、则何以哉 宾语前置3、异乎三子者之撰 介宾后置4、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谨 介宾后置5、为国以礼 介宾后置四、一词多义(一)以 :1、以吾一日长乎尔 因为 连词2、毋吾以也 认为 动词3、则何以哉 动词 用4、加之以师旅 介词 用5、以俟君子 连词 来(二)尔:1、以吾一日长乎尔 你 代词2、子路率尔而对曰 词尾 的样子(三)言:1、亦各言其志也 说 动词2、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说的话 名词(四)如1、如五六十 或者 2、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至于 3、如或知尔 如果 (五)方1、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名 是非准则,道理2、方六七十 方圆 五、重点字词1、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 加,施加;因, 接着2、夫子哂之 哂,笑3、比及三年,可使足民 比及,等到4、舍瑟而作 作,起身5、冠者五六人 冠者,成年人6、吾与点也 与,赞同7、居则曰 居,闲居8、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 摄,夹,迫。六、文言断句请用斜线给下面的文段断句。(1)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子路闻之喜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2)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3)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七、文学常识填空论语是 ( 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 )编纂的记录( 孔子及其弟子的 )的言行的书籍,孔子名( 丘 ),字( 仲尼 ),(春秋 )时期鲁国人,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其思想的核心是“仁”,孔子认为“仁”是指 ( 克己复礼或仁爱 )。你最喜欢论语中的哪句话( )。八、侍坐中体现了孔子的教育智慧,请你结合自己的理解谈谈。不少于200字(可从师生关系、教学方法、教学重点、教学目的等方面任选一方面来谈)。附断句答案:(1)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子路闻之喜。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2)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3)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孟子学案答案王好战,请以战喻一、1、直只 2、无毋 3颁斑 4、涂途二、1、鼓,名词作动词,敲鼓、打鼓。2树,名词作动词,种。3、衣,名词作动词,穿衣服。4、王,名作动,称王。5、生、死,作名词。活着的人,死了的人6、罪,名词作动词,怪罪、推罪。7、谨,形容词作动词,认真(小心)从事 8、同5三、1、判断句;2 判断句; 3判断句;4 同3; 5、宾语前置; 6、状语后置; 7、状语后置; 8状语后置; 9状语后置 四、1、以,用; 2、按照; 3、凭借; 4 用五、1、饥荒、灾荒; 2接、交战。曳、拖着; 3有的人; 4、反复陈述;5、违背、不遵守;6、失去、错过时机庄暴见孟子一、1、由犹;有的版本“今之乐犹古之乐”2、与欤,语气词;3、直只; 4、“害”“曷”; 5、女汝二、1、语,名词作动词;2、鼓、名词作动词,演奏;3、王,名词作动词,称王;4、子、名词作状语,像儿子一样; 5、欢乐,形容词意动用法;6、乐、忧:形容词意动用法,以 为欢乐,以 为忧愁。三、1、介宾短语中宾语前置;2、宾语前置;3、宾语前置;4、宾语前置;5、宾语前置;6、状语后置;7、状语后置;8、状语后置;9、状语后置;10、状语后置;11、被动句;12、状语后置齐桓晋文之事一、1、刑型; 反返二、第一个老和幼,是形容词作动词,尊敬、爱护。第二个老和幼,是形容词作名词,老人、小孩三、(1)阳货欲见孔子而恶无礼,大夫有赐于士,不得受于其家,则往拜其门。阳货矙孔子之亡也,而馈孔子蒸豚;孔子亦矙其亡也,而往拜之。当是时,阳货先,岂得不见?(2)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殍,此率兽而食人也。(3)曰:“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 曰:“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故王之不王,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四、轲 子舆 恻隐之心 羞恶之心 辞让之心 是非之心逍遥游学案答案 文言总结一、通假字1北冥有鱼、南冥、有冥海者 (冥,通“溟”)2三餐而反 (反,通“返”)3旬有五日而后反(有,通“又” 反,通“返” )4小知不及大知、故夫知效一官(知,通“智”)5汤之问棘也是已(已,通“矣”)6此小大之辩也、而御六气之辩(辩,同“辨”;辩,通”变”)7而征一国(而,通“能”)二、古今异义1野马也,尘埃也(古义:指游气。今天:野生动物的一种)2三餐而反,腹犹果然(古义:吃饱的样子。今义:副词,表示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3众人匹之,不亦悲乎(古义:般人。今义:大家,许多人)4虽然,犹有未树也(古义:虽然这样。今义;表示转折关系的连词)三、词类活用 1名词用作动词:而后乃今将图南 图谋,打算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向南飞然后图南 向南飞2.名词作状语:水击三千里 误,非名词作状语(或“在水面上”)时则不至 有时候宿舂粮 用一晚上的时间三月聚粮 用三个月的时间3.形容词作名词:齐谐者,志怪者也 记4.使动用法: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使动,使有效,使联合,使满意,使信任)四、重点实词怒、抟、扶摇、培、夭阏、决起、抢、适、修、劝、数数然、待五、重点虚词1.之(1)_结构助词,的_鹏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谐之言曰其翼若垂天之云楚之南有冥灵者穷发之北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此小大之辩也定乎内外之分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2)_取独_鹏之徙于南冥也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风之积也不厚且夫水之积也不厚汤之问棘也是已(3)_代词_而莫之夭阏者 (代鹏)则芥为之舟 (代杯水)蜩与学鸠笑之曰(代鹏)之二虫又何知 (指示代词,这)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 (代彭祖)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 (代宋荣子)(4)_动词,到,往_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2.