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高楼乡第一中学八年级物理全册 1.3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学案(无答案) 沪科版.doc_第1页
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高楼乡第一中学八年级物理全册 1.3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学案(无答案) 沪科版.doc_第2页
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高楼乡第一中学八年级物理全册 1.3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学案(无答案) 沪科版.doc_第3页
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高楼乡第一中学八年级物理全册 1.3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学案(无答案) 沪科版.doc_第4页
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高楼乡第一中学八年级物理全册 1.3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学案(无答案) 沪科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3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学习目标 1、了解物理知识的一些现代应用。2、了解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3、了解物理学家的科学精神与伟大情怀。课前准备1.收集并阅读有关哥白尼、伽利略、牛顿、爱因斯坦、波尔等物理学家的故事,体会并总结这些物理学家身上具有哪些优秀品质?2预习记录通过预习课文,你学会了什么,有哪些疑问,请简要记录下来:合作探究 一、知识园地硕果累累活动1:阅读课本第11页第一个段标知识园地硕果累累,讨论并回答下列问题:1、物理知识在生活中有哪些方面的应用?2、通过前面的学习,请你叙述一下在你心目中什么是物理学?请给物理学下一个简单的定义。物理学是 。二、科学探索其乐无穷活动2:阅读课本第13页第二个段标科学探究其乐无穷,讨论并完成下列探究过程:“两个铁球同时落地”的探究过程:提出问题: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经提出重的物体下落快,轻的下落的慢。而伽利略认为轻的物体下落的不一定慢,你认为物体下落的快慢与物体的轻重有关系吗?猜想与假设:物体下落的快慢与物体的轻重 (选填“有”或“没有”)关系。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伽利略是让助手在比较高的斜塔进行实验,要求两球同时离开手进行下落(两个球都是铅球,只是一个大,一个小)。你打算怎样去验证你的猜想是不是正确呢?写出你的计划。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做一做,看看你的实验结果是什么?分析论证:由实验结果能得出什么结论?交流与评估:你觉的通过一次实验就得出的结论可靠吗?应该如何做?通过以上探究,请你概括科学探究包括哪些主要因素?科学精神永远高扬活动3:科学家们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还为后人留下了永远高扬的科学精神。请阅读课本第13页第二个段标科学精神永远高扬,并归纳:我们应当向这些科学家学习什么样的科学精神呢? 说 明可播放一些视频,如发射神七的过程、超导磁悬浮现象、激光手术刀等,尽量增加趣味性.第二章节 第一节动与静学习目标 1. 知道我们生活在一个运动的世界里,能举例说明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的自然现象与运动的关系。2. 了解人们以多种方式描述运动的世界(如诗歌、绘画、音乐、词汇等),能说出一些常用的描述运动诗句和词语。3. 知道如何科学描述物体的运动与静止;知道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课前准备 收集信息请你收集一些日常生活中运动和静止的例子(各个方面)并记录下来,准备课上与同学交流。2预习记录通过预习课文,你学会了什么,有哪些疑问,请简要记录下来:合作探究 一、运动的世界 活动1:请看教材图2-1图2-3,日出日落、月盈月亏、星移斗转,冬去春来、风起云涌、潮涨潮落,说明了什么?请举出一些你认为运动的例子。二、运动的描述活动2:阅读课本19页内容,思考:(1)诗人画家音乐家如何赞美运动的?(2)科学家是用什么来描述运动呢?(也就是物理学中如何描述运动呢?)阅读课本上的“交流与讨论”思考:为什么小明没有看见花花跑动却说花花跑得真快呢活动3:探究“什么是运动和静止?”讨论:李明背着书包向学校走去。李明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书包呢?小王骑自行车上街。自行车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小王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正在行驶的汽车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汽车上的坐椅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总结:通过对以上问题的讨论,你对运动和静止的描述有什么看法?你能总结一下什么是静止什么是运动了吗?分析: “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这两名歌词中包含了什么科学道理呢?以树木做参照物,你看到的哪些物体是运动的?哪些是静止的? 太阳从东方升起,是以什么为参照物的?三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填一填1.机械运动: 叫机械运动,称简称 2.参照物: 叫参照物3.静止: 则称这个物体是静止的 活动4:阅读讨论,回答下面的问题:(1)什么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一?课本中举了哪些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2)参照物的选择原则是什么?填一填运动和静止是 的,与 有关。