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考前押题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探索(1).doc_第1页
高考历史考前押题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探索(1).doc_第2页
高考历史考前押题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探索(1).doc_第3页
高考历史考前押题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探索(1).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4高考历史考前押题: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探索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 “自由选举产生的领导人对村民更负责任,他们的土地管理的决策反映了对公平的再分配的大众偏好。选举往往导致村民委员会主任把投票人的利益放在乡镇机关和党支部之上。”材料反映了农村基层民主选举制度()a有利于农村重新公正分配土地所有权b保障了农民的合法权益c不利于农村基层管理d得到进一步普及解析:选b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和阐释历史问题的能力。由材料中选举使村主任重视投票人的利益可知,农村基层民主制度保障了农民的合法权益,故选b。2美国学者约翰奈斯比特在中国大趋势一书中,形容中国特殊模式的民主是以信任为连接纽带,以自上而下的政治领导和自下而上的公民参与为结构特征的“纵向民主”,是一种有别于以往西方所走的民主(“横向民主”)道路,使中国稳定转型,避免了以往西方为走向民主而造成的资源浪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中国的民主政治模式是最佳模式b现代中国的民主政治具有中国特色c中国民主政治建设无需借鉴西方d“中国模式”应该在世界各国推广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对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理解。由“中国特殊模式的民主”和“有别于以往西方所走的民主道路”可知,题干强调的是中国现代民主的中国特色,故b项符合题意。a、c两项说法过于绝对,d项说法错误。3 “瞧米字落黄昏,彭总督徒瞪双目。五星红旗飘,光照南疆塞北。高奏凯,主权恢复,侮辱今朝束。颂美景,昌盛繁荣,遍地荆花吐馥。”这阙词当属()a中国之歌b回归倒计时感赋c宝鼎现庆香港回归d拥子入怀澳门回归十周年解析:选c从题干材料信息“主权恢复”“遍地荆花”可知考查的是香港回归。故选c。4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外交政策调整,主张不依据一个超级大国的意图来考虑对另一个超级大国的政策,也不搞“等距离”。这说明()a平衡两大阵营成为中国首要的任务b中国奉行不结盟政策而疏远美苏两国c中国奉行积极的独立自主外交政策d国力增强是中国外交独立自主的前提解析:选c本题考查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材料是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体现,故c项符合题意。维护世界和平是中国首要的任务,故a项不正确;b项“疏远美苏两国”说法不正确;d项在题干材料中无从体现。5有西方学者认为,上海合作组织是前苏联国家与中国对抗美国与西方的一个形式。而俄罗斯有学者则呼吁建立一个以上海合作组织为代表的“新华约”之类的某种“反北约”的组织。下列对这两种观点的评述,最准确的是()a对世界政治局势有清楚认识b没有认清该组织的新特点c表达了对美俄争夺中国的担心d低估了中俄在组织中的领导作用解析:选b考查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依据所学,上海合作组织是一个以互信求安全、以互利求合作的新型区域合作组织,不是一个同盟性质的政治军事集团,故选项b符合题意。题干的两种观点反映的其实是一种“冷战”思维,没有认清当今世界政治格局,故a项表述错误;上海合作组织中中国发挥着主导作用,排除c、d两项。6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安徽凤阳县农民自发实行包产到户邓小平视察南方谈话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在全国全面展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确立abc d解析:选b本题考查对改革开放新时期重大事件的识记。是在1978年12月;是在1992年年初;是在1984年后;是在1992年10月确立。故先后顺序为。7下图反映了新中国不同时期发展农业的措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都使农民获得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都是对农业发展道路的有益探索都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都使土地所有制发生变化abcd解析:选d不符合的是农业生产合作社;错误在于后两次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没有改变土地所有制。故选d。8已有几分落寞,冬天感觉更是如此,在灰色的天空和枯萎的树枝映衬下,苏式老楼越发显得破败,很多窗户已没了玻璃,用塑料编织袋勉强堵上。(据北京晚报2013年3月2日)计委大院的落寞,是由于()a中苏关系恶化b计划经济彻底退出舞台c中美关系正常化 d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解析:选d本题考查考生的理解分析能力。国家计划委员会是计划经济体制的产物,其落寞说明我国逐步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故选d项。9 20世纪90年代有人把中国东部经济发展状态比作“满弓待发之箭”:“弓”比喻为1984年国家开放的十四个沿海港口城市;“弦”比喻为1996年全线通车的南北交通大动脉京九铁路。那么,“箭头”在今天看来最为恰当的比喻是()a深圳 b珠海 c海南 d浦东解析:选d注意题干时间是“20世纪90年代”,而箭头应该在弓的中间位置,因此“箭头”应该是上海的浦东。a、b、c三项在位置上不符。另外结合四个选项中城市的开发时间,可知d项符合题意。10.右图所示票证曾是百姓购买粮食的凭证,但现在已经失去了它原本的作用。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不包括()a经济体制改革深化 b农业产量稳步增加c生活物资日益丰富 d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解析:选d考查现代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粮票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产物,改革开放后,随着粮食产量的稳步增长,生活物资日益丰富,粮票逐渐被废除。11 1992年初,邓小平说:“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这一论断()a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问题b成为中共十四大召开的理论先导c宣告中国改革开放新格局开始形成d标志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式确立解析:选b本题可用排除法。