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陆文学自传试题 粤教版《唐宋散文选读》.doc_第1页
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陆文学自传试题 粤教版《唐宋散文选读》.doc_第2页
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陆文学自传试题 粤教版《唐宋散文选读》.doc_第3页
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陆文学自传试题 粤教版《唐宋散文选读》.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7 陆文学自传4一、基础训练1.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a.规谏(jin) 豁然(hu) 多瞋(zhn)b.不愆(yn) 当道(dng) 苕溪(tio)c.结庐(ji) 黜守(ch) 汉沔(min)d.别墅(sh) 游处(ch) 书函(hn)2.字形正确的一项是( )a.徘徊 接舆 自暑达暮 b.后嗣 孔圣 芟剪卉莽c.懵然 慵惰 青今小儿 d.规谏 苍浪 忠言逆耳3.加点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矫怜抚爱 矫:假装。 b.折其楚乃释 楚:鞭子。c.意有所适 适:往,到。 d.因与之游处 游:游泳。4.对句子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陆子盖今之接舆也:陆子大概是当今的接舆。b.郢人酺于沧浪:荆楚民众会饮于沧浪道。c.不知何许人也:不知是什么地方的人。d.与人为信:与人交往很轻信别人。5.陆羽,字 ,唐代文学家, 学家,著有 ,开拓中国茶学之先河,被誉为 。二、课堂练习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始三岁,惸露,育于竟陵太师积公之禅。自九岁学属文,积公示以佛书出世之业。子答曰:“终鲜兄弟,无复后嗣,染衣削发,号为释氏,使儒者闻之,得称为孝乎?羽将授孔圣之文。”公曰:“善哉!子为孝,殊不知西方染削之道,其名大矣。”公执释典不屈,子执儒典不屈。公因矫怜抚爱,历试贱务:扫寺地,洁僧厕,践泥圬墙,负瓦施屋,牧牛一百二十蹄。竟陵西湖无纸,学书以竹画牛背为字,他日于学者得张衡南都赋,不识其字,但于牧所仿青衿小儿,危坐展卷,口动而已。公知之,恐渐渍外典,去道日旷,又束于寺中,令芟剪卉莽,以门人之伯主焉。或时心记文字,懵然若有所遗,灰心木立,过日不作。主者以为慵惰,鞭之。因叹云:“恐岁月往矣,不知其书。”呜咽不自胜。主者以为蓄怒,又鞭其背,折其楚乃释。因倦所役,舍主者而去,卷衣诣伶党,著谑谈三篇。以身为伶,正弄木人“假吏藏珠”之戏。公追之曰:“念尔道丧,惜哉!吾本师有言,我弟子十二时中,许一时外学,令降伏外道也。以吾门人众多,今从尔所欲,可捐乐工书。”6.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积公示以佛书出世之业 示:给看。b.子执儒典不屈 执:拿着。c.去道日旷 道:做人之道。d.可捐乐工书 捐:弃。7.对语句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得称为孝乎? 译:能称之为孝吗?b.但于牧所仿青衿小儿。 译:但在放牧的地方模仿少年学子。c.恐渐渍外典。 译:怕他慢慢受到外面典籍的影响。d.卷衣诣伶党。 译:收拾起衣服到了戏班子。8.下面加点词与其他三项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育于竟陵太师积公之禅 b.使儒者闻之c.羽将授孔圣之文 d.殊不知西方染削之道9.