说 明本环节意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感受世界的美好,若在课堂上播放有关音像资料效果更好本环节意在从“生活”走向“物理”通过让学生分析生活实例,为“参照物”做下铺垫本环节采用设疑,提问讨论的方法,要完全交给学生,可采用小组互相置疑,在矛盾碰撞中理解“参照物”,从而明白分析运动静止是离不开参照物的这里可以引导学生举例说明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分析的结果是不同的第二节 长度与时间的测量学习目标1.知道国际单位中长度与时间的基本单位;会进行常用长度、时间单位的换算;能利用生活常见的一些周期现象估测时间。2.会正确使用手表或停表测量时间,.会正确使用毫米刻度尺测量长度3.能利用生活中已知长度的物品进行长度的估测。4.会正确记录测量所得的数据,知道测量存在误差.课前准备 家庭实验:请你测量:1、你的拇指指甲的宽度,中指和手臂的长2、你的脉搏跳动一次的时间,并记录下来,准备课上与同学交流。2预习记录 通过预习课文,你学会了什么,有哪些疑问,请简要记录下来:合作探究 一、测量单位活动1:阅读课本p21p22思考下面的问题:为什么要制定国际单位制?各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你会吗?50 nm= m 5 h= s观察三角板和米尺看看1cm.,1dm,1m究竟有多长?填写单位:啤酒瓶高29 珠峰高8.84 二、测量活动 活动2:想一想 为什么要选择适当的测量工具测物体?说说你了解的测量工具:活动3:1.阅读课本p23, 掌握刻度尺的使用方法后,测量课本的长度和宽度并填表。 2.练一练:.如图2-2-1所示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这把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所测物体的长度是 cm。 图2-2-2所示的刻度尺来测金属块的长度,下列测量结果正确的是( ) 活动4:完成活动2长度估测和课后作业1, 完成活动3时间的测量, 完成课后作业4三、测量误差 :活动5:阅读p25信息窗,交流并思考:你与其它同学对比测量数据,结果相同吗?为什么不同?怎样才能减小误差?填一填1. 叫误差。2.减小误差的方法: 李明同学对于同一物体进行五次测量,记录如下:15.2cm 15.1cm 15.3cm 17.3cm 15.3cm 其中有一次测量明显错误,它是( ),该物体的长度为( )。 说 明本环节是本节课的难点也是重点,学生在做测量实验时,教师要注意巡视及时发现学生操作和记录数据中的错误,并注意纠正,总结及巩固练习,用实物投影效果好。本环节意在让学生学会“估测”记“特殊的测量方法”-以多求少法,应注意不仅让学生说出结果更要说出所采用的方法,采用小组合作的方法效果会更好本环节采用交流讨论的方式完成,注意让学生区分“误差”和“错误”第三节 快与慢学习目标 1知道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2理解速度的概念,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并会进行简单的计算。3能够科学的判断物体是匀速直线运动还是变速直线运动。课前准备 家庭实验估测你家到学校的路程,用表测出你上学路上所用的时间。2.自带物品 玩具汽车、手表3预习记录通过预习课文,你学会了什么,有哪些疑问,请简要记录下来:合作探究 一、怎样比较运动的快慢活动1:把你家庭实验测的数据和同学们的相比较,讨论以下问题:1.你和同学谁从家到学校运动的快?2.你认为比较物体运动快慢,需比较什么物理量?3.如何比较这两个物理量,更容易比较出物体运动的快慢?4.认真观察图和同学讨论:图甲是采用什么方法比较运动员的快慢的?图乙是采用什么方法较运动员的快慢的?活动2:阅读教材第26页,第一部分内容,完成下列问题:1.速度是指 ,它是采用 的方法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2.公式为 。3.国际单位制中是 ,常用单位有 。4.请试着推导出它们的换算关系1m/s= km/h。5.计算出你上学路上的速度,并与同学比较运动的快慢。6.速度的变形式为: 、 。活动3:测量你带的玩具汽车的速度原理:需测量的物理量:速度的大小:活动4:阅读教材第27页,信息窗的内容,了解其他测速度的方法。二、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活动5:1.按照物体运动路线的曲直,可把物体的运动分为哪两类?你能举出实例吗?2.在直线运送中,按照速度是否改变,又可分为哪两类?你能举出实例吗?3.观察图2-25,并计算出速度。你能判断出汽车做的什么运动吗?它的运动有有什么特点?4. 观察图2-26,并计算出速度。你能判断出天鹅做的什么运动吗?它的运动有有什么特点?5.你上学路上的运动是怎样的?我们求出的速度是你上学路程上的什么速度?说 明复习巩固路程、时间的测量;从实际问题出发,激发学习兴趣,也容易让学生找出比较快慢的两个因素。巧合的话,有的路程、时间相同,可以降低比较快慢的难度。既巩固公式的计算,又明确速度大小和运动快慢的关系。教师提供直尺学会观察生活、思考生活,物理来源于生活细心的观察。第四节 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学习目标 1、学习采用将路程或时间分成若干段的方法来研究速度的变化。2、认识科学探究活动。3、培养对物体运动快慢判断的能力。课前准备 1收集信息 在乘车时,认真观察、体验汽车的行驶情况,通过速度仪记录下当时的速度。2.自带物品 手表3预习记录 通过预习课文,你学会了什么,有哪些疑问,请简要记录下来:合作探究 一、问题的提出:如下图,一辆小车从斜面上滑下问题:小车的速度是怎么变化的呢?二、猜想与假设:根据你的生活经验,你做出的猜想是: 三、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1、制订计划:根据我们前面的学习,我们要想研究小车在斜面上速度的变化,我们可以采用分段的方式把斜面 ,然后分别测量小车运动的 ,再利用速度公式 计算出小车的 。(在上图画出示意图)因为要计算小车的速度,根据速度公式需要测量小车运动的 和 ,我们要选择的实验器材是 。2、思考:1)、小车运动的距离是哪一段呢?请你在右图中标出来2)、在我们分的时候,你是把时间分成两段还是把路程分成两段?在图上标出来并写上分得的大小。3)、你是如何测量上边一段的时间的?4)、我们该如何测量下面一段的时间?是把小车放在中间松手后直接测量吗?3、实验表格: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应该测量什么?需要计算什么?你觉得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应该包含有哪些项目?请把实验表格画在下面的空白处。四、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根据刚才的分析与研究,进行实验,把测得的数据记录入刚才设计的表格注意:对于在实验中的发现、心得以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