而:(1)_顺接_化而为鸟其远而无所至极邪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抢榆枋而止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不过数仞而下(2)_修饰_怒而飞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决起而飞我腾跃而上夫列子御风而行(3)_转折_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而彼且奚适也(4)_并列_水浅而舟大也3.以 (1)_介词,凭借_去以六月息者也奚以知其然也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生物之以息相吹也以五百岁为春(2)_相当于“而”,表修饰_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4且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 连词,况且且适南冥也 副词,将要5.然奚以知其然也 这样未数数然也 的样子6.其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用在选择问句中,是还是)7.则时则不至 (或)8.焉置杯焉则胶 (兼词,于之)六、特殊句式1.判断句: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此小年也 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2.状语后置:去以六月息者也3.宾语前置莫之夭阏者 (莫夭阏之者)之二虫又何知(知何)奚以知其然也(以奚)彼且奚适也(适奚)彼且恶乎待哉(待恶) 拓展延伸一、知识链接作者及背景逍遥游是庄子 内篇的首篇,是庄子的代表作,比较集中地表现了庄子追求绝对自由的人生观。 逍遥游全文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总论,论证世间万物都是“_有待_”而不自由的,自己追求的是“_无待_”的最高境界。第二部分通过一系列的寓言故事,论证第一部分提出的“_至人无己_”“_神人无功_”“_圣人无名_”的境界,以及通过“无为”达到这一境界的主张。全篇集中表现庄子哲学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即虚无主义与绝对自由。课文选的是第一部分,共三段。二、拓展探究读庄子(唐)白居易庄生齐物同归一,我道同中有不同。遂性逍遥虽一致,鸾凰终较胜蛇虫。 1下列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B)A庄子的“齐物论”主张万事万物虽然看起来千差万别,但归根结底是齐一的,没有所谓大小、好坏、是非和不同。B作者认为,庄子的齐一万物的主张有自相矛盾之处。因为和鸾凰相比,蛇虫是不逍遥的。C毛泽东“斥鴳每闻欺大鸟,昆鸡长笑老鹰非”与李商隐“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鸳雏竟未休”的诗句,都证明了在庄子的故事里,鸾凰的境界较之蛇虫更胜一筹。D在顺应本性、自在逍遥这一点上,蛇虫和鸾凰可能没有什么不同,但并不等于在客观上鸾凰和蛇虫没有差别。2.白居易的观点你是否同意?结合课文逍遥游中所学到的知识,谈谈你对“逍遥”的理解。(4分)_三、断句1. 稽庄子之指义/大都以至理自然/故首逍遥游/逍遥则彼此齐/故次齐物论/齐则无生/无生而生所以存/故次养生主/善养生则足处世变/故次人间世/能处世变则徳日起/故次徳充符/徳者/得其所真宰也/故次大宗师/真宰得则天下不能违/故次应帝王/此论著之伦贯/皆括于内篇七篇 (孙应鳌南华真经序)2. 鲲鹏之图南/斥鷃笑之/斥鷃之腾跃/自以为足矣/此小大之不同也/故曰/此小大之辩也/然鲲鹏斥鷃各有其体/所以不逍遥耳/夫逍遥者/岂复离乎本体哉/但能各冥其极/均为逍遥/累乎其体/则均为困苦/故逍遥之与困苦/特在其了与不了之间尔 (王雱南华真经新传)庖丁解牛学案答案一、指出下列词语的含义:善:善哉! (善:美好)善刀而藏之 (善:通“缮”,修治,引申为“擦拭”)族:族庖月更刀 (族:众,一般)每至于族 (族:筋骨错结的地方)二、指出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为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 (为:替,给) 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 (第一个为是动词,做;第二个为是介词,因为。) 视为止,行为迟 (两个为都是介词,因为) 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 (两个为都是介词,因为)乎 技盖至此乎 (乎:句尾语气词,呢) 进乎技矣 (乎:相当于“于”) 依乎天理 (乎:相当于“于”) 而况大軱乎 (乎:句尾语气词,呢) 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乎:句中语气词,表停顿)然奏刀騞然 (然:的样子)因其固然 (然:的样子)虽然,每至于族 (然:这样)怵然为戒 (然:的样子)于合于桑林之舞 于:介词,引出宾语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于:介词,从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于:介词,对于 虽然,每至于族 于:介词,引出宾语而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 而:连词,均表并列而况大軱乎 而:连词,表顺接提刀而立 而:连词,表修饰。善刀而藏之 而:连词,表顺接三、指出句中古今异义并解释依乎天理 天然的生理结构/天道因其固然 本来的样子/副词,表示承认事实,引起下文转折。虽然,每至于族 虽然这样/关联词四、指出句中通假字并解释善刀而藏之 善通“缮”,修治技盖至此乎 盖通“盍”,何。五、指出词类活用并解释足之所履 履,名作动,踏良庖岁更刀,族庖月更刀 岁、月:名作状,一年,一月。六、指出特殊句式类型 臣之所好者,道也 判断句 技经肯綮之未尝 状后 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宾前七、解释成语1、庖丁解牛: 比喻经过反复实践,掌握了事物的客观规律,做事得心应手,运用自如。2、目无全牛: 比喻技术熟练到了得心应手的境地。3、切中肯綮:正好切中事情的关键。4、新硎初试:比喻初露锋芒。 发硎新试:5、游刃有余: 比喻工作熟练,有实际经验,解决问题毫不费事。6、踌躇满志:形容心满意足或十分得意的样子。八、文学常识填空庄子(前369前286),名( 周 ),战国时宋国蒙(今河南商丘县东北)人。( 道 )家学说的创始人之一,和老子并称为( 老庄 )。庄子的文章多采用( 寓言 )形式,在感性的形象和有趣的故事中,让读者自己去体会其中的深意,富有幽默讽刺的意味。鲁迅曾说:“其文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可见,庄子的文章具有浓厚的( 文学 )色彩。可以说,庄子代表了先秦散文的最高成就。九、断句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