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步高】(新课标)高中语文 知其不可而为之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论语选读》.doc_第1页
【步步高】(新课标)高中语文 知其不可而为之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论语选读》.doc_第2页
【步步高】(新课标)高中语文 知其不可而为之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论语选读》.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4-2015学年语文版选修论语选读知其不可而为之 作业一、基础知识1下列加点的词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d)a孔子沐浴而朝b滔滔者,天下皆是也c子路从而后,遇丈人d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解析a项沐浴:现指洗澡,古代“沐”指洗头,“浴”指洗澡,本文指斋戒。b项滔滔:现指水大的样子,本文形容动乱。c项丈人:现指妻子的父亲,本文指年长的男子。d项五谷:都指五种农作物,具体种类说法有所不同。2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a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过:拜访b往者不可谏 谏:匡正,挽回c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 易:改变,改革d植其杖而芸 植:立解析过:经过。3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d)a止子路宿 b欲洁其身c见其二子焉 d子路从而后解析d项是名词活用作动词,a、b、c三项都是使动用法。4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c)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不得与之言丘不与易也a和不同,和相同b和相同,和相同c和不同,和不同d和相同,和不同解析连词,因为;介词,与、跟;介词,跟、同;动词,参与。5下列句子中,句式与“微斯人,吾谁与归”不相同的一项是(c)a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b果哉!末之难矣c子路行,以告d日月逝矣,岁不我与解析c项是省略句,a、b、d三项与例句均为宾语前置句。6名句填空。(1)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2)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二、阅读鉴赏(一)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子路拱而立。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隐者也。”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子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d)a.b.c.d.解析a项则:连词,表已然,已经/连词,表承接,那么。b项以:介词,表工具,用/连词,表承接,相当于“而”。c项而:连词,表转折,却/连词,表修饰。d项焉:都是句末语气词,不译。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c)a欲洁其身,而乱大伦b止子路宿c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d见其二子焉解析c项“仕”:做官,名词用作动词。a、b、d三项都是使动用法。9下列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a荷丈人看重体力劳动和农业生产,这一点比孔子要高明。但他避世隐居,对政治的态度是消极的。b孔子不因洁身自好而离开政治,这种“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政治态度是积极的,这一点是值得肯定的。c文中的荷丈人是乱世中的隐者。他对于子路跟着孔子周游列国而不从事农业,表示不满,可是对孔子这位思想家是敬佩、赞赏的。d孔子虽然也深感自己的“道”不被诸侯采纳,但是仍然率弟子周游列国。他认为不逃避现实,积极行道,这是人臣应尽的职责。解析c项中“可是对赞赏的”错。10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1)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译文:四肢不劳动,五谷分不清,谁是老师?(2)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译文:君臣之间的大义又怎么能废弃呢?(二)高考模拟11(2010浙江)论语对后人的思想有深刻的影响。请引用论语中与下面文字意思相仿的一句话,然后分析它们所表达的思想。“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欧阳修朋党论)答案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告诉我们,君子追求义,小人追逐利。这种思想反映在欧阳修的朋党论中,即君子交友与小人交友的本质区别在于对义与利有不同的价值取向。解析首先明确欧阳修朋党论句子中所阐述的“君子”与“小人”的不同,然后按要求从论语中找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的句子,从而地一步分析它们表达的思想。浅议“荷丈人”中的儒道之争荷丈人是春秋战国之交乱世中的隐者,属道家学派。先秦道家隐居遗世,一方面否定一切,齐万物,一死生,泯是非得丧,以追求内心调和;另一方面,议君相,讥儒墨,适己任性,甘贫贱以肆其志,“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于是“聃、周当路,与尼父争涂(通途)”(文心雕龙论说)。“与尼父争涂”的主要原因,是孔子的热心救世与其政见不合。明乎此,就不难理解荷丈人与孔子的对立了。儒家创始人孔子木秀于林,堆出于岸,赫然一代宗匠。这样一个大人物与其弟子周游天下推行政治主张,在当时影响极大,不仅鲁国及周边国家的君侯臣属、士农工商(如“子路宿于石门”一则中的“晨门”),而且远离鲁国交通极不便的边鄙仪封人及其东游途中所遇的辩日小儿等,莫不知其事。可以说其知名度打破了国界,妇孺皆知。荷丈人当然是深知其人其事的。由于政见不合,当子路向他打听老师孔子的去向时,他不失时机,鲜明地站在儒家对立面,反对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济世态度,于是一场儒道间激烈奇特的论争就理所当然地开始了。荷丈人主张清静无为,主张避世,主张“小国寡民”。在他们看来,孔子到处奔波,试图整治天下,是“知其不可而为之”。所以,当子路一开始向他问话时,他对子路很气愤,很傲慢,后来见子路对他恭恭敬敬,又转而热情地接待他。但这是有用意的,是向子路展示田园生活的宁静、安闲、团聚,实际上也向子路表明自己的政治主张,即清静无为、隐居避安。而在儒家看来,君臣之间是恩义关系:君对臣有恩(赐其俸禄),臣对君就应有义(守其大义)。所以,荷丈人这样有才能、有学识的人就应该出来做官,帮助君主平定天下,这是义不容辞的责任。所以子路说“不仕无义”,认为连长幼之间的礼节都没废除,君臣之间的大义怎么可废除呢?荷丈人为了在乱世之中保持自己洁白之身,却忘记了君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