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烟台市黄务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 2《我的母亲》教案2 鲁教版五四制.doc_第1页
山东省烟台市黄务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 2《我的母亲》教案2 鲁教版五四制.doc_第2页
山东省烟台市黄务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 2《我的母亲》教案2 鲁教版五四制.doc_第3页
山东省烟台市黄务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 2《我的母亲》教案2 鲁教版五四制.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题我的母亲课型新授课主备教师二次备课教师教学目标1理解母亲对“我”的做人训练,感受作者对母亲的感情。2理解文章中关键语句的含义。教学重点难点目标1、2教学资源多媒体、黑板教法学法自主、合作、探究通案内容设计个案内容设计教学内容一、导入新课:母亲是人生的第一位老师。作者回顾自己所走过的道路,把深情的目光投向母亲,用朴实的文字表达了对母亲深切的怀念。读读这些文字,了解这位学者少年成长的历程,也许对你会有许多启迪。二、关于作者三、阅读课文,整体感知默读提示及要求:1抓住关键句、段。2。注意字词,读准字音,辨清字形。3读完后,用一句话总结全文。4理清文章结构。四、学习课文内容1让学生提出自己在阅读中遇到的难题,或者值得思考的问题,集中起来加以讨论。2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讨论交流。(1)用一句话概括母亲的形象特点。(2)为什么说她又是“严父”?(3)课文写了母亲哪几件事?这些事情突出母亲的什么品性?五、探究活动请你就作者母亲的为人、教子方法,谈谈自己的理解与看法。学生可以发表自己的见解,不要求统一答案,也可以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畅所欲言六、小结 这是一首质朴动人的对母亲的赞歌,作者怀着深深的敬意和爱戴,记下了自己的母亲这可亲可敬的美好形象,唱出了一支深情的颂歌,“爱”的感情贯穿全文。一、 整体感知,初识母亲不易的生活1、导入:今天一起来学习我的母亲。谁的母亲?(生)2、假如你是胡适,你怎么向别人介绍母亲所处的这个大家庭的情况?(生)3、家中有一大推儿女,这种人家的后母不好当!母亲的生活不容易。我们不由得感叹:母亲的命真 啊!(课件)(生:苦。师:板书)二、细细品读,理解母亲多面的性格1、母亲的我命这么苦,她会跟人诉苦吗?在文中找出理由,并用笔划出关键词句。生:看法1:不会。理由:(1)第10段、12段“从来没有一句伤人感情的话”,8段过年生:看法2:会。理由:8段大哥行为,11段哭丈夫(向死去的人哭,应该用哭诉。哭自己不算向别人诉苦2、看来我们更倾向于不会诉苦。能否从文中找出表现母亲性格的词进一步来证明。 (我母亲待人最仁慈,最温和)板书3、我么一起来看看文中写到的母亲的三次哭(课件出示三次哭的语句)4、请三位同学分别读一读,其余同学思考这三次哭有什么不同?(1)哭诉的对象不同:第一次是哭我不争气,第二次是哭她的丈夫,自己苦命,第三次是哭五叔。(2)哭的目的不同:第一次哭是为了劝我好好读书,并对丈夫的去世感到伤心、怀念(即对丈夫的怀念,对儿子的期盼),第二次哭是为了调解和嫂子的矛盾,第三次哭是因为五叔不尊重她(最佳答案: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5、母亲对自己的儿子有的不只是慈爱,还有?惩罚。那么她是怎样惩罚自己的儿子呢?(课本第6段)但是为了对丈夫有个交代,为了对儿子的期望,她对儿子是那么地生(齐答):严厉。(师板书“严”)6、母亲在对待哥嫂的时候,用得最多的一种方式是什么?忍(板书)7、忍到什么地步?你能找出几个表明她忍的词来吗?(8、10、11、段)8、所以我们读第二次哭时要读出她的忍,该怎么读?