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学案)【课标】了解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意义。【概述】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府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建国的第一年里就同苏联等17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随着中国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地提出,新中国外交走向成熟。20世纪50年代中国政府先后参加了在日内瓦和万隆举行的两次重要国际会议,并发挥了积极作用。外交政策的制定(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打破封锁的实践(与苏联等17国建交)新中国初期的外交【知识结构】 外交政策的成熟(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步入世界外交舞台(参加国际会议) 【学法指导】学习本单元内容,应着重把握中国政府在不同历史时期根据当时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所作出的几次外交政策的重大调整,以及所取得的外交成就。同时注意相关知识的链接。【知识梳理】版本1:一、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建树(20世纪50年代):1、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1)背景:战后出现美苏为首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的尖锐对立;美苏对新中国采取截然不同的态度;新中国政权的巩固和经济建设需要国际援助。(2)特点:“一边倒”(保障革命胜利成果,维护独立与主权,在国际交往中不致孤立。)(3)作用:迎来第一次建交高潮(建国第一年,同苏联等17国正式建交,)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着新中国外交的成熟(1)背景:1953年朝鲜停战后,国际紧张局势趋于缓和;中国国民经济基本恢复,即将开展大规模的经济建设(2)目的:为争取国际局势进一步好转,为即将开展的大规模经济建设创造和平环境,为同邻近国家和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 (3)提出:首次在1953年(中印关于西藏问题,周恩来);完善再在1954年(中印、中缅联合声明)。(4)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原则”(5)特点:超越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差异;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6)意义:拓展新中国外交方针,标志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在国际上产生广泛影响,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3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应用步入世界外交舞台(1)1954年参加日内瓦会议:背景:1953年朝鲜停战后,美国舰队盘踞台湾海峡干涉中国内政,并企图从印度支那对中国军事威胁目的:和平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特点:新中国首次以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作用:达成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公约;周恩来的建议推动了会议成功,提高了新中国国际地位。(2)1955年参加万隆会议(亚非会议):背景:二战后,亚洲、非洲民族解放运动高涨;印度支那地区实现了和平主题:讨论各国共同关心的国际问题和亚非国家发展问题特点: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 作用: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使各国撇开分歧,加强团结协作,促进会议圆满成功;提高新中国的国际地位。影响:形成了团结一致,保卫世界和平,增进各国友谊的精神,称为“万隆精神”。版本2: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建树(20世纪50年代):1、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2、迎来第一次建交高潮(最突出的成就:中苏建交和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着新中国外交的成熟 第一次提出:1953年 周恩来 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原则”4、步入世界外交舞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应用(1)1954年参加日内瓦会议:新中国首次以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2)1955年参加万隆会议(亚非会议):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 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呼吁各国撇开分歧,加强团结协作。版本3: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成就(1949-1956)背景时间外交成就 意义(特点)二战后出现美苏为首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的尖锐对立;美苏对新中国采取截然不同的态度;新中国政权的巩固和经济建设需要国际援助。1949年提出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内容:“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同苏联等17国建交特点:“一边倒”作用:打破帝国主义的封锁,迎来第一次建交高潮1953年朝鲜停战,美国舰队盘踞台湾海峡干涉中国内政,并企图从印度支那对中国军事威胁;中国国民经济基本恢复,即将开展的大规模经济建设;为创造和平环境,需要同邻近国家和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1953年 源:学|科|网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原则”)特点:超越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差异;包容性和开放性作用:标志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1954年参加日内瓦会议(目的:和平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特点:新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的身份参加作用:达成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公约;周恩来的建议推动了会议成功。1955年参加亚非万隆会议(主题:讨论各国共同关心的国际问题和亚非国家发展问题)特点: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作用: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会议圆满成功;形成“万隆精神”。【巩固反馈】1建国初期,国际关系最突出的特点是( )da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被严重削弱 b社会主义世界体系形成c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高涨d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阵营对立和斗争2对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奉行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正确理解是( )c同各国建立平等的外交关系取缔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为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创造有利的国际条件争取资本主义国家的支持,扩大国际影响a b c d3.打破帝国主义孤立封锁政策应选的史实是( )aa签订中苏友好同盟条约 b苏联给中国贷款3亿元c发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周恩来出访印、缅4毛泽东指出:“一边倒,是孙中山的四十年经验和共产党二十八年经验教给我们的。”