下面六个句子编为四组,能够体现陆子刻苦读书的一组是( )子执儒典不屈。学书以竹画牛背为字。或时心记文字,懵然若有所遗,灰心木立,过日不作。恐岁月往矣,不知其书。自九岁学属文,积公示以佛书出世之业。羽将授孔圣之文。a. b. c. d.10.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段回忆了作者自己的坎坷经历:三岁而孤、被和尚收养,受尽艰难困苦,后沦为伶人。b.通过坚持学儒学,坚持自学,痴迷于读书等事件的描述,塑造了一个坚持不懈、有主见、意志坚强、努力学习的少年形象。c.陆子在寺院每天要做许多的杂务:扫地、洁厕、踩泥糊墙、负瓦施屋、放牛,后来还要剪除杂草,偶尔偷懒,就被鞭打。d.文章通过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塑造了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个性鲜明,跃然纸上。三、课外拓展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李藩,字叔翰,赵郡人。年四十余未仕,读书扬州,困于自给,妻子怨尤之,晏如也。杜亚居守东都,署为从事。洛中盗发,有诬牙将令狐运者,亚信之,拷掠竟罪。藩知其冤,争之不从,遂辞出。后获真盗,藩益知名。王绍持权,邀藩一相见即用,终不就。王仲舒、韦成季辈为郎官,朋党辉赫,日会聚歌酒,慕藩名,强致同会,藩不得已一至。仲舒辈好为讹语俳戏,后召藩,坚不去,曰:“吾与仲舒辈终日,不晓所与言何也。”后果败。裴垍言于帝,以为有宰相器,遂拜藩门下侍郎、同平章事。藩性忠荩,事无不言,上重之,以为无隐。四年冬,顾谓宰臣曰:“前代帝王理天下,或家给人足,或国贫下困,其故何也?”藩对曰:“古人云:俭以足用。盖足用系于俭约。诚使人君不贵珠玉,唯务耕桑,则百姓既足,君孰与不足!自然帑藏充羡,稼穑丰登。若人君竭民力,贵异物,上行下效,风俗日奢,去本务末,衣食益乏,则百姓不足,君孰与足!自然国贫家困,盗贼乘隙而作矣!伏愿宫室舆马,衣服器玩,必务损之又损,示人变风,则天下幸甚。”帝曰:“俭约之事,是我诚心;贫富之由,如卿所说。唯当上下相勖,以保此道,似有逾滥,极言箴规,此固深期于卿等也。”藩等拜贺而退。时河东节度使王锷用钱数千万赂遗权幸,求兼宰相。藩与权德舆在中书,有密旨曰:“王锷可兼宰相,宜即拟来。”藩遂以笔涂“兼相”字,奏上云:“不可。”德舆失色曰:“纵不可,宜别作奏,岂可以笔涂诏耶!”曰:“势迫矣!出今日,便不可止。日又暮,何暇别作奏!”事果寝。元和六年卒,年五十八,赠户部尚书。藩为相材能不及裴垍,孤峻颇后韦贯之,然人物清规,亦其流也。(节选自旧唐书列传第九十八)【注】帑:收藏钱财的府库。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妻子怨尤之,晏如也 尤:责怪b.唯当上下相勖,以保此道 勖:勉励 c.此固深期于卿等也 期:约定 d.事果寝 寝:搁置12.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现李藩忠直敢谏和清正自持的一组是( )a.必务损之又损,示人变风 仲舒辈好为讹语俳戏,后召藩,坚不去b.藩性忠荩,事无不言 日又暮,何暇别作奏!c.唯当上下相勖,以保此道 藩知其冤,争之不从,遂辞出d.邀藩一相见即用,终不就 困于自给,妻子怨尤之,晏如也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郎官王仲舒、韦成季等人结成私党,地位显赫,每日聚会饮酒,并喜欢传播谣言,表演杂戏作乐。尽管他们仰慕李藩的名望,李藩却不愿与他们交往。b.李藩认为,如果国君耗尽民力,爱好珍宝,就会上行下效,奢侈成风,舍本逐末,造成国贫家困,盗贼纷起。所以力谏皇上减省用度,以示崇尚节俭。c.河东节度使王锷重金贿赂权贵宠臣,请求兼任宰相。尽管皇上已下旨让中书省拟诏批准,但李藩认为不可,并在形势紧迫的情况下力阻此事。d.