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滕州市大坞镇大坞中学八年级政治上册 消费教案 鲁教版(1).doc_第1页
山东省滕州市大坞镇大坞中学八年级政治上册 消费教案 鲁教版(1).doc_第2页
山东省滕州市大坞镇大坞中学八年级政治上册 消费教案 鲁教版(1).doc_第3页
山东省滕州市大坞镇大坞中学八年级政治上册 消费教案 鲁教版(1).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消费【教学目标】1、 知识方面:1) 了解消费和消费者的定义,知道消费要具有一定的经济基础。2) 调查中学生消费的特点,了解中学生名牌消费、超前消费现象,得出中学生消费呈现出侈靡趋势的结论。3) 了解消费行为。2、 能力方面:培养调查访问及简单的数据整理能力,着重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概括能力和参与生活实践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养成适度消费、理性消费等消费习惯,培养学生成为理性的消费者。【教材分析】 关于消费,对于初中学生并不陌生,学校都会组织学生收集有关的资料,做成手抄报或在学校宣传栏进行宣传,呼吁大家合理消费。通过搜集和调查,让学生了解资源浪费、浪费给生产生活带来的严重危害,懂得要从小节约资源,体验劳动的甘苦,珍惜父母的劳动成果,学会勤俭节约。 本节课秉承新课标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主体,立足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实际进行教学。由于消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息息相关,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消费观,学生各种各样的消费心理也总是在自觉或不自觉地影响着其消费行为。因此,通过对实际生活情境中人物的消费行为进行分析,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理解四种不同的消费心理,明白其利害,并从自身出发,以不同角度思考自己应如何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把握四个消费原则。整节课力求通过合作探究与体验感知,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掌握知识,提高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从而让学生在合作探究和体验感知中完成教学的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4 消费是多彩的,拮据的人们精打细算,透露着精明,宽裕的人们自如优雅,显示着潇洒吃名牌、穿名牌、用名牌,而曾被誉为一方净土的校园也“在劫难逃”。无论是腰缠万贯的“大款”,还是收入欠丰的“工薪族”,他们为孩子花钱似乎从不吝啬。于是,在校园里,就多了那么些打手机、听mp3、穿耐克、吃麦当劳的“校园款爷”。高消费浪潮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进入校园。一、什么是消费 消费是人类通过消费品满足自身欲望的一种经济行为。泛指开销,耗费。可以理解为为了生产和生活需要而消耗物质财富。 “消费”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含义。狭义的消费仅指生活消费,广义的消费既包括生活消费,也包括生产消费。消费行为与人类活动密不可分,人类要生存、发展,就需要有用于吃、穿、住、行等方面的生活资料,而生活资料的取得就必须进行生产。在原始社会初期,人们用石块、木棒作为生产工具,维持简单的生存,没有剩余产品,也没有产品交换。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进入人们生活 领域的产品也越来越多,人类生活消费也由生存型向享受型、发展型转变。尤其是资本主义社会成立至现代,经过三次工业革命,生产力有了飞速的发展,生活消费的领域也越来越宽,汽车、住房已进入人们的生活,人们的生产与生活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学生的消费观和消费状况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尤其是部分中学生的超前消费给家庭、社会以及他们的健康成长都带来了负面影响。为了解当前中学生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临猗调查队在全县三所高中(临猗中学、银星学校、牛杜中学)随机抽取30名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多数学生都能理性的消费,少数学生的攀比心、虚荣心较强;部分学生盲目追求名牌,对昂贵消费品和娱乐活动过分投入,不仅给家庭带来经济压力,而且影响了自身的学习和学校良好的氛围。二、生消费的特点 当今社会,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社会财富持续增长,中学生也变得越来越有钱,呈现出与以往不同的特点。 课堂活动: 1、学生填写自己一个月的开支情况,填写在下面的表格里。生活成本学习成本休闲成本合计合计项目伙食零食服饰住宿交通日用品社交费书本费学习用品费上网手机随身听其他金额讨论:1、中学生的零用钱主要用途有哪些?说明了什么问题?2、 你认为,那些是合理的消费,那些是不合理的消费?