由“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看出a项错误,排除;c项与题干无关,排除;d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是21世纪初,排除。故选b。12美国报纸曾将中国的村级选举与美国的选举进行比较,它认为“在鲜为人知的选举中,中国的民主在某些方面超过了美国”。材料所述的现象说明()a资本主义民主不如社会主义民主完善b这种选举方式是社会主义民主的主要形式c这一制度成为中国农村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形式d新时期中国基层民主政治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解析:选d解题时抓住关键信息“村级选举”,可知材料说明的是新时期中国基层民主政治的发展。故d项正确。二、非选择题(本题共2小题,第13题20分,第14题20分,共40分)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532008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速(新中国成立60周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回顾系列报告之一)材料二建国初期,我国城镇化水平很低,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10.6%。由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和严格的户籍制度的藩篱,城乡之间生产要素不能自由流动,工农业产品不能平等交易,城乡之间处于严格的分割状态。随着国家对工业投入的增加,城镇人口比重缓慢上升,1978年达到17.9%。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工业化、市场化和国际化进程的加快使城镇化进入加速发展时期,2008年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到45.7%。到2011年末,我国大陆城镇人口69 079万人,占总人口比重达到51.27%,首次超过农村人口。(注:该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公告)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正在逐步形成。摘编自新中国成立60周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回顾系列报告之一材料三“民工”:一个过渡性边缘群体(下图)(1)根据材料一指出该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态势,分析说明图中a到b、c到d期间发展状况出现的主要政策性因素。(10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新中国城镇化的特点。(6分)(3)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农民从乡村走向城市,从农业流向二、三产业成为一种普遍现象。请结合材料二,为缓解图中“民工”困境建言献策。(4分)解析:第(1)问考查学生释读曲线图和获取信息、解读理解的能力。从图示容易看出变化的特征是a到b下滑,b到c有升有降,c到d比较平稳,再结合时间和所学知识回答每一段变化的原因即可。第(2)问考查归纳概括能力。第(3)问结合目前农民工的实际状况回答。答案:(1)态势:曲折发展,1978年后相对稳定。a到b因素:错误发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使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c到d因素: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使经济得到较快较稳定发展;对内改革,农村和城市先后进行经济体制改革,逐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主动对外开放,吸收外资、技术,融入世界。(2)特点:起点低,基础弱;发展速度由慢到快;受国家政策的影响大;逐步实现城乡一体化(或城乡统筹发展)。(三点即可)(3)进一步深化户籍、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改革,减少农民工融入城市的制度性障碍;加快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建设;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两点即可)14(2013韶关调研)人类有共同的追求,也有共同的价值。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1931年,美国历史学家亚当斯在其代表作美国世纪中这样描述“美国梦”:“它是让这片土地上每个人生活得更好、更富裕的梦想,让每个人都有施展才能的机会,并取得相应成就。”材料二我的这个理想主要来源于美国的梦想。我梦想将来有一天我们这个国家挺身屹立,真正实践它的这一信条,即我们认为这些真理是不言自明的,所有的人生来平等。1963年,美国黑人领袖马丁路德金我有一个梦想材料三大同、小康、治世,是传统社会中国人的“天下梦”。社会进步、国家富强和个人幸福,是当代中国人的中国梦。其实,从天下为公的“大同梦”,到民富国强的“强国梦”,再到自我实现的“幸福梦”,可以说是一种必然。易中天中国梦(1)据所学知识,结合材料一,说明在近现代历史中,美国通过哪些制度创新实现了“美国梦”?(4分)(2)据材料二,概括马丁路德金的梦想诉求是什么?结合二战后国际政治、经济发展状况简要分析。(6分)(3)据材料,指出“美国梦”和当代“中国梦”的共同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1840至1949年,国人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过哪些探索和抗争?(5分)(4)指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为实现“中国梦”在经济、文化方面的重要举措。(5分)解析:第(1)问注意关键信息“近现代历史”“美国通过哪些制度创新”,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如1787年宪法、罗斯福新政、福利制度等。第(2)问根据马丁路德金的话来概括他的梦想诉求,如国家挺身屹立(国家强大)、人人生来平等。注意马丁路德金演讲的时间是1963年,据此再联系二战后国际政治、经济发展等史实来分析。如政治上,西欧、日本衰落,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美苏冷战(或争霸),反映了美国的强大。经济上,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福利制度完善等体现了美国的富裕,为保障平等的梦想提供了条件。第(3)问先从材料三中概括当代中国梦,即社会进步、国家富强和个人幸福。再归纳中美两国梦的共同点;“探索和抗争”列举出18401949年为实现伟大复兴的重大事件即可。第(4)问,本问可变换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为实现社会进步、富强、个人幸福在经济、文化方面的重要举措。答案:(1)建立了民主共和制政体(如答到三权分立、1787年宪法也可酌情给分);罗斯福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制度。(如答到国家干预,福利制度也可酌情给分)(2)诉求:国家富强,人人平等。背景:政治:西欧、日本衰落,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美苏冷战(或争霸)。(其他符合史实的答案亦正确)经济: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