这里的经验包括( )c帝国主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敌人民族资产阶级是革命的动力苏联是中国人民的盟友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一概联合斗争a b c d5使中国改变了半殖民地的地位,在国际交往中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是( )aa另起炉灶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c一边倒 d团结世界各国人民6建国初期我国实行的“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外交方针,主要是指 c a、不承认国民政府建立的一切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 b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c清除帝国主义在我国的残余势力,取缔帝国主义在华特权 d团结世界各国人民7.建国初,中苏结盟的根本目的是( )ca支持苏联与美国对抗b推进国际社会主义运动高涨c恢复和发展中国经济d打破美国的孤立封锁政策8.从5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外交工作的重点是( )da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b大力发展和亚非拉国家的友好关系c重视和第三世界发展关系 d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9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之所以成为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主要是因为它( )ca适用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且利于世界和平b是新中国首次阐述自己的外交政策c成为解决当代国际关系问题的基本准则d是中国人民为维护世界和平而做出的重大贡献10.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的国际会议是( )aa日内瓦会议 b万隆会议c第二十六届联大 d第六届联大特别会议111954年的日内瓦会议讨论了两个问题,一个是朝鲜问题,一个是印度支那问题,在中国代表团的积极推动下( )da两个问题都解决了 b两个问题都没有解决c解决了朝鲜问题d解决了印度支那问题12最能说明中国外交政策走向成熟的事件是( )aa提出和平共处的五项原则 b第一次以五大国的身份参加日内瓦会议c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毛泽东提出三个世界的划分13在1955年万隆会议上,周恩来代表中国政府提出了“求同存异”的原则,主要是为了( )c与更多和亚非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挫败帝国主义破坏会议的阴谋加强中国同亚非各国的联系消除与会各国的矛盾abcd14.“求同存异”原则体现了我国政府在处理对外关系时( )aa不以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异同来决定亲疏、好恶b不以国家利益的冲突与否来决定亲疏、好恶c应放弃与他国相互冲突的观点,求得一致的意见d应放弃与他国相互冲突的利益,在妥协的基础上求得一致15按时间先后下列事件排序正确的是( )b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中苏友好同盟条约的签订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a bc d二、材料解析题1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49年6月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指出:“一边倒,是孙中山的四十年经验和共产党的二十八年经验给我们的,深知欲达到胜利和巩固胜利,必须一边倒。四十年和二十八年的经验,中国人民不是倒向社会主义一边,就是倒向帝国主义一边,绝无例外。”材料二1949年10月,新中国政府宣布:“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策,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材料三(1949年12月,毛泽东访苏)主要任务有两个:一是参加在莫斯科举行的斯大林80寿辰庆典,同斯大林会谈有关两国关系问题及其他问题;二是处理1945年同苏联签订的中苏友好同盟条约,这个条约是二战后,美、苏、英三国首脑背着中国所达成的有损中国利益的雅尔塔协定的产物。(1950年2月)两国外长正式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关于中国长春铁路、旅顺口及大连的协定(即由中苏共管改交中国,修正了雅尔塔协定)以及关于苏联贷款给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协定。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史请回答:(1)新中国成立初期,采取“一边倒”政策的原因。(2)新中国实行该政策时,处理中国与他国关系的原则。(3)结合所学知识,评价“一边倒”政策的历史作用。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亚非的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自近代起都曾受过,并且现在仍然受着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和痛苦。这是我们大家都承认。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的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互相疑虑和恐慌,互相排斥和对立。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存异。会议应该将这些共同愿望和要求肯定下来。这是我们中间的主要问题。摘自周恩来在亚非会议上的讲话请回答:(1)亚非会议的特点是什么?(2分)(2)“求同存异”方针的“同”应如何理解?(1分)“存异”又指的是什么?(1分)(3)会议的直接影响是什么?(2分)三、问答题18、试结合清末、民国和新中国时期,中国国际地位发生的重大的变化,回答下列问题:(1)清末中国的弱国地位是如何形成的?(2)(2)为摆脱弱国地位,民国政府做了哪些努力?(2)结果如何?(2)(3)中国的弱国地位什么时候开始发生根本变化的?(2)又是如何逐步提高的?(2)(4)发生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答案材料解析题16、答:原因:民主革命时期,帝国主义和苏联对待中国革命采取的不同政策;二战后出现美苏为首的尖锐对立;美苏对新中国采取截然不同的态度;新中国政权的巩固和经济建设需要国际援助。原则:与苏联结盟,同时坚持维护中华民族的利益的独立自主的原则;加入社会主义阵营,但不拒绝与其他国家包括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建立平等的外交关系。评价:该政策是新中国根据当时国内外的条件,为维护国家利益作出的正确选择;打败了美国孤立、遏制中国的企图;增强了中国的政治经济实力和国防安全;“一边倒”的政策是当时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在处理国家之间的关系上,不具有广泛的适用性。17、答:(1)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2)“同”是指共同的经历,即受过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掠夺和统治,同时希望解除殖民主义的奴役和灾难;“异”是指各国可采取不同的社会制度和政策。(3)会后,我国与更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工业固废处理项目环境影响评估研究报告
- 2025年供应链管理信息化与风险管理研究报告
- 品牌价值评估在2025年企业社会责任履行中的应用可行性研究报告
- 新闻从业者模拟考试及答案解析
- 输血安全护理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中医基础知识三基护理题库及答案解析
- 宠物护理竞赛题库及答案解析
- 公交安全竞赛答题题库及答案解析
- a1大客从业资格证模似考试及答案解析
- 汽车维修安全员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跨境运输问题应急预案
- 品牌策划与管理(第5版) 课件全套 程宇宁 第1-10章 品牌基本概念- 品牌国际化战略与管理
- NB/T 11553-2024煤矿地表移动观测与数据处理技术规范
- 蒋诗萌小品《谁杀死了周日》台词完整版
- 住宅小区中水回用初步设计说明书
- (新版)婴幼儿发展引导员(初级)技能鉴定理论试题库(含答案)
- 卫生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医学检验专业知识)模拟试卷4
- 超短波在植物病害防治中的应用
- 新媒体运营课件
- 《热敏电阻传感器》课件
- 志愿服务证明(多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