读时,要突出哪个词?(实在)9、她先是轻轻地哭,再是渐渐哭出声来,到最后不肯住。目的是解决问题,问题解决了吗?解决了(11。劝因为她们之间从来不提谁对谁错)10、这是怎样的一种忍耐啊!第三处哭,又是怎样的哭?大哭。表现了母亲怎样的一种性格?刚性。(板书“刚”。)11、怎么读出刚性?(重读“当面”、“当众”、“直到才”(生齐读)小结:这是怎样的一种刚气啊!这种刚气也是镇住大嫂二嫂、解决种种问题重要因素。(边说边板书“亲娘”、“后母后婆”、“寡妇”等)在我面前,作为亲娘,满怀对亡夫的思念和敬爱,满怀对“我”的慈爱和期望,她偷偷地哭;在哥嫂面前,作为后母,为了家庭的和睦,她轻轻地哭;然而在外人面前,作为寡妇,为了捍卫家庭的尊严和自己的名声,她大声地哭了。我们从她的泪和哭中,明白了她为什么对孩子那么慈爱而又那么严厉,对家人那么忍让,同时我们也读出了他的刚气。这正是仁慈而又刚毅的中国传统妇女的典范。二、 深入探究,领会母亲深远的影响12、是什么支撑着母亲在这么艰难的环境中毫无怨言地走下去呢,作为一个寡妇,他最大的精神支柱是什么?生(齐):儿子胡适。(板书“胡适”)13、胡适到底有没有如母亲所愿成才呢?齐读最后一段。你能从字里行间看出胡适成才了吗?(课件出示末段。生读末段)“极大”像母亲一样仁慈、温和,性格好;“混了二十多年,没有人管束过我”学会处理事情,会处事。(如果有学生认为没成才,就插入课件出示胡适身份介绍)【胡适(18911962),原名胡洪,字适之。1910年考取官费赴美留学,一生共获取36个博士头衔。1917年7月回国。曾任北京大学教授、校长,国民党政府驻美国大使等职务。对新文化运动、新文学革命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代表作有文学改良刍议,新诗集尝试集。】【最震撼你的是什么?有人说大陆有鲁迅,台湾有胡适。胡适深得蒋介石的赏识。胡适在台湾去世时,蒋介石亲手写下挽联:(出示)“新文化中旧道德的楷模,旧伦理中新思想的师表。”还有人为胡适写下了这样的的墓志铭,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出示,生齐读)这个为学术和文化进步,为思想和言论自由,为民族的尊荣,为人类的幸福而苦心焦思,敝精劳神以致身死的人,现在在这里安息了形骸终会化灭,陵谷也会变易,但现在墓中这位哲人所给予世界的光明,将永远存在。 这是多么高的评价和赞扬啊!】14、作者怎样评价一个传统母亲对自己的影响呢?请从全文找一找。“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对母亲充满感激“在这一点上,我的恩师就是我的慈母。”充满了对母亲的感谢和敬仰15、有人认为1-4段写“我”的童年生活的缺憾,正是为了体现母亲给“我”做人的训练的珍贵,更突出对母亲的感激之情。也有人认为1-4段隐含着胡适对母亲的些许不满。 同学们怎么认为?请到字里行间找依据。(学生圈画课文语句)生谈完,师:我们来看看第四段,能从字里行间读出点什么来吗?(出示第四段)师:可见,胡适认为自己的童年是有缺憾的。其实,一个接受过西方新思想教育的大学者回首童年失去了学习音乐的唯一机会,失掉了学做画家的机会,连和小朋友一起跑跳都不行,这一些缺憾和母亲多多少少都会有一些关系。本文选自胡适自传,自传是真实地记录自己的成长经历。作者这样剪辑材料,既保证了真实,又真实地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在此我们可再一次感受到,母亲在“我”的心目中,没有对错,有的只是敬仰和感激之情。让我们怀着这种感情,再来读一读最后一句。(生齐读此句)师:胡适有出息了,回国的第二年在北京买了房子,于是想接母亲到北京同住,母亲没有答应,其实,此时母亲已有病在身,为了不影响儿子的工作学习,瞒着儿子,于当年(1918年)去逝,时年45岁,临死未能见上一面,造成了终身的遗憾。在回家奔丧途中胡适写下了先母行述。(课件出示,生齐读)“生未能养,病未能侍,毕世勤劳未能丝毫分任,生死永诀乃亦未能一面。平生惨痛,何以如此!” 师:在母亲去逝12年后的一个深夜,年届40的胡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