裴垍认为李藩有宰相的器度,向皇上推荐重用李藩。李藩任宰相虽然才能不如裴垍,但人品和裴垍一样清正自持,不像韦贯之那样待人傲慢苛刻。1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吾与仲舒辈终日,不晓所与言何也。译文: (2)诚使人君不贵珠玉,唯务耕桑,则百姓既足,君孰与不足!译文: (3)纵不可,宜别作奏,岂可以笔涂诏耶!译文: 四、语言运用15.本文最大的特点是:塑造人物形象非常成功。作者抓住自己的主要经历,寥寥数语,便表现出人物个性。你的性格、爱好是怎样的?请你选择自己经历的几件事,写一篇自传,相信你会写得很棒。答案与解析1.d(a项“瞋”应读“chn”,b项“愆”应读“qin”,c项“结”应读“ji”。)2.b(a项“暑”应为“曙”,c项“今”应为“衿”,d项“苍”应为“沧”。)3. c(a项为“矫正”,b项为“木名,即牡荆,茎干带刺”, d项为“交游,往来”。)4.d(d项“信”为“诚信”之意。)5.鸿渐 博物 茶经 “茶圣”(考查文学常识识记,这也是高考考查内容之一。)6. c(c项“道”在这里指“佛教教义、哲理”。)7.c(c项“外典”在这里指儒家经典。)8.b(a、c、d均为结构助词“的”,b为代词。)9.b(写陆子的坚持,有主见;写陆子刻苦读书;写积公让陆子学佛经;写陆子要学习儒学。)10.c(a、b、d三项均可在文中找到根据,c项“偶尔偷懒”不符合原文。)11.c (期待,期望。)12.a (分别排除b、c和d。)13.d(“孤峻”意为性情“孤高严正”,并非贬义,不是待人“傲慢苛刻”。裴韦二人,俱为清正自持之人。)14.(1)我和王仲舒这些人呆在一起一整天,都不知道与他们说些什么。(2)假使国君不以珠玉为贵,只是致力于农耕蚕桑,百姓丰足了之后,国君怎能不富足?(3)纵然认为不可,也应该另外写奏章,怎么能用笔涂改诏书呢? 附参考译文:李藩,字叔翰,赵郡人。李藩四十多岁时还没有出去做官,在扬州读书,用度困难,妻子儿女都责怪他,他却泰然自若。杜亚任东都留守,任用他为从事。洛中发生了盗窃案件,有人诬告是牙将令狐运所为,杜亚相信了,拷打后给他定了罪。李藩知道令狐运是冤屈的,为他争辩但杜亚不听从,于是辞职离开了。后来捕获了真正的盗贼,李藩因此更加有名望。王绍掌权,邀请李藩见一面就重用他,但李藩最终没有去。王仲舒、韦成季等人担任郎官,结为私党,地位显赫,每日聚会饮酒作乐,他们仰慕李藩的名望,强邀他去同聚,李藩不得已去了一次。王仲舒等人喜欢传播谣言,表演杂戏作乐,后来又邀请李藩,他坚决不去,说:“我和王仲舒这些人呆在一起一整天,不知道与他们说些什么。”后来王仲舒等人果然失势了。裴垍告诉皇上,认为李藩有宰相的器度,就任命李藩为门下侍郎、同平章事。李藩秉性忠诚,遇事知无不言,皇上很器重他,认为他言事从无隐瞒掩饰。元和四年冬天,皇上询问大臣说:“前代帝王治理天下,有的能使百姓家家衣食充裕,人人生活富足;有的却导致国贫民困,这是什么缘故呢?”李藩回答说:“古人说:节俭能使用度丰足。所以财物丰足取决于节俭。假使国君不以珠玉为贵,只是致力于农耕蚕桑,那么百姓丰足了之后,国君怎能不富足?自然国库充实,五谷丰登。如果国君耗尽民力,爱好奇珍异宝,上行下效,风俗日渐奢侈,舍弃农耕,从事工商,衣食日益缺乏,那么百姓就不会富足,国君又怎能富足?自然是国贫家困,盗贼就乘机而起了!我希望陛下能把宫室车马,衣服玩物,务求减省再减省,向人们显示要改变旧俗,那么天下百姓就幸运之极了。”皇帝说:“节俭的事,发自我的诚意;贫富的缘由,正如爱卿所说。只求上下互相勉励,来保持这一风尚,如果我有越制奢滥的情形,这就确实深切期望你们能直言劝谏了。”李藩等人拜贺退下。当时河东节度使王锷花费数千万钱贿赂权贵宠臣,请求兼任宰相。李藩与权德舆都在中书省任职,有密旨说:“王锷可以兼任宰相,应该立即草拟诏书报来。”李藩于是用笔涂掉了“兼任宰相”等字,上奏说:“不可。”权德舆大惊失色说:“纵然认为不可,也应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