(编者注:学生或许会有各种说法,教师需正确引导三、什么是消费者 消费者,简单的讲,就是使用产品、消耗产品的人。法律意义上的消费者指的是个人以生活消费为目的购买或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的社会成员。 在市场中,所谓消费者是指非以盈利为目的的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人。从比较各国立法对消费以及消费者的定义来看,实际上,消费者这个概念它在商品交易领域,它是和商人相区别的概念。消费者就是指非以盈利为目的的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人。它不是以盈利为目的购买商品和接受服务的人。消费者购买或者接受某种商品或者服务,只要不是用于交易,不是为了盈利为目的,都可以看作是一种消费,不管他购买这个商品是自己使用,是送人,是保存,是供自己欣赏还是用于其它的目的,或者供自己的家人使用,都可以看作是消费者。 1962年3月15日,美国前总统约翰.肯尼迪在美国国会发表了关于保护消费者利益的总统特别咨文,首次提出了著名的消费者的四项权利,即:有权获得安全保障;有权获得正确资料;有权自由决定选择;有权提出消费意见。肯尼迪提出这这四项权利,以后逐渐为世界各国消费者组织所公认,并作为最基本的工作目标。1983年,国际消费者联盟组织确定每年的3月15日为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中国消费者协会于1987年9月加入国际消费者联盟组织后,也确定每年的3月15日国际消费者权益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少人的消费观也在不断地变化,例如在开的车子、住的房子以及穿戴的选择上高消费,会使身养成大手大脚消费惯了,难免会养成一些不正确的消费观念。尽管我们国家经济发展了,人们的生活逐渐的富裕起来,但是国家还不很发达,还有一些地区和家庭处于贫困状态,还有与你们一样的同龄人上不起学。所以我们国家要富强起来,我们自身要取得一定的成就,必须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教材解读【建议】本节课从学生最熟悉的生活消费入手,让学生通过感受生活,提高理论思维能力、深入分析经济问题以及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对于学生,消费是既有经历又有感受的熟悉的话题,因而教学中可以围绕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话题展开,引导学生开展讨论、进行探究,易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说明】宏观经济学中,消费指某时期一人或一国用于消费品的总支出。严格地说,“消费”应仅指这一时期中那些完全用掉了的(分享过的或“吃掉了的)消费品。但在实际上,消费支出包括所有已购买的商品,而这其中许多商品的使用时间要远远超出考察时期,如家具、衣物和汽车等。不管生产力如何发展,人们的生活消费领域是如何拓宽,人们的消费类型并未改变,仍是生产消费与生活消费两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第二条:“消费者为生活消费需要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其权益受本法保护”中的“生活消费”指的就是与生产消费相区别的概念,因此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调整的是与生产消费相区别的生活消费领域,而不能将其狭隘的理解为日常生活行为。【建议】教师可实事先组织学生进行一次社会调查:你的零用钱怎么花? 中学生零花钱的主要用途主要有5个方面:1、用于购买书籍。中学生在书籍方面投资较大,占总额的23.8%2、用于储蓄。学生把未花完的零用钱进行储蓄,占到零花钱总额的22.3%。3、用于购买零食。大多数学生都有喜欢吃零食的习惯,占了较大的比例,占到零花钱总额的26.9%。4、用于购买衣服,饰品。占到零花钱总额的13.5%5、用于娱乐消费。娱乐消费占到零花钱总额的13.5%。另外、中学生中拥有通讯工具的占被调查总人数的50%。在拥有手机的群体中,月花费高于100元的占到30%,对于这部分人,按照每条短信0.10元,话费每分钟0.20元计算,月平均支出在100元以上。 调查结果表明,多数学生都能理性的消费,少数学生的攀比心、虚荣心较强;部分学生盲目追求名牌,对昂贵消费品和娱乐活动过分投入,不仅给家庭带来经济压力,而且影响了自身的学习和学校良好的氛围。全国消费者投诉电话只有一个:12315,请勿相信其他电话,以免上当受骗。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国家依照社会经济运行的需要和市场上消费者的主体地位,制定明确的立法,这就使消费者权益不仅是一种公共约定和共认的规范,还得到了国家法律的确认和保护。早在20世纪60年代初,国际消费者联盟就已确定了消费者有下列基本权利:(1) 安全保障权(2) 知悉真情权(3) 自主选择权(4) 公平交易权(5)依法求偿权(6)求教获知权(7)依法结社权(8)维护尊严权(9)监督批评权全球最富裕的国家之一瑞士,生活水平居世界前列,但瑞士人却以节俭闻名于世。瑞士人的富而不奢给我们多少带来一些启示。作为中学生在满足的正常消费之外,更应该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巩固练习:1谈一谈:统计自己一个月的开支情况,看看有没有超支,谈谈自己超支的原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